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3000多萬重慶人來說,「重慶賓館」這四個字再熟悉不過。然而,它的故事以及它曾經的輝煌,卻鮮為人知。至於它在何時由何人修建,卻仍然是個謎。
在過去的、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重慶賓館,曾是墨西哥大使館、勝利大廈,不但美國特使曾在此調停國共關係,朱德、鄧小平、賀龍、聶榮臻等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們,也在這裡留下過足跡。
聶帥點名重賓廚師做菜
「雖然已過去40多年了,可聶帥點名要我做菜的事,至今仍歷歷在目。」回憶起往事,76歲的重慶賓館老廚師陳安豐感慨萬千。
1964年,賀龍、聶榮臻、董必武等來到重慶。按照工作安排,陳安豐給賀龍元帥做飯。而聶帥和董老各有另外的廚師。
一天早上,陳師傅早起練自行車,突然被散步的聶榮臻元帥攔到。「小鬼,賀鬍子吃得安逸也。從明天開始,每天中午你給我做兩個菜送過來。這是命令喲。」說完,聶帥微笑離去。
「沒想到我的手藝都傳到了元帥耳朵裡。這也算是對我們重賓的一個肯定。」陳安豐驕傲地說。
美特使在此調停國共關係
重慶賓館作為重慶最早的酒店,從誕生之日起,就與這座城市的命運連在一起,並成為重慶成長的歷史見證。
「很多名人都在我們這裡住過。遺憾的就是沒有照片資料了。」重慶賓館總經辦主任王智東介紹,20世紀40年代,蔣介石夫婦曾多次在重賓宴請美國大使赫爾利、英國大使高斯、蘇聯大使潘友新等各國駐華使節。
1945年12月21日,為調停國共關係,美國總統特使、五星上將馬歇爾將軍來到重慶,國民黨當局就在重賓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
1951年4月中旬,西藏代表團一行12人,前往北京參加和平談判途經重慶,時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西南軍區司令賀龍,在重賓隆重宴請了他們,數千山城群眾在重賓夾道歡迎來自雪域高原的貴賓。
身世之謎尚未解開
老重賓樓何時由何人修建?在其為墨西哥大使館、勝利大廈、美軍招待所時,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王智東介紹,重賓曾先後經歷了墨西哥大使館、勝利大廈、美軍招待所、西南軍政委員會第一招待所、重慶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等名稱,1956年才改成「重慶賓館」。其主體建築系琉璃瓦坡屋頂、翹簷式傳統中式建築;暖白色的牆磚、仿漢白玉欄杆、淺灰色花崗石臺座配以金黃色琉璃瓦屋頂,讓整個建築顯得高貴華麗。
「遺憾的是,由於沒有史料記載,我們現在無法知道她最初的身世。」王智東稱,為查找重賓老樓的身世,他曾多次到市圖書館和檔案館查閱資料。可除了幾張關於重賓接待的文字檔案外,一無所獲,至今成為懸念。
「目前,我們找到的最早的一張能證明重賓身份的文件是1943年的。」王智東拿出了一張民國32年的國民政府行政院審批同意「勝利大廈」對外賓招待所建大餐廳的批覆。
「可能那些了解重賓歷史的老人,已經不在世了。」王智東希望知情的市民能提供相關資料,揭開重賓的神秘面紗。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