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財經最近宣布退出B站,轉向了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這一舉措很快引發了B站的違約指控,以及巫師財經的反擊。有人說,巫師財經拿到了西瓜視頻的7位數籤約金和流量扶持承諾;還有人認為,作為B站一手培養出來的知識類UP主,巫師財經的「叛逃」無論如何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沒有怎麼看過巫師財經的視頻,也不太了解它是否確實拿到了競爭對手的巨額籤約金。不過,根據我最近與網際網路行業小夥伴的閒聊,下列事實應該是可以確認的:
對於B站既龐大、又多元化的UP主資源,競爭對手(包括但不限於字節系)是很想延攬的,而且確實拿出了大量財務和流量資源去撬動。最近半年,B站超過10萬粉絲的垂直UP主,很多都受到過競爭對手的招攬。然而,迄今為止,真正被挖走(此處是指離開B站、與競爭對手籤訂獨家協議)的B站UP主仍是少數;巫師財經算是其中最大牌的之一了。B站正在加強對UP主的流量扶持和商業化激勵,以求最大限度地留住成名UP主並培養出新的UP主。從目前的局勢看,上述舉措還是比較成功的,不過仍然有提升的空間。
B站UP主一直面臨著來自多個方向的誘惑: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擁有強大的流量基礎和商業化資源,這就不用說了;A站併入快手之後,對硬核二次元內容創作者的吸引力有所回升;微信視頻號已經獲得了一些優質創作者入駐,近期開始接入MCN;「愛優騰」三大視頻平臺雖然以專業化長內容為主,卻一直沒有放棄對PUGC的野心。就算是面對這麼多、這麼持續的誘惑,B站UP主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忠誠度和穩定性,今年也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變。為什麼?
首先當然要歸功於B站良好的社區氛圍,而社區氛圍又根植於價值取向。B站用戶的內容價值取向可以用「三個極端」來形容:極度寬容、極度苛刻、極度忠誠」。
極度寬容,也就是用戶可以接受製作成本低、沒有明星、沒有大IP的作品,無論是PUGC還是正規影視劇。他們會在彈幕裡吐槽「貧窮的畫面」「預算缺乏的結果」,但是只要內容有新意、有誠意,他們就會支持。
極度苛刻,就是內容創作者不能沒有「良心」,不能濫竽充數,也不能亂立虛偽的人設。舉個例子:B站用戶惡搞某流量明星,並非對他有仇,而是認為他真的不會打籃球又要樹立籃球Flag,「菜是原罪」。
極度忠誠,就是在極度寬容和極度苛刻的情況下,如果滿足需求,用戶會用極度的忠誠和熱愛來反饋,他們非常願意去當「自來水」去主動「安利」傳播,去付出物質回報。新生代的年輕人都分享著很多共性。「良心」和「原創」被年輕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他們對於傾盡熱情和努力的作品越來越認可了,對細節的追求越來越嚴格。B站上的任何熱門視頻都需要UP主注入心思和努力。人們對於彼此基於同樣對內容的價值取向而尊重愛好的選擇,讓用戶們得以共生。
所以,在聽到巫師財經「跳槽」的消息之後,許多B站知識區觀眾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在競爭對手那裡,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觀眾嗎?」對於任何內容創作者來說,調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遇到調性合適的用戶,就會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就拿巫師財經這個號來說吧,其實是從2019年10月才開始崛起的,僅僅半年就成為B站垂直頭部大V。我們經常說「流量紅利」「IP紅利」,卻恰恰忽視了「調性紅利」——如果不是乘著B站趣味人文科普類(當時還沒有專設的知識區)視頻整體崛起的東風,巫師財經恐怕也不過是又一個路人甲乙丙丁。
這裡就牽涉到了另一個關鍵因素:B站社區運營人員對有乾貨、原創能力強的UP主是很友好、很賞識的。他們會通過人工推薦、資源傾斜、專業培訓等各種方式,扶持這些UP主。過去十年當中,B站培育了一個「UP主生產內容-用戶正反饋-刺激UP主再生產」的內容生態機制,形成了正循環。B站的內容相當豐富而多元化,包括20多個分區及直播、紀錄片、綜藝等OGV內容。時至今日,一個有乾貨的垂直內容創作者要想「冷啟動」,最佳選擇仍然是B站。就拿我自己的朋友來說,無論做遊戲類、生活類還是財經類視頻,只要做得好、堅持做,在兩三個月之內獲得B站官方扶持的大有人在。競爭對手可以挖走成名UP主,但是學習培育機制就比較困難,複製內容生態就更困難了。
創作激勵計劃、充電計劃、懸賞計劃、花火商單、漫展等線下活動,以及一年一度的「UP主創作訓練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UP主養成體系。這就好像一支足球隊,每年都能從青訓梯隊輸送大量人才;成名球星不可避免地會被挖走一些,但是總能有生機勃勃的年輕人補上。經常看球的人都知道,完善的青訓體系不能保證球隊一定獲得冠軍,但是可以保證球隊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此時此刻,B站正在進行的內容創作活動就有:奇妙動物大賞;2020高考季;一起會更好;不要笑挑戰VS不要哭挑戰;知識分享官招募令第四期;等等,等等,等等。以「不要笑挑戰VS不要哭挑戰」為例,在14天的活動期裡,凡是投遞2個或以上稿件的UP主,就能參與瓜分5萬元現金扶持。5萬元當然算不了什麼,只相當於傳說中巫師財經在競爭對手籤約金的5%(甚至更低);但是從這樣的活動中,很可能會誕生一些遠比巫師財經更有才華、更有原創力和商業潛力的UP主。
我當然不會輕視B站在「留住優質UP主」這個任務上面臨的挑戰——大部分B站UP主的收入還不是很豐厚;創作激勵、充電計劃給予UP主的財務支持畢竟是有限的;UP主終究還是要吃飯、要買房、要賺錢的。
那麼,如何解決UP主的收入問題呢?無非是兩條路。第一是發展多元化、高效的商業化途徑,同時不能損害用戶體驗;第二是擴大用戶基數,更多的用戶也就意味著更大的商業化盤子。只要商業化做好了、用戶基數上去了,UP主賺到了錢,不再「用愛發電」,就更有創作積極性了,同時用戶也會更滿意。這樣就構成了良性循環。
2019年以來,B站的商業化以"Content Plus" (內容+)模式為核心,「與UP主合作的商業內容」是B站現階段最主流的商業化模式之一。簡而言之:保持內容的真實感,與用戶溝通;內容要有價值,「有趣有料」;UP主要成為品牌與用戶的溝通媒介。換句話說:B站UP主需要「恰飯」,但不是「恰爛錢」,而是在恰飯的同時也要保持調性、保持內容原創性和趣味性。
事實上,當UP主接到了商業合作時,他的核心粉絲往往會感到開心——這意味著UP主的價值得到了認可,也意味著他的創作可以持續下去了;死忠粉絲甚至會充當「自來水」、搶先購買轉化,這是在其他平臺很難看到的。粉絲不能接受的,是UP主的商業合作內容出現明顯的質量下降,這才是「恰爛錢」。B站商業化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引導UP主令人喜聞樂見地恰飯;這個任務才進行到半路上,仍舊任重道遠。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更能理解,為何B站要處心積慮地「破圈」。只有「破圈」,擁有更龐大、更多元化的用戶,才能吸引更多的品牌廣告主、開發更多的商業化途徑,提高UP主的內容變現效率。如果一直停留在原有的二次元「舒適區」,就更難留住優質UP主。現實是殘酷的:必須攻出去、以攻代守,單純的防禦是不可能成功的。
巫師財經的「叛逃」,給資本市場和自媒體增加了一些話題,不過它本身是一個很小的問題。競爭對手與B站的UP主爭奪戰才是大問題,這一局B站不容有失。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將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考驗到來了。
昨天深夜,我跟一個B站的老用戶聊起了巫師財經被挖走的事情。對方說:「作為一個B站用戶,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事情來得越早越好,讓B站及早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
我問他:「你覺得B站能夠應對嗎?」
對方說:「肯定會有一些UP主被挖走,但是,只要新人能夠頂上,從長期看就是沒有問題的。夏天的颱風吹過來,會造成一些混亂和損失;不過颱風總會過去的。任何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都不會脆弱到會被一場颱風吹垮的地步,颱風反而會扮演查漏補缺、幫助城市改進運作的角色。」
這也是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