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總是卡殼、遲鈍怎麼辦?提煉孩子語感可不止是增加閱讀量

2020-12-11 騰訊網

文/蘭媽談育兒

說起孩子的成長,除了時而操心要孩子掌握學習要領之外,長遠計劃的父母還會擔心孩子以後的生活質量,比如社會生存最需要社交能力和高情商,高情商和社交能力不賴的孩子往往更受歡迎,在工作和學習上也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幫助,都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實際上一個會說話的人同樣也會愛笑、運氣不差。

我都知道在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基礎上,首先需要孩子說話流暢、能夠說好話,但總有一些孩子受環境、言語發育影響說話卡殼,一句話若磕磕巴巴地遲鈍就很難激起交流欲,而通常情況下,家長們在提煉孩子語感的時候都喜歡從增加閱讀量開始,但實際上語感發育不起來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比如以下幾種常見情況:

1)孩子沒有說話的語言環境

在現如今流行的教育裡,幾乎大部分父母對孩子都了如指掌,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兒、甚至是一句積極哼哼,父母都知道他們想要做什麼,甚至還要爭著搶著去幫孩子去做這件事情,如果孩子需求沒有經過語言表述就可以達到目的,那麼孩子自然是沒有了說話的語言環境,在不說話的情況下語感又從何鍛鍊呢?

2)語言環境過於七七八八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包括語感發育都是從模仿開始深造,如果我們細心觀察的話都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第一次開口所喊的稱呼,絕對是平常照顧孩子最多的那個人,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大夥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有本能反應地先教孩子喊自己的習慣,這是一種渴望從孩子身上得到重視感的平衡、也是語言訓練的基礎回應所需。

3)孩子說話時總是遭到打擊

說話是自然也是生命賦予每一個人的寶貴財富,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需要交流,同時也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典型表現,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過於武斷,也總是將孩子看待太過嚴厲,就怕一句鼓勵會讓孩子連翻倒退,但總是遭受打擊的孩子沮喪起來更可怕,輕微者會封鎖內心不願意說話,重度抑鬱者甚至會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所以說,孩子的語感提煉可不僅僅是增加孩子的閱讀量那麼單一化,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一定要從以下幾種鍛鍊多試試:

1、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說話除了本能所需的語感萌發之外,還有豐富的詞彙量去增強語感效果,同樣一件事情可以用很多種方式說出來,而這個時候不同的說話方式就是指孩子的詞彙量如何了,豐富的詞彙量進而也提煉了孩子的語感效果,比如孩子想看電視,一句「我要看電視」、「我想看昨天沒有看完的那集動畫片,某某個畫面好神奇呀」,這樣的語感表現哪一家更讓人舒服呢?

不出意外地說,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選後者吧?畢竟前者的語感太過單一、也過於霸道命令化,而後者的語感雖同為想看電視想法,但孩子的語感裡有對昨日的總結和今日的憧憬,這就是詞彙量帶來豐富語感效果,如何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遐想的空間,比如孩子想看電視時引導孩子說出為什麼想看電視,或者讓孩子講一講昨天動畫片裡最感興趣的某個橋段……

2、多給孩子提供表達的機會

豐富的詞彙量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和捷徑,唯一腳踏實地的方法就是多想多看、多總結、多陳述,所以說孩子的語感提煉一定要家長多給孩子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每一個孩子天生就是一個喜歡伸小腦袋四處張望的好奇寶寶,他們的語感也往往過於磕磕巴巴、嘰嘰喳喳。

如果孩子的日常表達能力本來就比較差一些,那麼他們的語言表達機會也比較少,這個時候想要提高孩子的語感能力就一定要多給孩子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唯一的空間提供就是「忍耐」二字。

任何一個孩子剛開始說話的時候都是卡殼,一句話一字一字地蹦出完全是「說者無意、聽著疲倦」吶,這個時候若我們不耐著性子完整地聽孩子把話說完,孩子的語言表達機會又從何而來,最重要的是打斷孩子說話是不禮貌、也是不尊重,孩子未來會以同樣方式回饋父母不說,在言語的表達能力上也往往不自信、害怕去表達。

3、和孩子溝通的方式要多樣化

提高孩子的語感,除了要有豐富的詞彙量和多表達之外,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一定要多樣化,當過家長的朋友們都是知道的,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成長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獨立的小空間,也有了屬於自己不想分享的小秘密,而這個時候往往在家長失落的間隙,他們還想盡辦法去抓緊孩子、不停地幹涉,就是為了一個「孩子還需要我」的念頭。

但折騰來折騰去,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孩子長大了,越想把他們留在身邊、孩子反而逃的越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感慨「親子一場,到頭來卻落了個仇人」,實際上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是在於小時候缺少了溝通方法,在絕大多數家庭裡親子間的溝通,要麼是孩子命令家長、要麼是家長命令孩子,任何一個人都不樂意命令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試問這樣的溝通方式又怎能讓親子關係好的起來呢?

想要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多樣化,實際上有很多生活小竅門,比如以傳紙條、留便利貼,發訊息,或者是有趣的稱呼,比如「小可愛」、「王子(公主)殿下」,有趣的稱呼不分類型!只要是孩子喜歡通通都可以運用到,比如我的女兒昨天喜歡吃草莓、我會稱呼她為「小草莓」,今天寫作業積極用功了我又會稱呼她「勤勞的小蜜蜂」……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焦點

  • 從小閱讀的孩子vs從不閱讀的孩子,真正的輸贏就在「閱讀差異」
    專業家庭最注重孩子詞彙的輸入,福利家庭基本顧不上孩子詞彙語言的培養。結果到孩子3歲時,專業家庭孩子的詞彙量已經達到了1100個,而福利家庭孩子詞彙量只有525個。研究結束時,他們的智商分別是117和79。0-6歲的孩子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除了日常生活用語,書本更能幫助孩子增加詞彙量。
  • 閱讀能力差怎麼辦?6個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大語文時代的到來,高考語文的改革,都在強調:「得閱讀者,得語文」。高考語文改革不僅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還增加了閱讀速度和閱讀題量。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卷面字數的增加以及閱讀範圍的擴展。而且閱讀量的增加不僅體現在語文這一個科目上,其他科目都在增加。未來,閱讀將是一切學科的重要基礎。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如果孩子有下面這6種表現,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1、反應遲鈍 很多邏輯性差的孩子反應都是非常遲鈍的 比如說在和別的孩子玩遊戲時,邏輯能力差的孩子對遊戲規則總是記不清楚,和朋友重複玩許多遍,最終才能搞懂遊戲規則的玩法。
  • 孩子不喜歡讀書,學會這3個方法,從此徹底愛上閱讀
    這可愁壞了夫妻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和小孩在說太深了,覺得小孩子不懂又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但是不用擔心孩子不喜歡讀書,將來的學習成績受影響,會像自己一樣初中畢業以後也出來打工。看書不但是增強了語言能力,還豐富了一個人的詞彙量,能夠讓你在感嘆夕陽的美景的時候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也會增加自己的詞彙量,掌握更多說話的技巧,還能夠在合適的場景中,說出合適的語句,這是一個語感的培養過程。這些都是將來孩子寫文章的語言能力的基礎之一,閱讀能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不會尊重長輩,說話總是沒大沒小怎麼辦?從小的教育不能少
    孩子不懂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對他們將來長大之後的影響是很不好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沒大沒小呢?表達方式有問題當孩子與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他們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說話的時候並不會顧及說話方式,甚至會帶有一些攻擊性的詞語,這些話在別人耳中聽起來就會覺得孩子說話沒規矩。
  • 孩子們說單詞總是記不住,怎麼辦呀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有很多同學反饋單詞總是記不住呀!今天記明天忘,這怎麼辦啊?講一下自己的切身體會,剛開始我學英語的時候也是死記硬背,但是後來我們到了高中、大學的時候,有一定的語感就知道單詞,一定是根據發音來記。那麼有一些家長朋友們可能就會說,我們的孩子才剛開始學英語沒有語感那怎麼辦呢?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要先要學習字母在單詞裡面的發音規則。拼讀單詞就是訓練我們會讀就會默寫,當然也是需要訓練的。訓練記字母的發音規則,記單詞就會越來越容易。
  • 受不了孩子總是哭,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唉,我就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我就很討厭孩子哭,能不能寫一篇孩子鬧情緒的文章呢,我現在真是你寫一篇看一篇,想著我家孩子在小點就好了!唉!
  • 孩子學習英語有沒有捷徑可循?英語教學的4個訣竅,家長要知道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現在越來越被重視,而且作為考試科目之一也決定著高考的分數,所以很多家長現在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語感,提高孩子對英語的熟知度。不過,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英語在小的時候沒有及時打好基礎,導致現在語感差。儘管很努力,但是沒有技巧可循,單詞記不住,語法掌握錯誤,導致成績很落後,學生很「受傷」。為什麼有的孩子英語總是學不好?1.
  • 孩子表達能力差是什麼原因 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與所受教育和生育環境因素有關,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咱們來了解一下。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
  • 10個對話方法,增加自閉症孩子的詞彙量
    父母與孩子講話的方式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對孤獨症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父母應常常與孩子說話(面對面使用簡單的語言),談論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看到的事情和經歷的事情,為孩子的動作和玩具命名,進行活動的同時進行解說,這能促進孩子說得更多,幫助孩子發展更大的詞彙量。
  • 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先懂其原因,改變孩子學習習慣從當下抓起
    於是,我就順勢問孩子,你平時在家裡都讀什麼書呢?孩子搖搖頭說,都是媽媽買的書,她喜歡給我讀故事,可是我並不喜歡聽那些故事,而且媽媽總是會問我很多問題。我接著問孩子,媽媽都是喜歡問你什麼呢?一、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就要搞清楚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家長抱著拔苗助長的心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會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因此總是會幫助孩子做出選擇,大多會為孩子選擇一些經典名著,以此來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
  • 孩子說話比別人慢,家長擔心是沒用的,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
    案例1:小麗家的小娃今年已經有兩歲多了,但是小娃在說話方面還是很不流利,總是哇哇唧唧的,很少能說一些完整的話,小麗也很著急,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小梅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視頻,就是她的孩子在家看簡訊的視頻。但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並不流暢,總是指著書,句子也被打斷了。然而,孩子發展緩慢與孩子的教育有關。
  • 讓孩子從此愛上閱讀怎麼辦?讀本文就行了!
    現在很多孩子不愛學習語文,不愛寫字,不愛閱讀,不愛不愛,一切與語文學習有關的事物都牴觸,那可怎麼辦?遇見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著急,小編現在就談談解決方法。對於學生來說,閱讀是最好的提高興趣的方法。啥?您說這您都知道?不,看下面,歡迎關注作者,收藏轉載本文呀!
  • 孩子文言文學不懂怎麼辦?用這個方法,笨鳥也能先飛
    而在新教材中,古詩詞的背誦篇幅又有大幅增加。據統計,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小學生們要學習的古詩詞內容增加到了128篇;初中學生要學習的古詩詞內容,也增加了51%。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高考中,文言文部分考試將更受重視。而且,就算是高考沒有將文言文所佔比重分數提高的現在,學生們也應該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基礎。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微信搜索公眾號:有度思學 (ID:youdusixue),關注後點擊【全部文章】可查看以往推送的全部內容,可搜索相關內容。菜單【預習複習】中可獲取更多練習題!!!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
  • 「初哆咪育兒」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上)
    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我紅了眼眶,帶著多大的盼望與勇氣,面對親戚的懷疑與不支持,我還是為了孩子來找心理師,我想知道的是「孩子到底怎麼了?我該怎麼辦?這孩子未來該怎麼辦?」在諮商前,我會請媽媽跟小男討論,帶他熟悉的玩具、故事書、作業來玩,目的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與減少焦慮,因為小男是來到新的地方(諮商所) 、見新的人(陌生心理師),帶玩具也能了解孩子平常喜歡的遊戲、玩具、玩偶、玩的型態,我使用的是策略取向親子遊戲諮商,小男在一開始無法眼神對焦、說話,大概20分鐘後開始跟我互動,我會觀察孩子需要多久時間放鬆、用什麼方式互動、我是否能逐漸增加溝通種類與難度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得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當媽的別著急,科學引導效果好
    小孩子學會說話是許多家長特別開心的事情。但是有的孩子,卻出現遲遲不會說話的情況。當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會了喊爸爸媽媽了,而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開口,那麼,孩子說話晚怎麼辦呢?
  • 孩子詞彙量少說話不完整怎麼辦?改正4點幫孩子開啟語言天賦
    01說話不完整的孩子很操心3歲半的豆丁是我朋友家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沒幾天老師最近反映,孩子說話總是說不全,一個字一個字的表達,想要說明白一件事情很費力,但孩子表現得很聰明活潑,不像是智力問題。是不是平時家裡缺少對孩子的語言啟蒙引導?這種孩子比較常見,關起門來,在家裡可能不會引起注意,因為父母和老人對孩子太熟悉了,照看的也很精細。
  • 如何成為孩子的閱讀導師
    此循環圈由「選書」、「閱讀」及「回應」三個環節組成,一本好書,一段愉快的閱讀經驗,將為讀者開啟下一段閱讀旅程,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乍看之下,循環圈描述的似乎只是一個人人皆懂的常識,無甚深意。唯有這類真正的好書,才能打開兒童的視野、提高兒童的閱讀境界,讓他們的閱讀品位與能力得到質的飛躍,真正步入閱讀的殿堂,成為優秀的終身閱讀者。二、 閱讀「所謂讀者,就是要為自己而閱讀,而所有的閱讀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你能認同上面這句話,那麼相信你也一定能夠接受以下這個觀點:要把孩子培養成一位讀者,一定也要給他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