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購買食物時,健康一般都是第一要務,購買的食物最好還可以兼顧好吃和吃了不長胖這兩方面的需求。
正因為這樣,我們有些時候會去購買價格相對高昂的「健康食品」,例如全麥麵包,粗糧餅乾,鮮榨果汁,無糖食物等等。殊不知這已經落入一些商家的圈套。
這些「健康陷阱」看起來很健康,實際上卻一點都不健康。
以下幾種要是你購買時沒有看仔細,就很有可能已經落入了他們的圈套了!
01
無糖食物
事實上商家沒有騙你,他們確實沒加糖。
但是無糖蛋糕,無糖餅乾,無糖點心等等,失去了糖就相當於捨棄口感,口感可是跟銷量口碑直接掛鈎的,商家自然不能捨棄,但是又不能加糖,那要怎麼辦呢?
那就用大量其他成分去代替糖,用代替品去彌補口感。最常見的替代品就是脂肪,可是脂肪的熱量含量可比糖高多了,減肥的朋友可要看好了。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這是某款無糖餅乾的配料表,脂肪含量高到58%,基本上是一口餅乾一口油。
況且這些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澱粉,被人體消化吸收後也就成了「糖」,即使不額外添加糖,「糖」也不少。
02
鮮榨果蔬汁
很多商家宣傳自家的果汁是純天然鮮榨,比普通意義上飲料要更加健康,喝果汁的作用相當於直接吃了水果蔬菜。
華麗的包裝以及高昂的價格吸引了很多人購買,「貴有貴的道理」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也讓很多人對這種宣傳信以為真。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果蔬汁其實並不比甜飲料好多少。在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看做等於糖含量,純葡萄汁的含糖量和熱量,都高於可樂。
圖片來源:pexels
鮮榨果蔬汁含糖特別多。例如市售的純葡萄汁,含糖量在 16%~20% 之間,而可樂的含糖量才只有 10%。
榨汁過程會損失大量營養素。果蔬榨汁後,很多維生素會被氧化破壞(特別是維生素 C),如果去掉果渣,還會浪費大量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果蔬汁容易喝多。果蔬汁比水果蔬菜容易咽,喝了也不覺得撐,而且餓得也更快。而且榨汁後,果蔬汁中的糖分更容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更不健康。
03
乳酸菌飲料
乳酸菌飲料跟無糖食物商家的做法恰恰相反,商家對於它的宣傳是0脂肪,但是相對,為了口感,商家加入了大量的糖。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
這一瓶喝完,攝入接近50g糖,和零脂肪不長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0脂肪完全變成了噱頭,越喝越胖。
乳酸菌想要保持活性,最好在 4~6 ℃ 的低溫下冷藏。但有些超市、商鋪,為了降低成本,會將活性乳酸菌飲料常溫放置,活性乳酸菌很難存活下來。至於那「好幾百億的活性乳酸菌」,相當於變成了一罐糖水。
飯後來一瓶促消化?相當於又吃了一碗大米飯。
04
全麥麵包
嚴格意義上來說,用全麥粉做的麵包才叫全麥麵包,但它成本高,口感粗糙,很多人不愛吃。
因此,不少商家會用小麥粉為主料,摻點麥麩或全麥粉意思一下,既降低成本又改善口感,一舉兩得。
至於麵包裡全麥粉的用量,就得看商家心情了,畢竟有關成本。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配料表中,越靠前的配料代表加入的比例越高,這是某款市售全麥麵包的配料表,這款所謂的「全麥麵包」中全麥粉的含量甚至沒有綿白糖高。
購買前可以先看配料表再購買。
05
粗糧餅乾
粗糧餅乾大多數宣傳的重點都是粗糧餅乾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
他們確實含有大量膳食纖維,但是大量膳食纖維同樣會影響口感,所以商家會加入糖和脂肪來提升口感,為了讓它更好吃,只有更好吃才會帶動銷量,銷量高了才有利潤。
但是,商家只是說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並沒說不加脂肪不加糖。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你真的想吃點健康的粗糧,還是泡燕麥片最好。除了水,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不長胖了
來源:丁香醫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