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以精美風雅著稱的宋代詩詞裡,北宋大詩人兼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卻堪稱一首極具「現場感」且「接地氣」的七言絕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簡單的四句詩,稍微腦補一下,就是一幅「大宋春節現場」的熱鬧畫面:喧囂的爆竹聲裡,清晨的陽光灑遍千家萬戶,和煦的春風撫摸著每個暢飲屠蘇酒的人,大家興高採烈的換下舊的桃符,萬象更新的一年就在這喜慶中開始。即使不談詩中寄託的改革理想,那詩中「爆竹聲」「曈曈日」「新桃換舊符」等描繪,依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年味」的大宋。當然,此詩在今天知名度最高的,當屬第二句——春風送暖入屠蘇。
這裡的「屠蘇」,指的正是唐宋年間,中國傳統春節裡一款「紅了數百年」的「專屬飲品」:屠蘇酒。
關於古代中國人「春節喝屠蘇酒」的習俗,最早的記載就是南北朝時代典籍《荊楚歲時記》。當時荊州地帶的百姓,每年春節都要「進屠蘇酒」「下五辛盤」。發展到唐宋年間,春節「飲屠蘇酒」的習俗也火遍全國。何止是王安石在詠嘆「春風送暖入屠蘇」?唐朝大詩人顧況也在新春裡感慨「不覺老將春共至」時,也要「手把屠蘇讓少年」。蘇轍更是「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屠蘇酒裡的辭舊迎新,串起多少唐宋人的一生。
那麼,為什麼在唐宋的新春佳節裡,屠蘇酒的「人氣」這麼高,首先就要瞧瞧屠蘇酒的「成分」。南宋詩人陸遊就形容說「熾炭爐中百藥香 ,屠蘇煎酒代椒觴」。一杯屠蘇酒裡放這麼多「料」,可見「夠勁」。
其實,說屠蘇酒裡「百藥香」是誇張,但「有料」卻是真:以東晉《肘後備急方》裡記載,相傳華託創造的「屠蘇酒」,是由大黃、川椒、桔梗、烏頭等成分組成,調製方法也還不是「煎酒」,而是把這些材料「細切」後用絹裹包好後投入井中,待到正旦(正月初一)時就可以取出放入酒裡,這就是「屠蘇酒」。以東晉人的看法,這酒不但能健身,而且還吉祥,「一人飲一家無患」。
而到了唐宋年間時,「屠蘇酒」的製法也變得更科學:以孫思邈《急備千金要方》裡的記載,「屠蘇酒」的成分與東晉時期差不離,只是多了一道加工工序——「置酒中,煎數沸」。效果也更強大,何止是能治病,甚至「能仍歲飲,可世無病」。每年辭舊迎新時喝點屠蘇酒,健康生活一輩子。
真有這麼強大?《本草綱目》就解釋得更詳細了:屠蘇酒的成分裡,「大黃」可以治寒熱,甚至「安和五臟」。「蜀椒」則可以「散寒除溼」,桔梗能「補血氣」,其他幾種成分,也能「祛毒」「活血」「止嘔逆」,放在古人生活裡,都是最靠譜的好藥。以這些成分釀出的「屠蘇酒」,自然功效強大。
所以,到了唐宋年間的春節裡,「屠蘇酒」不但很紅,甚至飲用屠蘇酒,也是每年春節時的重要儀式:每家每戶往往是要在除夕夜晚時炮製屠蘇酒,在大年初一的「五更三點」時分飲用,飲用時更要以年齡輩分排序,從幼及長「飲屠蘇」。對於唐宋年間的大戶人家來說,一杯屠蘇酒,代表著辭舊迎新時刻的「大典」。那屠蘇酒獨特的味道裡,就是屬於千年前中國人的「年味」。
如此「年味」,不但在那時的中國「很紅」,甚至早早就走出了國門。在中晚唐同時代,日本皇室就有樣學樣,在皇宮裡喝起屠蘇酒。而在元朝中期時,高麗國的文人們也流行起了屠蘇酒。甚至在今天的日本,「喝屠蘇酒」依然是每年春節時的重要習俗。屠蘇酒裡的「年味」,不止是中國悠久春節文化的見證,更是中國與周邊鄰國文明交往的見證。以學者李傳軍的話說,屠蘇酒「為東亞的文化交流寫下了獨特的一筆」。
所以,倘若今天有哪個國家舔著臉「搶中國春節版權」?擁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屠蘇酒就絕不答應。
而這「年味」的背後,也縮影了古代中國人對健康生活的祈願。「屠蘇酒」的最重要作用,就是祛病驅寒。它在魏晉南北朝年間起的悄然流行,也與當時一輪輪破壞力巨大的瘟疫相關。所以在古代中國人的春節裡,包括「飲屠蘇酒」在內的各種重要典禮,也寄託了「驅病魔」的意義。
比如在宋代的春節裡,「驅病魔」的方式,也不止是「屠蘇酒」一種。以《歲時廣記》記載,北宋都城汴京的老百姓,就喜歡把面做成蛇形,再加上炒熟的黑豆與雞子。然後由三個不同的人在除夕夜念咒挖坑,將其埋入地下,以達到「驅病」的目的。
另外唐宋年間,還有傳統的「驅儺」儀式。特別是除夕夜,在宋代是「大節夜」,皇宮裡會有盛大的「大驅儺」儀式。每到這時,一千多名士兵們就要頭戴面具,裝扮成六丁、六甲、鍾馗等形象,從皇宮裡吹吹打打到城外,這在宋朝叫「埋崇」,「爆竹聲聲辭舊歲」的宋朝除夕,也往往在這一刻最熱鬧。
而比起這樣的熱鬧來,對於宋朝千家萬戶的老百姓來說,屠蘇酒卻有著更獨特的意義。原因,也在中國古代春節時的一個重要活動:守歲。
以《東京夢華錄》的記載,「守歲」這個中國古代春節裡的傳統儀式,發展到宋朝時也格外熱鬧:即使是老百姓家,每年這時也是「圍爐而坐,飲酒唱歌」。汴京等大城市裡的士庶之家,也是「達旦不寐」。一家人在這個特殊的團圓時刻裡,交流著趣事,溝通著感情。多少溫暖的記憶,最終都在屠蘇酒中。
那全家人按照長幼順序,飲用屠蘇酒的時刻,講的不止是古代家族嚴格的規矩,還有合家團圓的融洽,合家健康的心願。更重要的,卻是一家人風雨同舟,共同迎接新一年挑戰的信念。從一千年前的宋代到今天,生活在變,哪怕是曾經家家戶戶無比珍視的屠蘇酒,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也格外陌生。但是,無論千山萬水,還是圍在餐桌前,對於「家」的情感不變,我們的「年味」,就永遠不變。「年味」中的力量,更不會變——全家人其樂融融,就不懼任何挑戰,國家團結一致,就足以闖過任何難關!
相信,這才是屠蘇酒的「年味」裡,永遠值得傳承的力量。
參考資料:李傳軍《元日民俗話屠蘇》、遊彪《宋代民間的新年習俗》、朱玉寬《從古詩詞中品讀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