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曲目湖南首演!下周三,來聽貝多芬的生命樂章

2020-12-14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婷婷 龍文泱 通訊員 劉恩丞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貝多芬曾在致友人的信件中這樣說。

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將自己的全部生命獻給了藝術。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他,演繹著他的音樂。

12月16日晚,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一場2020年湖南樂迷不可錯過的現場音樂會,將在長沙音樂廳奏響。

四曲湖南首演,夢幻陣容現場見證歷史

首演是音樂神聖的儀式,一首作品從作曲家的靈感裡獨立出來,以演奏者為媒介,進入他人的精神世界,獲得全新的觀照、解讀與融合。首演還是創造歷史的壯舉,對於長沙的樂迷而言,他們將現場見證、甚至親自參與到歷史的創造中去。

此次演出的六首曲目中,《愛的回答》《合唱幻想曲》《「命名日」節慶序曲》和《第十交響曲》等四首為湖南首演。這些偉大作品的妙音,將首次在湖南的土地上奏響。

著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返鄉,領銜8家3團;八大獨奏獨唱家、「兩南」音院合唱團群英薈萃,打造此次演出的夢幻陣容。現場共250人參與演出,共同致敬樂聖250年誕辰。

選曲別出心裁,考證貝九「歡樂頌」前世今生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最後一部完成的交響曲,代表著音樂殿堂的巔峰和交響樂創作領域的最高成就,第四樂章「歡樂頌」的旋律早已在世界深入人心。

此次音樂會的選曲也別有一番用意。1794年,貝多芬在藝術歌曲《愛的回答》中寫出了一段溫柔的旋律;1808年,貝多芬完成《合唱幻想曲》,後段合唱沿用了《愛的回答》的旋律,因與「歡樂頌」主題神似,這部作品被稱為「小貝九」;1814年,貝多芬完成《「命名日」節慶序曲》,尾奏中出現 「歡樂頌」旋律,這是該樂思作為雛形的最後一次出現;1823年底,《第九交響曲》問世……

此次音樂會的首演曲目,旨在帶領聽眾共同考證「貝九」前世今生,探尋「歡樂頌」演變的脈絡和心路歷程。

 兩首重磅佳作,傾聽樂聖藝術與生命的交融

除此之外,另兩首曲目《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和《第八交響曲》亦是重磅佳作。

貝多芬共創作了兩首浪漫曲,完成時間均在18-19世紀之交。這是貝多芬事業的關鍵期,加上耳疾加重,為他的前途籠罩上了深深的陰霾。貝多芬為此曲寫了一條甜美的、法國歌劇風格的主題旋律《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帶有婉轉的裝飾音。長笛在希望中釋放了一絲不安的情緒,在隨後兩個插部中,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圍繞主題的節奏變形不斷發展,最後回歸安寧和樂觀的心緒。

《第八交響曲》寫於貝多芬1812年在波西米亞溫泉小鎮度假期間。那時貝多芬的生活已相當困窘,並與親朋好友發生了諸多爭執。但這部作品僅用了4個月完成,並呈現出歡快自在的情緒,「更加奇特,更表現出作者的特點,交融著悲劇與滑稽,力士般的剛強和孩子般的任性。」這部特殊的作品,是對過去的追憶、評價和自省,是在「理性」與「成熟」之後,對自我改變的尋求。

[責編:李絮楓]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12.16」貝多芬誕辰紀念日 相約長沙音樂廳追憶250年前歐洲大陸的...
    星辰在線12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劉恩丞)今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紀念這位用音樂鼓舞人心的英雄,長沙音樂廳特定於貝多芬誕辰日當天——12月16日(周三)19:30分舉行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
  • 貝多芬居然為一部歌劇寫了4首序曲?
    >小提琴:王之炅五、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六、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七、A大調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第四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貝多芬的《萊昂諾拉第三號序曲
  • 貝多芬在聽,生活依舊豐盛
    除了讀書和聽唱片,我為自己制訂了新的寫作計劃,同時開始嘗試古典音樂新的推廣方式。我在微信裡常與朋友笑談,「民不畏死」,大抵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若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是不是存在的每一天便會有質的提升?平和而乏味的生活過得太久了,不知敬畏,辜負時光的孟浪早已無所覺察,曾經許下的人生目標也都變了模樣。
  • 市民開放日丨長沙藝術講堂·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三)早期奏鳴曲...
    市民開放日丨長沙藝術講堂·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三)早期奏鳴曲與雙樂章奏鳴曲 2020-09-28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值得終生聆聽的貝多芬精選樂章
    貝多芬的《第十五鋼琴奏鳴曲》不僅是一部有關自然的鋼琴作品,它也是作曲家對過往歲月的鄉愁之作。這部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在和聲及重複的音樂形象中,運用了許多踏板音來幫助描繪大自然的寧靜之美。《田園奏鳴曲》給聽眾一種感覺,他們正漫步於鄉村,或者至少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部奏鳴曲被自然界和所有綠色美好的生命形式所環繞,它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美好存在的音樂證明。
  • 聽,命運在敲門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關於這個親切而感人的開頭動機,據貝多芬的密友辛德拉所述:「貝多芬自己說:命運來敲門的聲音就是這樣的…...」這只是標題,並非此曲的精髓——對於一個作曲家來說,再也沒有比耳聾這樣的命運惡作劇更殘酷了,但貝多芬並沒有在這樣的命運「安排」下低頭,他以無比堅毅的信念生生扭直了命運的曲線。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文格洛夫 1857
    他四歲半開始學琴,五歲在故鄉新西伯利亞的諾沃西比爾斯克舉行了首演獨奏會,後師從加琳娜·託恰尼諾娃和扎克哈爾·布羅恩教授。文格洛夫10歲時贏得波蘭維尼亞夫斯基少年小提琴比賽一等獎。1990年,15歲的文格羅夫在卡爾·弗萊什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最高獎,從而確立了他的世界一流音樂家的地位。2000年10月擔任薩爾蘭德斯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跨越時空來「湘」
    演出的6首曲目有4首為湖南首演,整場音樂會以聽眾耳熟能詳的《歡樂頌》為線索,旨在帶領星城聽眾一同考證貝九的前世今生,探尋貝多芬追求和平、歡樂、仁愛和藝術之美的心路歷程。演出傳承經典、映射當下,在著名湘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的執棒下,鄭州黃河交響樂團迸發出跨越時空的力量,成為聯結樂聖與聽眾的橋梁,聽眾在倍感震撼的同時,也收穫悠長回味。
  • 鋼琴家陳薩完成首次貝多芬獨奏會巡演,計劃演完「樂聖」全部奏鳴曲
    整個上半年,所有的演出取消,當復演的好消息終於傳來,陳薩帶著精心挑選的貝多芬第25號、第21號、第20號、第32號鋼琴奏鳴曲,於8月底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並帶著這套曲目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前不久在深圳完成最後一場演出,陳薩心懷不舍,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她計劃演完貝多芬的全部32首鋼琴奏鳴曲,因為「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貝多芬的音樂」。
  • 走近愛樂系列——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250周年,他的「英雄主義」以及對生命本身的敬畏與敬重在今年尤其鼓舞人心。本場星廣會,上海愛樂樂團將在指揮家張誠傑的率領下,攜手鋼琴家江晨為大家呈現貝多芬的力量之聲,展現作曲家變幻無窮的管弦樂色彩及音樂中的樂觀精神。《萊昂諾拉第三號序曲》是貝多芬一生唯一創作的歌劇《費德裡奧》的四部序曲之一,貝多芬為這部歌劇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先後進行三次修改,每次修改都伴隨著一部新的序曲誕生,這次演繹的就是第三次修改後的結晶。
  • 貝多芬交響曲簡介
    在強大的病魔以及精神壓力下,雖然一度絕望過,但是最終作曲家沒有被這些負面的東西壓垮,他最終還是站起來了,挺過來了。可以這麼說,通過這份遺書,貝多芬實際上重新審視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成為了後來繼續大踏步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強大動力。最終這份遺書並沒有交給親屬或者朋友,而是一直由他本人保存,直到貝多芬真正去世之後才被人們發現。
  • ...跨越時空來「湘」遇——評《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
    演出的6首曲目有4首為湖南首演,整場音樂會以聽眾耳熟能詳的《歡樂頌》為線索,旨在帶領星城聽眾一同考證貝九的前世今生,探尋貝多芬追求和平、歡樂、仁愛和藝術之美的心路歷程。演出傳承經典、映射當下,在著名湘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的執棒下,鄭州黃河交響樂團迸發出跨越時空的力量,成為聯結樂聖與聽眾的橋梁,聽眾在倍感震撼的同時,也收穫悠長回味。
  • 聊一聊貝多芬背後的那些「金主爸爸們」
    作為一個自由音樂家,貝多芬一直在尋找賺錢的方法,將作品獻給志同道合者,其中有貴族,也有好友,甚至自己的學生。雖然收入來源相當不穩定,但也聊勝於無。我們不妨擇取其中幾位來為大家作一番介紹,有些還與本周節目中的幾部作品有關。
  • 貝多芬原來還為曼陀林寫過作品?
    莫扎特本人也是一位有著精湛技藝的鋼琴家,他為這一樂器在曲目上的拓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之前,有幾位作曲家曾為鍵盤、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合奏寫過作品,如C.P.E巴赫、海頓等,但與莫扎特有幾點不同,首先,早先的鍵盤並非特指鋼琴,其次,弦樂部分往往處於次要地位。隨著莫扎特的出現,這三件樂器終於慢慢趨於平衡,這個新生的組合也很快成為室內樂文獻的核心。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十)
    演奏曲目貝多芬《降B大調第七鋼琴三重奏「大公」》,作品97Piano Trio No.7 in B flat major, Op.97 『Archduke』第一樂章 適中的快板I.Allegro Moderato鋼琴:張亮小提琴:張潤崯大提琴:吳敏喆貝多芬《D大調第五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02/2Cello Sonata No.5 in D major,Op.102 No.2第一樂章 有生氣的快板
  • 鋼琴家陳薩完成首次貝多芬獨奏會巡演
    整個上半年,所有的演出取消,當復演的好消息終於傳來,陳薩帶著精心挑選的貝多芬第25號、第21號、第20號、第32號鋼琴奏鳴曲,於8月底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並帶著這套曲目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前不久在深圳完成最後一場演出,陳薩心懷不舍,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她計劃演完貝多芬的全部32首鋼琴奏鳴曲,因為「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貝多芬的音樂」。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上演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通訊員 張未末 記者 龍文泱)12月16日是「樂聖」貝多芬誕生日。當晚,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演出由著名湘籍旅美指揮家蘇文星執棒,6首曲目中有4首為湖南首演。
  •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 一顆從未破碎的心
    他們沒有心,沒有肝,沒有腳——除了腳底,現在他們是完完全全的魂魄。我在我的時間裡,被點亮,被擊碎,燃燒著,千瘡百孔。震顫著,最終,光,生活,我的一切。最終,破碎。▲ 瓦倫廷娜·李斯蒂莎貝多芬的c小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3,別名《悲愴奏鳴曲》(Sonata Pathétique)。《悲愴奏鳴曲》創作於1799年,是貝多芬贈給卡爾·馮·李希諾夫斯基親王。
  • 貝多芬都寫在這首歌裡了
    那為何貝多芬要把他的慈善音樂會安排在寒冷的12月呢?因為降臨節和大齋節禁演歌劇時,劇院才會有空。現場實際演出的曲目中還有事先未被宣傳的《C大調彌撒》中的兩個樂章,同樣是因為降臨節禁止在劇院裡演奏教堂音樂,從這件軼事中也可一窺當時的藝術生態。雖然《C大調彌撒》的首演並不成功,但當時安排在聖誕前夕上演倒也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