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唉,我就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我就很討厭孩子哭,能不能寫一篇孩子鬧情緒的文章呢,我現在真是你寫一篇看一篇,想著我家孩子在小點就好了!唉!
可能是我小時候很愛哭,可父母就很討厭我哭,有關係吧!
與其說你受不了孩子哭,不如先來修煉一下管教當中的「內功心法」。
就是「堅守底線的能力」,說得白一點,其實就是你的「抗哭能力」。
當你給孩子立一個規矩,譬如說:「媽媽的手機你不可以看」,你能不能把這個規矩貫徹執行下去?會不會孩子哭一哭,就變成了「媽媽的手機你可以看半個小時」,然後再哭一哭,就變成了「好吧你再看十分鐘」,然後是2-3個「最後5分鐘」,直到你覺得實在不可以再繼續下去了,強行把手機奪走,孩子再大哭,你沒辦法只好用幾個甜食來哄他算完事。
在這一次拉鋸戰中,表面上的規矩是「媽媽的手機你不可以看」,實際上孩子從你那裡試探到的信息是:媽媽的手機我可以看,她跟我說結束5-6次之後才會真的不能看,並且我再哭一哭還可以換幾個糖果吃。
接下來孩子就會心理上有一個「錨定效應」,認為這個就是你的底線,下次這種事再發生的時候,他會期待同樣的過程再發生一次,如果這次你想要堅定一點,只提醒了孩子兩次就把手機拿走了,他會非常的憤怒:這怎麼和上次不一樣呢!?然後再用哭鬧的方式,重新確定一下你的底線。
如果你的底線總是變來變去,孩子就不會停止去試探,也就不會停止哭鬧,因為他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每次先哭了試試再說。
所以說,為人父母,第一要修煉的功力,就是「抗哭能力」,這裡不是說你要冷血無情,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而是要修煉「不要被孩子的哭聲左右你的想法」的能力。抱抱他哄哄他,逗一下轉移注意力,都沒問題,但是突破底線,免談!
無論孩子如何哭鬧,你都能把底線守住,讓孩子第一下就撞到南牆,下一次他就不會硬碰硬地闖你的底線。
這個道理估計廣大的父母都是懂的,誰也不想溺愛孩子,但是實際好像就是很難做到,孩子一哭,就心神大亂,根本聽不下去,每一秒都感覺像過了一年。
作為一個全職老母親,這個感覺我太懂了,尤其是攤上一個像我家毛頭這樣嗓門巨大的高需求娃,我曾經被他生生的搞出了「應激性腸炎」,只要他哭鬧超過5分鐘,我就會準準的跑廁所拉肚子,可見那個心理壓力有多大。
但是請不要怕,孩子是哭不壞的,即便他一副哭得上不來氣的樣子,即便他哭吐了,也不會對他的身體造成什麼傷害。只要你情緒穩定,不要大發雷霆,他也不會因為你不讓他看手機,逼著他刷牙這類的事情,留下什麼心理陰影。
如果你心有餘力,可以和他玩玩遊戲力,如果沒有心情不想玩,你需要做的,只是保持自己什麼都不要做,靜靜的等他哭完,然後抱抱他,給他個臺階下來,然後該幹啥幹啥。
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有「規矩」,是你為人父母的責任,只是因為受不了孩子哭,就立不下規矩,這不是因為愛,而是你為人父母的軟弱和失敗。
如果你現在就是很軟弱,完全受不了孩子哭,可以試試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
找一件平時日常發生的最多的衝突,最好是類似「不能看手機」「不能吃糖」這種「禁止性質」的衝突,一旦你對孩子說「不可以」,孩子開始大哭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做什麼,請先看表,逼迫自己等他哭完十分鐘之後再做反應(如果你覺得十分鐘都太長,也可以改成5分鐘)
你會發現,哭過一段時間的孩子會更好說話一點。
如果你這次堅持了10分鐘,下次可以挑戰一下15分鐘,這樣一點點拉長自己堅持的時間,你會發現,你可以慢慢的可以做到在哭聲中冷靜思考了,孩子也會越來越難以堅持了。
只要你對孩子的哭聲「免疫」,不被他的哭鬧所影響的時候,規矩就很容易立起來。因為就算是最淘氣最倔強的孩子,也懂得什麼叫做「底線」,總有那麼一些時刻,就連溺愛和軟弱的父母也會認為「這絕對不可以」,譬如說他用手指捅電門的時候,就算他哭鬧不止滿地打滾,父母也不會答應讓他捅的。
所以只要你的底線可以像「不許捅電門」一樣的堅定,再難搞的孩子,也可以學會規矩。
哭一兩個小時又怎麼了?哭唄,這是你為人父母註定要渡的劫!習慣那哭聲就好,他現在多哭一點,總好過以後因為他不懂規矩闖出大禍的時候,你狂怒攻心把他屁股打開花。
現身說法,我家毛頭雖然是一隻典型的高需求,超能哭,並且可以哭超久的難搞小孩,他兩歲左右開始起,每天的日常就是災難,拒絕任何合作,每天不哭個五六場都過不去,打人,搞破壞,丟玩具砸人,不合作,想要一直看電視,不肯坐汽車座椅,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小孩有的壞毛病一樣都不少。
我就和他死磕很多年,一樣一樣的治毛病,聽覺細胞不知道死亡了幾億個。現在雖然依然是個情緒比較容易激動的小孩,但是行為舉止絕對是懂規矩有分寸,只要我說時間到不要看平板了,他一定會立馬放下,頂多就是抱怨幾句,絕對不會大哭大鬧。
有人問我,橙子,毛頭幾歲的時候才好帶一點?我只能說2-3歲是最難帶的,但是只要能堅持住底線立好規矩,3歲之後就每年都更好帶一些,5-6歲的時候,就初步馴化得一副人模人樣了。
如果五六歲還頑劣不堪說什麼都不聽,你就要深刻檢討一下自己了。
哪有什麼生性頑劣的孩子,只有底線不堅定,聽不得哭鬧的父母。
可能你會覺得,對孩子有底線有規矩,是當壞人,會讓孩子跟你不親。而事實才不是這樣,熊孩子雖然看上去作天作地一副想要為所欲為的樣子,其實他內心特別渴望可以有個領導者能告訴他,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讓他心生安全感,如果你凡事都依照他的意思,總是滿足他的要求,他反而覺得你不可靠,看不起你。
如果家裡有其他破壞規矩,溺愛孩子的人,不要緊,你在的時候堅決執行規矩就可以了,聰明的孩子會看人下菜碟,看到你就會守規矩,也會在你這裡感受到最大的安全感,心甘情願的聽從你,跟隨你。
為了盡那為人父母的管教之責,敢不敢讓孩子大哭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