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警察抓人時警報聲不斷,不怕嫌疑人發現嗎?

2020-12-14 史觀天下說

前段時間有報導盤點了小學生長大想要成為的職業,其中警察被提及的次數有很多。對於孩子們來說,警察是滿滿安全感、維護社會次序的偉大職業,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守護者。除了小朋友會產生崇拜感,警察這個職業身份本身就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帥氣又有魅力。

根據數據統計,1992年開始任職警察的人數就從130萬發展至180萬,可見這一職業有多受歡迎了。而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還被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 。雖然警察這一職業令人嚮往,關於人民警察職業的細分也很詳細,但由於常常與邪惡打交道,警察這類工作還是有著一定的危險性。

在案件發生時,警方都會鳴警笛出警。出警是在危急情況下進行抓捕行動,按理來說應該保持低調和安靜,為何要鳴警笛呢?這樣聲響一大難道別擔心把罪犯嚇跑嗎?不論是1985年成龍主的電影《警察故事》還是2014年的《清網行動》,關於公安題材的影視類作品對於警察職業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刻畫,劇中也有關於出警時警笛大響的畫面。

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所有警察工作都需要鳴警笛,1996年《警察法》施行,關於什麼情況下可以鳴警笛都有相關的明文規定。警用標誌燈具和警報器只有一下五種情況下才準許使用: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案發現場趕赴;進行犯罪嫌疑人和在逃罪犯逮捕工作;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和人員追緝行動;犯罪嫌疑人、罪犯的押解行動;警衛、警戒、治安、交通巡邏等任務執行。除了以上情景之外是不可以擅自使用的。

日常我們看到警笛的使用通常也是犯人追捕或和治安巡邏工作進行,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在工作進行時,為了防止路人及車輛在抓捕過程中誤闖、讓途中的路人和車輛及時避開,響起警報器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畢竟很多時候逃犯會很匆忙狡猾 ,逃竄至車流量和人流量大的區域。

同時尖銳的警報聲可以帶來一定的震懾作用,罪犯往往處於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警報聲下容易慌張,有些心理緊張的犯人在警報聲的震懾作用下慌不擇路,只得主動認罪。所以說警報聲有的情況下還可以作為擊垮犯罪分子心裡防線的武器。

每一次犯罪抓捕工作都經過了細緻的排查和充分的證據掌握,工作的開展也有著周密的安排,為了避免給社會造成不必要恐慌,警報器的安排是很有必要的。警報聲不僅僅是一個聲音信號,還可以成為聯繫的信號點,讓警方更加方便快速完成抓捕工作。

原來我們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警報聲並不會妨礙抓捕,而是為了更好的抓捕。作為維護社會治安不可或缺的一環,警察這一職業的背負是很沉重的,他們的堅持和奉獻值得我們敬佩和感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警察抓人時要拉警報,不怕驚動罪犯嗎?看完才明白
    不管是在影視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都經常能聽到警察出警時的警報聲,這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肯定是哪裡有出什麼事情了,對於這麼一個情況,大多數人的感覺就是這很正常。可也有部分人疑惑,難道不怕嫌疑人逃跑嗎?
  • 警察出警抓人,開著「警報」不怕罪犯跑掉嗎?做法大有講究
    導語:警察出警抓人,開著「警報」不怕罪犯跑掉嗎?通常影視劇中,警察在出警追捕犯人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拉開警報,聲音非常大,幾公裡外都能聽到。這麼做很多人都覺得沒有意義,畢竟要是罪犯聽到聲音早就跑了,事實上沒有那麼簡單,做法大有講究。對於普通的歹徒來說,心理素質普遍不高,聽到警報聲時會感到心慌,從而做出錯誤的決斷,其等於是在做心理博弈,罪犯如果承受不住,有一定機率會主動自首。
  • 為什麼警察抓人時要拉警報,不怕驚動罪犯嗎?看完終於知道答案了
    很多人特別喜歡看刑偵題材的影視作品,電視裡的警察抓捕犯罪分子的時候開著警車烏拉烏拉的跑,在公路上與犯罪分子飆車,或者犯罪分子正在家裡坐著,突然烏拉烏拉的警車就將他包圍了。電視裡面的警察一收到隊友的信息,就拉響警報,所以很多人都想,抓人的時候拉響警報這不是正好提醒了犯罪分子快逃跑嗎?
  • 為什麼警察抓人時,都是聲勢浩大,警笛嗚鳴!不怕犯人聽見逃跑嗎
    為什麼警察抓人時,都是聲勢浩大,警笛嗚鳴!不怕犯人聽見逃跑嗎在電影當中,大家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嫌疑犯從銀行中搶了錢,開車逃竄,後面的警車就緊跟在後,還有刺耳的警報聲,可謂是懸念迭起。不過,就有人感到疑惑了,為什麼每次警察在抓嫌犯的時候,都要這麼大搖大擺的呢?
  • 警察抓人時警笛聲不斷,難道不怕打草驚蛇嗎?恐怕你的理解是錯的
    你們有沒有這樣一個體驗,每次看警匪片都發現這麼一個橋段,警察人還沒出現,警車「不見其人,只聞其聲」警察還沒出現,警笛就響起來了,方圓500裡的人都能聽見,難道不怕警笛打草驚蛇,壞人聽見就逃走嗎?根據交警部門介紹,只有特種車輛才能安裝警笛,保證這些車在執行任務時有暢通的行車環境。
  • 為什麼警察抓人要鳴笛,不怕壞人聽見逃跑嗎?還是有特殊的用意?
    小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像自己是一個警察,因為每個人都想要做一個正義的使者。小說、破案劇都會把警察塑造成一個帥氣矯健的形象,特別是在他們抓捕罪犯的時候,要麼沿街奔跑抓捕罪犯,要麼就開著閃著光的警車,對困獸猶鬥的罪犯鳴笛,暗示罪犯他已經走投無路。但是,為什麼警察抓人要鳴笛,不怕壞人聽見逃跑嗎?還是有特殊的用意?影視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自然會加上創作者們的主觀想像。
  • 警車行動時,為什麼要大聲的鳴警笛呢,難道不怕「打草驚蛇」嗎?
    警車行動時,為什麼要大聲的鳴警笛呢,難道不怕「打草驚蛇」嗎?在很多紀錄片裡,我們能看到這樣的畫面,一輛警車正安安靜靜的行駛在馬路上,突然前面發生了一起飛車搶奪的案件,於是警車迅速拉響警報,而搶劫的車輛看到後面有警車,於是也迅速開始逃亡。
  • 為啥警察抓人要鳴笛,不怕壞人聽見逃跑嗎?還是有特殊的用意?
    很多人肯定以為這就是警察在執行任務時的真實寫照。影視劇畢竟是藝術品,有很多方面經過了藝術手段的處理,那麼現實生活中會和影視劇中出現的那樣,警察在抓捕犯人的時候,主要的街道上都著警報聲,到處都是明顯的警車嗎?
  • 警察抓人為什麼要拉警報,不擔心壞人聽見逃跑嗎?看完總算知道了
    當出現違法事件時,就需要有人去進行偵查,然後把犯罪分子捉拿歸案,在現在這個任務都被交給了人民警察。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總覺得警察出發抓壞人的時候都會把警車上的警笛打開,所以在現實中警察抓人的時候也會拉響警報嗎?如果打開,他們不害怕犯人聽見提前逃跑嗎?看完總算知道了。
  • 公安部通知:嚴禁警察直接異地抓人
    「事件發生後,遭遇刑事案件,公安可否直接異地抓人?」這個問題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等法律法規相關內容規定,警察是不可以不通知當地公安機關協作而直接抓人的。警察若違法抓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此前,在2020年6月,公安部還專門發出《公安機關異地辦案協作「六個嚴禁」》的通知。
  • 今天上午響徹雲南的警報聲,你聽到了嗎?
    89年後今日,警報長鳴,勿忘國恥。嗚……今日上午,肅穆、低沉的防空警報聲響徹雲南上空!說時遲那時快,幾乎是眨眼之間,頭頂上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緊接著「轟、轟、轟」幾聲巨響,強大的氣浪和塵土再次把她掀翻在地,一大股刺鼻的硫黃味嗆得她直咳嗽。飛機很快呼嘯離去,在瀰漫的煙塵中,她發覺農婦和前邊跑著的幾個人一下子不見了!擺在她前方是一個碩大的彈坑,還冒著煙。苗圃那邊,慘叫聲、呻吟聲不斷。忽然,有人尖叫一聲,聲音之慘,令她毛骨悚然。
  • 警察開車抓人為何要鳴笛,不怕壞人聽見逃跑嗎?是有特殊用意嗎?
    如今的中國雖然整體上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在社會中依然有一些違法犯紀的不法分子,放任他們不管就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中國警察一直都在與這些不法分子作戰,很多影視劇作品就是根據他們的故事進行改編拍攝的優秀作品。不過影視作品為了藝術需要,在一些細節上就會進行誇張處理,雖然導演會儘可能的還原真實情況,但還是會出現一些偏差。
  • 美國警察抓人時為什麼說:你有權保持沉默?
    #我們看美劇,每當看到警察對嫌疑人進行逮捕或詢問時,都會對嫌疑人說上這麼一段話:「你有權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你所說的一切都將作為呈堂證供。你有權在受審時請一位律師。如果你付不起律師費的話,我們可以給你請一位。你是否完全了解上述權利?」
  • 珠海刑警進村抓人,突然被幾十個村民包圍!一觸即發!
    刑警抓人就像我們吃飯一樣,基本上每天都要幹,但即便如此,也不像吃飯那麼簡單。最近珠海刑警出差外地抓人,就遇到驚險一幕。刑警剛把利用包圍戰術把嫌疑人控制住,就被嫌疑人在村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反包圍。到了之後,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協助下,發現有兩個重大嫌疑人,很快就找到了他們的落腳點。破案到這一步,算是非常順利,剩下的就是抓人。
  • 街頭偶遇警察抓人,一記掃堂腿火了!佛山無影腳重現江湖?
    這不,佛山一名公交職員劉師傅便掌握了這門功夫↓↓↓事情要從10月14日說起那天早上在佛山南海區萬科廣場的公交站內正在上班的公交站技術督導員劉師傅聽到警察大喊抓人民警追擊,肯定有貓膩眼看著男子就要逃之夭夭了說時遲,那時快劉師傅馬上往男子逃跑的方向走去之後一記掃堂腿掃向這名男子他一個趔趄,被勾倒在地
  • 檢察院對「仙人跳」不起訴後,嫌疑人即將成為一名幼師
    通俗地講,警察負責抓人,檢察院負責公訴,法院負責審判,三者缺一不可。然而警察在打擊罪惡的道路上負重前行,無怨無悔,某些檢察部門的高端人士們卻與法制漸行漸遠,走上了對犯罪分子講人性,拼道德「靈活執法「道路。
  • 警察異地辦案鬧過哪些笑話?
    實踐中,一般如果公安去外地執行拘留、逮捕等行動時,都會提前通知當地警方予以配合,因當地警方更熟悉當地情況,包括方言、地理狀況、當地風俗等,對抓捕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協助。我曾代理刑事案件中就遇到過很多起警方扮成便衣悄悄去外地抓回犯罪嫌疑人的情況。前幾個月辦理的一起異地抓捕的案子還曾鬧出大動靜,過程讓人啼笑皆非。上海某派出所派出三名警察去深圳抓捕一涉嫌詐騙案的企業家,三名民警直接化成便衣在嫌疑人所在小區蹲守了三天都沒有見到嫌疑人的面,到第三天公安假裝物業人員以房屋漏水打電話給嫌疑人,並埋伏在嫌疑人家的地下車庫等候嫌疑人落網。
  • 若是東野圭吾殺人,警察能查出來嗎?以《嫌疑人X的獻身》為例
    劇中女主知道真相後才明白過來為何警察問的都是她行兇後一天的事情,所以無論警察怎麼盤問女主,只要女主「如實」回答,就永遠是「清白」的,避免了女主承受不了心理壓力而露餡,即使女主承認自己殺人,詳細說明過程,那和這個死者也對不上,更會讓人以為在為別人承擔罪責。
  • 【我是警察】畢中華:用初心對待每一起案件,用專業鎖定每一個嫌疑人
    長興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民警——畢中華 以下是FM97.3太湖之聲《我是警察》訪談實錄 《我是警察》 POLICE
  • P2P立案不抓人,是不是常態?
    立案後多久,真的會抓人?立案不抓人的背後邏輯也許,大家看到的是表象,敢於「暫不抓人」是因為有底氣。正如互金圈都知道的現實情況,各地網貸老闆及高管基本被「限制出境」,這個措施大大緩解了各方焦慮。P2P發案早期,辦案機關的態度很堅決,那就是必須羈押,但很快就遇到了出借人群體的「請願信」,要求釋放嫌疑人出來幫忙處理資產等。在安徽某地的案件中,主辦警官非常認真地閱讀了這些來信,還找律師溝通可行性。之後,越來越多的案件,調整了目標:從打擊犯罪,轉化為追贓挽損+打擊犯罪。甚至在某些案件的二審中,上訴人將資金窟窿堵住,獲得了全緩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