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1月13日深圳電(每經記者 郭維娜)
2011年1月12日下午4點30分,臺灣南山人壽在其大樓內召開記者會,宣布潤成投資控股獲得美國國際集團(AIG)在臺子公司南山人壽97.57%股權,交易金額為21.6億美元,創下中國臺灣地區保險史上併購案的金額之最。
對於此次交易,三方似乎都很滿意,而專家也認為,這是比較好的結果。
交易一波二折
根據南山人壽提供的資料,截至2010年11月底,南山人壽總資產為新臺幣1.8萬億元,居中國臺灣保險業界第二名;股東權益為業界第一;總保費收入名列業界前三;保單總數約810萬, 擁有400萬名保戶,在中國臺灣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
早在2009年10月,香港中策集團宣布與私募基金——美國博智金融攜手以21.5億美元收購南山人壽97.57%股權,競標成功後卻遭到臺灣金融監管部門的否決,監管部門給出的理由是:「該團隊無法證明財務實力足以應對未來增資的要求並做出長期經營的承諾。」
AIG變賣的決心卻依然堅決。2010年11月初AIG宣布,「將再度出售其持有的南山人壽股權,並相信交易案將在12個月內完成。」
有了遭否決的前車之鑑,AIG表示,此次組成買家潤成投資的企業擁有雄厚資金與籌資能力並承諾長期經營南山人壽,符合AIG競標審核時的嚴格規定。
「我們會長期經營南山人壽。」潤成投資董事長鄭銓泰說。
此前的資料顯示,潤成投資是為競標南山人壽而設立的,業務涵蓋從超市(大潤發)到紡織等多個行業的潤泰(Ruentex)集團持股八成,其中上市公司潤泰創新、潤泰全球各持股25%、23%,而集團中匯弘、長春及宜泰三間投資公司共計持有32%,同樣是上市公司的寶成工業持有剩餘的20%股權。受收購消息的刺激,三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今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臺監管機構批准可能性大
相較市場的樂觀,中國臺灣金融監管機構則顯得很謹慎。監管機構曾表示,審查南山人壽股權的「五大原則」包括:買方必須承諾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買方資金來源必須符合中國臺灣地區法令規定及財務健全性;買方必須有專業能力經營保險業;買方必須有長期經營承諾;買方必須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監管機構在上個月底也明確說明,欲收購保險公司逾50%持股的新買家,需提供10年增資計劃。
潤成投資初設資本額為25億臺幣,似乎是為了回應監管機構的擔憂,母公司已決定將提高資本額至600億臺幣。
對於AIG出售的原因,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對《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表示,AIG欠債太多,而且臺灣市場相對飽和,雖然06、07年是出售南山人壽的最佳時機,但那時也是AIG最好的時候,他表示,「資本可以產生價值」,南山人壽從資產、股價、品牌等角度來看都是很好的公司,此次變賣是「比較好的結果」。
中國臺灣金融研訓院副院長陳泰隆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AIG在美國本土出問題,變賣南山人壽能補一點窟窿,潤泰、寶成有共同的理念,而且潤泰有投資金融機構的經驗,對於此次交易的利益應有過計算。他還稱,AIG可能已經同臺灣金融監管機構達成共識,交易獲批可能性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上保險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中國臺灣地區壽險市場也是亞洲競爭最激烈、利潤最微薄的市場之一,此前保誠、荷蘭國際集團、荷蘭全球集團等多家國際保險巨頭都相繼出走中國臺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