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太極拳二十四式學習資料

2021-02-20 悅太極

太極拳,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之一,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也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太極拳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拳」。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太極拳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柔弱勝剛強,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太極拳具有較好的健身和醫療價值。打太極拳除增強體質外,也是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糖 、關節病、心臟病、等疾病的好方法。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1、起勢

  ①兩腳開立,②兩臂前舉,③屈膝按掌。

2、野馬分鬃

  A.①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左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3、白鶴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後坐舉臂,③虛步分手。

4、摟膝拗步

  A.①左轉落手,②右轉收腳舉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摟推。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5、手揮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後坐挑掌,③虛步合臂。

6、倒卷肱

  ①兩手展開,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錯手,④後坐推掌。(重複三次)

7、左攬雀尾

  ①右轉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轉隨臂展掌,⑤後坐右轉下捋,⑥左轉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擠,⑧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8、右攬雀尾

  ①後坐扣腳、右轉分手,②回體重收腳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轉隨臂展掌,⑥後坐左轉下捋,⑦右轉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擠,⑨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9、單鞭

  ①左轉扣腳,②右轉收腳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舉。

10、雲手

  ①右轉落手,②左轉雲手,③並步按掌,④右轉雲手、⑤出步按掌。(註:重複兩次)

11、單鞭

  ①斜落步右轉舉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12、高探馬

  ①跟步後坐展手,②虛步推掌。

13、右蹬腳

  ①收腳收手,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劃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腳。

14、雙峰貫耳

  ①收腳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貫拳。

15、轉身左蹬腳

  ①後坐扣腳,②左轉展手,③回體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①收腳勾手,②蹲身僕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17、右下勢獨立

  ①落腳左轉勾手,②蹲身僕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18、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推架。

19、左玉女穿梭

  ①後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轉出步,④弓步推架。

20、海底針

  ①跟步落手,②後坐提手,③虛步插掌

21、閃通臂

  ①收腳舉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22、轉身搬攔捶

  ①後坐扣腳右轉擺掌,②收腳握拳,③墊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攔掌,⑥弓步打拳。

23、如封似閉

  ①穿臂翻掌,②後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24、十字手,收勢

  ①後坐扣腳,②右轉撇腳分手,③移重心扣腳劃弧,④收腳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勢。

























1、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幹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2、圓活連貫。「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即所謂的「節節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帶手。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3、虛實分明。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是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定的現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定,就根本談不上什麼「邁步如貓行」了。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總之虛實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

        

4、呼吸自然。太極拳聯繫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宜採用自然呼吸。

太極史上最精典的幾本書:

《陳氏太極拳圖說》

近百年來,此書彌傳華夏,風靡海外,武林界爭相寶之,東南亞、日本、歐、美各國亦見譯本,實為不朽之盛業、太極拳之精典也。

原版本陳鑫著《陳氏太極拳圖說》自1933年由開封開明書局出版發行後,引起了武壇廣泛、持續的關注。

悅太極高清複印原版現已推出!四卷合訂為一冊,相當於普通四本書的內容。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太極拳體用全書》

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

《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經楊露禪到京傳播以來,即從隱學成為顯學。經楊家三代的努力,至1920-30年代,楊氏的太極拳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可謂是如日中天。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公開出版楊澄甫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

為了增強讀者的體用能力,我們在海外找到了1937年版《太極拳體用全書》,之後我們又花了10年時間,將楊澄甫青年拳架收集齊全,同老年楊澄甫拳架作圖對比,以嗜讀者,高清掃描件希望讀者能夠更快速的識圖掌握太極拳要。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吳鑑泉氏的太極拳》為了呈現100年前原版本最好的效果,我們又拆了一本上世紀寶貴的原版書⋯⋯此時此刻,我們的編輯還在流淚當中⋯⋯
高清掃描,復原成原大開本大小的珍稀資料。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孫祿堂1919年原版《太極拳學》高清複印件一書以嗜太極愛好,一覽太極宗師武學之精髓。
江湖人稱天下第一手。孫祿堂的武功早已達到超神入化、與道合真之境,而且不斷升華,故其技擊造詣空古絕今,被世人疑之為神。孫祿堂與當時幾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有交流,未嘗一負,未遇其匹,獨步當時。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吳圖南大師1935版《太極拳》原作複印版資料。帶著歷史的墨香,和沒有修改的傳統太極拳架,值得珍藏。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民國版【太極拳圖說】金倜生先生著。高清複印件。

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入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太極拳二十四式學習資料!沒有其它
    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也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太極拳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拳」。
  • 梁涵淵示範二十四式太極拳
    【簡介】太極拳起源於中國,是綜合曆代各家拳法,結合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古典哲學和傳統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圓活連貫、剛柔相濟、內外兼練的拳術。二十四式太極拳又稱「原地簡化太極拳」,是第一套由國家統一規定的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教學的必修套路,太極拳愛好者的必學套路。傳統太極拳主要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趙堡六大流派。
  •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理論、3D動畫、要點學習資料,趕緊收藏!
    太極拳,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之一,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複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也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 2020年棗莊市薛城區老體協二十四式太極拳培訓班圓滿結束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老年體協提出的2020年全省普及中老年太極拳活動要求,薛城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和薛城區老體協主辦的「楊式二十四式太極拳培訓班」於2020年7月22日至9月3日在薛城區體校足球場舉行,來自全區的124位太極愛好者參加了這次培訓。
  • 武術老師現場演練標準二十四式太極拳慢動作教學!
    武術老師現場演練標準二十四式太極拳慢動作教學! 來源:今生遇見你是我之幸也 原標題:武術老師現場演練標準二十四式太極拳慢動作教學
  • 劉榮生老師現場演練陳氏太極拳混元二十四式教學!
    劉榮生老師現場演練陳氏太極拳混元二十四式教學! 來源:今生遇見你是我之幸也 原標題:劉榮生老師現場演練陳氏太極拳混元二十四式教學
  • 謝太極丨二十四式太極拳課程簡介
    太極拳是在太極拳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形成的一種優秀拳種。具有柔和緩慢,輕靈和動中求靜的特點。太極拳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派生出了多種流派。較為著名的有陳、楊、吳、武、孫式等,其流派風格各具特色,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使人的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改善大腦機能。防治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學會並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使人體精力充沛,提高效率。
  • 什麼是國標二十四式太極拳?
    太極拳歷史悠久,是廣受人民喜愛的運動健身方式。經長期演變,流派眾多,各派招式不同,各有特點,無法統一推廣和比賽。1956年,賀龍元帥領導下的國家體委,根據毛主席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指示,組織太極拳各派高手和運動學家,以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為基礎,編制了這套標準的二十四式太極拳,向全國推廣,統一了演練和比賽標準,所以叫國標二十四式太極拳。
  • 李經梧傳簡化太極拳24式網課學習
    簡化太極拳24式是由國家體委在1956年組織李經梧等太極專家汲取楊氏太極拳之精華簡編而成,李經梧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末調入河北省醫療氣功醫院後積極推廣簡化太極拳,使其在全國得到廣泛性的傳播。簡化太極拳24式內容精煉,動作規範,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 山東省國術館與簡化太極拳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逐步演化成了許多的流派,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為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五大傳統流派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委組織編訂的「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八十八式太極拳」。
  • 孫氏太極拳三十五式 學習系列(一)
    孫氏太極拳由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孫祿堂先生創立,將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三拳合一,融會貫通。孫氏太極拳的功效作用在於:一方面加強肺臟功能以理氣機,另一方面則提高肝臟作用以通百脈,以此增進健康。它老幼青婦、體質強弱,均可練習。
  • 簡化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幫助讀者學習太極。 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 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開啟四十二式太極拳展示大舞臺
    華奧星空訊 全球太極拳網絡大賽「四十二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比賽於8月4日正式開啟報名通道,參賽者可通過中國武協官網、手機端和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期待廣大拳友前來應戰。
  • 二十四式太極拳詳解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從古至今弘揚海內外優秀的中國傳統保健拳法。
  • 少走彎路,就是學習太極拳最快的捷徑
    習練太極拳最怕什麼?走彎路!這套《陳式太極拳械精進課》課程,不同於以往的教學課程,不是教大家學習某一個套路,而是網羅陳氏太極拳拳、械的習練要點、難點,讓有一定學拳基礎的拳友,能夠通過這套課程的學習,快速領會到陳氏太極拳的精髓所在!2.深得張東武老師真傳,並有著豐富的一線教拳經驗的王雨老師親自授課,讓你在學拳路上少走彎路!
  • 王培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
    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1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2王培生先生講解吳式三十七式太極拳3附錄一:王培生先生大事年表  1925年在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斷斷續續有三年光景)  1931年學習八卦掌,師從馬貴,號世清。在北平東城極樂庵受居士戒,蒙恩師妙禪法師賜法號印誠。  1932年 師從張玉蓮學習彈腿。師從楊瑞霖(字禹廷)學習太極拳,後經師爺王有林(字茂齋)精心指點。  1933年-1944,在北平太廟太極拳研究會。北平第三民眾教育館武術培訓班任助教。
  • 兩大名家演示 85式太極拳.
    點擊上面 藍色字免費訂閱↑↑↑趙幼斌演示楊式85式太極拳全套動作傅清泉演示楊式85式太極拳全套動作
  • 談談楊式85式與88式太極拳
    班侯修訂傳授的有「班侯小架」、「九訣八十一式大功架」等,健侯將老架修訂為中架、「第三趟」和「老六路」,少侯傳「少侯用架」等。楊澄甫早年傳乃父健侯之中架,後逐步修訂、定型為現在流傳最廣的大架子傳統套路(即楊式85式)。(以上史實引自路迪民先生的《楊式太極拳三譜匯真》、楊振基先生的《楊澄甫式太極拳》以及《永年太極拳志》和有關資料。)
  • 吳式太極拳37式教學
    五十年代初,吳式太極拳宗師王培生先生為滿足群眾學拳需要,以楊禹廷先生傳統吳式太極拳八十三式為基礎,去掉重複動作,增強意念鍛鍊,創編了這套三十七式太極拳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