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外觀一隅。(資料圖片來源於中評社)
疫情襲擊全球,各國投資放緩,新臺幣匯率持續升值,導致臺灣工具機出口受創,中部不少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7月「做三休四」,已商請員工籤休年假同意書,形同變相放無薪假。許多企業主直言,當局若不出手相助,體質差的廠商,下半年恐掀一波倒閉潮。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臺灣機械設備6月出口值20.66億美元,年減15%,折合新臺幣616.7億元,年減19.4%;其中6月工具機出口值降至1.9億美元,年減33.9%、月增4.1%。上半年機械設備出口值123.8億美元,年減9.6%,折合新臺幣3,717億元,年減12.3%;工具機上半年出口值11.11億美元,年減幅30.8%,是前三大機械出口唯一負成長的品項。
臺灣機械設備上半年銷往大陸金額36.6億美元,外銷佔比29.6%,居出口最大市場;其次輸美26.9億美元,佔比21.8%;銷往日本金額9.1億美元排名第三,佔比7.4%。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指出,6月機械出口衰退幅度加大,系受疫情全球擴散,美國、巴西、歐洲、印度等國爆發嚴重疫情且未趨緩,各國需求減少與投資放緩,臺灣維持邊境嚴管政策,國際商務人士無法正常來往,直接影響機械訂單與出貨。
多家不願具名的工具機廠負責人指出,大陸企業陸續復工,採購設備多以短急單為主,不少工具機廠削價搶單,無利可圖,寧可放棄接單,歐美各國雖陸續解封,但下單轉趨保守,導致業者第二季生產大多是去年底或第一季訂單,第二季訂單幾乎停擺。
中部地區許多工具機廠7月起,面臨無單可生產的窘境,工廠開始「做三休四」,業者尚未等到當局發放艱困企業紓困3.0版補助之下,多半情商員工籤休年假同意書,以變相放薪假方式先度過眼前難關。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日前先後向賴清德、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建議,希望當局提撥百億元經費,比照採購口罩機模式,依各工具機廠2019年營業額分配,加速當局機構、法人單位及學校採購現有主力標準規格的國產CNC工具機,以促進內需並維持工具機廠稼動率,但迄今當局仍無進一步動作。
多家不願意具名的企業大老指出,疫情、新臺幣匯率升值等利空因素,將加速工具機廠汰弱留強,下半年一些經營體質差的工具機業,恐會爆發一波倒閉潮。
來源: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