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之一,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也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太極拳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拳」。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太極拳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柔弱勝剛強,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太極拳具有較好的健身和醫療價值。打太極拳除增強體質外,也是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糖 、關節病、心臟病、等疾病的好方法。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1、起勢
①兩腳開立,②兩臂前舉,③屈膝按掌。
2、野馬分鬃
A.①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左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3、白鶴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後坐舉臂,③虛步分手。
4、摟膝拗步
A.①左轉落手,②右轉收腳舉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摟推。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5、手揮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後坐挑掌,③虛步合臂。
6、倒卷肱
①兩手展開,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錯手,④後坐推掌。(重複三次)
7、左攬雀尾
①右轉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轉隨臂展掌,⑤後坐右轉下捋,⑥左轉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擠,⑧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8、右攬雀尾
①後坐扣腳、右轉分手,②回體重收腳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轉隨臂展掌,⑥後坐左轉下捋,⑦右轉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擠,⑨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9、單鞭
①左轉扣腳,②右轉收腳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舉。
10、雲手
①右轉落手,②左轉雲手,③並步按掌,④右轉雲手、⑤出步按掌。(註:重複兩次)
11、單鞭
①斜落步右轉舉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12、高探馬
①跟步後坐展手,②虛步推掌。
13、右蹬腳
①收腳收手,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劃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腳。
14、雙峰貫耳
①收腳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貫拳。
15、轉身左蹬腳
①後坐扣腳,②左轉展手,③回體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①收腳勾手,②蹲身僕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17、右下勢獨立
①落腳左轉勾手,②蹲身僕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18、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推架。
19、左玉女穿梭
①後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轉出步,④弓步推架。
20、海底針
①跟步落手,②後坐提手,③虛步插掌
21、閃通臂
①收腳舉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22、轉身搬攔捶
①後坐扣腳右轉擺掌,②收腳握拳,③墊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攔掌,⑥弓步打拳。
23、如封似閉
①穿臂翻掌,②後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24、十字手,收勢
①後坐扣腳,②右轉撇腳分手,③移重心扣腳劃弧,④收腳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勢。
1、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幹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2、圓活連貫。「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即所謂的「節節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帶手。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3、虛實分明。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是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定的現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定,就根本談不上什麼「邁步如貓行」了。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總之虛實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
4、呼吸自然。太極拳聯繫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宜採用自然呼吸。
太極史上最精典的幾本書:
《陳氏太極拳圖說》
近百年來,此書彌傳華夏,風靡海外,武林界爭相寶之,東南亞、日本、歐、美各國亦見譯本,實為不朽之盛業、太極拳之精典也。
原版本陳鑫著《陳氏太極拳圖說》自1933年由開封開明書局出版發行後,引起了武壇廣泛、持續的關注。
悅太極高清複印原版現已推出!四卷合訂為一冊,相當於普通四本書的內容。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太極拳體用全書》
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
《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經楊露禪到京傳播以來,即從隱學成為顯學。經楊家三代的努力,至1920-30年代,楊氏的太極拳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可謂是如日中天。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公開出版楊澄甫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
為了增強讀者的體用能力,我們在海外找到了1937年版《太極拳體用全書》,之後我們又花了10年時間,將楊澄甫青年拳架收集齊全,同老年楊澄甫拳架作圖對比,以嗜讀者,高清掃描件希望讀者能夠更快速的識圖掌握太極拳要。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吳鑑泉氏的太極拳》為了呈現100年前原版本最好的效果,我們又拆了一本上世紀寶貴的原版書⋯⋯此時此刻,我們的編輯還在流淚當中⋯⋯
高清掃描,復原成原大開本大小的珍稀資料。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孫祿堂1919年原版《太極拳學》高清複印件一書以嗜太極愛好,一覽太極宗師武學之精髓。
江湖人稱天下第一手。孫祿堂的武功早已達到超神入化、與道合真之境,而且不斷升華,故其技擊造詣空古絕今,被世人疑之為神。孫祿堂與當時幾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有交流,未嘗一負,未遇其匹,獨步當時。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吳圖南大師1935版《太極拳》原作複印版資料。帶著歷史的墨香,和沒有修改的傳統太極拳架,值得珍藏。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民國版【太極拳圖說】金倜生先生著。高清複印件。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