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具機廠「做三休四」,下半年恐現倒閉潮

2020-12-16 騰訊網

臺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外觀一隅。(資料圖片來源於中評社)

疫情襲擊全球,各國投資放緩,新臺幣匯率持續升值,導致臺灣工具機出口受創,中部不少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7月「做三休四」,已商請員工籤休年假同意書,形同變相放無薪假。許多企業主直言,當局若不出手相助,體質差的廠商,下半年恐掀一波倒閉潮。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臺灣機械設備6月出口值20.66億美元,年減15%,折合新臺幣616.7億元,年減19.4%;其中6月工具機出口值降至1.9億美元,年減33.9%、月增4.1%。上半年機械設備出口值123.8億美元,年減9.6%,折合新臺幣3,717億元,年減12.3%;工具機上半年出口值11.11億美元,年減幅30.8%,是前三大機械出口唯一負成長的品項。

臺灣機械設備上半年銷往大陸金額36.6億美元,外銷佔比29.6%,居出口最大市場;其次輸美26.9億美元,佔比21.8%;銷往日本金額9.1億美元排名第三,佔比7.4%。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指出,6月機械出口衰退幅度加大,系受疫情全球擴散,美國、巴西、歐洲、印度等國爆發嚴重疫情且未趨緩,各國需求減少與投資放緩,臺灣維持邊境嚴管政策,國際商務人士無法正常來往,直接影響機械訂單與出貨。

多家不願具名的工具機廠負責人指出,大陸企業陸續復工,採購設備多以短急單為主,不少工具機廠削價搶單,無利可圖,寧可放棄接單,歐美各國雖陸續解封,但下單轉趨保守,導致業者第二季生產大多是去年底或第一季訂單,第二季訂單幾乎停擺。

中部地區許多工具機廠7月起,面臨無單可生產的窘境,工廠開始「做三休四」,業者尚未等到當局發放艱困企業紓困3.0版補助之下,多半情商員工籤休年假同意書,以變相放薪假方式先度過眼前難關。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日前先後向賴清德、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建議,希望當局提撥百億元經費,比照採購口罩機模式,依各工具機廠2019年營業額分配,加速當局機構、法人單位及學校採購現有主力標準規格的國產CNC工具機,以促進內需並維持工具機廠稼動率,但迄今當局仍無進一步動作。

多家不願意具名的企業大老指出,疫情、新臺幣匯率升值等利空因素,將加速工具機廠汰弱留強,下半年一些經營體質差的工具機業,恐會爆發一波倒閉潮。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大陸取消自由行,日韓遊客這次也不來,臺灣旅遊業出現倒閉潮?
    編輯:凝冰臺灣的旅遊業近幾年持續低迷,如今疫情出現更是雪上加霜,桃源市的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三蓮2月25號接受採訪的時候,對2020年桃園市的旅遊狀況表示擔憂。問起了飯店的入住率,情況不容樂觀,這座本來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大品牌國際連鎖飯店,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喜來登飯店是下半年剛剛跟萬豪國際集團籤約的,誰想到剛剛起步就遭遇到這樣的寒冬。
  • 為你推薦四家臺灣工具機行業裡的"隱形"冠軍
    實際在臺灣,就有這樣一批工具機零部件供應商,為臺灣工具機行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是臺灣工具機領域真正的「隱形」冠軍。精密關鍵零部件的產業特性與其他產業不同,技術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代工只能為人做嫁衣,如果不能技術自主,就無法在國際舞臺上競爭。因此,上銀在創立之初,就決定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也就是研發與品牌作為企業永續經營的主軸。HIWIN源自「HI-tech WINner」的縮寫,用意是讓客戶使用上銀的傳動控制產品而創造價值、增強競爭力,成為市場贏家。
  • 民進黨當局「拼臺獨」害苦了臺灣民眾,多家夜市出現集體倒閉!
    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
  • 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臺灣無緣RCEP,傳統產業競爭力將下降,必導致更多廠商離開臺灣,沒法走的只能關廠倒閉。「中南部將留下一堆失業的製造業人口,形成臺灣的鐵鏽地帶。」  石化紡織競爭力下降  RCEP對臺紡織業的衝擊也不容小覷。
  • 無法加入RCEP 衝擊臺灣產業
    塑化產業  身兼臺塑總裁與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的王文淵曾指出,臺灣尚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則完成籤署,將不利臺灣產業競爭,塑化產業持續面臨嚴峻挑戰。  鋼鐵產業  島內中鋼主管認為,臺灣中鋼現在每年銷往大陸約70萬噸鋼品,因兩岸間有ECFA,商品享有關稅優惠,但當RCEP生效後,恐將影響臺灣中鋼競爭優勢。臺灣出口至RCEP成員產品以碳鋼熱冷軋、不鏽鋼、鍍面鋼卷等產品為主。  紡織產業  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指出,RCEP完成籤署對臺灣紡織業競爭壓力一定會增加。
  • 盤點臺灣十大工具機企業,大陸工具機企業的有力競爭者!
    我國的臺灣地區是世界上中高端工具機的主要產地之一,產品設計理念先進、工藝精湛、性能穩定,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國際工具機產業的地位突出。臺灣工具機企業的產品不斷將規模做大,這幾年在大陸銷售的臺灣工具機都屬這種檔次,雖然性能和技術指標不是最先進,但比較實用,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受到了很多大陸用戶的歡迎。
  • 臺灣旅行社倒閉,林佳龍竟說「沒競爭力就退場」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旅行社出現倒閉潮。對此,民進黨當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表示,旅遊業要轉型,也要人助自助、有退場機制,市場可借疫情盤整、重新洗牌。這種不負責任的「驚天話語」,讓網友痛批難怪當初為會輸給臺中市長盧秀燕。
  • 【產業動態】臺積電南京12吋廠下半年裝設機臺,18年下半進入量產
    臺積電南京12吋廠下半年裝設機臺,2018年下半進入量產
  • 生意難做,馬雲害的?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很多實體店剛開張沒多久,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人潮銳減 臺灣夜市慘兮兮
    來源:海外網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倒閉大潮真相 讓億萬中國人瞠目結舌!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一 企業倒閉!老闆跑路!!工廠關門!!!     最近這一則則倒閉潮的消息,看得人心頭髮疼、心裡犯堵。選擇幾家震動比較大的倒逼消息:     ——對於工廠打工者來說,休假十分難得。
  • 阿克蘇諾貝爾在臺灣地區新建粉末塗料廠
    中化新網訊 阿克蘇諾貝爾近期宣布投資2000萬歐元,在臺灣地區新建高規格的粉末塗料工廠。新工廠位於其在臺灣中壢工業區的多元塗料生產基地,將採用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與技術,以大幅提升產能與生產效率,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需求,幫助公司更好地為本土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據悉,新建的粉末塗料工廠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建成投產,  據介紹,該新建的粉末塗料工廠將採用全自動生產設備與技術,並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經濟學人:問題一直存在,疫情使其惡化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 作者:Hans 發布時間: 2020-07-28 13:58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
  • 曾經無數人眼中的「香餑餑」,現在卻迎來「倒閉潮」?
    市場上一直流傳著「一鋪傳三代」這樣的說法,不過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上各種電商平臺的出現,使得商鋪不再有原來的吸引力。大街上隨處可見旺鋪轉讓的招牌,許多局外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情況,心裡還在納悶做生意不是比打工更加賺錢,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開店,甚至商鋪還出現了「退租潮」呢?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電商的出現,大部分的實體店主也覺得生意不景氣是由於電商出現造成的。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關店潮席捲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據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著名的「迴轉壽司」為應對危機,不得不轉變經營方式,改成櫃檯式經營。據悉這樣可以減少食材的損耗,同時也能節約電費。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
  • 美媒:美國波士頓中餐廳或迎來「倒閉潮」
    在華埠擁有多家餐廳和烘焙店的陳文棟說,到店用餐禁令頒布後,他的餐廳做了一段時間外賣,將庫存食材儘量用掉,但生意並不理想;員工自願上班,如果害怕感染也不勉強。3月中旬後,他旗下的餐廳都關閉了,四家烘焙店也減少到一家。疫情前,華埠日夜熱鬧,用餐尖峰時段停車一位難求,現在白天街上都空無一人。
  • 蘋果供應鏈臺灣面板廠全軍覆沒 京東方入選
    蘋果公布最新200大供貨商名單,雙鴻、國巨、健鼎、精技是今年新進榜廠商,包括友達在內共有三家臺廠遭剔除。 這份報告也顯示,去年98%的供貨商都遵守每周工時不得超過60小時的規定,是歷年來最高,供應鏈改善方面也是表現最好的一年。
  • 又一行業出現「倒閉潮」!曾受投資者青睞,如今成「高危資產」
    又一行業出現「倒閉潮」!曾受投資者青睞,如今成「高危資產」!在過去20年,我國房地產高速發展,只要你敢買房都是賺的,民間更是流傳「一鋪養三代,黃金都不賣」,像大城市一間商鋪一年租金動輒就幾十萬,如果你有幾間商鋪的話,你一年收入至少上百萬,因為那個時候,網購還沒有興起,買衣服之類只能到實體店購買,賺錢是很容易的。
  • 這次,臺灣失去的不只是大陸市場,還有……
    導讀:有報導稱, 臺灣無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無法利用其優惠政策來消除關稅壁壘,這將會會導致臺灣未來的汽配零組件廠商、工具機、機械廠商等,失去與日、韓對抗的優勢,並會從東南亞市場退場,後果十分嚴重。
  • 「倒閉潮」席捲這一行?網友:被「惡意競爭」!大量從業者咋辦
    就好比網際網路在我國普及後電商也孕育而生,實體店行業在電商的衝擊下「體無完膚」,眾多實體因為電商的出現而受影響,最後選擇了關店、倒閉。 這幾年時間中,我國超市行業也迎來了「倒閉潮」不少大型超市就選擇關店、賣身了。大家會發現如今我國網際網路巨頭逐漸變多了,他們的競爭早已經從網際網路轉移到其它行業了。 這些年中,我國眾多網際網路巨頭通過自己「資本雄厚」來進軍其它行業,價格戰、補貼也成為了他們擊垮對手的主要方針,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很多小企業、小商販難存活,被幾大「巨頭」夾在中間,被「惡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