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爸爸」走紅,反覆修改家長群名稱,老師哭笑不得:移出群聊

2020-12-23 騰訊網

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長要和老師經常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之前家長只能通過電話或者面談的方式和老師交流,現如今通訊技術發展聊天群成了家校交流的便捷工具。

學校為了方便發布通知,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繫,會讓每位班主任建立一個家長群,這樣能隨時溝通。一位老師組建完班級群後,要求家長更改自己的名片,按照學生的名字改成某某家長,本來很簡單一件事,大家都按要求改了名字,但有一位家長卻不走尋常路,反覆改了幾次把老師氣得不行。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位家長修改名字時改錯了地方,直接把群名稱改成了某某爸爸。老師發現後及時把群名改了過來,並讓他再次修改自己的名字,但這位家長又一次把群名給改了,如此反覆了多次,老師氣得無語又哭笑不得,只能暫時把他出了群聊。

這位「倔強爸爸」的操作讓人忍俊不禁,他內心估計也有很多問號。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家長不太會操作聊天軟體等,他們平時只用這些軟體接收、回覆信息,關於怎麼建群、修改信息等很少接觸,所以會鬧出一些笑話。

但是現在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離不開這些軟體,所以家長們還是要緊跟時代步伐,多多學習。雖然社交軟體讓人疲於應付,但和孩子學習相關的班級群,家長一定要多加關注。

家長群具有很大的作用:

1、縮短家長與老師的溝通距離

家長忙於工作,但和老師的溝通不能少,這時家長群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老師會在家長群中發布孩子的家庭作業和在校表現,家長看到後有問題可以直接私聊老師,縮短了彼此師的溝通距離。

2、減少矛盾的產生

有了家長群,家長和老師的交流機會增多,彼此能多些理解,少些誤會,減少矛盾的發生。老師也能從家長身上獲取孩子在家的表現,能更全面的認識學生,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減少師生隔閡,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3、方便家長之間溝通互動,交流經驗

家長群方便家長交流互動,彼此可以交換教育孩子的經驗,取長補短,完善各自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長互換意見,分享經驗,能學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從而幫助孩子不斷提升,大家共同進步。

家長群的環境需要家長們共同維護

家長要明白家長群存在的意義,不要在群內發一些和孩子學習無關的內容,更不能發小廣告、求點讚等。要和其他家長一起共同維護群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學習提供方便。

家長和老師經常溝通才能幫助孩子進步,所以要好好利用家長群,有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溝通時要保持平等的態度,尊重老師。有疑問或者不滿的地方,等了解清楚後再和老師交流並提出改進建議,不要態度強硬地指責、抱怨。這種處理事情的方式只會引起老師的反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最固執老爸」走紅,和老師爭改「家長群」名稱,群裡人笑出內傷
    今日話題:最固執老爸和老師爭改"家長群"名稱 教育如今是所有人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為了孩子能夠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家長與老師也更是建立起了聯盟的關係。 所以家長群應運而生,其實這樣的媒介還是不錯的,老師有事情可以方便在群內通知家長,留作業並且共同監督孩子。
  • 微信群聊備註在哪裡修改 怎麼給微信群聊名稱更改備註方法
    微信新增了群聊支持群名備註功能,當我們修改備註後是儘自己可見的。而且原來的群名也會在備註的下方,方便我們辨認。微信群聊名稱怎麼備註呢?下文教大家。  微信群聊備註可以改嗎  原本我們只可以對好友進行備註,備註好友的名稱是為方便辨認,好友改名後也能快速找到。
  • 女兒沒戴紅領巾被停課,單親媽媽據理力爭,卻被老師移出群聊
    現在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原本都是為了孩子好,可以方式和觀念的不同就容易有隱患。養育一個孩子原本就困難,那麼單親家庭帶孩子就是難上加難,小林媽媽就是這樣的家庭,她離婚以後獨自帶著女兒,可是女兒的教育,依舊讓她有些有心無力。
  • 「媽媽,老師為啥總問我每天吃不吃屎?」家長質問老師後被移出群聊
    閆女士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微信找到兒子的這位英語老師。她想問個究竟,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經常在大庭廣眾下這樣問兒子? 誰知,這個老師一句話就把天聊死了。她非常輕描淡寫地說:「跟你道歉。」再也沒有了下文。 太氣人了,這是什麼態度呀?
  • 微信被拉黑或者移出群聊怎麼辦?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了,比如「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你已被移出群聊」「某某開啟了朋友驗證,你還不是他(她)朋友」等問題,會給大家的交流帶來一些煩惱。尤其是看到自己被移出群聊的時候,也許很多人的內心都會多少有些觸動。
  • 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山東一法院庭長被起訴 "群官"該咋管?
    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  法院一庭長成被告  山東平度市人民法院一庭長因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成被告,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的「柳某某與劉某某一般人格權糾紛民事裁定書  柳某某訴稱,原告在微信群「訴訟服務群」內發言時,被群主劉某某移出群聊,至今無法進入該群。請求判令被告重新邀請原告進入微信群「訴訟服務群」、被告連續三天在該微信群內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平度市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因被告劉某某系該院立案庭庭長,該院不宜行使管轄權。報請青島市中院指定管轄。
  • 青島一英語老師拿學生舉例:你每天吃屎嗎?家長要說法被移出群聊
    前兩次樂樂只當她是在開玩笑,第三次樂樂就有點不高興了,等到第四次他就告訴了家長。 本來閻女士和丈夫劉先生是想提高樂樂的英語水平才給他報了班,這下反倒給孩子帶來了精神上的傷害。
  • 曬清華大學通知書被移出群聊,看完家長的做法,網友:要我我也踢
    隨著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都一直在不斷地提高,現在的人們雖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是好好學習依然是孩子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所以高考也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一個重點,不少的家長都對自己孩子的高考成績會十分的關心。
  • 寶媽家長會上「炫富」,直接被移出班級群,網友:老師做得好
    寶媽家長會上"炫富",直接被移出班級群,網友:老師做得好有人說家長是孩子行為的模板,當家長樸實低調時,孩子多半也謙虛懂理,當家長蠻橫強硬時,孩子也會目中無人。所以家長不只要在育兒上下功夫,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踢群」第一案!被群主移出微信群,法院會怎麼判?
    群主能否隨意踢人出群?最近,山東省萊西市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原告柳孔聖訴被告劉德治名譽權糾紛案,並當庭作出裁定。無端被移出群聊 律師起訴群主損害聲譽這個「訴訟服務群」是2018年5月31號,平度法院立案庭法官於建平為方便溝通而建的,群裡多是平度的律師、法律工作者,柳孔聖就是被其他律師邀請入群。
  • 這裡有套「你被移出群聊」的整蠱大全 | 曉技巧
    最近知曉君被整了,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只是因為我承認了自己在吹牛方面的不足,就被移出了群聊。任何人被突然移出群聊都會感到莫名其妙吧?然而沒想到的是,有同樣感覺的不止我一個,其他群友也表示了疑惑。察覺到問題所在,我長按了「你被移出群聊」才看穿了這個整人套路。
  • 河南某中學強行要求學生購買四套校服,質疑的家長直接被移出群聊
    近日,又一起關於校服的矛盾案例被一位家長在網上爆出,河南新密一所初中給學生定製了四種顏色的校服,各個班級的班主任直接把收款碼發到了群裡,二話不說就是要求繳費,也沒有說明如何開具收費憑據,大部分家長都是老老實實趕緊交了費,其中有一位家長(楊先生)詢問了班主任關於收費票據的問題,隨後就被班主任移出了群聊,讓這位楊先生既尷尬又憤怒。
  • 女兒忘戴紅領巾,被停課1天,單親媽媽怒了,卻被老師移出家長群
    又委屈又生氣的小林媽媽,第一時間回復了老師在群內的信息,她是這樣說的:老師您好!我有點疑惑,小林只是沒帶小卡紅臨近而已,我個人認為私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即可,公開在群責備學生及家長有些不妥。不過這是我一個小小的建議,不同老師處理事情的方法不同。還有一點就是,老師有權利不讓學生上課嗎?
  • 將成員移出群聊、群主竟成被告,這波操作什麼意思?
    新聞連結據報導,山東平度市人民法院一庭長因將微信群成員移出群聊成被告,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的「柳某某與劉某某一般人格權糾紛民事裁定書」披露了這一案件。該裁定書顯示,原告柳某某與被告劉某某人格權糾紛一案,平度市人民法院於2019年2月22日立案。
  • 女孩忘帶紅領巾被停課,單親媽媽反駁被移出群聊,網友道出真相
    大家應該都經歷過,沒戴紅領巾被老師批評的事情。一般都是寫檢討,或者是罰站一會兒就過去了,可是有一位單親媽媽,缺遭遇了讓她憤怒的事情。最近小林遇到了一個煩心事,因為女兒在學校忘記戴紅領巾,導致班級被扣了一分,她反駁了一下老師,結果直接被移除了群聊。原來當天學校有人要來視察,學校要求統一著裝,都帶好紅領巾打掃好衛生,提前會有學生組的人來檢查。
  • 任性家長班級群暱稱叫「爹」,老師很尷尬,家長群守則:兩小心三不要
    但在家校軟體的使用中,老師會邀請家長入班級群,家長如果不改群名的話,就會默認顯示註冊的用戶名。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家長註冊名就很任性了,取什麼名不好,取了一個名叫「爹」,讓班主任老師十分尷尬了。班主任只好提醒這位家長儘快改群名為學生家長,可遲遲不見反應。 為此班主任只能一一對應名單,找出了是哪位學生的家長,最後打電話叫他改名稱。
  • 微信新功能曝光:群聊名稱備註 僅自己可見
    一直以來,好友微信名可以備註,但微信群名稱卻不能備註,一旦修改所有群裡的人都會顯示最新的名稱,加入的群多了之後,就會顯得很亂。而最近,微信已經上線了備註群聊名稱功能。用戶可通過群聊設置的「備註」功能修改,「備註後的群聊名稱僅自己可見」。
  • 家長群裡質疑老師收禮排座位 被班主任踢出家長群
    現在的人們,習慣根據場合、事情的不同,劃分成很多圈子,而各種各樣的微信群,也就應運而生了。學生家長群,就是這類圈子微信群中的一個。不過,有人發現,家長群裡的故事,可不簡單;很多時候老師隨便發條信息,群裡的家長們都會一窩蜂地"點讚"稱頌。
  • 微信支持個人備註群聊名稱,真香
    最近,微信已經上線了備註群聊名稱功能。用戶可通過群聊設置的「備註」功能修改,備註後的群聊名稱僅自己可見。微信是否有必要進行這個改動?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微信在最新版本的更新裡,添加了一個新功能:對微信群名進行備註。注意,這裡不是說的「我在本群的暱稱」,是備註這個微信群在我這裡顯示的名字。
  • 你已被移出群聊!
    近日,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無數網友看完表示:發這種信息的人,會果斷被我們移出群聊雖然網傳的這個悲劇不知是真是假,但經常在朋友圈裡看到的「帶詛咒的消息」卻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