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拆除騰出空地,垃圾清走擺上花箱,新增共享停車位車輛有序停放……今年以來,寶山區友誼路街道依託「九宮格」黨建聯席會議,組織各層級單位共同研討區域發展熱點問題,徵集意見建議800餘條。針對停車難題創新了精細化管理的共治模式,把好把穩了社區停車自治的「方向盤」,也開啟了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黨建+」模式。
圖說:黨建引領文明實踐,治理難題在「宮格」破解 友誼路街道供圖
共商議,讓創新社會治理就在身邊
友誼路街道地處寶山中心城區,是寶山區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社會治理日趨複雜,人民群眾對社會事務參與意願也較為強烈。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友誼地區,「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了許多社區不得不面對的共同難題。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九宮格」共同體成員單位多次召集會議,尋求解決「停車難」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共享車位」的主要難點在如何盤活閒置資源,做好錯峰停車。友誼路街道開啟「黨建+文明實踐」模式,引導鼓勵社區單位和社區充分發聲,大部分的「停車難」問題,由黨組織協同業委會和物業等各方力量協調解決。今年4月,第二宮格召開聯席會議。會上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提出,由於中心改建,停車位較為緊張,為職工停車和患者就醫帶來了不便。在宮格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問題不久便得到了解決。
結對子,讓區域化資源實現精準對接
單位結對子,合作有保障。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黨總支書記王倩在「九宮格」聯絡員的陪同下,走訪調研了周邊多個社區。最終結合車位管理成本、錯峰時段、居民意願程度等綜合多個因素,醫院與寶鋼十一村、臨江新村居民區結成了對子,推出第一批共享車位16個。推出過程中,黨總支積極組織居民參與民意徵集座談會10餘場,在宣傳政策法規的同時,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正面回應居民訴求,消除思想顧慮。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發揮「四駕馬車」的最大作用,促成了醫院緩解停車難、社區停車資源充分利用的好事。近年來,街道依託黨建「九宮格」,探索區域內各類停車需求和資源供給的統籌整合,實現「一對多」和「多對多」的循環服務模式,結對成功的案例不斷「複製」。如,友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寶山九村、寶山十村結對;住友寶蓮居民區與寶蓮城商務樓宇結對等。通過結對子,區域停車資源真正「活」了起來,在結對過程中,社區和社區單位也更加熟絡,營造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籤協議,讓實事項目常態化、制度化
「共享車位」有了成功經驗後,友誼路街道進一步推行基層黨建「契約化」的做法,「九宮格」統籌了400餘家區域共建單位的供需資源,依託「九宮格」黨建聯席會議,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與周邊多個社區籤訂了「共享車位」共建聯建協議,進一步擴充了停車資源,形成了長效機制。開展錯時停車後,醫院周邊秩序也大為好轉,排隊進院的情況正大幅降低。同時,醫院與社區通過籤訂「共建聯建協議」,加強了溝通聯繫,深化了雙向服務。協議倡導了「六聯機制」(社區黨建聯建、綜合治理聯防、環境衛生聯抓、為民服務聯辦、文化活動聯動、熱點難點聯攻),籤訂「共建聯建協議」為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組團式聯繫服務群眾、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停車位緊缺是城市治理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站長牽頭召集-成員單位響應-聯絡員溝通協調-老書記工作室指導」,友誼路街道的「黨建+文明實踐」的模式落地見效,黨建引領文明實踐,推動治理難題在「宮格」破解。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