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

2021-01-19 騰訊網

在古代中國,西周建立了一個穩定的王朝,但是西周也逐漸衰落,進入了各種勢力跋扈的春秋戰國時代。我將對春秋戰國時代是如何發展的進行說明。

西周的衰落,殷滅亡後,西周作為一個穩定的長期王朝存在於中國。但是,在以宗族這一血緣關系統治的國家,與周王的血緣關係開始逐漸淡化。於是,國內的諸侯們都希望從西周獨立出來。另一方面,12代幽王時,西藏系的犬戎作為外敵出現,公元前770年幽王遷都鎬京以東的洛邑。這被稱為周的東遷。此後,與西周相對的是東周,周王室的權威逐漸衰弱。

走向群雄割據的時代,周東遷以後,各地的諸侯以獨立為目標不斷擴張。他們以黃河中下遊中原的地域為中心展開了爭奪。這個群雄割據的時代,到秦國統一為止持續了550年,前半段被稱為春秋時代(前770年~前403年),後半段被稱為戰國時代(前403年~前221年)。

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時代,周王室仍作為統治階層君臨天下,各諸侯在尊皇攘夷的口號下結成各自的同盟以應對外部。尊皇攘夷是將周王尊為主君,擊退外敵的意思。在春秋時代,春秋五霸的有力諸侯。眾說紛紜,一般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春秋時代各國勢力圖)

在這個霸王爭奪勢力的過程中,晉國因為家臣的獨立而分裂成韓、魏、趙三國。這次分裂以後,下克上激化,周王室的權威喪失,中國進入戰國時代。戰國時代,齊國、楚國、秦國、燕國、韓國、魏國、趙國被稱為新的戰國七雄。

(戰國時代各國勢力圖)

最終,富國強兵的秦國滅亡了東周王室和其他六國,實現了中國的統一。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代專題史
    韓魏趙三家分晉 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於尾聲,中國逐漸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即七雄競爭的戰國時代。本來春秋初年之大小諸侯國有一百數十個,後經不斷兼併,小國漸被消滅。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餘下二十來個,其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燕、楚、秦是春秋舊國,韓、趙、魏則由瓜分晉國而形成,齊國之國名依舊但國君卻已易姓為田。「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正是由春秋進入戰國時,政治權力重心從諸侯下移到卿大夫的典型表現。 晉國本是春秋時代之強國,長期稱霸於中原。但至春秋末年,其政權逐漸操於卿大夫之手。
  • 在春秋戰國的時代背景下,諸子百家的誕生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思想極為開放,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孔子創立的儒家、老子創立的道家、墨子創立的墨家、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等等。這些流派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 春秋戰國著名人物一覽表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大家人物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 春秋戰國時代玉器概述
    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春秋戰國時代的玉器工藝與當時的青銅工藝
  • 日本的「大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啥區別?
    中國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在此期間,東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國戰爭兼併不斷,最後發展到戰國七雄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日本史學家用他們那生花妙筆把日本戰國時代描述的跌宕起伏,那麼真正的日本戰國時代是如何呢?公元1467 年,圍繞將軍繼承問題,室町幕府內部形成分裂,細川氏與山名氏兩大名的傾軋白熱化。
  • 徵戰春秋,一統霸業!春秋戰國時代背景回合制策略新作《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Warring States)》是一款以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為背景的回合制策略模擬遊戲,大家都曾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稱為戰國七雄的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他們各自為政且相互混戰,坐擁強勢國力的齊、晉、楚、越四國也各自四分天下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形成的原因(百家爭鳴,啟於春秋,興盛於戰國,它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 經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 春秋戰國很混亂?知足吧!看看被稱為「村長打架」的日本戰國時代
    中國古代有一段極為動蕩的歷史時期-春秋戰國,距離現在大約兩千多年。從春秋初期的140多個諸侯並立,到戰國初期的20多家,並出現了七個強國,並稱為戰國七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一個時間段,最終秦始皇滅六國,終結了亂世。
  • 聽音樂賞鑑古今,從《春秋戰國》看紀錄片《中國》裡的歷史
    紀錄片從春秋戰國講到新時代,追溯中國上古三代和中國神話,採用全景的方式,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通過生動逼真的影視向演繹,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歷史書籍呈現人前,讓更多人,再次深入地了解中國,了解歷史。紀錄片首篇便從孔子的春秋時代開始講起。春秋,在中華歷史上這絕對是一個輝煌的時代。
  • 歷史上春秋戰國10大天才軍事人物排行榜
    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中華民族第一個大黃金時代,這個時代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現了許多的思想流派,他們影響深遠;同時,在諸侯眾國的無數戰爭中,也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天才的軍事人物,成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英雄,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春秋戰國10大天才軍事人物排行榜第1名 孫武孫武(約公元前545
  • 中國的春秋戰國與日本的戰國截然不同
    號稱800萬鬼神,戰亂必將成為一個常態,在最強者倒下之後,日本迎來了一個戰國時代,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把中國的戰國名,套用在日本這段混亂的歷史上是不準確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思想和文化集大成的時代!百家爭鳴促生了十家偉岸的學說: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
  • 為什麼春秋戰國是中國人形象最好的時代?
    本文是《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的作者張宏傑的訪談。  那時候的中國人,個個都強悍好戰,連吳越地區,也就是今天江浙上海地區,都是非常尚武的土地。那時不論男女,皆以高大健碩為美。當時的貴族,都能下馬能文,上馬能武,俠客遍地,武士橫行,一言不合,就拔劍相鬥。  從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國人的形象落差之大,讓人不敢相信。
  • 【文章推介】韓偉︱春秋戰國時代禮樂體系的神性與理性
    到了戰國時代,士階層開始逐漸佔據歷史舞臺中央。這一方面源於他們數量上的突增,據許倬雲先生考證,春秋戰國時期「來歷不明」的非世族出身的「新人」分別佔人口總數的32%和60%,「這個對比顯示戰國時社會上的流動性倍於春秋時代」[9](P244),其中士階層是主要的流動群體;另一方面,士階層具有身份的特殊性,在他們身上既具有貴族階層的道德屬性,也具有庶人階層與真實社會的親緣性,這一時期貴族可以沒落為士,同時農人、眾庶通過獲取知識和戰功也可晉升為士,獲得同樣的尊重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紈絝霸王闖春秋 作者:天豪.QD他是天之驕子,亞洲首富的愛子,意外的來到了中國的春秋時代,並且成為了吳王夫差的兒子,一個嗜玩成性的紈絝王子。為了吳國,為了夫差,他綁架了西施、鄭旦,也因此走入重重陰謀以及陽謀中去。
  • 告訴你日本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真實差距到底多大丨中日歷史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鎌倉幕府滅亡以後的動蕩混亂時期逐步走向穩定統一的一個時期,是地方勢力整合逐漸轉向整個國家體系的建立。
  • 國學講堂(511):春秋戰國的著名人物
  • 春秋戰國時代的姓氏制度
    聯繫春秋戰國時代有關的其它歷史文獻來看,姓氏制度其實就是西周春秋時期宗法制度在稱謂上的表現形式。因此,這也是當時社會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社會制度。本文對此作了一些粗淺探索,欲以說明姓氏制度與宗法制度的關係,它在西周春秋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點,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而論及它在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化中所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後的結果,以此就教於史學界的同志們。
  •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和「戰國」是怎麼劃分的!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春秋五霸
    歷史上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威勢不在,各地諸侯實力逐漸增強,迅速超過了周王室的實力,各地諸侯為了自己的權利和利益,互相攻伐,周王室無力制止,開始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時期,各諸侯相繼開始攻伐,爭相稱霸中原,在這期間,先後出現了5個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個人認為,五霸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