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zhi出發,又出發……」
聽到這首歌曲的朋友相信都已經是打開了內心的回憶,甚至是滿滿的青春。
一部《西遊記》可以說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和回憶,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電視劇成了觀眾心中最期待的。
而當年一部《西遊記》不僅捧紅了徐少華、六小齡童、馬德華等人,還讓大家知道了劇中的白龍馬。
但對於劇中的白龍馬真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來歷,那匹伴隨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白龍馬也被稱之為「五號演員」。
眾所周知,拍西遊記時候的艱辛和不易,但這部劇也換來劇中演員的名氣,可以說他們拍完西遊記之後真的是名利雙收。
但劇中的白龍馬就不一樣了,拍完西遊記之後,那匹白龍馬就被一起在無錫正在拍攝的「三國城」影視基地。
然而,白龍馬不但沒有得到厚愛,反而淪為了工作人員賺取外快的工具,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只要給錢就合影騎馬溜達。
可工作人員利用白龍馬賺來的金錢卻絲毫沒有用在對待馬的身上,甚至餵食都成了剩下的碎末草料了。
久而久之,健壯的白龍馬開始逐漸消瘦,沒有了在《西遊記》中的健壯,顯得瘦不可堪。
1995年的時候,楊潔導演開始籌劃《西遊記續集》,她突然想到這裡還有一匹白龍馬,可當她見到白龍馬的時候,掩面流淚:
「面前的白龍馬變得骨瘦嶙峋,皮包骨頭,陰暗的馬廄裡,白龍馬探著頭痴痴地望著楊潔導演,那眼睛就像15年前一樣,水靈,有神!」
在《西遊記》導演楊潔臨走時還特意囑咐工作人員照顧好白龍馬,但彼時的白龍馬已經時日不多。
後來白龍馬病種倒下了,但工作人員將它牽到後山陰暗的山洞中,任由它自生自滅。
直到1997年白龍馬離開人世,由於白龍馬是一匹軍馬,按理說應由退役前服役部隊埋葬,可當戰士趕到無錫的時候,白龍馬只剩半具不完整的白骨。
這樣的情景令戰士心疼不已,於是將其安葬在了正在建設的「三國城」土地下。
這真的讓我感受到,原來不是劇中的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是現實中白白龍馬歷經了切切事實的八十一難。
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白龍馬最終才明白,原來最惡毒的從來都不是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而是這冷酷無情的人世間。
誰都不曾想昔日電視劇中風凌凌的蒙古軍馬,竟然在最後落得如此下場,這半具白骨揭露人性的醜惡,竟是經典背後的人間冷暖……
我總覺得人性不該是這樣的,不管是人也好動物也罷,都是活生生的生命,結局不應該是這樣的,人性也不該是這樣的。
我也真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善良純真的心,留一份善良,大家說呢?
——END——
原創不易,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