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沒有人會感到陌生吧。雖然很多人並未深入了解佛門,但對這幾個字應該非常熟悉。無論我們是在一些影視劇中,還是參觀寺院,等等,處處都會見到它的身影。雖然我們常念叨,但是對於大多數不學佛都人來說,它的深意鮮為人知,大家基本上都停留在一個錯誤的知見上,甚至於連它的讀音都沒搞正確。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重點來為大家解讀「南無」這六個字背後的含義,希望大家受益。
首先,我們糾正一下讀音,「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我們不要依照漢語的發音習慣來讀。「南無」不讀「nan wu」,而應讀作「na mo」,是佛教專用語,用於佛菩薩名號前,用來表恭敬,可不是世人誤解的「南邊沒有」的意思。比如,我們稱念佛菩薩名號,會說「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等等,這一點大家理解即可,不要隨便亂用。
然後說一下「阿彌陀佛」。許多不了解佛門的人,因為覺得「阿彌陀佛」出現的頻次比較高,可能會習慣性地將其視為佛教裡威望神通最大的佛,將其與佛祖釋迦牟尼佛混淆,這是錯誤的。佛祖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而「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被稱為「接引佛」,接引娑婆眾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之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傳頌。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南無阿彌陀佛」亦是淨土宗的六字大洪明。「若人臨命終時能一心不亂、執持名號,即可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往生淨土」,這一點,《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詳細記載。
西方極樂沒有任何痛苦,只有極樂,所以是眾生念佛修行人所嚮往的往生之處。我們一般看到的阿彌陀佛像,其造像主要特徵便是,左手持蓮花,右手呈接引狀,寓意接引苦海眾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阿」是「無」,「彌陀」是「量」的意思,「佛」即世間大修行、大覺悟者。「阿彌陀佛」連在一起,代表無量的光明、壽命和智慧,所以,「阿彌陀佛」別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南無阿彌陀佛」合起來就是皈依世間大覺悟者、向世間有大修行者致敬。
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的老師,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和大勢至菩薩一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兩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一般都設有西方三聖殿。
世人稱念「阿彌陀佛」,不是說其功德最大,我們稱念哪尊佛號的功德都是一樣大的,不必對此存有分別心。稱念「阿彌陀佛」,是表明自己一心往生極樂世界的決心,和對阿彌陀佛的至誠皈依,希望得到阿彌陀佛慈悲接引。那麼,我們平時也可默念「阿彌陀佛」,或者佛友見面打招呼皆可稱念「阿彌陀佛」,以時刻提醒自己精進修行。
有人說,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遠,如何到達呢?修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一切唯心造。佛門裡常說一句話: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再遙遠的距離,一念即可到達。修行是修心,我們念佛號一定要觀照好自己的念頭,不生妄念、不打妄想,不掛礙顛倒,念念清淨,則無處不是極樂世界。
「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心中雜念太多,就是身在極樂,也如同身處地獄。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功德絕不在表皮功夫,而是要攝心、用心啊。至誠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