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若要實現完美蛻變,需要一種有溫度、能激勵人心的力量來指引,而這種力量則源自文明,它可以穿透鋼筋混凝土的堅硬,讓一座城市散發著由內而外的美麗。
作為2019北京世園會舉辦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三大賽區之一的延慶,自2015年正式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集結號以來,緊緊圍繞「創文明城區、辦百姓實事、迎世界盛會」主題,始終堅持「既要拿到更要達到」的創建原則奮力拼搏了六年。六年來,伴隨著撤縣設區的加速發展,延慶區凝萬眾之心,聚全民之力,圓滿完成了北京世園會服務保障任務,順利推進了冬奧延慶賽區各項建設工程,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繁榮有序,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市民文明素質大幅提升,匯聚起答好服務保障賽會、高質量綠色發展兩張答卷的強大精神力量。
如今,走進延慶,總能在不經意間與文明不期而遇,隨處都能感受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強勁脈動。
精雕細琢 尋常巷陌換新顏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時強調「既管好主幹道、大街區,又治理好每個社區、每條小街小巷小胡同」。背街小巷整治,是城市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這道命題的應有之義,也是契合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的初衷。
「一到大雨天,路面就積水,我們這些老人腿腳不利落,根本出不去。」提起過去,家住功德巷的田大爺依舊一臉愁容。功德巷是一條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巷子,因年久失修,存在著牆體老舊、路面破損、下水不通等問題。
面對問題,2017年延慶區將功德巷列入街巷整治名錄,首先對下水道進行了重新改造,又粉刷了牆面,鋪平了道路。看著煥然一新的巷陌,田大爺激動地寫下了一副對聯:「上聯:背街小巷整如新,下聯:知足知福謝黨恩,橫批:好事做到家!」
功德巷只是延慶區整治背街小巷的一個縮影。2017年,延慶區正式啟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並將其列入區級重點實事工程,按照「十無一創建」的標準,用三年時間對114條背街小巷進行美顏提質。與此同時,延慶區還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韻味的街巷,誠信主題、紅色主題、綠色主題層出不窮,昔日的尋常巷陌化作如今的文明紐帶,由內而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為鞏固背街小巷的治理成果,延慶區還在每條街巷成立了專業管理隊伍和綜合執法隊伍,設立街巷長96名,小巷管家390名,打造文化特色街巷10條,讓背街小巷成為有綠蔭處、有鳥鳴聲、有文化味的舒適公共空間。目前新一輪的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工作再對87條街巷持續改造升級。
為健全背街小巷常態化管理機制,優化跨部門聯合管理機制,延慶區還確立了「網格+門前三包」模式,針對創城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具體點位,對照創城指標,構建「有主責單位責任落實、有各個單位門前三包落實」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模式。同時,提出「十不準、五必須」創建標準,組織開展「門前三包」大掃除,推動商戶掛牌亮星公示管理,探索重點商業區組建商戶自治聯盟,動員商戶共同參與文明城區創建。此外,還啟動「延慶區網格化融合管理平臺」建設,對接「接訴即辦」系統,初步實現網格案件管理與「12345」熱線民生類訴求同步分析。依據行政區域劃分對原有三級網格進行優化調整,細化城區四級微網格劃分,實現網格管理範圍全覆蓋。
以「創」凝心 眾志成城鑄就文明
居民在樓道裡私搭亂建存放廢舊雜物、小區綠地被用於種菜種樹養家禽、小區道路狹窄造成擁堵……始建於1988年的火車站小區是大秦鐵路的職工住宿區,因長期失管,環境雜亂無章。有的居民多次向鐵路小區管理部門反映環境髒亂差問題。火車站小區的「頑疾」成為2020年延慶創城進入攻堅階段第一個要全力拔掉的「釘子」。
6月1日,火車站小區屬地街道——香水園街道主要領導牽頭,抽調8名「精兵強將」組建專班,同時成立臨時黨支部,8名黨員以先鋒隊的戰鬥姿態,迅速投身到火車站小區整治提升專項行動中。
「香椿都能吃第二茬了,礙著誰事了,憑什麼砍?」
「我的小棚拆了,東西往哪放,得給一個說法!」……
整治伊始,居民有很多的不理解。面對指責,整治專班組長閆永強作出了承諾:「各位鄉親,請看小區的變化,整治成果就是我們給大家的說法!」
站在「理」上說話,用一顆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公心來面對群眾的抱怨,這就是8個人繼續開展工作的全部底氣。也正是憑著這股無私無畏的底氣,閆永強帶領的8人專班感動了居民。很多人從開始的不配合變得主動帶頭拆自己家的私搭亂建,還發揮熟人優勢幫專班去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就這樣,短短18天的時間,專班按照「由點及面,先難後易」的原則,抓住重點,大刀闊斧地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淨化等整治工程,小區環境發生了質的改變。環境變美了,社區居民個個心服口服。如今,小區居民都自覺變身環境監督員,哪髒了,哪亂了,都會立即前去修整。
火車站小區美麗「蝶變」的背後,是政府的決心、街道的信心、專班的齊心和群眾的同心匯聚成的創城初心,正是這一片片誠意,縮影成三十四萬延慶人民眾志成城、共創全國文明城區的生動實踐。
不僅如此,延慶區還把加強自管樓服務管理作為創城工作「基礎中的基礎」,建立了「區委區政府定期調度、民政部門統籌協調、各街道及自管樓單位黨政負責人直接對接」聯動機制,按照屬地歸屬原則,將173棟自管樓全部移交給屬地街道,給自管樓找來了「新管家」,實現了物業服務管理全覆蓋,讓18000戶居民擺脫了「失管樓」帶來的種種不便。
崇德向善 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尚
沒有文明的市民,就沒有城市的文明。基於這樣的認識,延慶區始終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為根本,紮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延慶榜樣」「十佳美德少年」「學雷鋒志願服務金牌志願者」「學雷鋒志願服務金牌團隊」…… 在「延慶榜樣」主題街區的道路兩側集中宣傳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評選表彰的各類榜樣人物事跡,引領社會新風尚。同時,延慶區還積極打造馬秋榮窗口服務示範崗、孟記來交通示範崗等一批行業榜樣創城示範崗,以最美家庭評選推動家風傳承,以最美庭院評選促進生態環保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深入家庭、深入人心。此外,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延慶區推薦具有示範作用的88個村鎮創建首都文明村鎮,將 「文明宣傳大篷車」開進376個行政村,用「村書記播報」宣傳文明知識,並建設了35個鄉情村史陳列室,為376個村重新修訂村規民約,完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引導廣大農民自發抵制陳規陋習,讓文明行為成風化人、落地生根。
同時,為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延慶區在全市還率先實施文明素質提升五年行動。發布《延慶鄉親文明公約》,多措並舉推動《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律規範落地見效,並開展「四不四必一勸阻」(不隨地吐痰、不亂丟菸頭、不亂扔垃圾、不闖燈逆行,遛狗必須栓繩、垃圾必須分類、停車必須入位、開車必須禮讓斑馬線和主動勸阻不文明行為)文明宣傳活動,以文明紅黑榜、視頻直播、組織紀檢部門監督、市民隨手拍等形式,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曝光,動員全體市民爭當冬奧世園文明東道主。此外,延慶區還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教育事業發展,對外以誠信建設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對內加大誠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力度,開展「誠實做人、守信做事」主題宣傳和志願服務活動,評選誠信經營承諾示範店,完善誠信激勵處罰制度,依託「信用延慶」網站歸集公示各類信用信息2.8萬餘條,全面提升地區各行業誠實守信意識,使延慶誠信建設評價從曾經的全市倒數第一到2019年獲得全市第一名。
文明路上,「延慶鄉親」志願者成為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延慶健全完善延慶鄉親五大志願服務體系,構建三級聯動工作格局,以黨員幹部積極帶頭、文明單位引領示範、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家庭個人一起行動的方式動員延慶鄉親人人爭當志願者,並建立文明愛心積分獎勵制度,實現組織活動,掃碼計時、文明評價、積分獎勵的管理閉環,湧現出延慶鄉親千人找差團、百人巡查團、啄木鳥督查隊等一批創城先鋒志願服務隊,引領城鄉文明新風尚,2018年萬人創城志願服務參與人數65萬人次,2019年「延慶是我家·世園靠大家」服務遊客160萬人次,2020年「我愛我家」系列活動發動13.8萬人次參與「低頭一秒撿文明,菸頭換禮助創城」「共走文明路,共創文明城」等志願服務活動。
順應期待 民生實事暖民心
隨處亂扔的農產品垃圾汙染環境、佔道經營破壞市場秩序、道路損壞導致交通擁堵、垃圾場和衛生間氣味難聞……成立於2005年的北京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作為延慶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極大地方便了延慶百姓的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暴露出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群眾通過各種渠道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對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進行環境綜合整治。
針對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存在的問題,2015年,延慶區將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的環境整治列入全區創城工作的重要日程,通過廣播、電子屏、廣告牌匾、宣傳欄、 告知書、通知等形式,持續向廣大商戶和顧客宣傳創城的目的意義,宣傳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綜合整治的必要性和長遠利益。在此基礎上,延慶區創城辦還協調街道辦事處、城管委、商務局、城管執法局、市場監管局、交通支隊、派出所等單位先後進駐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多部門齊心協力,投資800多萬元,通過2018年徹底治理汙染、2019年淨化亮化門面、2020年暢通道路這「三板斧」徹底解決了該市場的老大難問題。
如今的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空間大了,道路寬了,停車場規範了,環境乾淨整潔了,經營者更加文明了……嶄新的形象和舒適的購物體驗讓顧客們不禁感嘆: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在不經意間由「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整治只是延慶區為民辦實事的其中一項舉措。近年來,延慶以創城測評指標體系為城市治理的「指揮棒」,升級改造城區市政道路15條,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實現全區無旱廁,施劃機動車停車位2.1萬個專項整治停車秩序,全面實施垃圾分類管理構建「網格+門前三包」開展專項整治,引入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環保等先進智慧城市理念……一項項舉措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項項民生實事溫暖民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延慶區將市民的期盼融入民生項目中,暢通渠道解決民所議,通過熱線電話、開通「網上12345」「創城隨手拍」多種訴求表達渠道收集民意,每月定期開辦「延慶鄉親議事會」,針對群眾關切,邀請職能部門與群眾代表坐在一起面對面協商,完善「現場派發、部門承諾、聯合辦理、後續跟進」的辦理機制,實現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辦,解決問題6萬多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創城群眾滿意率從上一輪最低時的61.87%,上升到2019年的97.27%。
一項項文明舉措相繼落地,一個個惠民行動暖民心,在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的過程中,一系列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好事,讓百姓真切感受到延慶因創建而帶來的美好。
延慶區委宣傳部供圖
文/楊瀾 劉春玲
整治後的背街小巷
為文明城區添彩,為冬奧盛會加油
垃圾分類你最棒
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