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版知乎上有網友提了個問題,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網友問到:為什麼印度反華情緒強烈,中國人卻不反印?客觀地講,這的確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印度掀起極端民族主義狂潮
自中印兩國在加勒萬河谷爆發衝突以來,印度本土迅速掀起了狂熱的民族主義熱潮:民眾不惜一切代價地抵制來自中國的產品;與此同時,印度政府的態度也十分極端,不斷利用政治手段制裁中國在印的企業、禁用上百款中國應用程式,甚至還大放厥詞地宣稱不再加入任何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組織。
此外,莫迪政府在極端民族主義的裹挾之下,瘋狂地利用民眾的反華情緒來提升支持率,這是一件極其可悲且負不責任的行為。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背景下、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的中印兩國加深經濟貿易往來,維護和平穩定才是正道所在,抵制中國產品、決斷中印關係,狂歡之後的印度恐怕寸步難行,最終嘗到苦果的還是印度民眾自己。
印度方面一系列極端的反華動作,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自找苦吃。縱觀整個印度甚至全球市場,都充斥著來自中國的產品。印度人一邊使用著中國手機,一邊又用中國手機把中國的應用軟體刪除,其愛國情懷深處的無奈與自卑感由此可見一斑。
源於自信
反觀中國政府與民眾的態度,倒顯得極其淡定。政府方面自始至終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限制印度在華企業的發展;而民間也沒有發起所謂抵制「印度產品」的狂熱活動。事實上,在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印度產品值得抵制。當然,國人對此看得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的老百姓愈加自信了,我們非常相信政府可以採取最優的策略維護國家利益,於是就沒有必要開展諸如藉口抗議與反印抵印的行為來釋放愛國訴求了。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就當今世界格局來看,中國已從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為富強的大國,且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日益增強的國力成為了國人自信的源泉。而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及其政府非常清楚己方處於弱勢的地位,於是任何關於「中國威脅論」的說法對他們而言都極其敏感,同樣也容易採取極端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