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養成文明用語,禮貌做事的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從小被寵愛長大,不僅生活衣食無憂,父母老人對他們也是愛護有加,但是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可能會不懂得尊重別人,沒大沒小。
在家裡的時候這種情況如果很明顯,到了外面之後他們可能也會不懂禮貌,面對這個問題家長會很頭疼,道理誰都懂可是用在孩子身上可能就不管用。
孩子不懂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對他們將來長大之後的影響是很不好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沒大沒小呢?
表達方式有問題
當孩子與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他們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說話的時候並不會顧及說話方式,甚至會帶有一些攻擊性的詞語,這些話在別人耳中聽起來就會覺得孩子說話沒規矩。
喜歡挑戰權威
還有的孩子因為家庭成長的原因,特別喜歡和家長抬槓,挑戰權威,這就說明家庭環境中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寵著孩子的,導致沒有人在孩子心目中是值得被尊重,失去了大人的權威之後,孩子就會很容易在家裡肆無忌憚沒大沒小。
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還有的孩子是想要體現出自己的存在感,於是就會在家裡故意說一些讓父母生氣的話,因為家長發怒也會將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心直口快
還有的孩子並不是故意說一些沒大沒小的話,只不過是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不會顧及對方的感受。
一個處理不好自己和他人關係的人,一個因為說話而得罪別人的人,將來不管是在學校還是進入社會,對於孩子的未來都是很不利的,將會嚴重影響社交關係。
那麼當孩子出現沒大沒小,沒有規矩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將孩子引導成為一個懂禮貌會說話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呢?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在他們說出一些傷人的話,或者是做出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時,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會對別人造成的不好的感受。
家長在和孩子表述的時候要注意語氣語調,最好不要用責備的方式,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出他們做錯的地方。尤其是當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家長的語氣很重要。
通過故事講道理
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家長可以通過繪本或者是動畫片的形式,來讓孩子意識到講禮貌的重要性。
要讓他們知道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不能隨便看不起別人,更不能對長輩或者是老人用不尊敬的方式和語氣說話。
不管什麼年紀的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教或者講道理,他們可能未必聽得進去,相反用講故事的方式,能夠更加委婉地指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可以注意在一些平常的日子寓教於樂,這樣會更加自然。
或者可以通過遊戲,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讓孩子在場景中體會被不尊重的人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這樣他們就能夠學會換位思考,下一次就會感同身受地用更加禮貌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大多數孩子對別人不尊重未必就是故意的,而是他們不知道正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因此父母在平時他們說話不妥當的時候,教給他們如何正確地說話做事,而不僅僅只是批評。
有的時候孩子只是在模仿別人怎樣說話,而並不知道這樣說話做事不妥。
養成文明禮貌說話做事,需要家長平時多這樣做:
1.做出好榜樣
孩子在學齡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家長相處,所以要注意父母的榜樣作用,孩子的很多不懂禮貌,不尊重人的行為都是模仿大人學來的。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言行,在任何時候都要意識到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2.及時糾正
很多孩子不尊重人的習慣都是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糾正導致的。
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任何沒規矩的行為和語言的時候,就要馬上及時糾正。如果說從小就沒有養成不良習慣的土壤,孩子長大之後肯定就不會有這樣的壞毛病。
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人對孩子說他這樣的做法是錯的,長大之後他們就會很難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就更不要提改正了。
3.制定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家長就要制定一些家規讓孩子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因為孩子的撒嬌和哭鬧就妥協。
對於孩子來說規則能夠讓他們更加清楚行為和語言的邊界在哪,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利的。
孩子需要自由地發展,但同時也需要一些條條框框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用規矩去管教孩子,當他們觸犯規則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採用懲罰的方式來糾正行為。
4.鼓勵孩子禮貌言行
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們知道懷有感恩之心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所謂正面管教,就是不斷強調孩子的積極言行,當孩子習慣做對的時候,就不會再去做錯的了。
鼓勵和表揚能夠增加孩子禮貌言行的內驅力,當他們不再用估計激怒家長的方式來獲得關注的時候,自然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強化孩子的自尊意識,讓他們知道尊重別人才能換來被尊重。
孩子3-6歲,這段時間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因為寶寶的大腦對聲音特別敏感,接收的也特別快,你可以每天抽出20分鐘給孩子講一個甚至幾個睡前故事,既能讓孩子安安靜靜入睡,又能間接性的提升寶寶的想像力,開發孩子的右腦,讓孩子更聰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樣,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5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