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央視《兵器面面觀》欄目曝光了一則消息,我國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即將面世。
早在2016年,時任空軍司令員的馬曉天上將就曾公開透露,我國的轟20正在研製當中,同時在2018年的時候,負責研製轟20的中航工業在宣傳片中,也對外展示了轟20的神秘面紗,而外界根據披露的信息猜測,轟20的形狀很像美軍的B-2戰略轟炸機,而中航工業在宣傳片打上「The Next」更是讓人期待萬分。
而這一次,央視與以往透露的新型戰略轟炸機不同,著重用了下一代的表述,可謂意味深長!
實際上,軍迷對轟20翹首期待已久,某乎上相關問題的列表是這樣的:
此次在央視透露信息的是空軍著名的權威專家傅前哨,他在節目中表示,下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我們也是在研發的,而且戰鬥力比我們現在服役的轟-6K或者是轟6N更為強勁,他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萬眾期待的轟20就將會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2019年國慶閱兵時的轟炸機梯隊
在2019年國慶閱兵之前,媒體曾經表示有新型戰略轟炸機亮相,結果登場的卻是轟6K的空中加油型轟6N,這不免讓人有些失落,以至於網上出現這樣的段子:
▼
● 轟20:
今年下半年……西飛努力……我將繼續……運轟兩開花……即將亮相的下一代轟炸機……
● 轟6N:
沒錯,正是在下!
空軍現在急需一款能和美俄一較高下的戰略轟炸機,在殲20、運20、直20相繼出現和服役之後,對20家族的最後一名成員轟20的期望就更加迫切。鑑於目前的國際局勢和多年的重點研發,也許轟20這一次真的快來了。
戰略轟炸機:一般能攜帶20噸航彈、飛行1萬公裡以上,兩個指標缺失一個,就談不上真正的戰略轟炸機。
另外,現代戰場無論戰鬥機還是轟炸機,隱身才是最重要的,而轟炸機體積龐大,造價高昂,更需要更先進的隱身技術,才能更有效地降低被發現和打擊的機率,目前唯一現役的美國B-2隱身轟炸機已經成功地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B-2隱身轟炸機
那中國的轟20會長什麼樣、性能如何呢?
目前雖然並未有任何公開信息流出,但是可以肯定絕對比轟6K有質的飛躍。
據分析,轟-20採取飛翼式設計方案,強調隱身能力,航程將達到1.2萬公裡,載彈量20噸。
▲這也許會是轟20的外形
客觀的說,轟6K目前的性能確實明顯不足,通過各種魔改載彈量達到了約15噸,航程達到了8000公裡,作戰半徑也達到約3500公裡,可依舊掩蓋不了圖16中程轟炸機的本質。
只是目前由於長劍20的加入,轟6K可以和圖95以及B52一樣充當巡航飛彈空中載機,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防區外打擊能力,作戰半徑由此延伸到約6000公裡,能夠對第三島鏈的夏威夷地區進行打擊,但是轟6K在航程載彈量方面仍舊只能算勉強夠著了戰略轟炸機的邊,更何況轟6K還存在不少弱點:
01
首先是戰場生存能力太差。轟6K的基礎是半個世紀之前的圖16,而圖16幾乎沒有採用任何隱身設計,即便轟6K取消了領航艙,使用了複合材料機身,外部噴塗了隱身塗料,其雷達反射信號也依舊很強。
▲轟6K
美國在衝繩、關島、韓國等地區部署了大量陸基防空雷達,海上還有各種宙斯盾艦巡遊,轟6K只要起飛到達一定高度,那麼肯定會被發現,一旦被發現,那麼只能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
02
轟6K最高速度只有0.85馬赫左右,想要利用高速擺脫對方追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並且轟6K沒有空對空武器,除了可能攜帶一些幹擾彈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自衛能力。
因此轟6K在每次執行任務之時都必須派出2到4架殲11或者蘇30MKK進行護航,這不僅會消耗大量有生戰鬥力量,而且還只能在面對敵方空中飛機攔截時才有效,如果有地空飛彈攻擊,則護航戰鬥機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轟6K
03
更慘的是,我軍任何現役戰鬥機都無法達到轟6K的航程,因此一旦超出護航半徑,轟6K只能冒著被擊落的危險獨自執行任務。
面對轟6K的這一巨大缺憾,轟20必然要提高戰場生存能力,那麼就只剩下兩種選擇,這就是B2的隱身路線或者圖160的超音速路線。不過隱身目前也有米波雷達克制,並不是無敵的,而高速則只能躲避戰鬥機追擊,無法規避高速飛彈攻擊,因此轟20要想超越前輩,必須同時具備高速隱身這兩種本事。
▲圖160
既然要最大限度規避雷達信號,那麼轟20必然只能採用飛翼布局,但是飛翼布局如果再具備超音速能力,那麼小展弦比,大後掠角,低阻力的非常規飛翼布局也就成為必然選擇。
實際上飛翼布局要實現超音速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設計完美氣動外形,如何精準控制飛機姿態,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導致機毀人亡,這就非常考驗航空工業的功力了。
我國目前已經布局了大量超音速大尺寸風洞,飛翼布局也經過攻擊11、彩虹7等多款無人機驗證,在這方面應該問題不大。
根據近期航空工業一飛院的官微報導,試驗團隊經過6天連續奮戰,終於圓滿完成了某新型飛機的飛控系統機上試驗,而一飛院其實正是西安閻良的603所,也就是我國大飛機的主要研製單位,因此這款飛機很可能就是不久即將露面的轟20。
▲飛控試驗團隊合影
為了實現航程和載彈量的要求,轟20必須保證充沛動力,轟6K現有的D-30KP-2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2.5噸,幾乎只有圖160使用的nk32發動機(最大推力25噸)的一半。
且不說nk32發動機俄羅斯嚴禁出售,就是它的體型也並不適合飛翼布局轟炸機使用,因此轟20很可能和B2一樣,使用現成的戰鬥機發動機作為動力,這就只剩下渦扇10B和渦扇15可以選擇。
渦扇15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不太可能直接裝上戰轟,所以轟20最可能先使用4臺渦扇10B發動機作為過渡,渦扇10B最大推力約14.5噸,四臺總共可以獲得58噸推力,足以暫時滿足轟20的需求。
本來,轟20今年有個絕佳的首秀機會,那就是珠海航展,在這個平臺上,年年都有亮點機型點燃觀眾的熱血,引來全球矚目:
2014年,運20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2016年,殲20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引發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
2018年,殲20首次以四機編隊形式進行飛行演示,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上演炫目的「眼鏡蛇」機動,燃爆全場。
之前有猜測稱,轟20很可能會在今年11月10開始的珠海航展亮相,但就在三天前的10月13日,第十三屆珠海航展正式宣布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軍迷們只好繼續等待了。
目前,美俄都在加速研發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俄羅斯PAK-DA戰略轟炸機項目在2009年就已經啟動,根據俄羅斯的計劃,新一代戰轟將在2021年也就是明年首飛,2027年將裝備俄羅斯空天軍,而對於美軍而言,雖然已經擁有了世界唯一的隱身轟炸機B-2,但新一代戰轟也已經開始了研製,時間節點也是定於2021年首飛,根據計劃,B-21服役之後,美軍將會列裝200架!
▲俄羅斯PAK-DA戰略轟炸機
可以看到,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在明年美俄的新一代戰轟都將問世,轟20也正在順利推進,不久之後或許就將亮相於國人眼前,甚至還很可能會比美俄都提前!唯一的疑問就是:轟20是否一步到位,直接跟B-21和PAK-DA對標,實現和美俄在戰轟機領域的平起平坐?
▲希望能早點看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