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帝國的時代終結者:腹背受敵與致命一擊碰撞的爆炸火花

2020-12-11 史學鴻儒

前言

拜佔庭帝國在經過馬其頓王朝統治時期步入了發展歷史中的又一黃金時代,此次黃金時代和查士丁尼時期的表現略有不同。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帝國憑藉其強大的軍政實力恢復了原羅馬帝國幾乎全部的西方領土,並且建立起了短暫的統治,在這個時期拜佔庭帝國迎接了自建立以來第一個黃金時期。但是馬其頓王朝統治時期的拜佔庭帝國黃金時期則表現在其成功抵禦了多次外族入侵。

馬其頓王朝時期由於在立奧三世發起的聖像破壞運動為帝國增加了不少財富的原因,有了足夠的資本去整頓國家的軍事力量,這支重新建立起軍事力量在抵禦阿拉伯人、北方保加利亞人的入侵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拜佔庭帝國能夠在公元9世紀於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的入侵勢力進行長期拉鋸戰爭就已經足以說明此時帝國在軍政實力上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高峰。

巴西亞二世

當然在帝國勢力不斷上漲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周邊政權局勢也是在不斷變化當中的,有的政權在逐漸走向衰落,比如阿拉伯帝國在長期與拜佔庭帝國的交戰中不斷爆發統治危機,北方保加利亞王國也在拜佔庭帝國的反擊下滅亡。但是有的政權勢力卻在快速發展當中,比如來自北方突厥民族建立起來的塞爾柱帝國在阿拉伯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衰落之時,塞爾柱突厥人正在快速崛起,並且與公元1037年建立起帝國。

塞爾柱突厥人建立政權之後,不斷擴張,其勢力直接在公元11世紀中後期開始威脅拜佔庭帝國。此外來自歐洲北部地區的諾曼人此時也在不斷崛起,他們勢力發展非常快,不斷從歐洲北部向南入侵到地中海,威脅義大利地區。前兩個新興政權勢力都是在公元11世紀中後期開始直接與拜佔庭帝國挑戰的,不僅如此西歐中世紀教會組織的十字軍東徵也對拜佔庭帝國的衰落起到了致命的衝擊

拜佔庭作戰士兵

拜佔庭"東方帝國"時代的終結者—塞爾柱突厥人與北歐諾曼人

與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帝國幾乎恢復了羅馬帝國時期勢力範圍,相比公元11世紀中後期的拜佔庭帝國的勢力可謂小巫見大巫了,並且這個小巫達到了拜佔庭帝國建立以來的最小勢力範圍。馬其頓王朝謝幕之後,拜佔庭帝國的勢力不斷衰落,最終在塞爾柱突厥人和諾曼人的同時入侵下喪失了所謂東方帝國的地位。

公元1037年,來自北方的塞爾柱突厥人在中亞以及西亞地區迅速崛起,並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軍政合一的帝國,即塞爾柱突厥帝國。帝國已經建立,塞爾柱突厥人便開始不斷擴張戰爭,公元1040年,也就是帝國成立的第三個年頭,塞爾柱突厥人的勢力就已經入侵到了波斯地區,並且取代了阿拉伯帝國對于波斯地區的統治權。公元1055年,塞爾柱人攻陷了西亞重鎮巴格達。

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小亞細亞

巴格達被攻陷意味著拜佔庭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直接暴露在塞爾柱突厥人的兵鋒之下,塞爾柱人繼續向西部擴張,拜佔庭帝國隨即展開軍事回應。雙方大軍在兩河流域進行了多次交手,拜佔庭帝國均處於劣勢,公元1071年雙方進行的曼西咯特大決戰,拜佔庭皇帝直接在前線兵敗被俘,小亞細亞地區淪陷,拜佔庭帝國對於東方的統治基本結束。

拜佔庭帝國在受到塞爾柱突厥人勢力入侵的同時,來自歐洲地區的入侵勢力也隨之而來。公元11世紀初期諾曼人崛起於北歐地區並不斷向歐洲南部擴張,公元11世紀50年代,諾曼人的勢力已經侵入到了拜佔庭帝國控制的地中海區域。公元1071年,諾曼人與拜佔庭帝國在義大利南部地區部署的軍隊交戰,並且取得勝利。義大利重要城市巴裡落入諾曼人手中,意味著拜佔庭帝國對於歐洲地區的統治終結。從此以後拜佔庭帝國的勢力僅限於希臘半島地區。

拜佔庭與塞爾柱突厥戰爭

十字軍對於拜佔庭帝國的短暫統治

11世紀的歐洲也已經大部分都步入了中世紀教會國家,當時教皇在歐洲的威望極大,甚至凌駕於各國國王地位之上。當時歐洲主要國家的國王在即位時,都要舉行盛大的加冕之禮,而教皇作為神學權力的代表、基督教的最高領袖主要負責對國王進行加冕。這種教會勢力始終壓制世俗社會、並且統治世俗社會的現象,我們稱其為中世紀基督教統治時期。

公元11世紀晚期的拜佔庭帝國已經在北歐諾曼人和東方塞爾柱突厥人勢力的雙重夾擊下,不斷衰落,其勢力範圍不斷縮小,最終僅限於希臘半島地區。與此同時,來自歐洲天主教會勢力組織的恢復天主教對於地中海及其東部地區的宗教統治十字軍開始向拜佔庭帝國進發,他們以解救拜佔庭帝國的困境為名,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前來,可結局卻令人意想不到。

些十字軍野心勃勃,他們名義上是為了幫助拜佔庭帝國驅逐侵入的外族勢力,尤其是在小亞細亞地區的伊斯蘭勢力,但是實際上這些十字軍在進入拜佔庭帝國發現君士坦丁堡的繁華之後,紛紛將所謂的宗教宣傳和解救初衷拋之腦後,最終給予了正處於日落黃昏時期的拜佔庭帝國致命一擊。十字軍直接終結了當時安基盧王朝對於拜佔庭帝國的統治,並且在帝國內部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

新扶植起來的傀儡政權在歷史上被稱為拉丁帝國,取名拉丁就是為了宣揚其所繼承和代表的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文化。拉丁帝國在拜佔庭帝國進行將近60年的統治,這個政權一直都受到歐洲天主教會勢力的控制,因此經常遭到拜佔庭帝國內部希臘人勢力的反對。拉丁帝國統治後期,由於內部分散趨勢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了尼西亞帝國、特拉布松帝國以及伊庇魯斯王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諾曼人的擴張

巴列奧略王朝恢復拜佔庭帝國統治及其內部危機

十字軍給拜佔庭帝國所帶來並不是期盼已久的光明,而是無窮無盡的黑暗,歐洲中世紀教會那種貪婪的野心在這次十字軍攻佔拜佔庭帝國中暴露無遺。十字軍的野心逐漸暴露之後,拉丁帝國在拜佔庭帝國區域的統治已經在不斷動搖,希臘人對於這種欺騙性行為難以接受。他們紛紛反對拉丁帝國的統治,在永遠13世紀前期相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中尼西亞帝國由於處在拜佔庭帝國時期的小亞細亞東北部地區,其基本上繼承了拜佔庭帝國的主要軍政實力,相較於黑海沿岸地區的特拉布松帝國以及希臘半島的伊庇魯斯王國在實力上要高出不少。尼西亞帝國統治者一直都有想要恢復拜佔庭帝國的夢想,並且也一直在努力,公元1261年,尼西亞帝國皇帝米凱爾八世聯合了當時在地中海地區勢力頗強的熱那亞人推翻了拉丁帝國的統治。

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

隨後尼西亞帝國定都在君士坦丁堡,建立起了巴列奧略王朝,在形式上完成了對拜佔庭帝國的統一,但實際上的特拉布松帝國以及伊庇魯斯王國都有著非常大的獨立性,所以巴列奧略統治時期的拜佔庭帝國在內部也是危機頻頻。除了另外兩個政權的獨立性很強之外,巴列奧略王朝內部的經濟基礎也在不斷爆發危機。其採用的主要是"巴力克"的農奴生產體制,而這種經濟形式在歐洲已經被淘汰了,此時的巴列奧略王朝農奴危機不斷加重。

另外在帝國的經濟方面,早在馬其頓王朝統治結束之後,拜佔庭帝國的經濟就一落千丈,隨著東部小亞細亞地區以及西部義大利地區的失陷,帝國的經濟實力不斷衰落。巴列奧略王朝時期更是如此,另外兩大政權只是名義上擁護,但實際上根本不向中央繳納賦稅。拜佔庭帝國陷入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當中。

拜佔庭滅亡前夕局勢

評價

公元11世紀中後期拜佔庭帝國再次遭遇了外族的強勢入侵,和之前公元7世紀帝國所遭遇的外族入侵相比,此次的外族勢力更強大,並且對於帝國的衝擊也更猛烈。一方面此時的拜佔庭帝國已經在不斷衰落當中,和公元7世紀時期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已經不在一個等級上。

另外,此次入侵的外族主要是塞爾柱突厥勢力和北歐的諾曼人,他們這種極具遊牧風格的民族在建立政權之後,發展速度相當快,尤其是塞爾柱帝國勢力。在清除阿拉伯帝國在中亞、西亞地區的統治之後,直接將拜佔庭帝國控制的小亞細亞地區一口吞併,拜佔庭帝國對於東方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十字軍這種名義上幫助拜佔庭帝國擺脫困境,實則是想要在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帝國身上再刮一層肉的作法,讓帝國本以為能夠重建帝國輝煌的願望徹底落空。當時只有希臘半島一隅之地的拜佔庭帝國又陷入了歐洲教會控制的拉丁帝國的殘酷統治當中。拉丁帝國代表著歐洲教會勢力根本就沒想要好好經營帝國,他們只是在為歐洲腐朽貪婪的教會搜刮大把大把的財富。

拉丁帝國成了歐洲教會在希臘地區的印鈔機,這種局面必然會引發拜佔庭國民的強烈反對。當尼西亞帝國清除拉丁帝國統治之後,由於內部分裂形勢的加劇,新建立的巴列奧略王朝也已經無能為力。不僅如此,帝國內部的經濟危機、政治危機都在不斷加重,由此導致的社會動亂也在頻繁發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公元1342年,帝國內部爆發了著名的"吉洛特起義",並且建立了具有反封建反專制性質的城市共和國,嚴重打擊了拜佔庭帝國的統治。此後帝國不斷衰落,最終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千年拜佔庭帝國在世界舞臺上就此謝幕。

參考文獻:《歷史》

相關焦點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佔庭,拜佔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拜佔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的概括。一般認為,公元610年,希拉克略大帝登基稱帝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開端。
  • 一部書了解千年帝國拜佔庭
    歐洲「歷史之父」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地理學家斯特拉波和古羅馬史家塔西佗等古典作家都在其作品中提到拜佔庭城。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在數百年的歷史中,拜佔庭城幾經沉浮,直到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在古城舊址上擴建羅馬帝國的東都,才使拜佔庭城迅速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海第一大都市,而拜佔庭這個名字也因此聞名於世。然而,在中古歐洲並不存在所謂「拜佔庭帝國」,也沒有任何民族自稱為「拜佔庭人」。當
  • 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剩下的東羅馬帝國,就是本文所要講的拜佔庭帝國。拜佔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預示著冷兵器時代結束,西方開始進入文藝復興與工業文明。然而,這還不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王朝交替和皇位的更換不等於帝國滅亡。拜佔庭帝國並非亡於國內臣民的反叛,而是亡於入侵者奧斯曼突厥人之手。
  • 厲以寧: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剩下的東羅馬帝國,就是本文所要講的拜佔庭帝國。拜佔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預示著冷兵器時代結束,西方開始進入文藝復興與工業文明。拜佔庭帝國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有盛有衰,有起有落。在談到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時,不能不對拜佔庭皇權地位長期的不穩固有所了解。
  • 厲以寧 | 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剩下的東羅馬帝國,就是本文所要講的拜佔庭帝國。拜佔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預示著冷兵器時代結束,西方開始進入文藝復興與工業文明。然而,這還不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王朝交替和皇位的更換不等於帝國滅亡。拜佔庭帝國並非亡於國內臣民的反叛,而是亡於入侵者奧斯曼突厥人之手。
  • 拜佔庭帝國的誕生:狄奧多西王朝
    東羅馬帝國,史稱拜佔庭帝國,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拜佔庭帝國則稱為拂菻。拜佔庭帝國存在的一千多年中,一直自稱為羅馬帝國,德國歷史學家沃爾夫為了區分各個時代中文獻中的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就從中引入了「拜佔庭帝國」這個叫法。。
  • 為什麼歷史上拜佔庭帝國老是內亂?
    ,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這個帝國的人總是在忙於內戰。除了5-6世紀的短暫安逸,之後的近千年裡,內戰都是拜佔庭歷史發展的主旋律。更為有趣的現象是,拜佔庭內戰的頻率往往隨著外戰的出現而呈現升高跡象。也就是內患越厲害,內鬥也就越頻繁。這樣的奇怪事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拜佔庭帝國的內亂傳統,是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就留下的政治基因遺傳。
  • 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4.了解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史實。過程與方法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東羅馬帝國的基本狀況,能正確評價《查士丁尼法典》。知道《羅馬民法大全》的歷史地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析、歸納總結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拜佔庭帝國曾經創造輝煌的文化對東歐的影響巨大,但是後來,由於統治者無視西方城市興起,資產階級文化衰落了,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吸取教訓的地方。
  • 拜佔庭帝國千年興衰史,你需要了解這14本書丨書單
    全書作為三卷之中的最後一卷,從第二卷末尾的曼齊刻爾特之戰講起,敘述了這場戰敗的致命後果,拜佔庭帝國失去了小亞細亞的大部,國力大不如前,日益衰落,以至於在一個多世紀之後完全無法阻擋第四次十字軍的襲擊。隨後便是五十六年拉丁人的統治,直至米哈伊爾八世將其終結,勝利收復首都。最後兩個世紀,帝國已經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背景,在絕望的圍城戰中,君士坦丁堡居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而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英勇地戰死。
  • 華文全球史018《拜佔庭帝國史》丨拜佔庭帝國如何重新建立?最終又如何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內容簡介《拜佔庭帝國史》自拜佔庭城建立講起,以拜佔庭帝國的創立、發展、衰落直到滅亡為主線,為人們描繪了前後近兩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作為城市,拜佔庭是如何被建立的?又是如何轉變為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哥特人是如何進犯拜佔庭帝國的?又為何最終轉戰歐洲?西羅馬帝國如何覆滅?尼卡暴動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查士丁尼一世如何拓展拜佔庭帝國版圖?他和貝利撒留的關係又是怎樣?波斯帝國如何覆滅?斯拉夫人怎樣威脅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又是如何崛起?席捲拜佔庭帝國的毀壞聖像運動的起因是什麼?十字軍東徵的起因又是什麼?拜佔庭帝國為什麼會衰落?十字軍又為什麼要毀滅君士坦丁堡?
  • 帝國時代2民族分析第三期-撒拉遜、土耳其、波斯、拜佔庭誰最強?
    帝國時代2是一款非常火爆的即時戰略遊戲,最近又新出了一款高清版本《帝國時代2:決定版》。本期我來講解下中東四國(拜佔庭、土耳其、撒拉遜、波斯)的綜合實力。拜佔庭綜合評分:4.1建築物生命值,黑暗時代+10%,封建時代 +20%,城堡時代 +30%,帝王時代 +40%,駱駝兵、擲矛兵、持矛兵價格 -25%,噴火艦攻擊力 +20%,升級至帝王時代費用 -33%
  • 拜佔庭皇帝,皈依羅馬天主教,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
    拜佔庭帝國已經屬於垂死掙扎。君士坦丁十一世充分認識到了這點。1452年到1453年的整個冬天,君士坦丁十一世拼命向羅馬教皇和義大利的海上勢力求援。教皇尼古拉五世很想幫君士坦丁十一世。既然拜佔庭的皇帝皈依了羅馬天主教,那麼羅馬天主教會就得為拜佔庭帝國做點什麼。但尼古拉五世能做的就是向君士坦丁堡派出一位紅衣主教。紅衣主教帶著一點錢和幾百名在義大利倉促招募的僱傭兵。
  • 拜佔庭帝國喪失小亞細亞地區,加泰隆軍團反對帝國,戰爭爆發
    拜佔庭帝國喪失小亞細亞地區,加泰隆軍團反對帝國,戰爭爆發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拜佔庭帝國的一些失敗之處,對小亞西亞領土的喪失,戰爭的失敗,軍團的反叛等等。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 被遺忘的帝國——拜佔庭,當時究竟有多強悍?
    今天我們聊一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拜佔庭帝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其中因君士坦丁堡地處古希臘,商業殖民城市拜佔庭的舊址上,因此東羅馬帝國又被稱為拜佔庭帝國。與此同時,西羅馬帝國卻正在走向滅亡,而在它那廢墟之上也建立了很多嶄新的國家。
  • 為何拜佔庭帝國始終不能恢復羅馬帝國的光輝?
    問丨傳統意義上的古羅馬時代結束後,作為東羅馬的拜佔庭帝國依然延續到了1000年以後。期間曾有數個國力較為強盛的時代,看上去很有恢復祖先榮光的可能。然而拜佔庭終究未能做到這點。在拜佔庭漫長的歷史上,類似的嘗試或者說想法也是一直存在的。結果倒是為拜佔庭最後的滅亡,打下了基礎。如要用一句話給拜佔庭帝國下定義的話,比較合適的描述或許是:一個用三大洲資源養活君士坦丁堡一城權貴的畸形帝國。
  • 2020|公元620年代,拜佔庭帝國的軍事屯田
    就在前一年,也就是619年,號稱「地中海糧倉」的埃及地區已被薩珊波斯佔領,拜佔庭帝國最為富庶的重要產糧區也落入世敵之手。拜佔庭帝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這種危機的萌芽,其實早在查士丁尼大帝統治晚期便已開始浮現。查士丁尼時代的長期徵伐,留給後代的是一個國力耗盡、危機重重的帝國。在查士丁二世、提比略二世和莫裡斯統治時期,拜佔庭帝國內外交困的局面始終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觀。
  • 人類文明的第二次大洗牌——阿拉伯帝國圍攻拜佔庭
    軸心時代,人類文明曾出現過第一次重新洗牌,這便是波斯帝國的崛起,帝國一統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埃蘭文明三大區域,並進入印度河流域。
  • 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巔峰時期和同時期中國誰更強?
    2、兵種:兵力配置方面雙方均已步兵為主,配有少量騎兵,不過亞歷山大帝國在騎兵的應用方面似乎要高於同時期的戰國七雄,但亞歷山大的軍隊同樣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缺乏遠程兵器,這讓其在東徵過程中吃盡了苦頭。3、戰鬥力:這點雙方基本處在同一水平,由於雙方軍隊經常處在徵戰之中,軍隊戰鬥力均有足夠的保障。
  • 「教俗共榮,相輔相成」,拜佔庭帝國如何利用並傳承古希臘文化?
    我們要對拜佔庭帝國時期進行了解的話,可能大多數都會去把重點放在帝國的官僚體系和教權體系上。但拜佔庭帝國基本特徵的形成與發展其實離不開古希臘文化的幫助,在拜佔庭時期,古希臘文化不僅是鞏固皇權的有效工具,還讓拜佔庭人對身份認同感更加強烈,它在拜佔庭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羅馬名存實亡,蒙古帝國西徵三次為何不「摻一腳」,收了拜佔庭?
    蒙古軍西徵分別是特拉布宗帝國,伊庇魯斯專制國和尼西亞帝國。這三個國家,可以說是拜佔庭帝國的殘存勢力。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帝國,它的勢力也不是非常強勁。蒙古西徵時,它正依附在羅姆蘇丹國的庇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