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太累了,消防員用水降溫。
泉州網3月11日訊(記者 廖培煌 王金植 王麗虹 魏婧琳 通訊員 周楊東 羅兵 李江源 雷夢嬌 文/圖(除署名外))一聲警鈴,他們飛馳而出;一聲救援,他們奮勇向前……
3月7日晚,泉州市鯉城區欣佳酒店突然坍塌,共71人被困。一場生死大救援迅即展開,來自全省各地的消防救援力量跨區域火速馳援,他們分片包幹,不分晝夜,爭分奪秒地搜救廢墟中的被困者。
8日凌晨,一名嬰兒從廢墟裡被抱出來,消防員小心翼翼地用口罩蒙住他的眼睛。嬰兒被抱住時,小手緊緊抓住消防員橘色上衣。這張被定格的照片讓人不禁淚目,大家紛紛點讚,「他們是內心柔軟的漢子,卻用鋼鐵的身軀保護著我們。」
「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廢墟中,因救援空間狹窄,消防員讓一名女子踩著自己的身體向出口爬。「隨便踩!沒關係的。」消防員堅定地說。最終,該女子被成功救出。
……
截至目前,應急管理部部署福建消防救援總隊投入9個支隊的重輕型搜救隊、853名指戰員,攜帶47套生命探測儀、9隻搜救犬以及其他救援和清理設備在現場全力展開救援。只要有一線希望,溫暖的「消防橙」就會為生命閃耀光芒。
不顧個人安危守護被困者
搭人肉梯加肩膀託出小女孩
7日晚,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趕到後,在坍塌建築後方的頂樓位置,發現一位母親和兩名孩子被困。救援人員利用繩索,下到落差近5米的坍塌房間內,將沒有被壓住的媽媽和小男孩先救了出來。
「快救救我女兒,她的腳被壓住了。」這位媽媽被救出後,顧不上自己的傷勢,心急如焚地請求救援人員。消防人員立即鑽進雜亂的坍塌物內,查看小女孩的情況。隊員們一邊安慰小女孩,一邊對埋壓物進行清理。經過救援人員半個多小時的努力,壓住小女孩的建築物被一一清理掉,小女孩被「刨」了出來。
在坍塌房間內施救的曾建華、黃志立等四名消防員搭成人肉梯,用肩膀託著小女孩站起來。同時,站在坍塌建築上面的人員則利用繩索進行牽引拉伸。當晚8時39分許,小女孩被安全救出。
消防人員在廢墟中救援
用身體撐寬縫隙保護受困人
事發後,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的張曉傑,帶著第二搜救組的戰友,從正面斜坡3層樓高的地方展開搜救。他們利用破拆器材救出4名男子後,又在一處縫隙間發現1人被困,該男子正發出微弱的呼救聲。經過勘查,被困人員頭部朝下,小臂血流不止,身體被牆體、床板、隔板擠壓,隨時都有滑落的危險。張曉傑不顧個人安危,強行擠入縫隙,用手緊緊託住男子肩膀,防止其下滑。同時,他用身體撐寬縫隙,緩解男子的壓迫感。「再堅持一下,我們做好固定,撐開縫隙,馬上就能把你救出來。」張曉傑不斷地鼓勵著被困男子。
救援中,他和戰友就地取材,利用身邊的破損床單製作緊急止血帶。一名身材瘦小的戰鬥員鑽入縫隙,對男子的手臂進行包紮。「先拉住腿,擴張器再慢慢撐開!上面往外救人,我在下面頂著!」張曉傑一邊指揮施救,一邊觀察被困男子的表情。男子被救出後,張曉傑立即為其遮擋光線,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被救出的孩子緊緊抓著消防員的衣服
排險開闢生命通道救援
爬入通道接力救出一家三口
7日晚10時許,廈門市消防救援支隊的馳援隊伍抵達後,隨即對負責區域展開搜索。一小時後,搜救犬對著一處縫隙叫了起來。「這裡可能有人!」廈門消防探測救援分隊負責人周建仁立即用雷達生命探測儀和音視頻探測儀下探,鎖定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並指導破拆救援分隊用鑿巖機下挖。這時,破拆救援分隊順著鑿開的洞口,進入廢墟深處。
不久,破拆救援分隊見到了被困人員:一家三口蹲坐在較為寬鬆的位置,很萬幸,他們都沒有被埋壓。救援人員打下多個孔洞,用手硬刨出一條生命通道。消防員胡軍、洪洛、湯立敏先後鑽入通道爬行。一個小時後,他們通過交替接力的方式,將一名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從通道口傳遞了出來。
「活著、還活著!快讓一讓!」救援人員用毛毯迅速包住獲救男孩,緊急送到救護車上。隨後,孩子的父母也先後被救援人員救出……
僅容得下一人的通道中跪臥清障
7日晚11時許,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50名消防員攜帶生命探測儀,破拆及個防裝備等趕到現場。短暫的準備後,當晚12時,救援人員進入廢墟搜救。
「你們是在沙發底下嗎?」9日晚8時許,救援人員利用生命探測儀,探測到有生命跡象,立即通過喊話及敲擊的方式進一步確認。
由於被困人員周邊的區域被鋼構件、樓板層層埋壓,且人員被壓超過48個小時,情況不明,為避免給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救援人員只能用手工器械及徒手清理木板、磚塊、鋼筋等障礙物。「要做好長時間的救援準備,爭取給母子輸送生理鹽水和食物。」隨著救援的不斷深入,難度越來越大。消防員只能單人作業,並用跪或臥的方式清理障礙。經過3小時的努力,救援人員終於開闢出一條生命通道,救出這對母子。
爭分奪秒手腳並用 徒手挖掘磨破多雙手套
「每輪救援,隊員都要更換兩三雙手套,因為手套常被石塊瓦礫磨破。」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的56名消防員,不分晝夜,鑿巖板、剪鋼筋、清碎渣,用雙手挖出一條條生命救援通道。
8日2時許,龍巖增援人員抵達現場後,在指揮部的統一調配下,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救援任務中。找準位置精準施救,是整個救援的關鍵。「按照賓館的戶型圖,以522房為中心點,被埋者一定在中心點的上側或者下側!」廢墟上,面對救援的「定點困惑」,憑藉著豐富的救援經驗,帶隊施救的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戰勤保障科科長王志凱和特勤站副站長李菊元觀點一致。
「以中心點為突破點,向下挖!」伴隨著這個命令的下達,艱難的救援拉開。從鑽進「救援坑」的那一刻起,消防員廖坤山、張澤衝和張元兒便忘記了時間。手套磨破了,口罩浸溼了,汗珠流進了眼睛,希望也越來越近了……5個小時,4層樓板,13種工具,18次輪換……只為生命至上!「快一點!再快一點!」
「看到了!有兩個人!」8日10時許,所有人的鬥志再次被激起。大家快馬加鞭,經過晝夜搜尋,至8日11時3分,兩名男子被成功救出。「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救援人員說。
輪休中的消防隊員抓緊時間休息(陳英傑 攝)
晝夜奮戰穿壞兩雙鞋
「搶時間就是搶生命,我們得跟時間賽跑。」昨日,記者見到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救援隊員雷增傑時,他正在換鞋。他說,自己已經穿壞了兩雙鞋,換上新鞋後,他將重返現場,繼續搜救生命。
8日,雷增傑隨救援隊伍抵達。因現場凹凸不平,鋼筋水泥縱橫交錯,消防員又搶時間救援,不少人的鞋都被磨破。雷增傑的鞋底都磨掉了,所幸沒有傷到腳。
長時間、高強度的救援作業考驗著救援人員的體能和毅力,但他們不想放棄,搜救作業沒有一刻停歇,在徹夜不眠中進行。
昨日上午,消防員趴著聽廢墟下的聲音。他們說,「哪怕是一絲微弱的呼吸,都是生命的希望。」
「天氣變化大,9日晚下雨低溫;10日上午天氣卻變悶熱。這對救援人員是不小的挑戰。」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會放棄救援。
救援人員徒手搬離障礙物,搜尋被困者。
廢墟中反覆探查生命跡象 垂直索降6米救被壓男子
「救救我,救救我。」7日晚8時30分,豐澤區東海消防救援站的搜救人員,發現倒塌的二樓衛生間裡,有一名被困人員正焦急地呼叫。男子被困在二樓衛生間,垂直高度約6米,周邊都是磚塊、木頭等雜物,加上空間狹小,很容易發生二次坍塌。
指揮員立即安排兩名身材靈巧的消防員前往營救,消防員下降至二樓衛生間時發現,受困男子雙腳被石頭卡住,眼角也有受傷。救援人員一邊將被男子雙腳周邊的障礙物清理乾淨,一邊不斷安撫該男子的情緒。30分鐘後,該男子脫困,被轉移到安全地帶。而後,救援人員用安全繩固定住男子,上方的消防隊員迅速將安全繩往上拉。該男子終於被救到平臺上,並被送醫救治。據介紹,該名男子為坍塌酒店的保安。
開闢觀察搜救口探查生命
「相信生命有奇蹟,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次救援生命的機會。」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負責坍塌建築東南側區域人員的搜救。救援人員利用鑿巖機破拆水泥樓板,開闢觀察搜救口,用蛇眼生命探測儀搜索,不放過任何一次救援機會。
9日凌晨0時,救援人員繼續深入坍塌建築東側區域開展人員搜救,打穿3個樓板後,救援人員使用氣割對樓板承重鋼板進行切割,逐步擴大開口。搜救人員操作蛇眼生命探測儀對四樓進行搜索,作業時間持續到凌晨4時30分。9日10時許,消防員輪換離場休整,因連續作戰,他們隨便找個地方躺下來,就睡著了。
12時57分,簡單休整後,救援人員轉移搜救方向至坍塌建築東側,由中交二航局協助清理東側垮塌建築構件。因七層樓板垮塌壓頂,可能傾覆危及下方人員,現場使用鑿巖機對頂層樓板進行破拆,清理突出樓板構件。救援人員徒手將碎水泥塊、磚塊搬運至外圍,搜救小組則攜帶蛇眼生命探測儀,對孔洞逐個探查。截至目前,他們已開闢坍塌建築東南側6個觀察搜救口,排除酒店6樓、7樓東南區域及5樓有人員被困。
3名消防員寫入黨申請書
一線衝鋒毫不懼怕
想要衝在前方 輪班間隙寫入黨申請書
昨晚8時,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三名消防員,利用輪班休息的間隙寫入黨申請書。
這三名消防員分別是歐陽博、蘇立為、黃振。記者在現場看到,他們貓著腰在臨時搭建的座位上寫下入黨申請書。
「我看到黨員衝在救援一線很感動,也想成為黨員衝在前方。」歐陽博說,7日晚,他隨隊伍趕來泉州救援,支隊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戰友們不辭辛苦投入救援的勁頭,一直激勵著他。為此,他特地利用休息時間,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
協同作戰救出人員
7日晚,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隊集結輕型搜救隊,戰勤保障隊,通信指揮組及全勤指揮部,攜帶保障物資以及生命探測、破拆起重等裝備器材,按照指揮部安排投入救援。
當晚,平潭消防救援支隊地震災害救援輕型隊也迅速集結,攜帶生命探測儀及救生類、破拆類、通信類共268件套攜行裝備奔赴泉州。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則攜帶搜救犬、生命探測儀、破拆及個人防護裝備到達事故現場。
9日13時49分,寧德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員突擊隊與南平、福州消防救援人員協同作戰,救出一名被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