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見一落葉,便知天下秋
雖有夏的餘熱
但早晚的秋涼卻已真實存在
秋天,自古文人墨客爭相吟誦
暖陽裡,冷雨中
落木蕭蕭間,萬物多彩,也多情
在最美的詩詞中,遇見最美的初秋
《秋風辭》
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颳起,白雲飄飛,草木枯黃大雁南歸。蘭花、菊花都無比秀美,散發著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麗的人的心情卻是難以忘懷的。
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行至中央激起白色的波浪。鼓瑟齊鳴船工唱起了歌,歡喜到極點的時候憂愁就無比繁多。
少壯的年華總是容易過去,漸漸衰老沒有辦法!
《初秋夜坐贈吳武陵》
唐·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
相思豈雲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緪枯桐。
清商激西顥,泛灩凌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
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蕭蕭的夜雨隨風襲入竹林,驚恐的鴉鵲翻飛於林叢之中。思念的人兒被阻隔在河的對岸,整夜裡刮著瑟瑟寒風。
濃濃雲霧,茫然無際,蒼蒼瀟水,波濤洶洶。所思念的人兒怎說得上遙遠?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與他同膝共詠。
這美人心中懷藏奇妙的樂曲,焦桐木上,緊繃的絲弦根根朱紅。清商曲調在秋空中飛揚激蕩,猶如閃動的浮光映射到蒼穹。
琴曲得自內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豈有半點人為的加工。但細微的心聲被封閉在心裡,耳聾的俗人又從哪兒能知情聽懂?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駱氏亭外竹林環繞,雨後亭外景物煥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陰霾,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水中的荷葉早已凋殘,只留了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
此詩首句寫駱氏亭,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詩人置身其間,頗有遠離塵囂之感。
駱氏亭外竹林環繞,雨後亭外景物煥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陰霾,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水中的荷葉早已凋殘,只留了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
此詩首句寫駱氏亭,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詩人置身其間,頗有遠離塵囂之感。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悽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
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早秋三首·其一》
唐·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漫漫長夜中泛流著琴瑟的清音;青蘿輕拂好象有西風颼颼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棲留幾隻殘螢;秋之晨雁群掠過銀河向南飛騰。
高大的樹木拂曉看來尚未凋零,陽光下遙望遠山層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葉落而知歲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情。
這是一首寫早秋景色的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筆調描繪了遙夜、清瑟、西風、翠蘿、殘螢、玉露、早雁、遠山、落葉等初秋景色。在描繪過程中,詩人從聽覺及視覺的高低遠近著筆,落筆細緻,層次清楚。
《初秋行圃》
宋·楊萬裡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園裡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裡一片蟬叫聲。
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這是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蟬為目的,詩人楊萬裡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致的情趣。
《八生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悽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唐詩裡藏著故事》收錄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經典名篇。每一位詩人的背後都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詩篇的產生,詩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園山水……詩中有史,史中有詩,輕鬆閱讀,讓唐詩銘記於心,受用終生。
閆文亮,文學愛好者、體育愛好者、資深記者、「資深家長」。20年記者生涯,北京晨報、競報、北京商報。報導領域廣泛。16年家長生涯,家有高一學生一名,就讀於名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業餘生活興趣廣泛。
請複製以下字符後打開手機淘寶
到北京日報出版社天貓旗艦店購買
¥B3GhbH49hst¥
您還可以登錄亞馬遜、京東、噹噹三大網站
優惠購買
編輯:閆書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所有內容全部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整理製作
如轉載、投稿、合作請關注我號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