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被稱為漢人?強漢,到底有多強

2020-12-22 歷史秘聞錄

漢族這個名稱的產生就在漢朝,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漢人大批出現在亞洲各地,於是其他民族便把漢武帝派來的軍隊叫做漢兵,使者叫漢使,平頭百姓便稱作漢人。

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個時代最強音,奠定了漢人的名字,樹立了民族尊嚴。一直於數百年後,西方各國仍然稱呼唐朝使節為漢使。

漢軍的戰鬥力實現了雖遠必誅,在漢朝建立初期,國弱民困,人口數量稀少,田地荒蕪。北方匈奴頻頻南侵,高祖劉邦在劣勢明顯的情況下被迫和親。隨後漢朝進行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經過文景之治後,到了漢武帝即位的時候覆仇的時刻終於來臨。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決戰,將匈奴打得節節敗退。霍去病更是以犁庭掃穴的姿態掃蕩了匈奴的聖山狼居胥山,留下封狼居胥的美談。到了西漢王朝後期,匈奴再次猖獗,殺死西域一個附庸漢朝的小國國王。時任西域副都護陳湯率領漢軍1800餘人加上幾個西域小國的兵馬奔襲一千多裡,成功斬殺匈奴郅支單于。此戰床罩了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壯語。據史書記載」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意思是漢軍和匈奴的單兵作戰能力而言,一個漢兵可以幹翻五個匈奴兵。強不強可見一斑。

在遼金元清等朝代,總說漢人文弱,不堪一擊。或許在重文輕武的朝代可行。但是漢朝卻不然。從出土的文物資料看,漢朝的備戰程度令人嘆服。出土的山東東海郡武器庫表詳細記錄著各種裝備的種類和數量。鎧甲9萬副、長矛5萬支、長刀15萬把、大小戰車7000餘輛。這僅僅是東海郡的裝備數,漢朝一共107個郡。說漢朝帶甲百萬也不為過吧。

雖說筆者並非漢族人,是個少數民族。但是依然對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華夏民族而自豪,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曾經有這麼一個偉大的朝代,他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確立了自己的民族,確立的信仰。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漢人?漢朝到底有多強大?
    王夫之有句話,「國恆以弱喪,漢獨以強亡。」不單是對外層面,漢朝的強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強,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生產力齊頭並進,互相配合、交相輝映,所謂的頂配,就是指此而言。當然,根據現代研究,宋朝時候人口可能已經破億,此後元明兩代都遠遠比西漢人口多。清明上河圖
  • 為什麼經過漢朝以後我們就一直被稱為漢人、漢族了呢?
    自漢朝以後原來漢朝疆域(也可以稱神州)裡的人就一直被其他民族的人稱為漢人,而且這個稱呼一直用了下去似乎成為了神州大地上的百姓們的一個代名詞,「漢人」這個詞直到在民國時期正式改稱為漢族。
  • 唯漢獨以強亡,漢帝國到底有多強?
    歷朝皆以弱滅,唯漢以強亡。中國曆朝歷代各個王朝,都是因為王朝末年弊病爆發,國力衰弱而滅亡,只有漢帝國是因為自身太過強大而滅亡。但真的算起來,司馬家族篡漢之後依然延續了漢代的各方各面,直到今天漢文化依舊流傳,漢帝國算不上真的滅亡。那麼,如此強大的漢帝國到底有多強呢?
  • 為什麼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這麼多漢人是從哪裡來的
    那麼,為什麼漢族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呢?歷史上是怎麼形成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漢族有一個界定。一般來講,我們所說的漢族,主要是指從漢朝發展而來的中原民族。雖然如此,實際上漢族之前就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從三皇五帝、夏朝一直發展下來,早就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了。我們現在把漢朝之前的中原民族稱為華夏族,顯然,華夏族和漢族是同一個概念。
  • 94年的中國男籃為何被稱為黃金一代?那一屆男籃到底有多強?
    94年的中國男籃為何被稱為黃金一代?那一屆男籃到底有多強? 94黃金一代的中國男籃到底有多強?
  • 為什麼我們自稱漢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
    直到今天,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以這個朝代的國號為民族名,我們自稱漢人,我們的文字為漢字,我們的文化為漢文化,衣服為漢服,女兒稱漢女,男兒為漢子。"漢'這個字已經從國家到個人,從表皮到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印記。「漢人」這個稱呼是從漢朝開始的,也是得於漢朝,所謂漢人就是指漢朝人。
  • 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東漢到底強不強?
    「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出自王夫之的《後漢書·郡國志》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講的是歷朝歷代國家都是因為積貧積弱的情況下走向滅亡,只有漢朝(東漢)是因為強盛走向滅亡的。用來表達對漢朝的推崇與感嘆,那麼東漢末年到底強不強?這是筆者今天在此與大家討論的問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是大漢名將陳湯在奔襲三千裡,擊破郅支單于後寫給朝廷的軍報裡說到的。
  • 我們為什麼叫「漢人」?中國人看完真提氣!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叫「漢人」?                                              有人說,任何一個民族稱呼的形成都是在其民族形成初期產生的,那為什麼我們不叫夏人、商人、周人、秦人,而非得叫"漢人」呢?
  • 為什麼說,強漢、盛唐、剛明是我們歷史上三個耀眼的朝代
    強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盛唐:「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剛明:「義武奮揚,跳梁者,雖遠必戮。」
  • 何以稱強漢?
    我們國家的主體是漢族,數千年來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我們都自稱漢人;族群中的英雄豪傑,無不自稱為男子漢、好漢;直至今日,中國男人們還是豪爽的稱自己為東北大漢、西北大漢、山東好漢。這一切,都源自於漢朝。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奠定了漢人的名字,樹立了中國前所未有的尊嚴。在漢朝,中國人第一次有了強烈的國家意識,有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責任感。
  • 我們為什麼叫漢族?為何我們叫「漢人」,而不是周人秦人
    為何會棄「秦」用「漢」,難道真是因為秦朝殘暴不得人心? 自漢至清兩千多年,各朝代國號數十個,先後有「秦人」、「唐人」、「桃花石」之稱,但都被「漢人」逐一擊敗,「漢人」早已與歷代國號無關,成為漢民族的專用詞。漢朝後,「漢」國號仍為後世諸多漢族建國者沿用,甚至很多匈奴人、沙陀人等非漢族建國者也以「漢」為國號。這在其他國號上非常罕見,他們為何如此?
  • 為什麼我們自稱是漢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明人?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間經歷了那麼多朝代,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等。可為什麼我們要叫做漢人,傳統服飾要叫做漢服,寫的字時漢字,說的話叫漢語?這要得益於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漢族之稱,起於劉邦有天下之後「漢人」這個稱謂始於漢代,並一直沿用至今。
  • 我們自稱為「漢人」,為什麼卻不自稱自己為先統一中國的「秦人」
    從學習歷史開始便一直有一個小小的疑問,但現在看來都是可以進行解釋的,例如今天的「我們自稱為「漢人」,為什麼卻不自稱自己為先統一中國的「秦人」」相信也有一些小夥伴不理解,不清楚為什麼這樣自稱,好像從小便是這樣的,今天便來解釋一下,到底為什麼稱之為「漢人」而不是「秦人」。
  • 從古至今,中國有20多個朝代,為何我們偏偏自稱為「漢人」?
    今日,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民除了自稱中國人之外,還有一個最值得驕傲的稱謂——漢人。"漢人"這一稱呼是幾千年來歷史沉澱的瑰寶,兩個字就蘊含了千年文化的傳承。
  • 漢朝被叫做強漢,唐朝為什麼被稱作「巨唐」?
    漢朝在歷史上被叫做「強漢」,但唐朝在歷史上卻被叫做「巨唐」,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並不熟悉。
  • 幫清朝打下江山的漢人軍團有多慘?又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的
    上篇文章我們已經講了,大清80%的江山都是漢人兵團幫忙打下來的,這種兵團就是綠營兵。這些兵開始是明朝末年投降到滿人旗下的降兵,後來也從漢人百姓裡招募了很多。最多時綠營兵人數達80萬,常備人數為60萬,而八旗軍總共才不到20萬(包括滿蒙漢三種八旗)。
  • 160餘名漢人漢商共聚一堂 為漢中經濟建設出謀劃策
    12月22日,漢中發展大會暨「興業在漢中」主題招商周系列活動——漢人漢商座談會暨漢人漢商網上線啟動儀式舉行。陝西省工商聯副主席鄭佩宏,中共漢中市委副書記陳曉勇出席,漢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郭海華主持會議。
  • 國恆以弱亡,獨漢唐以強亡,那麼強漢盛唐的武功到底誰更強?
    愛好歷史的人,討論歷代武功的時候,都喜歡把漢唐並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對於兩朝對外的戰力,因為很多人不願意把成吉思汗的武功算在漢民族身上,所以爭議頗多,今天,我們淺談一下這個問題。大漢:武帝時期,擊潰匈奴,修建長城要塞,收復河套地區,河西納入版圖,之後吞併南越、閩越、夜郎、清國衛滿朝鮮等國,又遠徵大宛,降服西域諸國,打通絲綢之路,宣帝時期,徹底擊敗匈奴,發出「明犯強漢著,雖遠必誅」的時代最強音,把西域納入版圖,除卻附屬國,疆域達600多萬平方公裡。
  • 雙神威帶土到底有多強?
    火影忍者是日本一部超人氣動漫,陪伴了我們大多數人的童年,我現在還依稀記得當初守在電視機前追火影的日子,這部動漫之所以這麼成功很大原因在於裡面的人物性格塑造得很好,像是好色仙人自來也,寵弟狂魔宇智波鼬,追夢少年鳴人,復仇使者宇智波佐助,黑化小夥宇智波帶土……
  • 哈登到底有多強?
    哈登到底有多強?如今聯盟得分王,各種技藝他都會,超過同屆狀元郎。今日頭條發個邀請,參與討論哈登到底有多強,我先拋塊磚,有玉的儘管砸過來!首先,哈登有極強的個人單打能力,尤其是面框,哈登有多種選擇:突破上籃,後撤三分,造犯規……哈登外表看上去胖嘟嘟的,實則爆發力驚人,速度也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