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為何那麼多人隱士,辛東方講述道教名山終南山背後的故事

2020-12-17 辛東方頻道

終南山,這座古老的名山, 早已享譽國內外,一直保持著神秘的色彩。終南山,位於秦嶺中段,是國內外遊客常去的名山。這裡聚集了大量的隱士,令凡塵俗人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節。遊客越來越多,從名山成「鬧市」,這中間出現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

據網絡傳言說終南山隱士多達一萬人以上,每年還在持續增加。究竟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深深吸引了中外人士,不遠千裡,萬裡迢迢來到這座道教名山,外人不得而知。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

隱士作為道家哲學術語,指的是追求思想自由、不依附權勢、保持獨立人格且不願入仕的隱居者,《南史·隱逸》中講: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

終南山,這座道教名山,一直有著神仙的傳說。很多人都慕名而去,希望尋得一塊淨土。隨著去終南山人數的增多,這座名山忽然間成了「鬧市」,卻令人深思。名山本是修行的地方,人多了就會引起一些問題,比如環境問題,飲食問題,住宿問題等。

辛東方(1988.09.27—),中國大陸80後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知名網絡作家、詩人、編輯。著有《江湖俠客行》、《東方詩選》、《情感心理學》、《天魔劍》、《成名前的傳說》、《混世小保安》、《playboy》、《零下八度》、《鴛鴦劍》等。

(本文來源:辛東方頻道 作者:辛東方)

相關焦點

  • 萬人隱居「終南山」,辛東方為您講解神秘的世界道教名山
    終南山,一個好熟悉的道教名山,不經意間被世界各地人民記住了。這個從古至今經久不衰的道教名山為何吸引了眾多隱士前來修行,為何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前來朝拜,這其中的緣由又有多少人知曉?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做好自己,其他的也就有了。」
  • 到終南山「隱士」已有上萬人,房價堪比一線城市,為何還有人去?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在道教文化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被稱為「洞天福地」,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之上,一共擁有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我們今天要說的終南山,就是享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譽的道教名山。千百年來,有很多的高人因為厭倦了世事的紛爭而選擇隱居在了這裡。
  • 終南山「隱士」越來越多,生活十分艱苦,網友擔心:能堅持多久?
    甚至在《倚天屠龍記》裡,也有這樣的片斷:一個身穿黃衫的女人說:「終南山下,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就像近代著名的大居士、旅行家高鶴年先生的《名山遊記》中寫道:「名山修道,終南為冠」,高鶴年先生也曾在這裡隱居多年。
  • 終南山「隱士」多達5000人,土坯房租金暴漲,一半人被迫下山
    終南山"隱士"多達5000人,土坯房租金暴漲,一半人被迫下山其實在我們國家,基本上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隱士情結,隱士地文化在我們國家也是由來已久,而隱士兩個字原本是道家的一個概念稱呼,往往是指一些頗具才能,但是因為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汙而隱居的人
  • 終南山上的隱士:萬人上山的背後是逃避工作,一場雪就原形畢露
    雖說大家都嚮往隱士的生活,可是來到人世間,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戒除世俗的欲望,都想要博取功名,過上儘可能好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隱士難做,大部分凡夫俗子都決斷不了世俗的欲望,成為不了隱士。可是,隨著當今生活壓力的增大,已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嚮往隱士的生活了,既然不可能成為完全的隱士,那麼拿出幾天的時間來,體驗一下當隱士的感覺又怎麼樣呢?
  • 直擊 「 終南山第一隱士 」,每天清水白菜隱居30年,家人早已認不得
    提到終南山,除了這裡的人文自然景觀外,不得不提這裡的 「 隱士文化 」,隱士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自古以來終南山依舊是眾多隱士選擇的隱居聖地。似乎正如近代著名大居士、旅行家高鶴年先生 《 名山遊訪記 》 所寫:「 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高鶴年先生也曾在此隱居數年。終南山自古以來成隱士聚集地,且在此隱居的隱士似乎都大有來頭。
  • 終南山是修道聖地,現在沒有「隱士」只有山居者.
    《空谷幽蘭》的作者比爾波特訪到的這些人,其實大部分是我們佛道教的修行人。他書中採訪到的這些人,沒有一個人自稱隱士。比爾波特對我們中國文化特別崇尚,他發現了在當代社會還有這些「巖穴之士」,就是住在山林裡,住在山洞裡面的隱居者,就把這些人稱為隱士,當然從他自己的認知度上面來講是可以的。但是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化意義上來講,我不認為終南山隱居的這些人是隱士,他們也沒有一個人自稱是隱士的。
  • 終南山「隱士」:萬人隱居的背後是逃避工作,一場大雪就現出原形
    ——葛長庚《水調歌頭·有一修行法》世上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有最大的山體——冒納羅亞火山,75,000立方公裡;還有最長的山脈——安地斯山脈,約7,500公裡;當然也還有最貴的「山房」——終南山,終南山在前面的三個山種中央,簡直就是小屋,可是它在一些人眼裡絕對是非常「貴」的,是哪些人?又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 第一個關注到秦嶺終南山隱士的人
    提到隱士,大部分人都知道。「隱居在山上的修行人,秦嶺終南山裡面多得很!」而比爾波特,就是第一個關注到中國現代隱士的人,《空谷幽蘭》就是根據他1989年尋訪秦嶺終南山隱士寫成的一本書。限於一個外國人的身份,比爾波特先生在他那個年代,盡了全力去尋找他心中的隱士。嘉午臺、南五臺、觀音山、華山……,淨業寺、草堂寺、興善寺、興教寺、臥龍寺……,道教、佛教、儒家,終南山上下幾千年的故事和人物,信手拈來、娓娓道來,讀起來確實有點意思。作為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入門類書籍,還是不錯的。
  • 終南山「隱士」已達5千人,隱世變「鬧市」,連土胚房租金都倍漲
    隱士最初是道家的一種概念,指的是那些在某些領域具有卓越才能,但是卻因為心中的傲氣不肯和世俗之人同流合汙,不委曲求全、不趨炎附勢的隱居者。因為道教講究以自然無為的方式和天地之間溝通,所以很多道教的名人都是隱士,例如戰國時期的傳奇人物鬼谷子王詡、三國時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東晉時期的煉丹專家抱樸子葛洪等等。
  • 終南山「隱士」已高達五千人,隱居之地變「鬧市」究竟為哪般?
    這就讓人不得不想到陶淵明的「南山」了。而講到南山,中國最著名的「南山」就是終南山了。雖然陶淵明所見的「南山」並非指的是終南山,但終南山的名氣自古以來就十分之大,「壽比南山」這個成語中的南山說的就是終南山,更是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而且終南山還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 終南山隱士:萬人上山的真相是為逃避工作,一場雪讓其原形畢露
    並且在歷史上有許多隱士和得道高人居住在此,所以也流傳出不少關於長生不老的故事。終南山是我國道教文化的發祥聖地,因此吸引了不少道觀或、廟宇在此修建。在和平時期,於此居住的仍舊以道士為主,據書中記載,只有東晉年間由於戰亂,引的少數百姓逃往山上躲避戰亂。即便如此這裡居住的人屈指可數,所以恬靜尚未被打破,古老的文化底蘊也被完好的保存。
  • 終南山隱士:萬人上山背後是逃避工作,一場雪就暴露無遺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影響,所以像終南山這樣的名山,居然成為了人來人往的熱鬧場所。但是很多學者卻指出,終南山上的人頭攢動並不是真正的隱居生活,而只是逃避工作的躁動。那麼這一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一、陶淵明的南山陶淵明是中國最著名的隱居者之一,他的詩句裡面,大篇幅的向我們講述了隱居生活的樂趣。特別是他的詩句之中,曾經多次提到「悠然見南山」的概念,還有桃花源。
  • 終南山「隱士」高達5千人,隱世變「鬧市」,連土胚房租金都嚇人
    雖然陶淵明所見的「南山」並非指的是終南山,但終南山的名氣自古以來就十分之大,「壽比南山」這個成語中的南山說的就是終南山,更是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 而且終南山還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相傳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當時楚康王任命尹喜為函谷關關令,地處終南山附近。而尹喜是個天文星象學家,他在終南山結草為廬,日夜觀望星象。
  • 終南山有上萬名「隱士」,是真的看破紅塵?當地村民一語道破
    近幾年來,想要隱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年齡也逐漸的下降,難道這些人都已經放下了世事,看破紅塵了嗎?現如今在終南山下,出現了很多「隱士」,這些人都是真正的隱士嗎?當地村民一語道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現代社會,人們很少提到隱居這個詞彙,畢竟沒有人能夠放棄舒適的空調房,過著沒有網絡和手機的無聊日子。
  • 我眼中的終南山:為什麼世外高人隱居於此?
    終南山 為何終南山隱士多: 1.終南山自然環境獨特。終南山 3.終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
  • 五千多位隱士藏身終南山 過著千年前的生活
    從華山到終南山再到寶雞龍門洞,走遍每一個山谷,橫跨400公裡,目的是尋訪居住在山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訪了600多位山中隱士,自己則從一個糾纏於情愛的青春文學編輯變成了半個隱士。   他承認,自己是因為讀了美國人比爾·波特的書《空谷幽蘭》,產生了去尋訪隱士的想法。   二十多年前,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比爾?
  • 楊廣虎:明清關學大師與終南山隱士文化
    終南山隱士文化,是指在終南山地理、文化的背景之下而形成的隱士文化。莊周和陶淵明可以說是古代二個大隱士,「少無適俗物」的陶淵明讓我們想到了理想之中的「桃源社會」,田園牧歌。魏晉隱居之風之烈之甚,影響至今。現在我有幾個朋友在終南山隱居而生,浩浩終南,不知多少人在此而居?
  • 走在終南山中
    在華夏的天地之中,帝都之南,有這樣一座山,被稱為華夏的龍脈,天下第一洞天福地,這座山,就是終南山。終南山於中國人的魅力,如同奧林匹斯山之於希臘人。——比爾波特《空谷幽蘭》秦末漢初神仙一般的商山四皓隱居於此,正財神趙公明,隱居得道於此,成為道教的四大元帥之一。接著,號稱「漢初第一謀臣「,「千古帝王師」」的張良也來了,功成身退,活出了老子《道德經》智慧.
  • 人們常說「壽比南山」,為何終南山能獲此美譽?
    人們常說「壽比南山」,為何終南山能獲此美譽?新冠病毒的出現讓曾經的非典英雄鍾南山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次鍾南山老先生的每一次忠告都及時有效地幫助全國人民共同抗疫,對於這樣一位時代英雄,每個人都報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