周朝作為中國早期歷史上的朝代,其實規模很小,用一句後世記載就是,站在周王都城上,都能看到外面異族的旗幟。這聽起來是如此讓人驚恐,然而周朝統治者似乎並不害怕,原因也很簡單,周天子在建立周朝之初,就開始了分封諸侯,護衛周王朝的統治。然而事情總是會變化的,當後世的諸侯王們和周朝中央沒有了感情,事情會怎麼發展呢?
混亂的春秋時代
東周時期的諸侯王們多嗎?很多。大大小小的封地上的諸侯王有100多個,這裡要說明一下,為什麼周朝中原大地沒有現今如此大的疆域,而它可以存在100多個國家,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國家真的很小,有的甚至比現在的一個縣城還小。也因此,經歷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事件後,諸侯王此時已經不搭理周中央王朝了。而那100多個王侯們,因為實力的不同,也要開始在歷史上開始自己的表演了。
《論語》禮樂徵伐自諸侯出
春秋講禮儀
周王朝沒有了統治力,並不代表著諸侯們不認這個天子,因此,很多有實力的王侯打起了天子的主義。比如第一個稱霸中原的諸侯——齊桓公。說到齊國,其實要說一下齊國封地是怎麼來,此前周武王封姜太公姜氏家族為齊地領主,因此,齊地君主在早期還是講一些禮儀,對周天子的確不錯。眼見當時周天子受了欺負,他號令眾多諸侯,開始在中原結盟,實行尊王攘夷政策,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春秋五霸輪番上位
上面說到了齊桓公是怎麼成為霸主,因為那是個講周禮的時代,故此齊桓公是尊王攘夷,而並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簡而言之,就是哪個朝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並沒有那麼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就默認了誰最厲害誰是霸主,也就是武林盟主的意思,此後就這樣開啟了春秋五霸輪流上位的局面。
總結:
春秋時期的開啟,預示著周王朝徹底無力的統治中原大地。此後的中國古代歷史,將進入一些混亂時代,但總的來說局面還是可控的,沒有後世那麼殘忍,這也是禮樂僅存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諸侯們講禮儀道德,甚至於在開戰前都要互報戰鬥時間,地點,士兵人數。在今天看來這似乎是搞笑的事情,在歷史上正確地發生過。
參考文獻:《論語》、《左傳》、《國語》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