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裡甚為荒唐的事,初讀感覺很搞笑,再讀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2021-01-19 歷史國學智慧

《聊齋》作為我國最出名的志怪小說,不僅僅有著狐仙所代表的美好的愛情,更多的則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而他的作者蒲松齡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早些年想藉助科舉開始自己的仕途,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

但蒲松齡老先生從小就對民間的鬼神故事非常感興趣,既然仕途這條路走不通了,那就乾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為了讓別人給自己講故事,蒲松齡專門開了一個茶館,路過的人可以憑一個故事換一碗茶錢。

藉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這就是《聊齋》的來歷,就像前文所說的,其中不僅有美好的愛情,更多的則是蒲松齡對於世間黑暗一面的厭惡,今天一起來看一下《聊齋》中最荒唐的事,初讀的時候笑掉牙,再讀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作者的辛辣手筆。

真秀才不願當「秀才」

在《聊齋·盜戶》中,有這麼一則小故事:

在很久之前,章丘地區的漕運徵收、糧食稅、火耗和徭役,貧苦百姓所需要承擔的是大戶人家和書香門第家的數倍,這日子本來就難過,又是苛稅重賦,更是掏空了老百姓的口袋。

最後逼的老百姓們沒辦法,就把名下的土地掛在大戶人家和讀書人的家裡,以此來減少自己的重負,不過這樣也就留下了一個隱患,等往回要的時候就有可能要不回來。

後來一個姓種的縣官,發現了這麼一條「合理避稅」的途徑,便上書到朝廷,朝廷便革除了這個弊端。

既然掛在別人名下的方法不讓用了,那麼掛在大戶人家的那些土地也該物歸原主了,這時候並沒有出現要不回來的情況,反而出現了另外一種情況。

有一些地痞無賴就把幾十年前賣給大戶人家的地,也說成是掛靠的,去找縣官把地主告了,這個縣官也是偏袒這些無賴,不管有沒有地契,都責令讓這些地主把地歸還給這些地痞無賴,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記恨還是啥。

其中就有一位秀才,被無賴告上了衙門,這個無賴在衙門上一口一句秀才,秀才姓李,無賴為什麼不叫名字而喊秀才,大家也都明白。

姓李的就一口否認自己是一個秀才,兩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吵的而不可開交,縣令就問手下的人這個姓李的到底是不是秀才,手下的人了解這個李秀才,都說姓李的是個貨真價實的秀才。

縣令就在大堂發問:「你既然是一個真秀才,為什麼不肯承認呢?」這李姓秀才說:「秀才這個身份先束之高閣,等我把地爭回來,再做秀才也不遲!」

蒲松齡對此的評價是:「這件事就是盜拓狀告伯夷叔齊啊!」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確實十分好笑,一個秀才為了擺脫秀才的身份爭的面紅耳赤,可是再讀,卻怎麼也笑不起來,百姓們民不聊生,地方官也做不到公平公正,雖然沒有直白寫百姓們水深火熱的生活,但卻時時刻刻的有著壓抑的氣息傳出來。

不得不說這本《聊齋志異》,蒲松齡對於世間百態的描寫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一則不直白的小故事就能刻畫出民不聊生的景象,不由得讚嘆蒲松齡對於世間觀察有多麼深刻。

各種光怪陸離故事的背後卻都反映著一種荒誕的真理,這便是《聊齋志異》的真正意義,很多人都把《聊齋志異》當作鬼怪小說看,但這卻是一本是披著「荒誕」的外衣的現實,都說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人心。

蒲松齡完成這本《聊齋志異》花費了20多年,其精彩程度可想而知,其中最出名的狐妖愛情故事被改成多個版本的影視作品,足以看出這本《聊齋志異》的閱讀價值有多高。

《聊齋志異》在藝術上代表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它博採中國歷代文言短篇小說以及史傳文學藝術精華,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造奇設幻。

魯迅從12歲就開始就讀這本書,曾誇讚:「清蒲松齡作《聊齋志異》,亦頗學唐人傳奇文字,而立意則近於六朝之志怪,其時鮮見古書,故讀者詫為新穎,盛行於時,至 今不絕。」

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評價說:「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如果您平時對一些鬼神故事感興趣,真的很推薦您去讀一讀這本《聊齋志異》,在《聊齋志異》之後,很少有人能夠達到文言小說的高峰,不管是文學價值還是內容精彩程度,相信都不會讓您失望。

現在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聊齋》最荒唐一件故事,初讀笑掉大牙,再讀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聊齋》作為我國最出名的志怪小說,不僅僅有著狐仙所代表的美好的愛情,更多的則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而他的作者蒲松齡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早些年想藉助科舉開始自己的仕途,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
  • 《聊齋》中最荒唐的三個故事,初讀讓人忍俊不禁,再讀卻笑不出來
    ——郭沫若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部小說曾經被改編為電視劇,在央視臺播放,可以算得上是一代人的經典,有很多小孩子心裡接受程度不高,在最開始看電視劇的時候,甚至還成為了他們的童年陰影。
  • 《聊齋》中三個荒唐的小故事,初讀時忍俊不禁,再讀卻讓人落淚
    郭沫若曾這樣評價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1662年,年僅22歲的蒲松齡開始進行《聊齋志異》的創作,以各種人和妖的故事將人性展現在我們面前,有時候妖魔並非生來就是邪惡的,人與妖魔鬼怪之間的故事讓人又哭又笑,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學作品。
  • 《聊齋》中最荒唐的2個故事,初讀讓人笑破肚皮,再讀卻嘆氣不止
    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中的三個荒唐故事,這三個故事在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多數人都會覺得特別好笑,多讀幾遍之後,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技巧之高,用筆之巧妙了。在《聊齋志異》的第8卷裡,有一個《盜戶》的故事。故事中又分別寫了兩個小故事。
  • 初讀《簡愛》只識愛情,再讀《簡愛》已知江湖
    是的,初讀簡愛,讀到的更多的是平等深沉的愛情中的青澀無奈和苦盡甘來,現在讀到的,則更多是生活不易中的百折不撓。所幸給她看病的醫生幫助她,進入了洛伍德慈善學校,雖然開始也吃不飽穿不暖,可是簡愛在這裡認識了博學多才的好朋友海倫還有溫柔高雅的譚波爾小姐,簡愛經過八年的學習,成長為一位雖然沒有錢,但是鋼琴,畫畫,法語,刺繡都精通的貴族小姐。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她認識了王二,跟王二理論自己不是破鞋,諷刺的是,王二教她偷漢子,這樣就真的變成了破鞋,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於是兩個人在破帳篷裡,在野草地裡一次次搞破鞋!《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
    相對於別的時代,元朝對於漢人可一點都不友好。很多文人都日夜買醉,過得渾渾噩噩。這也讓元曲這種雅俗共賞的諷刺文體得以發揚光大。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漢人的狀態,那就是「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有些話是敢怒不敢言的,所以元曲的諷刺意味是最強的。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元朝的文人,他覺得愛情就像欠債。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初讀不可思議,再讀恍然大悟
    《讀山》(精選片段)作者:賈平凹那陽面陰面,一溝一梁,緩緩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條偌大的蟲,地從遠方運動而來了,然就在那裡停下,驟然一個節奏的凝固。賈平凹的散文語言清麗雅致,繪景清澈如水,情節也是跌宕起伏,令人讀罷如痴如醉。作者在城裡呆得久了,心中有種疲倦感,於是回家釣魚、挖野菜,最後覺得無事可做,就在窗前看起山來。作者每天看山,就像讀一本書,慢慢地便覺得有滋有味。大山就像一個憨厚的後生,看似混混沌沌,骨子裡卻表現著大智。
  • 周某已安全到家,談及曾經的「荒唐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回家的車上,有記者採訪周某,談及當年的「荒唐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記者問他有沒有後悔曾經做過的事?周某說後悔了!並問及他現在最想做什麼時,周某回答稱第一時間想看看父母。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出來後周某表示不懂該怎麼找回來,怎麼補償這四年來對親人的虧欠。
  • 《聊齋志異》是怎麼寫出來的?
    蒲松齡是淄川人,淄川離齊國故都臨淄數十裡,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從古到今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淄川縣東南有座小山,叫黌山,漢代大儒鄭康成曾經在黌山上開過書院。黌山山後有個梓洞,鬼谷子曾經在梓洞講學,聽講者有誰?其中就有蘇秦和張儀。蘇秦、張儀下山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合縱連橫策略應運而生,還逐鹿中原使戰爭升級。淄川南部有座不高的山叫「夾谷臺」,孔夫子擔任魯國司寇時,曾經陪著魯定公到夾谷臺跟齊侯相會。
  • 穿牆者——讀《聊齋志異》有感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王玉琴)《聊齋志異》被譽為「中國短篇故事之王」,曾被譯成數十種文字。試想近代,又有哪位讀書人沒讀過「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的這部奇書。其中《嶗山道士》是《聊齋》的首篇,最為人熟知。
  • 再讀《紅樓夢》,開始慢慢理解「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了
    時隔多年,再次捧起《紅樓夢》這本大部頭,想起第一次閱讀此書,那會兒還在高中,第一次讀,感覺手上拿的是塊磚頭,每翻一頁就看得頭昏眼花,還不知作者所云何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早已從曾經的少女變成老阿姨了,這次重讀《紅樓夢》,也是在寶寶姐的讀書會裡,與幾十個小夥伴們一起共讀。寶寶姐說,一個人讀《紅樓夢》的機會有很多,但是想要一群人共讀的機會還是比較難得的。原本因為去工作,擔心自己沒有時間讀書寫讀後感,想要退出的我,硬是被這句話留住了。
  • 劉過最經典的一首詞,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
    全詞言簡意豐,情致哀婉,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尤其是詞中劉過憂國傷時的心境,最為人所感慨。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劉過的這首《唐多令·蘆葉滿汀洲》: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起始兩句「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寫的是劉過登上安遠樓時的所見。
  • 動漫補番推薦(搞笑系列1)-那些笑到窒息的動漫
    在動漫這個圈子裡,要問哪一類動漫類型受眾最多,那麼毫無疑問就是搞笑類的動漫了,這一類動漫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感受來自動漫的樂趣。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5部可以讓你笑翻的動漫。動漫描述了一群男高中生的搞笑日常,其中雖然沒有很深刻的劇情,沒有複雜的伏筆,沒有很動人的感情路線,有的僅僅只是很簡單的日常,甚至於有些地方一開始你就知道往後怎樣發展,但是還是會讓你忍不住笑,而且是笑到內傷的節奏,個人認為這也就是這部搞笑番的精華所在吧。同時在動漫中你還可以看到:今天的風甚是喧囂呀;今天的薯片半價等這些名梗。當然了男高除了搞笑之外,對於不一樣的人群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 不一樣的《聊齋志異》
    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以下簡稱《聊齋》)三百多年來流傳甚廣。它所寫的東西很魔幻,實際上也是在寫現實。在蒲松齡筆下,一些鬼狐精魅「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老百姓愛讀,作家梁曉聲也為這部奇書著迷。
  • 從救恩的角度再讀《腓利門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從救恩的角度來讀,整本聖經講的其實就是一部神救恩的歷史。「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以前我讀《腓利門書》時,更多是從它的「第一讀者」腓利門,甚至還有亞腓亞、亞基布的角度去讀,是保羅有求於腓利門,且是為一個曾逃跑的奴隸來求的。
  • 聊齋志異哪一篇讀來讓你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噴水》!童年陰影
    聊齋志異哪一篇讀來讓你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噴水》!童年陰影,描寫鬼怪當推《噴水》、《屍變》、《野狗》、《畫皮》,人世異事要數《蛇癖》、《負屍》、《抽腸》、《犬奸》。我覺得《噴水》是聊齋恐怖之最,原因有二,其一是這個故事無頭無尾,不見寄託,不見因果,不符合蒲公作文的特點。
  • 搞笑聊天記錄:澤哥,我怎麼沒男朋友呢?澤哥的回覆笑半年!
    搞笑聊天記錄:澤哥,我怎麼沒男朋友呢?澤哥的回覆笑半年!搞笑聊天對話大全:同事陪她老公回農村老家,回來跟大家訴苦:住的是老房子,第一晚就從房頂上掉下來只老鼠,直接把同事嚇哭。第二晚,同事死活要抱著貓咪睡,白天起來被跳蚤咬了一身包。。。本來要住4,5天的,她老公不忍心,就陪她回來了!!!大家都紛紛表示對她同情,並真誠的問她:有沒有帶什麼土特產回來?
  • 從電影《倩女幽魂》和蒲松齡的聊齋說起,你最難忘的是哪一篇?
    小時候能看的雜書很少,得到一本就不分時間、場合地埋頭讀進去。《聊齋志異》是我媽從單位圖書室借來的,算是少有的能從容閱讀的幾本閒書。更妙的是,那是一本白話譯本,對於正讀小學的我來說,讀起來格外酣暢。 有陣子出現了聊齋熱,根據蒲松齡原著改編的影視劇大受歡迎,不過,我只對其中幾部有印象。
  • 少年時讀不懂《平凡的世界》裡的王滿銀,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初讀《平凡的世界》,那時年少,尚且不知何為經典?粗讀一遍,只知孫少平的勵志向上,又或孫少安命運曲折,感慨田潤葉愛情的心酸,心疼田曉霞的結局。初讀《平凡的世界》,最討厭的人莫過於王滿銀,他懶惰,隨性,無賴,是父母口中常說的壞孩子。生在農村的孩子都知道,每一個村都會有那麼一兩個大齡單身青年,他們不在意村裡人的眼光,我行我素。那時的王滿銀,在腦海裡就是這樣一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