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一角:什麼是訴訟代理人?

2020-12-26 陝西法制網

在日常的訴訟活動中,有些當事人並不熟識和了解在法律上作為代理人的資格和委託程序,很多時候只從自己對於道德的認識,狹隘的認識代理人的地位。尤其在基層的工作實踐中,對於代理人的認識常常存在困惑。

訴訟代理人,是指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委託,代表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的人。它有幾個明顯的特徵:首先,訴訟代理人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其參加訴訟活動的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其次,訴訟代理人必須在法律或當事人授權的範圍內實施訴訟行為,超越代理權限實施的行為,必須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認,否則不發生法律效力。代理人訴訟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擔;再次,訴訟代理人必須有參與訴訟的能力,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最後,訴訟代理人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訴訟,只能代理一方進行訴訟維護其合法權利。

訴訟代理人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分開來看。

何為法定,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當事人進行訴訟的人為法定訴訟代理人。(比如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法定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權是直接來源於法律規定,並不是基於當事人委託而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均對監護人的認定做出了相關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法定訴訟代理權消滅的情形主要有:第一,法定訴訟代理人死亡或喪失訴訟行為能力;第二,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復訴訟行為能力;第三,法定訴訟代理人失去監護權。

何為委託,委託訴訟代理人,是指基於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委託,而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訴訟活動的人。這類人有幾個突出的特徵:首先,代理權是基於當事人、法定訴訟代理人的委託而產生;其次,代理權限、範圍和事項均由委託人自行決定;最後,在訴訟過程中,委託訴訟代理人必須要有相關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是委託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的直接依據,只有向法院提交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籤名或蓋章的委託書才能進入訴訟活動中。授權權限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授權,其主要針對訴訟中的非重大事項,比如收集證據,提供證據,申請迴避,法庭辯論等程序性事項進行代理,不涉及實體權利;另一種是特別授權,其通常涉及當事人的重大利益或實體利益,比如承認、放棄、變更訴請,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等對實體權利進行處分的權利。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九條的規定,授權委託書僅寫明「全權代理」而為具體寫明授權事項的,均視為一般授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不得代為承認、放棄、變更當事人訴請,不得代為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在司法實踐中,委託訴訟代理權會因下列情形而消失:第一,訴訟終結;第二,當事人解除委託;第三,委託訴訟代理人辭去代理職務或訴訟代理任務完成;第四,委託訴訟代理人死亡或喪失訴訟行為能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希望通過法律一角這種形式,將法律一點一滴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走好法治宣傳每一步。

(旬邑法院 宇文陽)

作者/來源:旬邑縣人民法院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最高法:訴訟代理人資格的認定
    導讀:關於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行了規範和解釋,本期法信小編摘錄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讀》對該司法解釋相關條文的釋解,並搜集相關案例,供您全面理解該法律問題,提供參考。
  • 最高法:訴訟代理人資格如何認定?
    導讀:關於訴訟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行了規範和解釋,本期法信小編摘錄最新《民事法律文件解讀》對該司法解釋相關條文的釋解,並搜集相關案例,供您全面理解該法律問題,提供參考。
  • 四川高院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訴訟代理人查閱、複製案件材料的...
    、複製案件材料的權利,保證訴訟活動順利進行,有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現將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訴訟代理人查閱、複製案件材料的規定》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第二條【案件範圍】 訴訟代理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查閱、複製其所代理的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相關材料。但是,訴訟代理人查閱、複製案件材料不得影響案件的辦理。訴訟代理人為了申請再審的需要,可以查閱、複製已經審理終結的所代理案件有關材料。
  • 代理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性質,應該由本人親自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例如身份,訂立遺囑,婚姻登記,收養子女,參加求職而試。(2)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徵必須存在三方當事人即代理人、被代理人、第三人。
  • 什麼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怎麼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一、什麼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由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檢察院所提起的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引起的物質損失的賠償而進行的訴訟。
  • ...訴的訴訟標的相同」是指當事人在實體法上的權利義務關係或法律…
    2.前案中,原告以勞務合同法律關係起訴,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原告提起訴訟的訴訟標的是贈與合同法律關係,向其釋明後,其拒絕變更訴訟請求,因此被法院駁回起訴。本案中,原告又基於同一事實以合同糾紛為由再次提起訴訟,且其據以提起本案訴訟的法律關係並非勞務合同法律關係,故前案與本案的訴訟標的並不相同,故原告提起本案訴訟並不構成重複起訴。
  • 情緒激動法庭撒潑 代理人被罰款三萬
    12月23日,記者從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便對這樣一位訴訟代理人依法作出處罰決定,對其罰款人民幣30000元。原來,在龍崗法院對一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的庭審結束後,雙方當事人籤筆錄的過程中,被告委託訴訟代理人楊某從被告席處走到原告席前,與原告委託訴訟代理人王某爭論案情,其間楊某情緒激動,突然動手掀掉王某的帽子,繼而抓向王某臉部扯下其眼鏡和口罩。
  • 專業法律訴訟文書翻譯需要注意什麼?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訴,是指告訴、申訴、控告意思和行為。訟,是法律行為,訟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就是「打官司」。訴訟程序是在訴訟和司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法定順序、方式和步驟。
  • [訴訟]國嘉1:涉及訴訟公告
    、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法律責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二、有關重大訴訟事項的基本情況和進展情況 (一)(原告)基本信息: 名稱: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法定代表人:劉紅華 訴訟代理人及所屬律所:朱衛江、於彤珊(北京市天嶽律師事務所) (二)(第一
  • 專利代理人就不能有夢想嗎?
    是什麼支持一個人,是什麼支撐一個人無論多晚多累,到家了還會繼續讀書思考,或者工作到深夜?是什麼讓一個人兜裡沒有幾塊錢也要毅然決然辭職,離開整天編造垃圾專利的崗位(專利代理人中的大多數屌絲們)?也許夢想不能當飯吃,但就是深深的不甘心自己會默默無聞一輩子,做一些誰都能做,又毫無價值的事情浪費自己的生命,憑什麼就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 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有什麼關係,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比如,拖欠保姆的工資,像這種兩方當事人都屬於自然人的,屬於僱傭關係,與勞動爭議是有差異的,就不需要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是超過了一年的,當事人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訴訟時效一般是3年。2、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提交哪些材料(1)勞動仲裁申請書。
  • 代理人代理期限內承諾還款是否構成債務加入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倪苗作為風速傳媒公司委託代理人,代為處理公司九江地區戶外廣告事宜,其於2012年9月3日向原告方作出的《承諾書》在代理職權範圍內,並未超越代理權限,也是在代理時效之內作出的,該代理行為所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應由委託人江西省風速傳媒公司承擔,而不是倪苗個人。因此,倪苗不應作為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
  • [訴訟]特飛科技:涉及訴訟公告
    [訴訟]特飛科技:涉及訴訟公告 時間:2020年03月25日 00:52:42&nbsp中財網 原標題:特飛科技:涉及訴訟公告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法律責任。
  • [訴訟]郎琴傳媒:涉及訴訟進展公告(補發)
    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法律責任。一、本次重大訴訟事項受理的基本情況收到受理通知書的日期:2020年7月22日訴訟受理日期:2020年7月21日受理法院的名稱: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二、有關重大訴訟事項的基本情況和進展情況(一)(原告/上訴人)基本信息:姓名或名稱:廣州郎琴廣告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其他負責人
  • 民事訴訟中的迴避制度
    提示:訴訟代理人、證人不適用迴避制度2、迴避的方式自行迴避+依申請迴避+決定迴避3、迴避的法定事由(1)審判人員應當自行迴避的情形①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②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係;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鑑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④是本案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⑤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當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權;⑥與本案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有其他利害關係,可能影響公正審理(2)當事人申請迴避
  • 學習民法典之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又稱消滅時效,即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發生變化的法律事實。「法律幫助勤勉人,不幫助睡眠人」。設立訴訟時效的目的是客觀地促進法律關係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係的不確定狀態,穩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民法典》對訴訟時效制度作出了一些新規定。
  • 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及證明程序
    證明責任:由哪一方當事人承擔是有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預先確定的。在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主體是民事訴訟當事人為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而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但與案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係的其他訴訟參與人不承擔證明責任。在一定情形下承擔對案件的某些事實進行調查、收集證據職責的法院同樣也不承擔證明責任。
  • 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律師自認視為當事人自認
    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五條規定:「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當事人在場對訴訟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該條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原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八條第三款:「當事人委託代理人參加訴訟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但未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除外;當事人在場但其代理人的承認不作否定表示的,視為當事人的承認」的基礎上修改形成。
  • 法律援助申請中的經濟困難怎麼認定,有哪些條件?
    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一般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那麼法律援助申請中的經濟困難怎麼認定,有哪些條件?
  • 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法律規定
    各位讀者大家下午好,我是法律小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時效的法律制度規定 。希望各位讀者朋友閱讀到本文的的時候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法律,了解法律,更好的維護好我們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可以得出,訴訟時效由法律規定,當事人不能約定,也不能事先放棄,訴訟時效當事人約定無效,所以訴訟時效是一種效力性強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