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雲南: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新格局

2020-12-23 雲南網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市場監管部門網絡交易監管工作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堅持依法管網、以網管網、信用管網、協同管網,構建線上線下全覆蓋、全業務領域分工協作、政企協同治理的市場監管新格局,推動我省網絡市場健康有序發展。2015年以來,全省累計檢查網站、網店207974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1214條,責令整改網站1132個(次);提請總局處理非法主體網站4個,提請省通管局處理網站231個,查處網絡違法案件611件,罰沒金額1700萬餘元。

  堅持依法管網 築牢一體化監管法治基礎

  認真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推進市場監管法律法規向網絡市場延伸應用。聚焦網絡市場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遵循規律、順勢而為,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推動建立適應網絡市場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加強網絡市場規制體系建設,完善網絡市場監管工作制度,規範執法行為,推動網絡市場監管法治化建設。省局先後制定了《雲南省網絡經營者電子標識管理規定》《關於推進網絡市場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監管實施意見》《網絡市場定向監測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為全省網絡市場監管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堅持以網管網 提升一體化監管技術水平

  構建信息化平臺,提升監管技術手段。2014年建成的雲南省網絡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具備網絡經營主體數據管理、電子標識申請發放、數據統計分析、網站聚類搜索、網上動態檢查、電子取證分析、網上消費維權等功能,並實現與國家總局網監平臺、雲南省市場主體行政許可系統、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12315系統、行政執法系統等一體化平臺的數據自動對接。為全省網絡市場監管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拓展數據來源,提升主體數據質量。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多措並舉拓展數據來源,不斷提升網絡經營主體數據的質量。截至目前,雲南省網監系統共有已登記網絡經營主體51544戶,網站、網店數據70754條。不斷完善網絡經營主體信息,保證每一條數據的完整、真實、有效,實現數據的動態更新維護。

  規範證照公示,實現網上亮證亮標經營。對已經登記註冊並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督促其在網站主頁或從事經營活動的網頁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其營業執照的電子連結標識。

  強化執法保障,引入電子數據取證服務。建設了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購置專門的電子數據取證設備為全系統提供電子數據取證、存證、分析服務。為應對微信公眾號、特殊網頁等新業態的網絡違法行為,於2019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全省網監系統提供在線電子數據取證第三方服務。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共開通500個取證帳戶,固定在線電子證據1525條,製作電子證據取證文書220份,出具司法鑑定意見書3份。

  開展信息監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優化網絡市場監管,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準確性,提升問題線索發現和網絡案件查辦能力,以解決消費者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定向監測工作的切入點,針對重大節日或「雙11」等集中性網絡促銷時段,結合全省網絡市場專項行動、各地的市場集中整治等工作,有重點地開展定向監測。2015年以來,先後圍繞旅遊市場、普洱茶、保健食品、野生動植物、疫情防護物資、線上熱銷商品等領域,累計檢查省內自建網站10107個,重點監測國內大型電商平臺,累計下發或移交問題線索492條。

  堅持信用管網 創新一體化監管方式

  落實電子商務經營者責任。以省內電子商務平臺、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為重點,圍繞供應商資質審核、商品準入退出、商品質量管控、網絡食品經營、商標專用權保護、合同規範、消費維權、網店實名等內容,引導電子商務經營者健全完善交易規則和管理制度,督促網站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自覺守法經營。綜合運用聯合座談、行政約談、行政指導、告誡等手段,強化電子商務平臺「第一責任人」意識。督促平臺落實基本義務、治理義務、協助監管義務。2019年在全省組織開展了落實電子商務平臺責任專項行動,對全省共有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綜合性平臺、商品交易平臺、社交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和APP共計48個進行線上線下執法檢查,共現場糾正和限期整改涉及平臺落實各項義務情況問題228個,對相關平臺召開行政約談會72次,有效助力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科學制定抽查計劃、事項清單,合理確定抽查比例。靈活採用實地核查、書面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逐步完善網絡市場事中事後監管手段。截至目前,我省電子商務市場主體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有1484戶,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有86戶。

  加強網絡市場監管調查研究。2016年省局與省政府研究室、省商務廳合作,牽頭完成了《雲南推進網商健康發展》課題的調研、評審和結題工作,向省政府提出了創業創新推動網商跨越式發展、推動服務型平臺網商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支持重點特色領域網商主體做大做強、促進網商集群集聚發展、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等諮詢建議。加強對網絡市場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調查研究,2019年指導德宏州制定出臺了《德宏州珠寶翡翠網際網路直播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堅持協同管網 夯實一體化監管制度保障

  建立內部協同監管機制。積極整合監管資源,內部職能機構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原則,按照線上線下職能一致、業務歸口管理要求,在依法履行監管職能的基礎上,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實現監管職能銜接、互補、融合。各級網監機構充分發揮技術保障作用,及時為相關業務主管機構、執法辦案機構提供技術支持等服務,統籌推進網絡市場專項行動,形成齊抓共管的網絡市場監管工作格局。

  建立外部協作監管機制。2015年省局與省通信管理局建立經營性網站監管協作機制。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涉罪案件移交、協辦、協查機制。2017年,建立了雲南省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有11個委辦廳局。2020年,調整完善了雲南省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調整充實為14個。同時,完善工作規則和要求,充分發揮聯席會議作用,按照「各盡其責、協同管網」要求,加強對州、市指導和部門間協調協作,增強監管合力,形成高效有序的網絡市場監管長效工作機制。

  建立政企共治監管機制。2020年,省局與京東集團籤訂政企系統平臺合作備忘錄,為雲南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通「紅盾京通」系統,建立雙方數據交換共享、信息交流平臺和工作對接、政策指導交流等機制,以提高我省網絡市場治理與服務水平,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建立異地協作監管機制。不斷加強與各省市市場監管部門特別是國內平臺經濟發達地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合作,建立完善信息互通、跨省網絡案件協查等制度,提升區域間網絡交易監管的協同能力和監管效率。

  建立公眾參與監管機制。充分運用各類新媒介,加大違法行為曝光力度,發揮公眾和輿論監督作用,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促進市場自我淨化,構建社會共治格局。2015年以來,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新聞網站等媒體,發揮媒體宣傳主陣地作用,及時報導工作措施、成效和典型案例,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網絡維權能力,不斷增強網絡市場專項行動的社會參與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暢通消費維權通道,配合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能處室處理網絡投訴。暢通來訪來信、網絡監管平臺、12315平臺和省局「兩微」、門戶網站消費維權通道,及時啟動了「中國消費者協會電商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直通車)平臺」,全省各級消協通過「直通車」將網絡購物消費投訴移轉到涉事的網絡交易平臺,並監督交易平臺及時處理。截至目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妥善處理網購投訴舉報3309件。

  加大執法力度 深入開展網監專項行動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結合群眾關心、輿論關注的多發、易發、重點難點等問題,加強對網絡市場中重點領域和重點商品及服務的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從2017年以來連續4年組織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對網絡市場中存在的未公示證照等有關信息、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智慧財產權、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價格欺詐、網絡傳銷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切實維護網絡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雲南網記者 雲仲肖

相關焦點

  • 搶抓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機遇 在大有可為中更加作為
    ,搶抓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機遇,積極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12月9日,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開放·智慧·創新·穩健2019十大重慶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兩江新區舉行。
  • 李鴻忠: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李鴻忠: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12-10 0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福建要立足自身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作為
    福建作為一個具有獨特的對臺優勢、港口優勢和生態優勢的省份,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立足自身優勢,搶抓機遇,加快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深度對接和利用全球化的產業、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主動擔當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 國家發改委: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部分學校先行先...
    多知網7月16日消息,根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昨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公布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具體來看,要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 抓住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 歐派家居積極探索家具新零售發展之路,實現線上和線下消費的一體化
    2020年的疫情,受網際網路思維的衝擊,家居行業不再僅僅是從線下到線上那麼簡單,其中線上定製等服務方式區別傳統線下訂購方式,直逼消費痛點,加快了促單的效率,也體現出家居業未來消費市場的強大挖掘力,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也在變革中迎來模式創新升級。
  • 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包頭市作為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怎樣認識新形勢的?趙江濤:進入新發展階段,包頭市面臨的發展形勢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各種機遇相互疊加,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 恆昌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帶動傳統銷售場景服務升級
    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區間複合增速20.6%。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體之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也預測,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或將達到60萬億元。數字經濟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
  • 張大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數字貿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動能
    在最近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進一步強調,我們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數字經濟是正在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孕育著極大的商機,是各國都在努力爭取的新經濟增長點和發展機遇,其中大國的競爭和博弈十分激烈。
  • 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格局下網監機構職能與定位探析(下)
    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關鍵是監管,核心是一體化。如何讓各業務條線的監管工作從線下向線上延伸?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一個稱手的監管工具,這就是監管業務子庫。  什麼是監管業務子庫?網監處在開展數據監管的過程中,將網絡經營主體庫中的網站、網店與商事主體的註冊、許可、監管等信息綁定。但是否每個業務處室的網監工作都與所有的網站和網店有關呢?答案是否定的。
  • 柯瑞文: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動能
    「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柯瑞文在論壇上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但數字經濟表現的非常「搶眼」,展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前景。
  • 堅定信心奮力拼搏 搶抓機遇創造新業績
    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以時不我待的勁頭搶抓機遇,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實,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向建黨100周年獻禮,不斷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 【數字經濟下的「新勞動者」⑦】新零售服務體驗師張瑾萱:打通線上...
    【開欄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福建省發揮創建數字中國示範區的成果優勢,引導線下經濟加速向線上轉移,數字經濟創造了經濟發展新機遇。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背後,有新時代勞動者不斷釋放創造潛能的創新激情和辛苦付出。
  • 搶抓新機遇 實現大發展 奮力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
    一是以更寬視野謀劃發展,內優外拓的格局進一步凸顯。立足區域發展格局,以前瞻視野和升維意識謀劃發展,有效突破了一批關係長遠、牽動全局的大事要事。區位優勢加速顯現。堅持把交通區位格局重塑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地位,牢牢把握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機遇,超前謀劃布局,積極向上爭取,推動北沿江高鐵在如皋設站、張皋過江通道計劃提前實施,如皋現代化立體交通格局加快形成。
  • 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述評④丨做好市場這篇大文章
    ,綱舉目張之要在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浙江在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上有優勢、有基礎,要著力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為全國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開路先鋒。12月7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貫徹全會精神、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系列述評,第四篇為《做好市場這篇大文章》。
  • 上海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模式
    研究提升技術應用 擴大網絡監測領域上海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模式□ 本報記者 霍一夫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根據今年疫情防控、長江禁漁等工作要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會同相關主管部門研究禁限售名單,要求納入平臺禁售商品服務名錄和違禁詞庫,加強系統篩查和人工審核,嚴禁涉嫌違法商品進入平臺銷售
  •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的廣州天河投資新機遇
    當下,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廣州正展現超大城市的作為和擔當。作為經濟強區的天河,正著力實施創新驅動,以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持續「加碼」營商環境創新,搶抓大機遇,釋放新活力。 大平臺帶動大發展,雙循環迎來新機遇。
  • 認清新發展形勢 搶抓新發展機遇
    近日召開的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科學分析了宿州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和風險挑戰。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整體來看,我市「十四五」時期仍處於加快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