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重慶街一座賓館下埋藏著一段電力發展往事

2021-02-27 吉林烏拉永昌源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2020年6月改建中的吉林市電力賓館

在今天吉林市重慶街南段路東,坐落著吉林市電力賓館。這是一座中等規模的賓館,由於地處單行線路段,除九中上學放學有些喧囂之外,大多數時候,與臨近的吉林大街、天津街相比,顯得十分幽靜。然而時光倒流幾十年前,此處卻是一派緊張、繁忙的鬧市街景:自上世紀初開始,這裡就是吉林市管理電力供應的部門駐地,就在如今的電力賓館的位置,吉林市電力發展經歷了一段曲折而艱辛的發展歷程。

民國地圖中電燈廠的位置

吉林省第一家「電燈廠」

經歷了兩百年的發展,晚清時候,吉林城迎來了近代化發展的凜凜長風。在當時,近代化發展主要體現在洋務派主導的近代工業發展上。所謂近代工業是以機器生產,以及大規模使用人力為組織形式。它的發展要求有近代能源供給與之匹配,發展的客觀需求讓煤電登上了歷史舞臺。

吉林城周邊煤炭資源豐富,具備發展煤電的先決條件。早在乾隆年間,吉林將軍和隆武就曾上疏清廷,請開煤礦代砍木為炊。嘉慶二十年(1779年),清廷批准了吉林將軍富俊的奏疏,允許吉林開採煤礦。到了光緒二十七年時,吉林周邊的煤炭正式開採和試採礦點增至21處,年產量2.3萬噸左右(《吉林市發展史略》)。充足的煤炭產量為發展煤電創造了條件。在1883年吉林機器局建廠時,就曾配套了汽輪發電機,以吉林地產煤炭為原料生產電力,供工廠內部使用。

吉林永衡電燈廠正門,取自《吉林舊影》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1月,吉林城籌建電燈廠,次年,集商股20萬元,採購德國西門子鍋爐2臺、發電機2臺,在省城東萊門外創立吉林寶華電燈公司。經過2年多的建設(中途因經費不足,由商辦改為官辦),宣統元年正月(1909年)正式投產運行。寶華電燈公司的投產發電,是吉林電力工業的開端,更為吉林百姓拉開了近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序幕。在當時,電力供應主要用於照明燈使用,這也是發電廠被叫做電燈廠的原因。為倡導新風尚,電燈在政府機關、學堂、軍營率先使用,街道路燈也由油燈改為電燈。而後,吉林城的商戶、居民也陸續開始拉線接電,使用了電燈照明。

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和用電戶增加不斷升級,電燈廠的規模不斷擴大。到了1929年,工廠易名吉林電燈廠時,吉林城用電戶已增至5300多家。值得一提的是,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日本殖民勢力一直意欲染指東北的電力事業,但「因中方頑強競爭吃盡了苦頭」(《滿洲開發四十年史》)。儘管電燈廠擴建及輸配電投資較大,且運維成本較高。即便是在實施安裝收費、戶安電錶,計量收費後,所需資金仍顯捉襟見肘。為解決電燈廠經營過程中的資金問題,確保「電力國有」,電燈廠先後變更了幾個有「財力」的部門主管,卻始終未允外資介入(後劃歸永衡官銀錢號,廠名也在1916年改為永衡電燈廠)。

船型樓最初為誰揚帆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經濟領導權被日寇奪取。吉林永衡官銀錢號及附屬產業也在1932年6月劃歸偽滿洲中央銀行所有。1933年12月,修建長春至吉林22千伏輸電線路,接受南滿電氣株式會社長春供電所供電(《吉林市發展史略》)後,負責吉林城8216戶供電戶及35548盞路燈供電的吉林電燈廠停止發電,吉林電燈廠變為單純的供電單位。1934年,為了「尋求供應豐富而價廉的電力」,日偽當局決定將日方在中國東北控制的三個電業株式會社與奉天、新京、哈爾濱、吉林、齊齊哈爾、安東等六個電燈廠合併,組成偽滿洲電業株式會社。同年11月1日偽滿電業吉林支店在電燈廠舊址掛牌。

圖片右側為南馬路上的偽滿電業

1935年,在新修建的南大馬路東側,偽滿電業新建了一座高三層,建築面積1130平方米,造型似輪船一樣的新辦公樓。新式辦公樓之所以要建成輪船的樣子,不單純是為了美觀和洋氣,在一定程度上,它表達的是殖民者躊躇滿志的侵略野心。在日寇的險惡圖謀中,吉林的電力發展,將不再以簡單的照明為主,而是轉為由礦區大型火電站通過超高壓輸電網集中供電,促進耗電量大的重化學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修建豐滿水電站後,以偽滿電業株式會社為核心,形成高度集中的「水、火力並舉,發、輸電一元化」的最現代管理體系(《滿洲開發四十年史》)。殖民者們期待電力供應要如輪船一樣,在日偽的殖民建設中乘風破浪——建立一個所謂的新世界,讓未來更多殖民東北的日本人在中國人血肉架構起的「王道樂土」上,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安逸!

偽滿時期的著色舊照,右側為偽滿電業

偽滿時期,南馬路上的船型辦公樓借日偽當局的妖風,發展得可謂順風順水。越來越多的新建及劃歸輸電線路,使得偽滿電業吉林支店規模不斷擴大,在日偽電網中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44千伏鬆化(豐滿至江北電氣化學)甲乙線建成,以及豐滿水電站2、7號機組發電並向撫順、瀋陽等地供電後,偽滿電業吉林支店的影響力被進一步加持——船型樓中,一眾日偽爪牙的黃粱美夢更是越做越大。


船型樓的新生與謝幕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偽滿電業宣告解體,代之以民國政府控制的吉林電力支局。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市的電力工業回到人民的懷抱。當時的吉林省政府委派王化普等二十幾位同志接管了吉林電業局。在近三年的迷航後,船型樓也再次找準了遠航的方向。

隨著新時期經濟建設的拓步前行,包括吉林熱電廠、豐滿電站、白山電站、紅石電站在內的火電水電發電企業,讓吉林電力工業發展如同跨上了騰飛的駿馬。一座座變電塔,一條條輸電線路,讓產自吉林的電力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北各大城市。而重慶街上的船型樓在破浪而行後,也增大了自身的體量。

為滿足吉林電業局的生產生活需要。1950年,在船型樓南側,原滿鮮坑木株式會社舊址基礎上,新建了一座高二層,建築面積1077平方米的新樓。1979年繼續向南建設了一座高四層,建築面積876平方米的樓房。1983年,在第三棟樓的東端建成了高四層,建築面積1517平方米的樓房(以上數據取自《吉林市建築志》)。至80年代,在吉林市重慶街南端形成了4棟辦公樓組成的L型辦公樓群。

電力賓館,圖片取自《吉林供電志》

1990年,吉林市供電公司辦公大樓(現吉林市國家電網辦公樓)在吉林大街江場廣場東北角落成,重慶路的辦公樓群隨即面臨改造。改變最先發生在船型樓。在嘗試了一系列其他用途後,這座建於偽滿時期的樓房被拆除,應和著當時經濟發展熱潮中激增的住宿需求,改建為電力賓館。而後,電力賓館南側的臨街樓房也相繼被拆除改作民宅,吉林電業局在重慶街上的辦公樓群徹底改變了模樣。

吉林電業局南側拆改時的影像

從吉林電燈廠停止電力生產,轉為供電企業開始,近60年的時間裡,重慶街南端一直是吉林市電力工業發展的大本營。即便時光荏苒,物換星移,在如今這座賓館下仍埋藏著吉林城從近代走向現代的過程中,一段電力事業千滋百味的往事——有心酸也有激昂,有灰暗更不乏光輝!儘管時代的變遷不會任光輝永駐,而佇立於賓館前,探尋塵封往事,反倒會讓關於成敗得失最富價值的思索更加意味深長。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請與作者聯繫!

相關焦點

  • 吉林市中興街的來歷與變遷
    鐵路局未竣工時景象,圖左空地即為中興街雛形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寇佔領了北大營,並於1935年修建了一條從北大營通往火車站站前中康路的碎石窄路,這條碎石窄路就是未來中興街的雛形——朝日街。然而偽滿朝日街的朝日卻非寄望中國大地充滿生機活力,這個詞彙已經被日寇竊取,挪作弘揚日本所謂民族精神的象徵——朝日之名與鄰近的大和街、敷島街一起,成為日寇鐵蹄印刻在中國大地上的一道別樣瘡疤!
  • 「電力引擎」添動力 巴山渝水戰脫貧——國網重慶電力助力重慶決戰...
    (遊紹斌)近年來,國網重慶電力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工作部署,緊緊圍繞重慶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助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制定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規劃,大力實施電網攻堅,加快供區國家級貧困區縣、重慶市級深度貧困鄉鎮電網改造升級,補齊當地發展短板。
  • 演繹多次歷史重大事件,重慶賓館身世至今卻是謎
    對3000多萬重慶人來說,「重慶賓館」這四個字再熟悉不過。然而,它的故事以及它曾經的輝煌,卻鮮為人知。至於它在何時由何人修建,卻仍然是個謎。在過去的、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重慶賓館,曾是墨西哥大使館、勝利大廈,不但美國特使曾在此調停國共關係,朱德、鄧小平、賀龍、聶榮臻等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們,也在這裡留下過足跡。聶帥點名重賓廚師做菜「雖然已過去40多年了,可聶帥點名要我做菜的事,至今仍歷歷在目。」回憶起往事,76歲的重慶賓館老廚師陳安豐感慨萬千。
  • 吉林市最新美食推薦(2019年12月14日)
    吉林市開店五年的重慶小面,味道正宗,湯濃,麻辣鮮香 地址:吉林市天津街萬裡購物廣場五樓美食城502重慶小面  本店主打特色:黑椒牛上腦,齊齊哈爾家庭拌肉,齊市大片肉,韓辣孜香牛排,品質牛眼肉,飄香牛外裙,秘制小牛排。。
  • 追逐未來浪潮 吉林市高新北區打造江城矽谷
    城市的發展需要依託自身的優勢,在時代迅速變動之下,敏銳地判斷形勢,選擇自身的發展方向,是一個城市能否持續領先,保持發展動力的根本。在第四次產業革命中,科技無疑是最重要的動力。吉林市準確判斷時代趨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高新北區布局科技產業,領銜城市科技進步,打造江城矽谷。
  • 吉林市抽檢普通食品232批次樣品 不合格3批次
    /DC1822020020383032677瀋陽統一企業有限公司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六號街15號吉林金利恆超市連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吉林船營分公司/DC18220200203830373156吉林霧凇賓館有限公司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龍潭街29號吉林霧凇賓館有限公司
  • 吉林市軟環境監督員、監測點名單公示
    男 吉林濟群教育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崔升 吉林市重慶街
  • 老照片:80年代的吉林市,那時的吉林還是和長春相比肩的大城市
    吉林市,別稱北國江城,地處吉林省中部,是國內唯一省與市同名的城市。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吉林市因雞林而得名。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吉林。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30多年前的北國江城。圖為80年代的吉林火車站站臺。
  • 重慶主城區府搬遷往事,讀懂就抓住了城市發展方向
    1、辦公地點過於狹窄; 2、在重慶已直轄,即將邁入快速發展背景下,老沙坪垻東部城區急需擴容; 3、老區府位於商圈核心,可以更好利用,發揮更大價值。 這些理由,都是基於城市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的精準判斷。但偏偏是搬遷目的地鳳天路,讓不少幹部心中打鼓。
  • 吉林市大型影視基地建設項目
    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前景極為廣闊。隨著新分類標準的實施,國家統計局將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和政府統計的公信力,實現新時代新形勢下對統計工作的新要求,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的統計保障,為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優質的統計服務。
  • 吉林市美食一網打盡,果斷我就選擇了分享
    親們,在吉林市不知道吃什麼?聚會不知道去哪裡?沒關係,小編為你們準備好了吉林市特色美食大全攻略,帶你去品嘗吉林市的美食。Let`s go!(我要是你我就收藏了)【火鍋類】《彩福軒》特色骨頭煲火鍋!重慶火鍋先喝湯在涮肉,酥肉超好吃,沾料特別!
  • 吉林市旅遊攻略(完整版)
    吉林市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烏拉街滿族風情,阿拉底村、興光村朝鮮族風情,都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吉林市最繁華的街市在東市場、河南街、大東門、天津街一帶。  吉林市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獨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觀更令海內外賓客心馳神往。與雲南石林、長江三峽和桂林山水並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的吉林霧凇,又被陳運和詩稱「用柳枝松葉巧織春夢」。
  • 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 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發布...
    4月16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正式發布2020年履責行動方案,圍繞「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主題,向全社會公布六大行動共26項具體舉措,全方位展現該公司2020年履責承諾,以詳實的數據和工作舉措持續展示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值得信賴的責任央企形象。
  • 【江城青年】吉林市最全特色小吃2015版-江城小吃貨你們都在等什麼?
    ========【舌尖上的吉林】========吉林市首家由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2》推薦的重慶小面50強第一名的
  • 吉林市這家抖音網紅社會人重慶火鍋被曝光!涼茶鍋底辣到你菊花開!
    品質更不用說,從鍋底到食材,都是從重慶空運,來了保你過足了癮。火鍋好不好吃,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火鍋底料!底料的好壞決定著火鍋的氣質!紅湯:由高質量牛油,重慶石柱縣辣椒、三年陳釀郫縣豆瓣醬,貴州黃口姜、茂汶大紅袍花椒、正宗四川大蒜熬製而成。
  • 網絡風暴下的吉林市疫情防控片段
    由於此次疫情,吉林市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網絡上吉林市的消息不斷,我是吉林人,我就吉林市的情況說說我的感受。吉林市目前有兩個高風險地區分別是舒蘭市,吉林市豐滿區,中風險地區是吉林市船營區,其他各區為低風險地區。首先,我想先介紹一下我們吉林市,吉林市是全國唯一一個省市同名的城市。
  • 重慶!一座無法複製的城市!
    解放碑 解放碑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建築,非常有紀念意義 八一路好吃街 離解放碑最近的美食一條街,是吃重慶小吃的首站,還有個地下小吃城。
  • 吉林市東北四季田園特色小鎮項目
    風情小鎮在需求的拉動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城鄉居民休閒消費支付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休閒消費向大眾化發展。   文旅小鎮熱度持續。是吉林市自然生態型鄉鎮和重要的糧食、蔬菜生產基地。前二道鄉立足於資源優勢,突出生態主導,堅持發展主旨,實現小城鎮建設戰略轉型,全力推進小城鎮整體改造,建立生態增長型和效益增長型經濟發展模式,全力推進由「農業鄉」向「農業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戰略轉型,把前二道鄉打造成吉林市獨特的休閒旅遊生態強鄉。
  • 古韻船廠留勝跡 文化繁榮展生機——吉林市船營區船廠文化歷史回顧
    牛子厚(1866-1943),名秉坤,字子厚,有東北首富之稱,京劇喜(富)連成科班創始人,為發展繁榮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牛子厚在北京籌辦的京劇科班喜(富)連成社,堅持辦學40多年,培養京劇人才計八科近千人,侯喜瑞、馬連良等一大批京劇表演藝術家都出自此科班。因為牛子厚,吉林市成為了京劇的第二故鄉。歷久彌新的百年老街,鑄就獨有的商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