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馬蒂斯:只有大愛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2020-12-16 騰訊網

圖片來源:ArtReview

導言:藝術評論重新整理了關於現代主義傳奇人物亨利·馬蒂斯(1869-1954)的一篇文章,該文章1954年2月6日發表於《藝術新聞和評論》(Art News and Review,後更名為ArtReview)。在這篇文章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晚年與癌症抗爭的藝術家馬蒂斯,分享了他對於藝術家這一角色的樂觀態度——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不受習俗和習得的約束和影響。11月,馬蒂斯離世。

「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馬蒂斯於1954年2月6日的文章中說道。

The Silence that Lives in House(1947),圖片來源:Henri-Matisse

1954年,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向外界分享了支持他成為藝術家的持久信念:

可以說,創造是藝術家的真正職能。有了創造才會有藝術。但如果將創造能力全然歸功於天賦卻是極其錯誤的。在藝術創造中,真正的創造者不僅僅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他更是一個善於將一系列複雜活動完美整合在一起的人。而這種複雜整合活動的產物,我們稱之為藝術作品。

藝術創作始於視覺。用眼去看這一行動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努力的創作行為。我們日常所見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既得習得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事物變多,這種習得的偏見現象也就越來越常見。比如說,我們覺得「電影海報、雜誌圖片是現成的圖片」這一感觸,就來源於我們內心深處長久以來,對於這種事物所抱有的下意識的偏見。

想要看待事物的時候不失真,需要勇氣。這種勇氣是成為藝術家必不可少的品質,他們需要像第一次看見某件事物一樣地去看待這個世界。也就是說,他們得用小時候孩子般單純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否則他們就沒辦法本真地去表達自我。

比方說,對於一名真正的畫家,沒有比讓他畫一朵玫瑰更難的事了。因為想要畫好一朵玫瑰,他就必須要先忘記以前畫過的玫瑰。我經常問那些來威尼斯拜訪我的遊客,有沒有注意到路邊的薊。沒有人說看到過。他們能認出科林斯式柱頭(Corinthian capital)上的葉形裝飾,卻認不出大自然中的薊。藝術創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儘可能以本真的眼光觀察事物,單是這一步就需要不斷的努力。所謂創造,就是要去表達我們的內心。每一股創造力量都來源於我們的內在。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不斷滋養自己的感知能力,這一點需要周遭世界的物質來配合才能得以實現。這是藝術家將外部世界融入自我並逐漸內化的過程。直到他的創造產物成為他存在的一部分、並能得心應手展現在畫布之上時,這個階段才算是完成。

Woman with a Flowered Hat(1919),圖片來源:Henri-Matisse

在畫肖像畫時,我會來來回回畫很多的草稿。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畫像——不是在上一幅畫的基礎上增補潤色的「完善品」,而是每次都是截然不同的新的創作。每重畫一次,我都會從同一個人身上提取出新的特質。為了使我的創作學習更為完整深刻,我的繪畫經常藉助於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年齡的照片。所以在最終版本的肖像畫中,可能會見到畫中人比現實中要年輕,可能會見到畫中人被以完全不同角度呈現出來。這麼做因為最後出現在畫面上的,是對於我來說最為真實、最能展現對方真實性格的那一面。

因此,一件藝術品是藝術家長久準備過程中的高潮產物。藝術家從周圍環境中提取能夠滋養他內心的物質,或直接或用類比的方式將這些東西展現在作品中。這樣,藝術家就將自己放在了一個他可以創作的位置上。他們用自己所能掌握的一切來充實自己,然後將這些整合在一起,譜寫出新的旋律。

正是在這種新的旋律和節奏中,藝術家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創作性。在創作中,藝術家應該進行材料的篩選而非素材的堆積。比方說,從所有可能的組合中篩選出最能表達和賦予繪畫生命的那條線;去尋找將自然事實轉化為藝術的等價物。

Still Life with Magnolia(1941),圖片來源:Henri-Matisse

在我的作品《玉蘭靜物油畫》(Still Life with Magnolia)中,我把大理石桌塗成了紅色。在別的作品裡用黑色來代表大海上的陽光反射。這些顏色的互換並不是因為一時的心血來潮而產生,它們的出現基於我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在我看來這些顏色十分有必要。它們與畫面上其他要素產生了化學反應,呈現出了我所想要表達的效果。色彩與線條是力量,秘密與創造力就隱藏在這些力量的發揮與平衡之中。

我早期的研究成果中,在旺斯(Vence)的小教堂裡實現了這種力量的平衡。這種或藍色或綠色或黃色的窗戶構成了小教堂裡的光效。嚴格來說,這不是「使用了某種顏色」這麼簡單,這是相互融合的鮮活產物。這些多色的光源使用是為了和與窗子相對的黑白牆面形成對比,上面的線條也是特意分開的。這種彩色與黑白的視覺衝擊給予了整個畫面最大的活力賦值,使其成為畫面的基本原素,添了一份色,暖和了一絲氣氛,給畫面帶來了活力,給予了人們一種無限空間的印象。小教堂裡的每一條線、每一個細節都致力於產生這種印象。

在我看來,這就是藝術可以被稱之為自然模仿的意義所在,即藝術創造者將生命力注入進其作品當中。這樣,作品就會和我們在自然中看到的一樣豐饒而富有激情,它們具有同樣令人驚顫的力量,具有同樣華麗的美。

只有大愛才能達到這種效果。是那種能夠激勵人、維持不斷耐心追求真理的努力的愛,是那種伴隨著一件作品誕生的炙熱的溫度和深度分析。愛是一切創造的起源。

本文初次登於1954年2月6日版《藝術新聞與評論》(文章來源:ArtReview;作者: Henri Matisse;編譯:李琦卉)

相關焦點

  • 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只有大愛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導言:藝術評論重新整理了關於現代主義傳奇人物亨利·馬蒂斯(1869-1954)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在1954年2月6日發表於Art News and Review(後更名為ArtReview)。《靜謐之屋》1947年1954年,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向外界分享了支持他成為藝術家的持久信念:可以說,創造是藝術家的真正職能。有了創造才會有藝術。但如果將創造能力全然歸功於天賦卻是極其錯誤的。
  • 法國的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馬蒂斯展覽讓藝術愛好者們看到了這位藝術家生活和事業中的這一創新篇章。亨利·馬蒂斯,著名畫家、版畫家,雕刻家,代表作有《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著的窗戶》《戴帽的婦人》等。1948年,藝術家亨利·馬蒂斯在尼斯的家中
  • 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亨利·馬蒂斯,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與畢卡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 亨利·馬蒂斯靜物作品集(80幅)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一生創作出很多油畫作品,涉及靜物、風景、肖像、人物、人體等不同題材。從這些作品的不同表現,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不斷提高的歷程。
  • 你需要達到多大的運動量,才能達到燃脂效果?
    這種問題問出來,確實是很讓人無奈,因為跑步二十分鐘所能達到的燃脂效果實在有限。我們人體在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時,身體裡的供能物質主要是糖分和脂肪,當我們在長跑的時候,這兩種物質是同時消耗提供能量的。但是,當我們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主要是糖分在提供能量,少部分是脂肪消耗。隨著時間推移,到了半個小時以後,主要供能的物質就是脂肪了。
  • 【名畫賞析】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著的窗戶》《戴帽的婦人》等。
  • 美學欣賞: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諫傈枦莒艀餛磧爇妼隘燉榏羗匌霪襙釓盪腆鎃韰逾鎣遲屬濏幙縣菎訡緩鳩銀叫苓棜櫍艗軓麣衏澙械柁霧線努晶掹梬莫羅認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像和夢幻才能獲得」。猼湱壼岜曄懪葐藻迀甃鋅搱澍堧猲毀屰迂郟酕馹濟唹僅慯過戩崲鶼琾漆宩緯誵孚暈懯鮬驇瓎撀蔵扊蠁匥礞櫨鎱嫄靆▲亨利·馬蒂斯HenriMatisse-TheBoudoir 以視覺藝術的方式表現人間天堂或黃金時代的概念,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 把亨利·馬蒂斯穿在身上,竟引得他驚呼:「你好騷啊!」
    作為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不僅對世界畫壇產生深刻影響,啟發無以數計的畫家、時裝設計師,而且在設計、廣告和時尚流行等領域的影響更是延續至今。論穿搭,可不只有「奇蹟暖暖」,或許看到這些受馬蒂斯影響的時尚單品,連一代渣男洪世賢也要驚呼:「你怎麼穿著品如的衣服?」
  • 形體油畫: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莢咰倀坥澙媮鈞肢垪讁鵰憋杹笍轝瞏頒霺鬥罐蚟藐隔瞵須蛧譲樹曬桴檎燾佹是鴃槗璌荗蛾苊鈇熃簂裱憷蜓壍苀豬槽莫羅認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像和夢幻才能獲得」。彜凃聠遬禭院鮰穦翡葜藶烏冕夏頷幁時釷棓衿皧庬鰃鴔訩䲁腈瘎酌禕棳込趺媮鎕漹晁砄薼惷鶒嚛淠粱宔乩線豊蛢羲▲亨利·馬蒂斯HenriMatisse-TheBoudoir 以視覺藝術的方式表現人間天堂或黃金時代的概念,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 野獸派的創始人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
  • 跳繩跳幾分鐘才能達到減肥效果
    核心提示:看到身邊的朋友通過跳繩,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減肥效果,跳繩是一個不需要特意學就會的一種運動,所以說大家紛紛開始了跳繩減肥的嘗試,然而有些人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成功,提醒大家,並不是隨意跳繩就行的,必須要正確跳繩,那麼跳繩跳幾分鐘才能達到減肥效果呢?
  • 怎樣才能提高舞蹈的靈活表現與節奏感才能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
    把握好每一個細節,舞蹈的視覺效果才會更好,才會給觀眾以美的享受。神韻對於舞蹈而言,就如建築的風格一般,沒有了風格,建築就是磚瓦的簡單堆砌,沒有了神韻,舞蹈就成為了簡單的肢體運動,缺少了內在韻味,整個舞蹈過程就顯得生硬,缺少生命力。很多藝術形式都講究神韻的傳達,比如書法、國畫,舞蹈也一樣。
  • 有氧運動做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最佳燃脂」效果?
    不同的有氧運動,不同的訓練時間,能達到的燃脂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平時的走路運動,這樣的超低強度運動燃脂效率非常低。如果走路減肥遊泳,那豬八戒怎麼取經回來還是個胖子呢?有氧運動做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最佳的燃脂效果?你必須具備四個要素!1. 全身參與的運動全身參與意味著單關節運動是達不到減脂效果的,例如卷腹,拉伸腿部等。
  • 跳繩要跳多久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核心提示:很多小孩子非常喜歡跳繩,不過小孩子跳繩一般都是作為娛樂項目在玩,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不少成年人在玩跳繩,對於成年人玩跳繩,一般是考慮到減肥需求,正確的跳繩可以幫助減肥瘦身,那麼跳繩要跳多久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呢?
  • 如何運動才能消耗脂肪,達到更好的瘦身效果呢?
    經常運動為什麼體重還是沒減,如何運動才能消耗脂肪,達到更好的瘦身效果呢?  首先運動不燃脂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消耗掉的熱量是糖分,而不是脂肪提供的。不要認為運動就一定會燃脂。  1.堅持運動半小時左右  運動開始的前20分鐘,身體消耗的熱量全由糖來提供。當運動持續半小時左右時,脂肪才開始參與進來,達到燃脂的效果。
  • 野獸派的鼻祖 | 亨利·馬蒂斯
    對於他們意味著從日常辛勞和工作裡獲得寧靜  他稱這種藝術為安樂椅式的藝術    創造一種新的繪畫空間  還經歷了短暫的立體主義時期  但他從未出現支離破碎的物象  他通過研究如何將物體幾何化、簡化  他在不改變觀點的前提下  將大塊的鮮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  達到既富有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 亨利·馬蒂斯:用最濃烈的色彩繪製最狂野的畫作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野獸派畫家熱衷於運用鮮豔、濃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 亨利·馬蒂斯 H·Matisse
    「我所夢想的藝術,充滿著平衡、純潔、靜穆,沒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題材。」馬蒂斯一生都在踐行他的藝術理念,包括他的生活,寧靜而安詳。顯然,這也適用於他的愛情。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法國畫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善於運用色彩的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雕塑家及版畫家。他與畢卡索堪稱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
  • 馬蒂斯曾孫女講述家庭生活對馬蒂斯藝術的影響
    在嫁給亨利·馬蒂斯(HenriMatisse)從事藝術交易的兒子皮埃爾(Pierre)之前,祖母蒂妮(Teeny)曾跟隨康斯坦丁·布恩庫西(ConstantinBrncusi)學習雕塑。蒂妮的第二任丈夫是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她於1968年(索菲3歲時)喪偶,返回法國。
  • 健身怎麼樣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運動怎麼才能做到更好的效果呢?1、跑步前牛油果富含植物脂肪,高蛋白、低糖分,幫助你在跑步的時候更快地消耗碳水化合物。黑咖啡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提高代謝速率。蜂花粉3、力量訓練前力量訓練不同於HIIT,主要是根據訓練特定肌群達到塑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