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持續升值,臺灣是否出手幹預 ?

2021-02-14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謝金河表示,央行總裁楊金龍對外釋出了兩個訊號,一是新臺幣28元將成為短線常態,二是認為現在不是打房時機

這段期間,新臺幣持續升值,臺灣央行是否出手擋下?

房價不斷上漲,央行是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打房?都成了金融市場的熱門話題。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

臺灣央行最近釋放的兩個訊息,一是新臺幣28元將成為短線常態,彰顯臺灣經濟價值並激勵產業轉型;

二是認為現在不是打房時機,要不要打房,不是看房價漲多少,而是看幾個重要指標。

謝金河昨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這兩天,臺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對外釋出了兩個訊號,

可以說是重要政策的風向球,值得大家關注。

一是新臺幣28元將成為短線常態,他不知道短期是多久,但已預告新臺幣升值可能朝28元目標邁進,

這已經超越了楊金龍防線,也超越彭淮南防線,也預告新臺幣仍有升值空間,這可能是央行明確的表態。

他說,新臺幣到底該升或該貶,一直有兩派不同的聲音,

有人說臺幣應維持一定的弱勢才能對出口有利,出口商或傳統產業都是這樣的看法。

但也有人認為,臺灣出口順差大,新臺幣應該升值,以彰顯臺灣經濟的價值,

而且也可以激勵產業轉型。現在看起來央行傾向後者,這個時候,產業一定要追求高附加價值,最簡單來說,就是提升毛利率。

謝金河分析,在毛三到毛四的時代,產業非常害怕臺幣升值,因為臺幣升3%,利潤就吃光了。

而臺積電公布第三季毛利率高達53.4%,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單,因為第三季臺幣升值不少,臺積電毛利率還可以拉高,

這代表高附加價值產業可以抵擋新臺幣的升值,未來這可能是臺灣產業發展的主流。

二是臺灣央行認為打房不是時機,要不要打房,不是看房價漲多少?

這當中有幾個指標,其中最重要的是短線投機客和自住購屋的比重。

他說,例如先前有帥過頭,黃勇義,帝寶劉太太等超級短線客,一個月成交幾百戶,這是純粹炒房,

臺灣政府必須出面把炒作力量壓制下來,因此才有兩年內房屋交易必須課房地合一稅。

謝金河認為,這兩年,高價豪宅波動不大,這從桃園青埔以南,

即低總價在1000萬再加減500萬元的房子成交熱度很高可以看出來,代表年輕人自力購屋力道增強。

另一個是臺商回流增加製造業投資,像南科有八萬多人湧入上班,臺積電增加一萬二千多個員工,

如果每一個員工平均年薪200萬,要自力買一戶千萬的房子並不難,由產業聚落推動的房地產上漲,可以正面看待。

尤其是全球把利率降至幾近為零,房地產保值功能上升,房價緩步推升合理,

而過去臺灣北,中,南房價落差太大,臺北豪宅一坪二百萬,高雄豪宅二十幾萬,

如果政府落實大南方計劃,從臺南、高雄到屏東,這些地方會隨著投資帶動的產業聚落效應,創造房地產增值,值得肯定。

最後,他也強調,臺灣央行要注意的是,購屋住宅貸款及企業建築貸款有沒有異常,還有炒房的人有沒有蠢動?

如果整個社會把價值的創造湧向土地及房屋,這個社會就危險了!

友情提示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防止走散記得給文章點讚、轉發、在看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相關焦點

  • 綜述:新臺幣升值態勢剎不住引臺灣業界擔憂
    綜述:新臺幣升值態勢剎不住引臺灣業界擔憂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劉大煒)今年以來,新臺幣兌換美元強勢走升,屢屢刷新最高紀錄。新臺幣的強勢表現引發臺灣業界的擔憂。在出口商持續拋匯下,臺北外匯市場9日早盤新臺幣勢如破竹,開盤升0.216元(新臺幣,下同)。而此前一天新臺幣收盤在28.516元,創23年4個月新高,逼近「彭淮南防線」。所謂「彭淮南防線」是臺灣外匯市場對新臺幣兌美元價位的說法。
  • 臺幣瘋狂升值!企業匯損持續擴大
    近期新臺幣匯率強勁升值,財經專家分析,匯率對臺灣企業調適是把雙面刃,一方面匯損嚴重,另一方面也有企業趁機購進更多機械設備推動產業轉型。  專家認為,臺灣央行行長彭淮南總是幫助企業調整匯率,導致國內企業過度依賴央行而忽略避險需求。
  • 新臺幣對美元升值逾2%,穩懋下修獲利
    新臺幣升值對以外銷為主的臺灣廠商壓力大,穩懋昨天無預警公告下修去年第4季毛利率預估,從原先預期「high-thirties(37至39%)」水準,調整為「mid-thirties(34至36%)」,若以穩懋第4季營收68.16億元估算,約影響穩懋近3億元獲利。穩懋為砷化鎵代工龍頭,功率放大器(PA)全球市佔率高達七成,也是蘋果供應鏈之一,具產業指標地位。
  • 臺灣全民瘋搶日元潮再現 新臺幣兌日元成功突破1:4
    今年以來持續升值的新臺幣,本周依舊強勁,升得又急又猛。26日,新臺幣兌日元成功突破1:4關卡,也就是說,現在1塊錢新臺幣可以兌換4日元,而上回臺日匯價1:4還是在1998年8至9月間,整整暌違17年。  「現在買日元最划算!」不少臺灣民眾抱持這樣的出發點,臺灣近段時間以來的搶匯潮又迎來新一波高峰。
  • 新臺幣升值創23年新高 島內產業憂競爭力弱化
    新臺幣兌美元11日收盤在28.440元,創23年半以來新高。然而,新臺幣的強勢表現引發臺灣業界的擔憂,因為這對於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的臺灣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島內中國文化大學劉性仁教授表示,新臺幣升值反映臺灣基本面還算不錯,但島內不同產業承受升值能力並不一致,當局需妥善因應。
  • 新臺幣兌美元收29.38元 創近兩年半新高
    中新社臺北9月15日電  臺北外匯市場新臺幣兌美元匯價15日收盤在29.38元(新臺幣,下同),升值0.106元,創近兩年半新高;升幅0.36%,也是四個半月來單日最大漲幅。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報導,相較於臺股震蕩起伏,當日匯市早盤新臺幣開高走高,以29.47元開出之後持續走高,一度升高至29.199元,最終收盤在29.38元。新臺幣14日已小升0.02元,收盤升破29.5元大關,收在29.486元。15日出版的《經濟日報》已報導新臺幣兌美元創兩年半新高。
  • 臺灣地區銷售火爆,30克彩銀牛已漲至4500新臺幣
    不但我們喜歡今年的牛幣,對岸的臺灣省同胞也十分喜歡。據中國金幣臺灣總經銷大洋金幣總經理畢海表示,臺灣人對大陸發行的金銀幣有著很高的購買熱情。自從15款牛年金銀幣進入臺灣市場之後,30克彩銀幣和150克彩銀幣成為人們競購的焦點,原本新臺幣3800元(約合人民幣876元)的價格,不到一個月就漲到了450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038元)。
  • ...富士康11月營收達2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臺灣央行策略促臺幣衝破...
    臺幣兌美元匯率在昨天衝破臺幣28元門檻,而這條防線被臺灣市場普遍稱為「彭淮南防線」。臺灣央行頻頻出手阻擋,並且還透露近期確實有接獲臺灣監察部門的來信詢問,但臺灣央行現任執行長楊金龍強調內容僅是要了解調節匯率的狀況,他回應稱臺灣央行目前最重要的職責是穩定匯率。楊金龍說道:「美國至今尚未公布操控匯率的觀察名單,但臺灣將會就此課題與美國進行深入溝通。」
  • 看來,美國對臺灣一點都不客氣
    美國將臺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川普政府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在2017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的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臺灣聯合新聞網稱,美國財政部今年初即示警「臺灣雖未正式納入觀察名單,但接近觸動關鍵門檻」。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3月表示,臺灣去年順差金額達230億美元、經常帳戶順差佔GDP比例大約10.5%,已符合美國第一項和第二項標準,確實有可能會被列入觀察名單。
  • 中國星集團(00326)擬斥資5.8億新臺幣收購一項臺灣物業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星集團(00326)公布,公司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的物業發展商就可能購買一項位於中國臺灣的物業進行磋商。公司現正考慮購買該物業,該物業位於臺灣臺北市尊尚豪宅地段,包括一個豪宅公寓及兩個車位。根據公司委聘的獨立專業評估師所作估值,該物業於2020年11月18日的估值約為5.8億新臺幣。潛在收購事項的代價為5.8億新臺幣。
  • 臺灣工具機廠「做三休四」,下半年恐現倒閉潮
    (資料圖片來源於中評社) 疫情襲擊全球,各國投資放緩,新臺幣匯率持續升值,導致臺灣工具機出口受創,中部不少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7月「做三休四」,已商請員工籤休年假同意書,形同變相放無薪假。許多企業主直言,當局若不出手相助,體質差的廠商,下半年恐掀一波倒閉潮。
  • 臺灣5G標金衝擊1500億新臺幣,3.5GHz頻段單價全球第一
    1月1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5G頻譜爭奪戰進入第25天,競標總金額已突破1300億新臺幣,達到1325億新臺幣,大幅超出地方政府預算的400億新臺幣,也超越了4G頻譜1186.5億新臺幣的「天價」,且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業內人士表示,再打下去,就要超過1500億新臺幣了。
  • 臺灣高鐵票價將漲 臺北至高雄單程恐貴新臺幣140元
    華夏經緯網7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鐵預定7月底或8月初,提報董事會討論票價調漲案,調幅最高超過9%。如果足額反映,臺北到高雄單程將貴約新臺幣140元。    據報導,高鐵費率是由「交通部」核定基本費率,每3年檢討1次物價指數變化。依據合約,臺灣高鐵可依基本費率最高上限120%內,訂定票價。
  • 臺灣銀行上海分行今起可兌換新臺幣現鈔
    4月2日早上10點,落地近8個月的臺灣銀行,正式開始辦理人民幣與新臺幣雙向兌換業務。這是第一家在大陸地區開展該業務的臺資銀行,專程從臺灣趕來的臺灣銀行總經理張明道昨日告訴《國際金融金融報》記者,「首次直航空運抵陸的新臺幣,總算可以在市面上流通。」
  • 蔡英文做夢都沒想到,剛向美國獻媚後,美對臺灣就來了招狠的!
    然而,令蔡英文沒想到的是,在其向美國獻媚後,美國近日卻對臺灣來了招狠的。據環球時報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川普政府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在2017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的臺灣今年再度被列入。
  • 臺灣推出300億新臺幣海運救助計劃,陽明、長榮將受益
    最新獲悉,受新冠疫情給全球物流鏈帶來的打擊,臺灣地區將正式啟動300億新臺幣(約10億美元)航運業紓困貸款計劃。5月19日下午,臺灣地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正式接見了長榮海運董事長張正鏞和陽明海運董事長謝志堅,針對航運業紓困方案的規劃執行,以及未來航運業發展前景交換了意見。
  • 民進黨的GDP謊言害慘臺灣
    對於臺灣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島內輿論普遍認為,並非是臺灣經濟形勢向好,新臺幣強勢升值才是真正的「幕後功臣」。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臺幣匯率日前一度衝上27.973元,驚見「27字頭」,宣告進入新匯率時代。臺灣地區統計部門負責人朱澤民坦言,若非新臺幣匯率走強,臺灣要達到人均GDP3萬美元的目標,恐怕還得再等兩三年。
  • 老友記|管清友對話連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帶動股債雙牛」在今年...
    從人民幣升值國際化的機遇,到企業控制匯率風險的措施;從央行的幹預區間,到發揮匯率的減震器作用,推動雙循環。兩位經濟學家由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多方面解讀了人民幣匯率創兩年新高背後潛藏的那些事,為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個人是否增加持有外幣等提出寶貴建議。
  • 管清友對話連平:人民幣升值會帶動今年的「股債雙牛」嗎?
    從人民幣升值國際化的機遇,到企業控制匯率風險的措施;從央行的幹預區間,到發揮匯率的減震器作用,推動雙循環。兩位經濟學家由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多方面解讀了人民幣匯率創兩年新高背後潛藏的那些事,為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個人是否增加持有外幣等提出寶貴建議。
  • 富士康母公司30億新臺幣入股臺灣大哥大
    騰訊科技訊 10月7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昨日公告稱,子公司鴻揚創投取得臺灣大哥大股份,總金額超過29.79億新臺幣,且不排除未來鴻海還有其他投資臺灣大哥大的決定。鴻海公告顯示,子公司鴻揚創業投資取得臺灣大哥大普通股3197萬4248股,每股單位價格93.2新臺幣,交易總金額超過29.79億新臺幣,持股比例約0.93%。未來鴻海集團可望取得臺灣大哥大2%股權,成為後者的重要股東。臺灣大哥大日前也決定參與鴻海旗下國碁電子現金增資,欲取得14.9%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