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隱士」已達5千人,隱世變「鬧市」,連土胚房租金都倍漲

2020-12-17 騰訊網

隱士最初是道家的一種概念,指的是那些在某些領域具有卓越才能,但是卻因為心中的傲氣不肯和世俗之人同流合汙,不委曲求全、不趨炎附勢的隱居者。因為道教講究以自然無為的方式和天地之間溝通,所以很多道教的名人都是隱士,例如戰國時期的傳奇人物鬼谷子王詡、三國時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東晉時期的煉丹專家抱樸子葛洪等等。

而進入到科技化信息化時代之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生活節奏的變化,大多數的人不再優哉遊哉,而是為了生活在外奔波,讓自己就像一個上滿發條的陀螺一般。同時巨大的生活壓力以及鋼筋鐵骨的現代化大廈也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很多的距離,人際關係變得空前冷漠,像很多都市中生活的人甚至連自己對門的鄰居都不認識。

人是會被社會改變的,有的人適應了這個有些冷漠的社會,同時也為自己戴上了一副冷漠的面具;但是也有人並不希望自己被周圍的環境同化,於是便離開了都市生活寄情於山水之中。一般來說人們想要遠離俗世的困擾都會選擇出家當和尚或者是在不知名深山中過田園生活,當然也會有人到名山上隱居,例如峨眉山、九華山、終南山等等。

終南山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太乙山,鄰近陝西省西安市,從地理上來說終南山屬於秦嶺山脈一系。終南山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有關終南山的描述,例如《左傳》中的「九州之險」以及《史記》中的「天下之阻」都是指的終南山。同時終南山也被認為是「道文化」、「壽文化」的發祥地,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成語壽比南山和終南捷徑都是從終南山的文化中截取出來的。

所以自然有很多人到終南山上結廬而居,大概是從上世紀80年代左右開始終南山的山腳、半山腰處都出現了大量的「隱士」,他們都開始在終南山上過起了田園生活。最初的這些人可能是真的想要為自己找一片淨土,所以才來到了崇峻又有歷史氣息的終南山上生活,可是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很多人得知了終南山隱士的消息之後,這樣的氛圍就被破壞了。

根據一些曾經在終南山「隱居」過的人的描述,2010年之後來終南山的大多都是一些年輕人,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兩類人:一種是隨著潮流來終南山上擺拍發圖的人、一種是想感受一次古人生活才來山上的人。很多以前的隱士都無法忍受這些人在上山錄視頻開派對的行為,選擇了離去。

然而終南山隱居並沒有因此過時,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往,這也讓一些商人發現了商機。他們只需要在山上建造一些簡陋的木房就可以收租足量的租金,而且隨著「隱士」越來越多,這些房子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開始瘋漲。現在去終南山半山腰我們能發現那裡到處都是木屋,和小鬧市沒啥區別,而官方統計現在終南山上的「隱士」已經超過了5000人。

相關焦點

  • 終南山「隱士」高達5千人,隱世變「鬧市」,連土胚房租金都嚇人
    ——陶淵明 在儒家傳統裡有這麼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我國古代,人們心中最好的出路就是入仕當官,「兼濟天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當官的才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應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因此就只好「獨善其身」了。
  • 終南山「隱士」多達5000人,土坯房租金暴漲,一半人被迫下山
    ,被稱之為隱士,我國古代的隱士名人也有很多,這些人大都和道教有一些的聯繫,因為道教的自然無為也是是深得他們的喜歡。於是希望能夠隱居的人漸漸的變多,想要成為隱士的思想也越來越濃厚,而大部分離開城市前往山水當中隱居的人,往往都會選擇一些田園和深山,而又一些人也會選擇一些名山大川,比如非常有名的九華山、終南山等等。
  • 終南山「隱士」已高達五千人,隱居之地變「鬧市」究竟為哪般?
    ——陶淵明在儒家傳統裡有這麼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我國古代,人們心中最好的出路就是入仕當官,「兼濟天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當官的才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應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因此就只好「獨善其身」了。
  • 終南山為何那麼多人隱士,辛東方講述道教名山終南山背後的故事
    終南山,這座古老的名山, 早已享譽國內外,一直保持著神秘的色彩。終南山,位於秦嶺中段,是國內外遊客常去的名山。這裡聚集了大量的隱士,令凡塵俗人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節。遊客越來越多,從名山成「鬧市」,這中間出現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
  • 在終南山上的隱士女孩未能成仙,但她輸給了20個月的租金
    有一個女孩小楠隱居在終南山上,但她並沒有真正成為神仙,她已經輸給了山上的租金,在房租的壓力下,她只能放棄練習,回到城市回到以前的生活。自古以來,終南山上有許多著名隱士,如姜子牙、陶淵明、王維等,所以終南山一直是隱士隱居的好地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今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在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壓力下,一些許多人想要回歸自然,追求詩意和距離,打聽之後,一些許多人來到終南山並開始隱居。
  • 直擊 「 終南山第一隱士 」,每天清水白菜隱居30年,家人早已認不得
    提到終南山,除了這裡的人文自然景觀外,不得不提這裡的 「 隱士文化 」,隱士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自古以來終南山依舊是眾多隱士選擇的隱居聖地。直至今日,仍有成千上萬的隱士過著隱居的生活,且大部分都隱居在終南山。
  • 終南山「隱士」越來越多,生活十分艱苦,網友擔心:能堅持多久?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屬秦嶺山系,位於秦嶺中段,自古以來就是道家、佛家、鍾馗、壽等文化的發祥聖地,「壽比南山」的典故便由此而來。談到終南山,除了這裡的人文自然景觀,更要說到這裡的「隱士文化」,隱士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仍是眾多隱士選擇隱居的聖地。
  • 終南山「隱士」:萬人隱居的背後是逃避工作,一場大雪就現出原形
    以上四種人就是所謂的「新型隱士」。而且因為這些人的到來,終南山一下子成為旅遊經濟開發區,以前在這裡租個房子可能只需要300塊錢一月,而現在卻足足漲了至少50倍,需要10000元,如果帶個小院子的話可能得要20000元,稍微好一點的甚至5年起租,需10萬付清,
  • 終南山上的隱士:萬人上山的背後是逃避工作,一場雪就原形畢露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雜詩》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當隱士都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他們可以在塵世紅塵中保全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被世間萬物左右。當世人為了凡欲奔波時,只有他們安貧樂道,守著一件茅廬和半缸子米,整天逍遙自在,遊山玩水,熟讀經書,真正的達到無為的境界。
  • 楊廣虎:明清關學大師與終南山隱士文化
    ,「終南與清都,煙雨遙相通。」等詩句足以證明終南山與長安的地理,文化的深遠關係。終南山被稱之為南山,因居天地之中又稱為中南山,還有太一山、地肺山、周南山、泰山、太乙、楚山、橘山之稱。從地理角度上講,終南山為小秦嶺之代稱,或者說是中國龍脊秦嶺最具代表、最精華的一部分,「終南山橫自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徹藍田、凡雍、岐、郿、鄠、長安,萬年,相去且八百裡,而連綿山寺據其內者,皆此之一山也。」
  • 人人仰慕終南山隱士,真實的秦嶺山居生活到底什麼樣?
    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中國自古就有隱逸文化,從陶淵明修籬種菊、歸鋤南山開始,隱士們的山居生活總被人們寄予了某種詩意、美好的想像,令人心嚮往之。陶淵明歸鋤的「南山」並非今天的秦嶺終南山,但倚靠著帝都長安的秦嶺終南山一帶,自古便是隱士的天堂。
  • 萬人隱居「終南山」,辛東方為您講解神秘的世界道教名山
    終南山,一個好熟悉的道教名山,不經意間被世界各地人民記住了。這個從古至今經久不衰的道教名山為何吸引了眾多隱士前來修行,為何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前來朝拜,這其中的緣由又有多少人知曉?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做好自己,其他的也就有了。」
  • 終南山是修道聖地,現在沒有「隱士」只有山居者.
    終南山是修行聖地,不是隱士天堂,現在沒有隱士只有山居者鳳凰網文化:中國很多人都有終南山情結,延伸地說是中國的文人情結。您能不能說說這個文人情結?很多出家人都願意到終南山來,甚至是很嚮往,所以終南山從佛教角度上講,是一個修行者的天堂。現在大家都在講終南山是隱士的天堂,關於這一點我有不同看法。首先就是要對「隱士」概念有一個釐清,究竟什麼是隱士?在我看來,現在媒體報導的一批隱居在終南山的所謂「隱士」,和中國的古代隱士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他們都選擇了山居生活,遠離城市,遠離都市,移居山林。
  • 外地網友來終南山拜訪隱士,見到隱士住的山洞,他們會是什麼感受
    外地網友來終南山拜訪隱士,見到隱士住的山洞,他們會是什麼感受 2020-12-12
  • 秦嶺終南山隱士並不遙遠,在西安附近爬山,一天遇見好多隱士
    隱士,一直是西安神奇的存在,在網上也有大量關於終南山隱士的視頻,其中,有些是真隱士,也不乏跟風商業炒作的「隱士」。以前,總覺得隱士都藏身山野,和我們普通人的距離很遙遠,直到最近愛上了登野山,才發現,終南山隱士並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西安人周末隨便出門爬個山,就有可能遇見好幾個隱士。
  • 五千多位隱士藏身終南山 過著千年前的生活
    波特的《空谷幽蘭》後,張劍峰決定到終南山尋找書中所寫的隱士。「我從南五臺開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驢友一起,結果什麼都沒有找到。」這對他來說是個教訓。後來他才知道,遠遠看到一群驢友結隊進山,隱士們就關了門,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擾。 「尋隱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經歷,有不少《空谷幽蘭》的讀者有去過終南山尋訪隱士一無所獲的經歷。
  • 終南山有上萬名「隱士」,是真的看破紅塵?當地村民一語道破
    隱居生活不比城市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得自給自足,想要過得舒服所有的事情必須親力親為。除此之外,還必須有好的心態,需要接受生活的乏味和枯燥,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如果做不到這幾點,隱居又有何意義呢?近幾年來,想要隱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年齡也逐漸的下降,難道這些人都已經放下了世事,看破紅塵了嗎?現如今在終南山下,出現了很多「隱士」,這些人都是真正的隱士嗎?
  • 第一個關注到秦嶺終南山隱士的人
    提到隱士,大部分人都知道。「隱居在山上的修行人,秦嶺終南山裡面多得很!」而比爾波特,就是第一個關注到中國現代隱士的人,《空谷幽蘭》就是根據他1989年尋訪秦嶺終南山隱士寫成的一本書。比爾波特,就是那個通過一本《空谷幽蘭》,把一千年前已經死去的終南山隱士又復活的人。書籍確實並不都是有益的,書籍也並非都催人上進,但是這本《一念桃花源》,確實既是有益的,也是催人上進的。讀起來有意思,靈魂上有觸動,讀完也想這樣去做,這樣去生活,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
  • 仙翁洩天機:探秘終南山隱士,深入最神秘群體的,隱居生活與傳統
    中國人一直很崇敬隱士,沒有人曾經對此做出過解釋,也沒有人要求解釋。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裡,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起,中國就已經有了隱士。《後漢書》裡是這樣講隱士的:「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 到終南山「隱士」已有上萬人,房價堪比一線城市,為何還有人去?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在道教文化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被稱為「洞天福地」,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之上,一共擁有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我們今天要說的終南山,就是享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譽的道教名山。千百年來,有很多的高人因為厭倦了世事的紛爭而選擇隱居在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