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2020款哈弗H6提傳祺GS4,成交價145634元貴嗎?看完就懂了!
總體來說 在這個價位 這款車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特別是現在降價又多 可以考慮入手 而且方向盤還是碳纖維的材質 這點彌補了很多 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煩惱 像包個方向盤套 都包不上 需要你去定製一個 這點就很難受 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時買車的時候因為預算的原因,看過這個價位的車不少 像北京現代的i35、哈佛的f7、h6廣汽傳祺的gs4 還有一汽奔騰的t77 不過當時被奔騰的t77迷上了 顏值不錯 可是因為像買個合資車 畢竟過個三五年會比較省心一點 然後比較了i35跟新智跑兩款車 因為這兩款車三大件都是相同的 再加上當時i35就比新智跑便宜一萬左右 但是新智跑的性價比略高一些 就選擇了新智跑 畢竟像什麼電子手剎 全景天窗之類的比較好。
那麼這款車落地多少錢呢?
1,空間和動力
空間比較大 畢竟當時是因為拉貨用的嘛 這樣買了這款車我一次可以拉個十幾箱貨 感覺同級別價位的車型應該沒有能比得上新智跑的吧 後備箱儲物空間大 然後後排空間也很大 加起來拉貨就比較多了 差不多有家裡的五菱之光拉貨的一半了 還是很不錯的 給這一點點個讚。
動力方面表現的還不錯 作為一個跑了八千多公裡的新手來看 動力分為三種模式嘛 第一種舒適模式平常開就足夠代步使用了 像eco模式上 起步明顯的就能感覺弱很多 不過畢竟省油嘛 市區代步可以試一下eco 運動模式是我最滿意的了 畢竟油門靈敏 再加上我是一個年輕人嘛 都會嘗試一下跑快車的感覺 還能撿個軟柿子蹦一下 不過只能蹦直線。
2,操控和油耗
不得不吐槽新智跑的操控 真的是很差很差 過彎稍微上個四五十就感覺很難過彎 容易出事情 可能是因為車輕的原因 也可能是因為底盤的問題 不過我們是開車的 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嘛 我管這車叫見彎死 所以大家開這臺車的時候遇見彎道什麼樣子應該知道了吧 說實話 這個操控配不上這個動力。另外現在的車不都有車身穩定系統嘛 我就想知道智跑這款車到底有沒有車身穩定系統 過個彎那麼費勁的 給兩顆星已經不少了。
最滿意的就是油耗了 因為自己一天下來開車跑不多 經常也就跑個百來公裡 這樣一天下來油耗也就在個七個左右 不跑高速 另外路比較難走 坑坑窪窪的路面 而且是開車就開空調的那種 可以算是比較省油的車型了 suv當中 跑七個油很省了 而且我這還是八千多公裡表顯的七個多油平常開現在最低能跑五個多油耗 還是很舒服 很省錢的。
3,舒適性和外觀
舒適型的話一般般 至少我感覺一般般 座椅填充物少 座椅硬 坐起來很不舒服 長時間容易腰疼 底盤調校還差 過個小坑都能感覺到 或者說那種畫出來的減速帶 也能明顯感覺到 而且聲音會很大。
外觀自從改款之後 比原先更加霸氣側漏了 特別是前臉 顯得更加成熟穩重 很喜歡這款車的前臉 很兇 但是車身上面往裡躲了一點 就顯得這款車沒有那麼霸氣了 然後車的後部 顯得很平庸 很大眾 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內飾還是原先那種 一直沒變 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硬塑料 不如同級別的車 基本上 新智跑在內飾上只要是你肉眼能看到的地方 全部都是硬塑料 沒有軟包 這點還比不上起亞自家的k2上面的軟包多 就連扶手箱上 也只是用了一丁點的軟包 但是還是很硬 時間長了也不舒服 這個內飾配不上智跑這個價位
點評:
優點:
油耗比較低 動力在路上來說超車之類的夠用 運動模式下零百能跑個八秒左右 對於suv還是很不錯了 然後就是空間大 這點必須要說一下 當時買這輛車一個是外觀 另一個就是看中他的空間了 畢竟我是買車來拉貨的 空間方面不能少 不然我就不如去買新馬三菲斯塔之類的車型了 從這點看你們就能想像到新智跑的儲物空間有多大了。
缺點:
轉向差 內飾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硬塑料 座椅太硬 填充物少 胎噪聲特別大 走平路 都有很大的胎噪 關上天窗窗戶都能聽得見 喇叭還是電喇叭 大燈也是滷素的 感覺這點很難受 最最不滿意的是新智跑在b柱上面沒有安全氣囊 安全配置上面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