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巴西的災難,更是全人類的遺憾。
9月2日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2000萬件藏品9成被毀, 200年歷史存檔付之一炬,這個國家也只有500年歷史而已。
中國網友反響巨大,被提及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純木結構的故宮防火情況;二是當年的火燒圓明園。
兩件事乍看之下並無關聯,但細查一番會發現本質相同:國家窮困。一個貧弱的國家,無法保護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就像曾經那場 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萬園之園留下的灰燼,是中國歷史恥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釘子。
巴西學者泣不成聲地說:記錄沒了,標本沒了,歷史也沒了,一切都淪為塵埃,化為灰燼。和火燒圓明園一樣,兩次都是人類的文明之殤。
事發之後,世界才知道堂堂國家博物館,僅有的消防設施就是幾個滅火器,多年缺乏經費,設備年久失修,連消防栓都是壞的。甚至館內清潔工的工資,都是由學者專家們湊出來。大火時最先衝進去搶救東西的,也是工作人員。
但巴西人自己很清楚,現在醫院裡沒有醫生,教師拿不到工資,國家政治不穩,經濟衰退,公共設施大量關閉。
當整個國家都掙扎在泥潭當中時,誰會在意區區一個博物館。
我們該慶幸自己的故宮完好如初。被多次點名的故宮防火究竟如何呢?畢竟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質皇宮建築群,意義非同凡響。
· 故宮博物院微博
萬幸,我們1975年,便成立了故宮消防特勤中隊。在他們的嚴防死守下,故宮48年從未出現過火情。他們的要求是萬無一失,因為一失既是萬無。
故宮內94個高壓消火栓,4866具滅火器具,設計好55個滅火方案,都是為了避免巴西如今的悲劇。故宮如果著火,600年的歷史也便斷送。中國剩下的文物,丟不起,也毀不起。
· CCTV-12 《中國驕傲》
· CCTV-12 《 中國驕傲 》
其實紫禁城一直火災頻發。明清2代24朝,400年,有記載的火災就有50多起。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至少被燒了三次。1421年,前三殿被焚、1557年,前三殿、午門被焚、1597年,前三殿、後三宮被焚。
古語有云:福禍相依。匠心獨運的木匠造出無與倫比的木質皇宮,榫卯帶來極好的抗震功能,也導致極易著火的缺陷。一旦失火,牆壁不能阻擋火勢,木製柱梁易斷,整座宮殿會分崩離析。
雷電曾是紫禁城火災的最主要因素,而紫禁城防雷能力接近於為零,畢竟那時皇帝還視雷電為天神。電閃雷鳴導致失火的時候,皇帝們幹的最多的事都是三省吾身,祈求上天賜福免災。
再就是寄希望於五行。水克火,水屬黑,因此會在極其怕火的地方用黑色琉璃瓦。比如修編四庫全書的文淵閣,也就是紫禁城的藏書樓,屋頂便是黑色琉璃瓦,寓意以水克火。
·《 故宮100 》
對於皇宮這個聚天下之寶的地方,燒一次就損失無數。 紫禁城建成的第二年,太和殿遭遇雷電致火,最後三大殿化為一片焦土,明成祖去世之前都在太和門上朝,沒有財力再修復三大殿。
末代皇帝溥儀 在《 我的前半生 》中提到:建福宮大火過後,內務府找人善後,在廢墟中找到黃金碎片17000兩。
如此昂貴的代價,使得皇宮想方設法加快滅火速度,太和殿門前的金水河 便有著滅火的作用。
紫禁城隨處可見的大缸,名為 「 門海 」,寓意門前有大海,震懾火災。這樣的缸共有308口,每口可儲水約3000升,平時需要專人添滿,每到冬天,為了防止結冰,還要給加炭燒火。
康熙時出現 「 激桶 」,又稱為水龍,說白就是大號的噴水槍。康熙帝設立了火班,又稱激桶處,是紫禁城內的專職防火機構。而現在駐紮在激桶處的,就是開始說到的:故宮特勤中隊。
然而紫禁城中有一個地方 卻十分神奇,這便是欽安殿。別的地方大大小小都失過火,唯獨這裡記錄極少。這是皇帝供奉真武大帝的地方。真武大帝屬水,治火患。
紫禁城大火頻發,卻還始終以木質建築為主,究其原因是當時 真正恐怖的是地震。不同於如今,歷史上的京城,6級以上地震時有發生。
1679年發生8級地震,長城錯位,東山崩裂,京城十萬家,轉盼無完壘。
葉夢珠在《 閱世篇 》中寫到:聲如轟雷,勢如濤湧,白晝晦暝,震倒順承、文武職官、命婦死者甚眾。康熙皇帝甚至下罪己詔反省。
· 電視劇《康熙王朝》
故而對紫禁城來說,防震才是頭等大事。英國曾專門做了紀錄片《 紫禁城的秘密 》來講述皇宮建築中的高超技術。
故宮專家和英國木匠按照1:5的比例,用中國傳統榫卯和鬥拱結構,複製出一棟微縮紫禁城模型,來進行抗震測試。
模型從4級地震開始測試先升到4.5級、5級,再升級到7.5級,9.5級,最後是10.1級。每次持續30秒。
然而它始終是一副,你隨便震,倒了算我輸的模樣。磚倒,牆倒,建築主體就是不倒。
升到10.1級的時候,模型仍然屹立不倒,只發生輕微位移。 屋頂上的榫卯與鬥拱,使木塊間牢固結合,又有鬆動的空間。相互的摩擦和轉動,抵消了地震的衝擊。
而紫禁城的柱子,並非深埋在地基中,都留有移動空間,避免因折斷導致宮殿倒塌,這才有了測試中的輕微位移。
總結下來,就是我們最常說的一句:以柔克剛,剛柔並濟。中國傳統的哲學,已經貫徹到建築當中,這才有了這座600年不倒的皇家宮廷。
因為曾經和現在的守護,我們有緣看到這座宮殿,它會繼續存在很多個600年。巴西博物館失去的已無法挽回,希望我們引以為戒,護紫禁城世世長安、代代周全。
End
真 實 地 記 錄 傳 承 者
【向祖先的智慧致敬 向堅守在文化傳承路上的人致敬】
長按二維碼 關註 ·「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