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都會人壽叫賣臺灣業務 3家競標最快4月完成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繼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中國臺灣業務後,又一家美國壽險業巨擘決定離開這個市場。2月22日,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大都會人壽計劃出售臺灣分公司,目前已經有3家臺灣金融企業參與競標,最快將於今年4月完成交易。

  《國際金融報》記者第一時間向有關人士求證,並未獲得具體細節,但其表示,中國大陸業務不會受此影響。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這樁交易是外資公司撤離臺灣已飽和的保險市場的最新行動。」

  據了解,此次參與競購美國大都會人壽臺灣分公司的3家臺灣企業是臺灣中心金控、元大金控、Mercuries人壽保險公司。這是美國大都會壽險第二次嘗試出售臺灣分公司。此前,美國大都會人壽曾計劃以1.12億美元將臺灣部門轉讓給國票金控,但該交易在去年10月遭到臺灣金管部門的否決。

  值得一提的是,AIG也曾兩度計劃出售旗下臺灣分公司——南山人壽,因為臺灣監管當局的嚴格管控,直至今年1月才完成了這筆交易。相比之下,美國大都會人壽在出售分公司的道路上可能更加平坦一些。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大都會人壽的財務報表更加健康,也不存在像南山人壽那樣嚴重的勞工問題。」南山人壽在臺灣地區擁有超過3萬名代理人,是臺灣地區第三大代理團隊。在完成收購交易的同時,需要支付5.4億美元的養老金。

  「這就需要收購者額外支付25%的費用,事實上,交易雙方都不願意支付這筆錢。」知情人士指出,美國大都會人壽在臺灣地區只有600名代理人,僅佔市場份額的1%。

  上述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臺灣地區自2008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外資保險公司退出,或出售主要資產,「除了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臺灣地區利率環境偏低也是主要原因,一旦實施國際會計準則中的40號公報,大部分保險公司需要就過去出售的高利率保單進一步提高準備金」。

相關焦點

  • 傳大都會人壽已將臺灣業務賣給國票金控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4月14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名知情人士周三透露,美國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Metlife)已同意將其臺灣業務以36億新臺幣(約合1.1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當地金融企業國票金融控股公司(Waterland Financial,以下簡稱「國票金控」)。
  • 三家公司欲收購大都會壽險臺灣業務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2月22日下午消息,據外電報導,一位知情人士周二透露,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life Inc)已收到三位買家欲收購其臺灣業務的意向,預計該交易最早將在4月完成。
  • 富衛宣布收購美國大都會人壽香港業務
    電訊盈科(00008)主席李澤楷私人持有的富衛今天宣布,與美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 Inc。)達成協議,收購對方旗下香港業務,即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及美商大都會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惟未有披露交易作價。
  • 美國大都會完成對美國人壽保險公司的收購
    每經記者 郭維娜 發自深圳:11月1日,美國大都會集團(MetLife)宣布完成對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美國人壽保險公司(Alico)價值162億美元的收購。在此次收購中,MetLife支付的對價總計162億美元,高於早前媒體報導的140億至150億美元,包括72億美元現金和價值90億美元的MetLife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
  • 美國大都會人壽擬出售中國香港業務 可能是內資企業接手
    每經記者 胡楊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日前,一位接近香港大都會人壽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美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有意出售中國香港業務。香港地區代理渠道成本增加資料顯示,香港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及美商大都會人壽(以下統稱香港大都會人壽)是美國大都會人壽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於中國香港地區經營長期業務。根據其官網內容,2017年一季度,香港大都會人壽在中國香港保險市場排名第8,較2016年四季度上升4位。
  • 美國大都會人壽成為美國首家實現「碳中和」的保險公司
    紐約2017年3月7日電 /美通社/ -- 美國大都會集團(NYSE:MET,以下簡稱:美國大都會人壽)近日宣布,公司已達成2015年設定的「碳中和」目標,成為美國首家實現「碳中和」的保險公司。
  • 大都會人壽發起全球創新挑戰賽
    上海2018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 -- 美國大都會集團(以下簡稱:大都會人壽)近日宣布啟動全球開放式創新挑戰賽「collab 3.0」,邀請包括中國創業者和保險科技公司在內新銳公司,攜手解決行業所面臨的創新挑戰。
  • 美國大都會162億美元收購AIG旗下美國人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雲 2010年11月1日,紐約 -- MetLife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MET)宣布已經完成對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美國人壽保險公司(Alico)價值162億美元的收購。 MetLife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C.
  • 大都會人壽靠譜嗎 為什麼要選擇大都會人壽
    而對於保險,大都會人壽在保險行業非常有名,那大都會人壽靠譜嗎?大都會人壽靠譜嗎?在了解大都會人壽靠譜嗎之前,首先了解大都會人壽企業的背景。大都會人壽屬於中外合資型保險公司,而且是由美國大都會集團下屬公司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成。
  • 大都會人壽亞洲區籤署百萬圓桌會議多年贊助協議
    香港2017年9月13日電 /美通社/ -- 大都會人壽今日宣布,公司已經與百萬圓桌會議(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以下簡稱:MDRT)籤署了一項為期3年的贊助協議,將積極參與並支持該組織向亞洲金融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和MDRT會員提供的持續教育、營銷和銷售實踐技巧提升的交流。
  • AIG21.6億美元賣南山人壽 創臺灣保險併購之最
    每經網1月13日深圳電(每經記者 郭維娜)  2011年1月12日下午4點30分,臺灣南山人壽在其大樓內召開記者會,宣布潤成投資控股獲得美國國際集團(AIG)在臺子公司南山人壽97.57%股權,交易金額為21.6億美元,創下中國臺灣地區保險史上併購案的金額之最。
  • 主銷渠道遭保監會重罰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經營承壓
    近日,保監會連發7封行政處罰書,對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總公司及其6家分公司以及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處罰原因均為電話銷售欺騙投保人,處罰金額共116萬元。
  • 大都會人壽孫思毅:高素質顧銷渠道將保持高增長
    中國共31家公司上榜,中國內地17家,中國香港8家,中國臺灣6家,一共有3萬多名代理人入圍。值得關注的是,入圍2019年MDRT中國區會員的一項重要指標是:2018年通過銷售保險和理財產品產生的年度總收入至少達到34.93萬元。也就是說,上述3萬多名會員均已達到這一最低指標。
  • 大都會人壽怎麼樣?安全值得信賴
    在為數不多值得信賴的保險公司中,大都會人壽可以說是綜合實力較強,用戶口碑也相對較好的保險公司之一。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大都會人壽怎麼樣,解析為什麼消費者都比較信賴大都會人壽。 大都會人壽的全稱是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是由美國大都會集團下屬公司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成,也就是說大都會人壽本身就有美國大都會集團豐富的保險業經驗作為支撐,所以在保險方案制定、客戶服務等方面都更有優勢
  • 美國大都會集團收購Logan Circle Partners, L.P.
    預計在下月完成對Brighthouse Financial拆分,以及此次收購Logan Circle Partners, L.P.的交易後,美國大都會集團的投資管理業務(MIM)預計將管理超過5,60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逾1,400億美金為代表第三方管理的資產。
  • 國票金1.1億美元收購大都會保險臺灣子公司
    ., 2889.TW, 簡稱:國票金股)副總經理蔡佳晉(Norman Tsai)周一稱,公司董事會批准了斥資1.125億美元收購美國壽險公司大都會保險(MetLife Inc., MET)旗下臺灣業務的計劃。蔡佳晉告訴道瓊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目前利率水平處於低位,但未來會有所上升,因此他們認為壽險公司的業務將出現轉機。
  •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股權變更:大都會人壽、聯和投資各持50%
    中國網財經3月27日訊 今日,保監會批覆同意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股權變更。據悉,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美國)(Metlife Insurance Company USA)將持有的27.8%的股份轉讓給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 大都會人壽連續四年榮獲方舟獎
    上海2020年9月10日 /美通社/ -- 近日,在證券時報組織的「2020年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中,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都會人壽」)憑藉其新契約「數位化賦能」投保項目榮獲 「2020中國保險業創新方舟獎」。
  • 購買保險有哪些好處 大都會人壽怎麼樣
    原標題:購買保險有哪些好處大都會人壽怎麼樣購買保險有哪些好處?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總是避免不了有人遭到意外情況,總是逃脫不了痛苦折磨,各種危險時刻充斥著人們的生活。
  • 大都會人壽全新品牌亮相中國
    福州2016年11月23日電 /美通社/ -- 11月20日,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都會人壽」)在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之際,正式發布全新的中文品牌徽標和「大都會人壽,共馭美好未來」標語,揭曉大都會人壽致力於成為客戶信任的合作夥伴,幫助他們在多變的世界中把握人生航程的品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