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格外熱鬧,「2018愛奇藝粉絲嘉年華-PAO PAO FANS·泡泡大陸」的LOGO布滿了體育場內外,就在當天,粉絲嘉年華邀請到了程瀟、周潔瓊、錢正昊等多位當紅偶像出席,並且吸引了萬餘名粉絲到場參與活動。
相對於線下活動的熱鬧,愛奇藝在粉絲端的線上動作更值得關注,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在現場宣布,愛奇藝的泡泡社區獨立APP將於5月正式上線。起步於2015年的泡泡社區,到了2017年已頗具規模——第四季度的移動端日平均訪問用戶已經達到4580萬人,和用戶活躍相伴相生的,是內容的極大豐富,從起初單純的明星話題討論,逐漸拓展到覆蓋影視劇、綜藝、文學、動漫、遊戲等方方面面,話題涉及整個泛娛樂產業。
泡泡社區的作用,如同易觀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生態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的那樣,能夠為愛奇藝生態導流和賦能。據「白皮書」中統計,用戶使用泡泡社區後,在愛奇藝APP內的日均播放時長增長了24%,月啟動次數增長了160%;在愛奇藝打造的《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河神》等爆款項目背後,都有泡泡社區的賦能。
傳統的「粉絲經濟」發端於線下,更是興起於線上。結合粉絲嘉年華的線下活動、配套以線上的發力,推出泡泡社區並且衍生為獨立的APP,愛奇藝採用的是標準的線上線下協同模式,但也開創了線上視頻平臺獨有的「粉絲經濟」運行模式。
泛娛樂布局浮出水面
在日常的視頻內容觀看之中,粉絲流轉於評論、彈幕、點讚等種種視頻產品環節,而一個相對獨立的泡泡社區,其實相對於以人群聚合的方式,將結合線上內容的粉絲群體,導入到一個粉絲娛樂互動的專有體驗圈,以明星與粉絲的強關係為紐帶和衍生,沉澱有著同樣訴求的用戶。但線上模式相對被聚合到一個社區內的粉絲而言,而粉絲嘉年華活動則將粉絲與明星之間的強關聯導入到線下,並形成更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見面溝通活動。在娛樂互動領域,我們很容易看到愛奇藝的企圖心——嘗試打通線上線下,構建所謂的「一站式娛樂服務體驗平臺」。
這種一站式的體驗,在粉絲嘉年華現場會有最直觀的體現,比如愛奇藝構建了電影、電視果、直播、遊戲、動漫、VR等在內的11個展區,幾乎涵蓋愛奇藝涉及的各個業務模塊,另外這些單元的設置方式,又「」恰巧」很好地覆蓋了影視IP產業鏈上下遊的大部分主要環節。
當然,如果進一步逐個地去看這一系列展區的布局和成列,能獲得最直接的感受是,愛奇藝想要打通的不只線上線下,還有IP全產業鏈。
在易觀「白皮書」中,將IP產業鏈分為IP培育、IP運營、IP變現三個不同階段,各階段間可以相互轉化。拿愛奇藝來說,在IP培育上,以愛奇藝閱讀、愛奇藝動漫為主的內容孵化平臺為產業鏈輸出源頭IP,這些源頭IP經創意改編後,以影視劇、綜藝、動畫、遊戲等形式通過愛奇藝平臺推向市場,提高IP影響力,最終通過多元化授權實現IP變現。同時,在IP運營、變現過程中,又將反哺內容創作,為新IP的誕生培育提供參考思路。
這也和愛奇藝上市前後公布的戰略息息相關,在眾人還停留在愛奇藝是視頻平臺的印象之時,它早已從在線視頻出發,逐漸將業務觸角伸向周圍。在打通線上線下的粉絲嘉年華展示現場,是愛奇藝向其用戶和行業就泛娛樂領域布局的一種最直觀的表達。
得天獨厚的優勢
參考中國視頻公司的美國藍本,無論是奈飛的泛娛樂模式還是迪斯尼的全產業鏈模式,IP都是核心。而將自身定位為中國奈飛的愛奇藝,IP無疑是核心之中的核心。
同樣據「白皮書」顯示,龐大的用戶基礎與多元渠道,讓影視化成為IP運營的核心環節;視頻平臺作為入口,可串聯起多項業務,既能聯合IP創作者進行協同開發,有可以通過不同內容形態與多元變現模式放大IP影響力。
愛奇藝等網絡視頻平臺,在打造泛娛樂生態上,恰有易觀「白皮書」所述的那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即,視頻平臺具有用戶基礎和多內容形態聚合能力,更易成為生態型廠商。
以愛奇藝為例,其依託影視內容,以技術和產品為支撐,對遊戲、直播 、漫畫、文學、VIP會員、商城、電影票等泛娛樂生態業務進行全面布局,構建了愛奇藝完善的泛娛樂生態布局。這些多元化的生態布局,為愛奇藝提供了更多變現模式。據愛奇藝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除影視業務、內容分髮帶來的收入外,其他收入為4.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這主要由包括衍生品開發、遊戲、智能硬體等在內的多項業務支撐。
騰訊視頻、優酷等頭部視頻平臺都依此邏輯開展相關泛娛樂業務,但二者作為騰訊和阿里的一份子,更多的是以影視業務為主,與其它部門協同。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和依託於阿里大文娛集團的優酷土豆,以及立足於騰訊泛娛樂生態一個環節的騰訊視頻,愛奇藝的獨立性代表的快速決策和高效拓展,給了其拓展泛娛樂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在易觀構建的生態型視頻平臺核心競爭力評價模型中,以執行運營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標準,對生態型視頻平臺的競爭力進行全面、綜合的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愛奇藝擁有用戶規模、變現模式、生態布局、內容資源、技術實力等諸多方面的紮實基礎,這正是愛奇藝走向泛娛樂的良好起點。
目標:整個泛娛樂產業
從之前的舉措看,2017年,愛奇藝先後發布「雲騰計劃」和「蒼穹計劃」,嘗試將文學、漫畫內容進行影視化改編,以打通IP產業鏈上遊到中遊的界限;另一方面,愛奇藝又通過「影遊互動」、「漫遊互動和」「綜遊互動」等IP開發模式,試圖將IP產業鏈的中遊和下遊連接。
從業務層面上看,在線上,視頻平臺之外,愛奇藝文學、愛奇藝動漫、愛奇藝VR、奇秀直播、愛奇藝動畫屋(兒童動畫)、愛奇藝納逗(短視頻平臺)等應用都已獨立上線,而作為連結節點的愛奇藝泡泡社區也推出在即;在線下,除了粉絲嘉年華,和各個模塊對應的夏日青春漾、愛奇藝尖叫之夜、線下觀影會、明星見面會、影視發布會等一系列的線下活動也都在進一步探索中。
此次粉絲嘉年華和泡泡社區的推出,在外界看來即是愛奇藝以粉絲為紐帶打通線上線下的又一次嘗試,也被解讀為愛奇藝在其泛娛樂版圖中的重要一環,有機會為其泛娛樂布局再一次加碼。這些嘗試如同能量的不斷累加,隨著泛娛樂產業聯動開發趨勢愈加明顯,如果愛奇藝各業務線能相繼成熟,將發揮更大的聯動協同效應。
經過八年長跑上市的愛奇藝,在用其可見的商業拓展行動,為外界展示了一個清晰的業務布局圖——即構建一個圍繞影視娛樂的泛娛樂業務群,也就是愛奇藝CEO龔宇口中經常提及的「娛樂王國」之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