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東周,講禮儀的時代,是什麼造就了春秋五霸?

2021-01-10 心扉魚穎

周朝作為中國早期歷史上的朝代,其實規模很小,用一句後世記載就是,站在周王都城上,都能看到外面異族的旗幟。這聽起來是如此讓人驚恐,然而周朝統治者似乎並不害怕,原因也很簡單,周天子在建立周朝之初,就開始了分封諸侯,護衛周王朝的統治。然而事情總是會變化的,當後世的諸侯王們和周朝中央沒有了感情,事情會怎麼發展呢?

滅商建周的周武王

混亂的春秋時代

東周時期的諸侯王們多嗎?很多。大大小小的封地上的諸侯王有100多個,這裡要說明一下,為什麼周朝中原大地沒有現今如此大的疆域,而它可以存在100多個國家,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國家真的很小,有的甚至比現在的一個縣城還小。也因此,經歷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事件後,諸侯王此時已經不搭理周中央王朝了。而那100多個王侯們,因為實力的不同,也要開始在歷史上開始自己的表演了。

《論語》禮樂徵伐自諸侯出

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

春秋講禮儀

周王朝沒有了統治力,並不代表著諸侯們不認這個天子,因此,很多有實力的王侯打起了天子的主義。比如第一個稱霸中原的諸侯——齊桓公。說到齊國,其實要說一下齊國封地是怎麼來,此前周武王封姜太公姜氏家族為齊地領主,因此,齊地君主在早期還是講一些禮儀,對周天子的確不錯。眼見當時周天子受了欺負,他號令眾多諸侯,開始在中原結盟,實行尊王攘夷政策,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五位霸主輪番上位

春秋五霸輪番上位

上面說到了齊桓公是怎麼成為霸主,因為那是個講周禮的時代,故此齊桓公是尊王攘夷,而並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簡而言之,就是哪個朝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並沒有那麼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就默認了誰最厲害誰是霸主,也就是武林盟主的意思,此後就這樣開啟了春秋五霸輪流上位的局面。

總結:

春秋時期的開啟,預示著周王朝徹底無力的統治中原大地。此後的中國古代歷史,將進入一些混亂時代,但總的來說局面還是可控的,沒有後世那麼殘忍,這也是禮樂僅存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諸侯們講禮儀道德,甚至於在開戰前都要互報戰鬥時間,地點,士兵人數。在今天看來這似乎是搞笑的事情,在歷史上正確地發生過。

參考文獻:《論語》、《左傳》、《國語》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東周列國(春秋時代的開始)
    因洛邑在鎬京的東面所以這時的周國又稱「東周」,自周平王建國伊始,周王室已無力在控制各方諸侯,一個諸侯割據的春秋時代便隨之而來。    秦國本來是周王朝的附庸國,但秦襄公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看準時機在周平王最危難時派重兵護送周平王有功,秦國才被轉正為正式員工(諸侯),為後來秦國的君主們建立霸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春秋五霸各自的實力如何?「霸道」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國都由原先的豐鎬遷到洛陽,由此開啟了東周的時代。周平王東遷到了洛陽之後,遇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其一是威望大衰,西周被大臣申侯聯合犬戎所滅,周幽王被殺,周天子威嚴掃地,難以號令諸侯。其二就是軍事實力的衰敗。西周有三支部隊,分別是虎賁軍、周六師、殷八師,虎賁是負責拱衛王畿地區的,既然都城都沒了,最精銳的虎賁軍也基本上消亡殆盡。
  • 春秋五霸,楚莊王的問鼎中原
    後來夏滅歸商,商滅歸周,周朝末年,群雄割據戰亂不斷,就到了春秋時期。今天問鼎的是號稱春秋五霸的楚莊王,楚莊王在位期間知人善任,發展經濟,綜合國力漸漸超越了其他國家,楚國對外徵戰所向披靡,大的國家不得不臣服,小的國家更是有亡國之危。
  • 春秋五霸先後稱雄
    東周時期,中央王權衰落,而一些諸侯國實力卻得到了極大發展,他們競相開啟了兼併戰爭,大國吞併小國,弱國依附強國。在一個時期,某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如果實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就會召集各諸侯國會盟,周天子也會以賜胙的形式表示祝賀,得到了這種形式承認的諸侯國被稱為霸,也就是諸侯之長的意思。
  • 西周為何會演變成東周,如何區分東周的春秋與戰國,有什麼規律?
    談秦說漢(260)西周為何會演變成東周,如何區分東周的春秋與戰國,有什麼規律? 史學為區分西周與東周王朝兩個時期,從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天子都城在西邊鎬京的時期內稱之為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天子都城東遷到雒邑後,稱之為東周。而東周又以「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劃分春秋與戰國時期。
  •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近800年,為何會稱為西周、東周還有春秋戰國
    王朝更迭歷史輪換將變得更加頻繁,社會也將由華夏奴隸王朝進入封建帝制時代。周王朝為何會稱為西周、東周還有春秋戰國。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導致了周王朝和諸侯國間的不信任,又適逢對外戰爭失敗,天災頻頻,政治混亂,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部落殺死,西周就宣告滅亡了。
  • 春秋時代那些帶頭大哥們,為何每人都這麼可愛?
    中國雖然有五千年的偉大文明,但真正的信史時代,以及真正的國家形態,是形成於春秋時期的,之前的歷史,包括東周在內,恐怕還是屬於宗族公社式的半信史時代。所以我們讀歷史,講文化,以至於研究國學,如果不了解春秋,那麼一切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戲說春秋——東周王朝的屈辱史
    周王朝又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前中期,周王朝國力仍在,諸侯每年朝拜周王室,不敢逾越;西周末期,犬戎為亂,周王室憑藉諸侯抵擋犬戎,威望大減,到的東周時期,鄭莊公公開抵制朝拜,與周恆王戰於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
  • 春秋五霸,誰主沉浮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周朝是一個存在最久的朝代,從西周的國力強大,到東周的奄奄一息,各諸侯日益做大,最後天子成了擺設,春秋五霸各個登場。天下諸侯中第一霸主是齊桓公。齊桓公,名小白,臨淄人。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在位42年。
  • 《國史粗講》:春秋時期的貴族戰爭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繼續《國史粗講》的內容,在上一講中我們知道了「中國」的來源,是文明的最中心,在周代文明的中心就是天子的居所,代表著禮制最健全。而禮制最健全在某些時候也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它意味著保守和封閉,難以改革,所以西周建立200多年就被迫遷都到了洛陽。
  • 周王朝的興衰,周平王東遷後東周開始,東周為何分為春秋和戰國?
    東周的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史學家對一個朝代不同時期的一個劃分,春秋和戰國時期長達550餘年之久,在這段較長的時間中,當時的社會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與不同,春秋和戰國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時代,春秋到戰國時期的社會制度、結構、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變化,加上春秋戰國也並非是朝代的名稱,最終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別,用《春秋》和《戰國策》兩部史書對這兩個時期命名,後史稱為「春秋」、「戰國」。
  • 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和戰國?春秋戰國又是怎麼劃分的呢?
    眾所周知,先秦時代有:夏商周,而周朝又分為東西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其實「春秋」和「戰國」並不是兩個朝代,而是同屬於「東周」的前後兩個階段。
  • 敗家選手周幽王謝幕後,春秋五霸如何粉墨登場?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故事中有非常多牛逼哄哄的大人物,今天我們就從西周末年開始,講講那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楚莊王——一鳴驚人的頭鐵小天才在周平王剛遷都的時候,別的諸侯國還是老實本分叫自己什麼侯什麼公,但是我們最頭鐵的選手楚國國君楚武王就已經「僭越稱王」了,與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有得一比。頭鐵的基因延續到了楚莊王的身上。在他剛即位的時候,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是想當觀察家。不理朝政也不發政令,一直在觀察整個國家。
  • 進入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雒邑(洛邑,今河南洛陽附近),標誌著中國進入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卒,標誌著春秋時期的結束。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春秋五霸
    歷史上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威勢不在,各地諸侯實力逐漸增強,迅速超過了周王室的實力,各地諸侯為了自己的權利和利益,互相攻伐,周王室無力制止,開始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時期,各諸侯相繼開始攻伐,爭相稱霸中原,在這期間,先後出現了5個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個人認為,五霸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不止是五霸,細數春秋時代的十三代諸侯王
    ,往往用來指東周前半段的歷史,這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從此之後,天下諸侯都在歷代霸主的帶領下,外御蠻族,內修文化,一個新時代就這樣開啟了。所以,春秋歷史,是我國極為重要的階段,是華夏文明崛起,屹立於世界主要文明之林的重要起點。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大秦賦》以秦趙「邯鄲之戰」為切入點,藉以引出本劇的主要人物呂不韋、趙姬、嬴政以及嫪毐,因此,要想更好地觀賞這部大劇,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有關「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知識和它們的興衰成敗。周武王姬發在公元前1046年滅掉商朝後建立了周朝,第二年,他就開始推行分封制,連姜子牙都被封為齊國諸侯,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 活躍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
    在古代中國,西周建立了一個穩定的王朝,但是西周也逐漸衰落,進入了各種勢力跋扈的春秋戰國時代。我將對春秋戰國時代是如何發展的進行說明。
  • 春秋五霸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在現今的湖北荊州市北門郊外,有一座鬱鬱蔥蔥,松柏肅立的墓穴,裡面埋葬著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和他的王后。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中唯一稱王的諸侯,他少年繼位,清正廉潔,任用賢臣,主政時期將楚國治理的國富民強,他將楚國國土面積增加了3000多裡,在位期間打贏了26個國家,稱霸中原,是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