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2020-12-18 柚子話育兒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詞作有悠閒生活,亦有悲傷感嘆。

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

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是蘇東坡的得意門生,母親是名門之女,長於詩文。

受此影響,她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詞作才能。

初見來提親的趙明誠時,李清照說: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三個字,仿佛是世間所有才女的代名詞,本該燦如天上星月。然而她的人生,卻被一場時代的動蕩割裂成兩半。

隨著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亂世不由己,途中明誠身亡。

從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離失所,歷經坎坷,半生漂泊,寫詩作詞,成了她唯一的靈魂慰藉和精神避難所。

去年《知否》熱播,由李清照的《如夢令》改編的主題曲深入人心,我想這便是宋詞的魅力吧。

即便過去了幾千年,這種惆悵的情思,仍能夠絲絲入扣地打動人心。

當代作家蔣勳更是說:「李清照的好處是她的詞是來自生活當中,我覺得這是她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們描述了出來。」

李清照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她的國破家亡,直到千年後的今天,仍舊教人心痛。

一首《如夢令》,「天下稱之」

李清照的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而最出名的當屬這首《如夢令》,這首不朽名篇寫於詞人醉酒之後,短短6句話,以季節變換感嘆傷懷年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用「雨疏風驟」一詞寫出了昨夜的風雨之狂,但即使風如此猛烈,也沒有將濃睡的詞人吵醒,足以見詞人醉酒之態。

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紛紛,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消息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

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處,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

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

木心說:「人生在世,需要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

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的閱讀,焦慮、浮躁、急切……當生活被忙碌裹挾的時候,不妨停下來慢慢品讀一首小詩。

也許生活的意義,就藏在淺吟低唱的詩意當中。

李清照一生,精通的不僅僅是詩情畫意,她心中不僅有家,更有國,她不只是會讀書填詞,也懂得分析時局,她處於閨房之中,卻也明白國家大義。若她生為男子,定也有理想抱負,也會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詞,不得不讀,一本《李清照詞傳》中就包含了李清照的生平與詩詞佳作,原詞加註解,並介紹每首詞的時代背景,可以說是文學與歷史的完美結合。

中華文壇幾千年,才貌雙全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詞人卻鳳毛麟角。而李清照僅憑詩詞,就可與同為宋朝的蘇軾、陸遊、辛棄疾等一同被提起。世間曾有李易安,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

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這本書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才49.9元,平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真的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下方商品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未滿18歲時,寫了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歌曲
    這首歌的一部分歌詞,正是沿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加以改編而成。這首紅極一時的歌,也讓人再次回憶起那個滿腹才華的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首詞的出現,一時間轟動了整個京城,令李清照徹底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第一才女。就連宋代的陳鬱,以及後來清代時期的沈謙,都對她讚賞有加。足可見,大家對她文學天賦的認可與讚嘆。當《知否知否》電視劇,將它譜成主題曲演唱時,人們也再次對李清照所作的《如夢令》拍手稱讚。一時間,在網絡上引發了一陣「知否?
  •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瑰寶,也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讀一首詩,就像讀一個故事;讀懂一首詩,就像與作者來了一次親密的交談。古時人們多用詩歌抒情,生活在在現代的我們也許會覺得詩歌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李清照寫下一首小詞,短短幾句卻暗含心機,第一才女名不虛傳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在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出現過,這句詩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句懷春的小詩詞陶冶情操。
  • 李清照18歲寫下一首詞,驚豔詞壇,流傳至今,還被改編成流行歌曲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是宋代著名女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李清照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流落江南,孤苦無依的她,寫下一首詞道盡了委屈
    古人對於苦難的理解要更加深刻,特別是北宋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寫過很多極為傷感的詞,尤其是中年孀居的她流落江南,這個時候身邊沒有親人,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後來的丈夫張汝舟接近她,無非是為了得到她手中的古董,這件事情也是令她悲痛欲絕,此後她選擇離開那個薄情寡義之人,依舊過著漂泊的生活。
  • 蘇軾送好友小妾一首詞,後被改編成朋友圈網紅句,其實原句更高級
    有人認為,古典詩詞歌賦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其實不論是《詩經》《離騷》還是唐詩宋詞,其實一直都刻在我們的基因中,未曾遠離。詩詞之美,經得起歲月打磨,而且歷久彌新。比如現在網絡上的很多網紅句子,其實都是由詩詞所改編而來。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趙明誠擅自納妾,傷心悲痛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哀怨
    縱然是一代才女,但是也生在那個封建封閉的年代,沒有孩子的李清照也遭遇了很多非議。在長時間沒有子女的情況下,丈夫納妾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在他們分別後的一天,趙明誠私自娶了一個小妾,讓李清照悲痛不已。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誕生於寒食節,春寒之日,本身就充滿悽清之氣。這首詞產生時,李清照身居青州,趙明誠遠在萊州。
  • 蘇軾為朋友小妾寫了一首詞,卻無意間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更高級
    王俊凱作為經典傳唱人所唱的《明日歌》中有「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而王俊凱感嘆道:「對於古人來講,時間就是未來,而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未來已來」。「陌上花開」這個詞語,我猜大家都聽過,這個詞語很美,美到令我們無法忘記,然而,就是這個詞其實這是吳越王寫給自己妻子的一句話,它的全句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為後世廣為傳誦
    除了寫詩之外,李清照也開始在詞壇嶄露頭角。還是一個少女的李清照,卻寫下了一首轟動了整個京師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據明代《堯山堂外紀》記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今我們來看這首詞,很顯然它成為了被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作。那麼,李清照這首詞究竟有何魅力呢?
  • 李清照的一首詞,馳騁神思,語句跳躍,女才子就是不一般
    下面介紹李清照的一首詞,馳騁神思,語句跳躍,女才子就是不一般。如夢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這首詞只有短短33字,卻非常精煉,作者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情節。比如詞人為什麼那樣嗜酒,竟至一夜殘酒還未消盡?酒醒之後並未起身去看花園,那麼她又是什麼樣的情態?她很關心園裡的花木,急切地詢問些什麼?這些問題,詞人盡在不言之中,卻讓讀者去想像。喝酒,是因為傷春。時屆暮春,忽來雨疏風驟,詞人擔心春老景殘,便以酒解愁。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這個可愛有趣又有才華的姑娘,就是李清照。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蘇軾被貶到黃州後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好,過得十分清貧,甚至連一家人的溫飽都成問題。閒不住的他,看到住所的不遠處,有一塊無人耕種的荒地,於是擼起袖子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和花草樹木。蘇軾在這裡寫了很多好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東坡醉酒後的作一首趣詞, 寫下了這首道盡中年男人辛酸。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李清照16歲時,醉酒遊玩,寫了一首詞,開篇便是經典名句
    李清照是宋朝的婉約派的詞人,她的作品一直流傳到現在。雖然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寫憂愁,《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作品之一,這首詞將她的才情表達得很好。李清照的才情李清照的家境比較好,從小沒有受過什麼痛苦的事情。
  • 李清照晚年的一首冷門詞,結尾一句驚豔世人,說盡了人間的悲涼!
    後來的很多學者都將李清照的詞歸為了婉約派,不能說這樣的劃分不正確,畢竟她筆下的絕大多數的詞(雖然僅有四十幾首)都是用一種唯美典雅又帶有自然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勇敢堅韌與風流蘊藉,可以說數量不多但是篇篇精品。她的那句: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清照最傷感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難以超越,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
    李清照的父親卻不這麼認為,他沒有那種迂腐的思想,親自教女兒讀書寫字,況且他本身就是進士,稱之為「學富五車」也不為過。在父親的栽培下,加上自幼聰慧過人,李清照積累了豐富知識,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琴棋書畫也略知一二,為以後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奠定堅實基礎。從作品風格來看,可把李清照的人生軌跡分為兩個階段,其遭遇和心態截然不同。
  • 李清照晚年一首詞,極盡悲傷,結尾更是讓人心疼,寫滿委屈與無奈
    人這一生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遇到無數的挫折與苦難,這都是人生常態,無論是現如今的人們還是過去的人們在這點上都一樣。特別是在宋詞中這樣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雖然只有寥寥數句,但是卻總能營造出一種極為悽美的感覺,比如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清照,就寫過很多這樣的作品。尤其是在她晚年的一首作品中,更是把她內心的那種孤獨以及當時無依無靠的生活處境描繪的入木三分,寫盡了她的委屈與無奈,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詞。《好事近·風定落花深》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他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李煜半夜睡不著,出門後的所見所聞。以及透過所描繪的一幅秋夜悽清畫面,將李煜亡國被俘後,心中無限的惆帳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