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2020-12-26 舒欽爸爸聊育兒

案例:貝貝小朋友七歲啦,性格內向,說話慢條斯理,動作不緊不慢。每天早上任媽媽喊破嘴皮,各種催促,仍然提高不了貝貝的速度。在幼兒園也是如此,教師組織大家集體教學活動時,邀請孩子們動手製作迎春花,老師把需要的材料都擺放在桌子上,孩子們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地取放。首先,老師進行講解示範具體做法,然後請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每個孩子都快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有的拿起皺紋紙搓「枝條」,有的拿起剪刀剪花瓣,還有速度快的小朋友開始用膠水粘迎春花。貝貝卻不著急,一點一點地搓,小心翼翼地剪。老師有些著急,提醒道:「活動時間快要結束了,貝貝得加把勁啦。」貝貝小朋友卻依舊按照他以往的速度製作著。活動結束,老師請孩子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出來,貝貝做的迎春花數量比其他小朋友少很多。

天性慢的孩子做手工

分析:心理學家將人的氣質類型分為四種,它們在思維、言語和動作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膽汁質言語動作急速難於自製,多血質思維言語動作敏捷,粘液質思維語言動作遲緩,抑鬱質言語動作細小無力。可見,粘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神經類型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一類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哪怕大人發脾氣也快不起來。案例中的貝貝小朋友並不是因為外界幹擾導致的磨嘰,也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專心而磨嘰,他只是性子慢,生活節奏就這樣,快不起來。

生活節奏慢的孩子們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只著急是沒用的,先天的性格決定著他的行為習慣,雖然我們的教育在孩子身上似乎作用不大,但是隨著成人的影響,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幼兒。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要尊重幼兒的性格,不要過多地催促,只有慢慢地引導,潛移默化地影響,才是改變孩子的良策。

1 讀懂孩子,感受他們的心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他們的性格、興趣截然不同,對於孩子出現的磨嘰,也是許多的因素造成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讀懂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對於天性如此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去感受他們的心靈,懂得孩子才能對症下藥。

一些在成人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樂趣所在。比如:孩子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裡和自己或小夥伴閒聊,對著天空的雲朵發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網……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重視遊戲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耐心地引導、學會等待,充分尊重每一種性格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了解他的特點並有效引導。

讀懂孩子

2 適應孩子的生活節奏,讀懂孩子的生命節奏。在現實生活中成人覺得孩子太磨嘰,打亂了自己的節奏,於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奏。成人總是希望孩子按照成人的想法、成人的節奏做事情,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對於天生慢的孩子,他們的心中最快的節奏在家長眼中仍然是慢的,即使再催促、再著急,也不會達到成人想要的標準。經常被打亂節奏的孩子,要麼早熟、易煩躁、耐性差,要麼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所以,適應孩子的生活節奏是家長的「必修課」,而對天性慢的孩子,我們只有通過各種環境逐漸影響他們。

適應孩子的生活節奏

3 耐心教孩子做事的技巧,給孩子鍛鍊的機會。無論是學習的技能,還是做事的技能,都是在生活中逐漸學習並掌握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一些諒解與寬容,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任務或壓力;多給孩子一些指引與教導,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指責或埋怨;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與鼓勵,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技巧,提高效率。讓孩子多去接觸社會,多去處理事務,多去鍛鍊自己,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如此,天性慢的孩子才會有好的改善。

鼓勵孩子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如果把孩子比作毛毛蟲,我們就是蝴蝶,我們不可能要求毛毛蟲飛翔,但我們可以收起翅膀和毛毛蟲一起慢慢爬。教育孩子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面對天性慢的孩子,我們需要的是耐心和技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偷錢,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偷偷拿走家裡的錢,這已經是第二第三次了,家長應該怎麼辦?第一,先暴打一頓,再進行愛的教育網上針對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回答是不能打不能罵,要進行心理疏導。如果平時家長不暴力,平時不會因為小事打孩子,那麼在孩子觸犯底線的時候動手打他,效果非常好。如果家長平時易怒暴力,經常打孩子,那麼在這種觸犯道德底線的時候打孩子,是沒什麼作用的。
  • 孩子「懶散」可能是天生的?家長若在3點用心培養,依然未來可期
    孩子「懶散」可能是天生的?有一類孩子從小做事不積極、沒有自律性、時間觀念不強、討厭各種強硬的規矩,無論大人怎樣監督批評都沒用。家長可能會感到失望:這樣的孩子會有出息嗎?到底該怎麼管才能讓他徹底改變?如果孩子從很小就有懶散、責任感低的表現,家長不必太焦慮,每一個孩子不可能完美遺傳所有優點。這種遺傳來的「懶散」,並不意味著孩子一定會成為上面提到的三種成年人,家長在培養時要注意幾個關鍵點。如何培養「天生懶散」的孩子?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怎麼辦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發現現在的學校似乎也不是那麼單純了,低年級的年級,班裡總會有幾個比較厲害的孩子去欺負別的孩子,而高年級的孩子這種現象更突出,眾所周知,孩子們到了青春期,會變得比較叛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霸凌事件。
  • 面對好動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老師生氣,表妹更生氣,回家就和表妹夫吵了一架,早就說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他就是不願意,自己是苦口婆心地勸,和顏悅色地講道理,打過了,罵過了,兒子還是那樣。用老師的話來說,他上課時手腳就沒閒著過,一會動動同學,一會踢踢凳子,她從教十幾年,就沒碰到過這樣的孩子,實在是頭疼。兩口子周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兒子到底是不是別人說的多動症。
  • 家長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庸怎麼辦?
    1 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怎麼辦? 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儘可能的去給孩子從小就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趨向平庸。
  • 孩子調皮搗蛋怎麼辦?吼叫、說教都不可取,聰明家長這樣做
    學校因為孩子調皮就不收孩子,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應該自我反省,孩子到底調皮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學校不願意接收孩子上學?孩子為什麼調皮導致孩子調皮的原因有很多:1、孩子的性格如此性格是天生的,有些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就會表現得比較調皮。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當兩個孩子打起來了,家長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之間吵架或者動手打架,便會立即介入替孩子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 孩子在一起玩耍,發生吵鬧、打架的行為都是很正常的,當孩子間發生矛盾時,家長應該保持冷靜,不要急於介入,更不要代替孩子解決矛盾!
  • 一年級孩子語文94分,排在班級最後幾名,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一年級期末考試的語文成績94分,排在班級最後幾名,作為家長我該怎麼辦?」有人問。不得不說,這孩子所在的班級整體實力是相當可以的。一年級語文成績94分,並不是說這種孩子就是學困生,而是這個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有些內容掌握得不夠到位,或者考試的時候沒有認真審題而導致失分,這一點可以在後續學習習慣的「校準」中會有所好轉。作為一線老師,我覺得孩子考94分家長不必太過慌張,孩子的智商肯定是正常的,其實我覺得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孩子這次在期末考試中排在第幾名更為重要。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孩子睡覺打鼾、張口呼吸,家長該怎麼辦?
    今天繼續給粉絲們答疑解惑,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夜間睡眠打鼾、張口呼吸,有時還出現呼吸停止或憋醒的情況,為此家長朋友們開始為孩子的睡眠擔驚受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孩子出生後在鼻咽部就存在叫做腺樣體的組織,一般在10歲以後即可萎縮,由於感冒等原因炎症反覆刺激腺樣體組織,以及相鄰的鼻腔、鼻竇、扁桃體炎症刺激腺樣體組織,所以就會引起腺樣體增生肥大,堵塞部分後鼻孔,導致機械性堵塞,通氣減少;腺樣體肥大一般同時合併扁桃體肥大,鼻竇炎等,進一步加重了上呼吸道的通氣量。
  • 家庭性教育:撞見孩子看A片家長怎麼辦?
    而如今的社會環境是家長禁止、網絡充斥。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使孩子從小學高年級時就開始關注A片。那麼,當你無意中看見孩子看A片或者瀏覽黃色網站,你該怎麼辦?是大發雷霆還是藉此機會向孩子進行性教育?  孩子知道父母不讓自己看,但又想知道裡面有什麼,所以才偷偷看。有的孩子會自己在家一個人看,有的孩子是被同伴叫到一起看,也有的孩子膽子大,召集好朋友一起分享。
  • 如果孩子注意不集中怎麼辦?家長要有辦法,讓孩子提高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注意怎麼辦?家長要有辦法,讓孩子提高注意力經常有家長會說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定要學會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是孩子將來學習的有力保證,注意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獲得注意。當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並且無法得到保護時,注意力將逐漸消失。
  • vimfun偉凡心理: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該怎麼辦?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該怎麼辦?要:將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看成和孩連接的機會;把你的是非觀暫時拿開,無條件地與你的孩子共情。學會傾聽孩子。不要:因為孩子情緒化就責罵或者無視他們。如果父母總是無視孩子的情緒,或者因為孩子情緒化而懲罰他,就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的情緒對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緒就是壞的。孩子就會更加情緒化,認為無人理解他。要:幫助你的孩子分辨他們的情緒;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就會用語言將自己的情緒準確表達出來,用語言表達情緒和用語言表達想法一樣,需要被教導,被訓練。
  • 孩子發音不標準,家長應該怎麼做?
    在英語的學習中,大多數的家長都因同一個問題而困擾,那就是孩子發音不標準,怎麼辦?看著隔壁小孩說著一口流利又標準美式英語,那一顆想讓孩子說著一口標準美英的種子瞬間長成了參天大樹。很多家長每次開課前就興衝衝地找到老師,強調一定要給孩子進行糾音,要是說得不對,就得多重複讀幾遍,讓孩子一定要讀正確。有的家長說孩子發音受老師影響,老師發音沒問題孩子怎麼會有問題。
  • 孩子磨蹭不能忽視,想要及時糾正,家長可以試試心理脫敏法
    慢性子並不是特別壞的毛病,糾正起來也並不困難,只是當慢性子的特點泛化到其他事情上,改正起來就很困難了。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孩子內心的節奏被父母打亂了,原本想好的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的順序也完全變亂了,於是孩子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回自己的節奏,做事自然變得更慢了。長此以往,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產生一種緊迫感,擔心自己會因為做得慢而被別人嫌棄,甚至因此而放棄對許多新事物的嘗試。
  • 一年級新生家長吐槽 孩子學習拖拉狀態散漫怎麼辦
    學生培養興趣習慣是關鍵  「作為家長,在小學階段應該幫助孩子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可以從兩方面來入手。」王冬宇認為,對於新生而言,首先要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才有助於產生內驅力。孩子們天性喜歡玩耍,那就藉助「遊戲力」讓他們愛上學習。比如對數字的認知不必拘泥於在本子上刻板書寫,也不需要大量刷題,完全可以通過翻數字紙牌等遊戲來引導孩子了解數字的拆分等問題。
  • 孩子沒有夢想怎麼辦?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找興趣,為夢想而奮鬥
    孩子的夢想是學習的動力,家長在孩子擁有夢想的時候加以引導,讓孩子明白想要達成夢想需要有什麼必備的技能,從小就教導孩子學會打基礎,讓孩子擁有一個紮實的基礎。定下一個學習目標,朝著目標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前瞻意識,懂得事先準備,機會往往就是給這類的人準備的。
  • 孩子手受傷,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成長過程中活動量逐漸增大,探索周圍世界過程中難免伴隨一些意外情況出現,近期有多例手外傷患兒就診於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科。現總結一些手外傷出現後家長們該怎麼辦,以及需要了解的事情,儘快就診,避免耽誤孩子病情。 1.手外傷主要有哪些情況?
  • 孩子天生喜歡「角色扮演」遊戲?家長利用好,寶寶思維會更活躍
    一個聖誕帽,一件小披風,這就是孩子的盔甲,而小小的玩具槍就是孩子最大的武器,可以打敗所有的壞人。就這樣,小思陪著孩子玩了一次又一次的怪獸遊戲,孩子樂此不疲,可是做家長的小思有些乏味了,畢竟,自己都知道這些是假的,而且孩子有些要求在我們看來比較幼稚,一次兩次還能接受,經常讓我們陪孩子這樣玩,多少會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