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帝國的誕生:狄奧多西王朝

2020-12-26 口吅品史

東羅馬帝國,史稱拜佔庭帝國,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拜佔庭帝國則稱為拂菻。拜佔庭帝國存在的一千多年中,一直自稱為羅馬帝國,德國歷史學家沃爾夫為了區分各個時代中文獻中的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就從中引入了「拜佔庭帝國」這個叫法。。拜佔庭帝國高度的文明程度,發達的經濟,和文化、科技、藝術的繁榮,與因蠻族入侵導致文明一度中斷而進入黑暗時代的西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人稱其為歐洲中世紀之光。

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是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第一位皇帝,史稱狄奧多西一世,他同時也是羅馬帝國分裂前最後一位皇帝。人們似乎總是不記得狄奧多西一世的豐功偉業,一提起這個名字就會聯想到狄奧多西一世死後,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從此歐洲再也沒能統一。狄奧多西一世出身軍人家庭,在內戰中獲勝後成為唯一的皇帝,在其統治時確立了基督教的正統地位並禁止一切異教活動,從而為後來歐洲基督教化打下了基礎。因此,他被基督教世界冠以」大帝「的稱號,而能獲得大帝稱號的羅馬統治者為數不多。

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壽終正寢,這一天也是拜佔庭帝國的生日。狄奧多西一世的長子阿卡狄烏斯繼承了東羅馬帝國,次子霍諾裡烏斯繼承了西羅馬帝國。阿卡狄烏斯即位時年僅18歲,他和他父親有個唯一的共同之處:虔誠的基督教徒。相比於勤於國事的他父親,阿卡狄烏斯更願意呆在皇宮和修道院裡,畢竟皇宮裡有友仔友女玩,修道院裡面的教士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所以他幾乎不問政事,軍國大事一股腦地全扔給大臣魯菲努斯。魯菲努斯是高盧人,曾是狄奧多西一世的親信大臣早年就被指派輔佐阿卡狄烏斯。魯菲努斯常常誘導阿卡狄烏斯吃喝玩樂,並防止皇帝被國事所打擾,就像趙高對胡亥所做的那樣,魯菲努斯掌握了東羅馬的實際權力,控制了阿爾卡狄烏斯。

大權獨攬的魯菲努斯死後,政權又被阿卡狄烏斯信任的宦官優特洛皮烏斯把持。事實上,阿卡狄烏斯只是名義上統治著東羅馬帝國,他在位十四年,政治黑暗但國家大體穩定,因為蠻族人都忙著入侵西羅馬帝國去了。

408年,阿卡狄烏斯駕崩,狄奧多西二世繼位,年僅七歲。公元409年蠻族軍隊包圍羅馬並趕走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裡烏斯,東羅馬帝國派兵支援,霍諾裡烏斯才得以苟延殘喘。此後,狄奧多西二世在其統治期間,多次協助西羅馬帝國防禦蠻族。狄奧多西二世致力於對內政的建設,為了使律文更為明確和便於施行,他下令編纂《狄奧多西法典》: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財政法、地方法和宗教法。後經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批准後,《狄奧多西法典》法典在其轄區也同樣生效,不過如今已經失傳。

狄奧多西二世在位時修建的狄奧多西城牆可謂是世上最複雜、最精密和最堅固的城牆。實際上所謂的狄奧多西城牆並不是一堵牆,它是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具有外護城河、外牆、內護城河、內牆以及大大小小塔樓。由於狄奧多西城牆的保護,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紀最為堅固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城牆在火炮出現前任何圍攻下都堅不可破,成功地防禦過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保加利亞人等的圍攻。即使在拜佔庭帝國生命的最後一天,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也是因為土耳其人突入了其中一道被內應打開城門,而不是城牆被火炮攻破。

此外,狄奧多西二世對文化的建設很少被提及,但卻不容忽視:希臘化。由於東羅馬帝國統治階層來自於分裂前全羅馬各個地區,包括皇帝也是外來的,不是希臘本土勢力。因此,在狄奧多西二世時期,東羅馬帝國貴族開始希臘化,拉丁語和拉丁文化逐漸被取代。他潛移默化的推行希臘文化,而不是將拉丁文化推廣,有利於國家穩定,也邁出了「羅馬」到「拜佔庭」的第一步。

狄奧多西二世在軍事上碌碌無為,他統治的中後期遭遇匈人入侵,割去了大量土地,每年還要進貢大量黃金。狄奧多西二世死後無子,他的姐姐普爾喀麗婭和姐夫馬爾西安成為了女皇和皇帝,馬爾西安死後,狄奧多西王朝名義上也不復存在。

可以說狄奧多西王朝既短暫又平庸,但是還是穩住了國內的政治局面。從公元羅馬帝國開始衰落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羅馬帝國一直經歷著政治、文化、經濟和道德的全面崩潰過程,其實質是奴隸制的解體,最終東羅馬帝國活了下來。在狄奧多西二世努力下拜佔庭帝國總算站穩了腳跟,免於和西羅馬帝國一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的皇帝
    狄奧多西王朝 狄奧多西一世 全名: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烏斯·奧古斯圖斯 生卒年:公元346年~公元395年 父:狄奧多西 母:不詳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拜佔庭帝國,與東羅馬帝國並不完全等同。東羅馬帝國的起始時間很明確,當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前將次子封於西羅馬、長子封於東羅馬之時,東羅馬帝國便誕生了。但拜佔庭帝國起於何時,在史學界其實是有分歧的。
  • 東羅馬帝國為啥叫拜佔庭帝國?原來是德國學者的虛榮心作怪!
    後來,羅馬帝國分成了東西羅馬帝國,奇怪的是人們管東羅馬帝國叫做拜佔庭帝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德國學者的虛榮心作怪!狄奧多西一世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和上圖這個人有關係。他叫做狄奧多西一世,一生中有兩件大事,影響了世界的走向。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4
    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4 二、圍困的羅馬(408年)公元408年,東羅馬帝國
  • 世界史 || 拜佔庭帝國起始時間探討2
    自395年狄奧多西皇帝帝國分治,自此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拜佔庭帝國,但拜佔庭的稱謂並非在當時產生,它是由後人提出的,由於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坐落在古希臘的移民城市「拜佔庭」的舊址上,故而近現代學者稱這一帝國為拜佔庭帝國。而學術界對於拜佔庭帝國的起始時期是存在一定爭議的。
  • 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然而,這還不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王朝交替和皇位的更換不等於帝國滅亡。拜佔庭帝國並非亡於國內臣民的反叛,而是亡於入侵者奧斯曼突厥人之手。  還不應忽視,拜佔庭帝國實際上沒有一個肯真正幫助自己的友好國家。威尼斯、熱那亞的經濟實力充實,軍隊、尤其是海軍,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它們都只是想乘拜佔庭帝國內外交困之機獲得佩利奧洛格斯王朝更多的許諾,並從拜佔庭分崩離析的過程中撈到更多的利益,甚至還想同奧斯曼帝國分享戰利品。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1
    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1 一、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大帝
  • 為什麼說拜佔庭帝國才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者」?
    拜佔庭帝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同樣是古羅馬帝國的"兒子",西方立馬滅亡,拜佔庭卻延續了一千多年;它地跨亞歐非,長期擁有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後來卻戛然而止,不留一絲延續和傳承。歐洲的文明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帝國源頭,也就是世俗統治源頭是古羅馬。
  • 厲以寧 | 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然而,這還不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王朝交替和皇位的更換不等於帝國滅亡。拜佔庭帝國並非亡於國內臣民的反叛,而是亡於入侵者奧斯曼突厥人之手。  還不應忽視,拜佔庭帝國實際上沒有一個肯真正幫助自己的友好國家。威尼斯、熱那亞的經濟實力充實,軍隊、尤其是海軍,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它們都只是想乘拜佔庭帝國內外交困之機獲得佩利奧洛格斯王朝更多的許諾,並從拜佔庭分崩離析的過程中撈到更多的利益,甚至還想同奧斯曼帝國分享戰利品。
  • 厲以寧: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在這段時期內,宮廷中,街道上,或軍營中,一共發生過65次奪取皇位的叛亂(註:參看迪爾:《拜佔庭:輝煌與衰敗》)。這些都表明拜佔庭帝國的內亂幾乎不曾停止過,覬覦皇位的人每個朝代都不在少數,並且他們都認為自己能當上皇帝。佩利澳洛格斯王朝皇權衰弱時的政治混亂狀況,不過是以前幾朝晚期的歷史重演而已。然而,這還不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王朝交替和皇位的更換不等於帝國滅亡。
  • 深扒「超級帝國」的誕生:硬核馬其頓王朝的生存之路
    他創建了拜佔庭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之一——馬其頓王朝,拜佔庭帝國從此開始進入一段軍事擴張、經濟繁榮、文化復興的大好時期。經歷了8世紀的戰事紛亂,拜佔庭帝國從掙扎生存到實現復興,在之後長達兩個世紀的馬其頓王朝統治時期,逐步走向巔峰。但其發展過程卻險象叢生,政局動蕩,多位帝王死於非命。
  • 歐洲也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且是拜佔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
    歷史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同一地域或帝國往往有多個王朝,而每個王朝又有多位皇帝,且這些皇帝中根據各自所處的歷史節點不同,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說每個王朝的開創者,也就是用我們中國封建王朝的諡號叫太祖,往往起著推翻前朝、開創新朝的作用。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2
    羅馬帝國之狄奧多西王朝2 狄奧多西一世(約346
  • 一部書了解千年帝國拜佔庭
    前者奠定了拜佔庭帝國後來發展的基礎,確定了其發展方向;而後者以其畢生精力企圖重建羅馬帝國昔日的輝煌,力圖恢復古代羅馬帝國的舊疆界。查士丁尼一世努力的最終失敗標誌著在舊體制的框架內尋求建立新秩序時代的結束。56
  • 華文全球史018《拜佔庭帝國史》丨拜佔庭帝國如何重新建立?最終又如何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內容簡介《拜佔庭帝國史》自拜佔庭城建立講起,以拜佔庭帝國的創立、發展、衰落直到滅亡為主線,為人們描繪了前後近兩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作為城市,拜佔庭是如何被建立的?又是如何轉變為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哥特人是如何進犯拜佔庭帝國的?又為何最終轉戰歐洲?西羅馬帝國如何覆滅?尼卡暴動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查士丁尼一世如何拓展拜佔庭帝國版圖?他和貝利撒留的關係又是怎樣?波斯帝國如何覆滅?斯拉夫人怎樣威脅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又是如何崛起?席捲拜佔庭帝國的毀壞聖像運動的起因是什麼?十字軍東徵的起因又是什麼?拜佔庭帝國為什麼會衰落?十字軍又為什麼要毀滅君士坦丁堡?
  • 人類文明的第二次大洗牌——阿拉伯帝國圍攻拜佔庭
    當我們以為人類文明會一直如此繼續下去的時候,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改變了這一切。公元7世紀,幾乎與東方的大唐王朝同時,阿拉伯帝國崛起於中東。1、阿拉伯帝國崛起之時的地中海阿拉伯帝國建立於公元632年,此時的環地中海地區,西羅馬帝國已經滅亡。歐洲西部被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佔領,四分五裂。
  • 拜佔庭帝國的時代終結者:腹背受敵與致命一擊碰撞的爆炸火花
    前言拜佔庭帝國在經過馬其頓王朝統治時期步入了發展歷史中的又一黃金時代,此次黃金時代和查士丁尼時期的表現略有不同。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帝國憑藉其強大的軍政實力恢復了原羅馬帝國幾乎全部的西方領土,並且建立起了短暫的統治,在這個時期拜佔庭帝國迎接了自建立以來第一個黃金時期。
  • 集西方歷史大事記於一身的皇帝,拜佔庭希拉克略
    在拜佔庭帝國延綿千年之久的歷史長河裡,查士丁尼大帝所在的王朝,無疑是其中最巔峰的時代。疆域地跨亞、歐、非三洲,原先古羅馬帝國版圖中除了不列顛、高盧和伊比利亞半島外,幾乎已經全部納入到了拜佔庭手中。然而查士丁尼王朝的末代皇帝,著有"西方孫子兵法"《戰略》一書的出色軍事家莫裡斯的時候,卻因為一個軍事命令,而導致朝終身亡。
  • 【戰意風雲錄】千年帝國拜佔庭!
    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這個稱呼來源於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佔庭城。拜佔庭帝國通常被認為始自公元395年,滅亡於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內,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    公元3世紀後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
  • 世界史之中世紀2: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
    ,拜佔庭帝國地處地中海東部,它不像遙遠的中國一樣-好戰的西歐無法抵達,它既容易收到好戰的西歐的進攻也容易收到東部蠻族的進攻,拜佔庭不僅遭到波斯薩珊王朝的進攻、東方的進攻,還有來自日漸強大穆斯林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的侵略,於1204年因十字軍東侵崩潰,1261年部分恢復,1453年最終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