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12月14日,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
「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高唱著自由和解放……」當天上午,胸戴紅領巾的南京小行小學三年級學生,在音樂老師馮蘭婷的指揮下,齊聲唱起了雨花英烈趙良璋的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這首歌旋律昂揚,歌詞動人,充滿了視死如歸的豪情。
「這是我們的音樂公開課,也是第一次教孩子們在課堂上唱起雨花英烈的歌曲,效果非常好。」音樂老師馮蘭婷告訴記者,當天的課堂,她準備了兩首趙良璋的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和《囚徒之歌》。為了讓孩子們能夠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她還搜集了一些關於烈士的小故事在課堂上講解。「事實證明,讓孩子們傳唱烈士的原創歌曲,比單純從課本上學習烈士故事,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不少家長甚至帶著孩子專門去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學習烈士事跡,從而使得烈士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她說。
當天,校園裡還展出了《革命烈士別樣風採——雨花英烈文學藝術作品展》,以及學生們以雨花英烈為主題創作的美術作品。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雨花英烈故事,感悟「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
據介紹,早在去年10月,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就和小行小學籤訂了共建協議,成為該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雙方還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將雨花英烈精神紅色元素與學科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形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體驗與互動的創新紅色課堂教學方法,深受師生的歡迎和喜愛。
今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還將不斷擴大「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實踐基地的覆蓋面,持續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項目,不拘一格講好紅色故事,不遺餘力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弘揚雨花英烈精神。「我們正在編撰雨花英烈精神故事校本讀物,預計明年九月份就可以發到南京的中小學。並開發了雨花英烈相關的系列研學課程,多媒體互動課件,網上虛擬兒童展館,動畫小視頻等等,打造紅色特色精品示範課堂。」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社會教育部副部長夏和龍說。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一秀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