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將向7個太平洋島國「援助」電視節目,外媒:想對抗中國影響力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中國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近年越來越密切,但在將太平洋島國視為自家「後院」的澳大利亞,一些人對中國影響力的上升耿耿於懷。據英國《金融時報》25日報導,為了對抗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影響力,澳大利亞想出了一個辦法——免費向7個太平洋島國提供澳大利亞的商業電視節目。這種「援助」或者說「文化輸出」會管用嗎?

報導稱,從本周開始,根據一項為期三年、耗資約1700萬澳元的計劃,坎培拉將向包括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內的7個太平洋島國的電視臺免費提供長達1000小時的澳大利亞商業電視節目。這些節目包括在澳大利亞頗受歡迎的電視劇《廚藝大師》《左鄰右舍》以及新聞時事欄目《60分鐘》和一些真人秀節目。

「有機會觀看相同的故事,只會加深我們與太平洋大家庭的聯繫。」澳大利亞外長佩恩25日說。

《金融時報》評論稱,這項決定代表了澳大利亞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對利用媒體和「軟外交」擴大其國際影響力的改變。

報導提到,此前,澳政府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大幅削減預算,導致澳大利亞電視節目的產出和其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傳播減少。2014年,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撤回了對ABC旗下國際電視頻道的一個資助項目。該項目為期10年,耗資約2億澳元,旨在將澳大利亞的電視節目傳播到太平洋和亞洲的46個國家和地區。

《金融時報》還提到,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正在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外交影響,以回應北京在該地區的「軟實力」外交。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分析師喬納森·普萊克說:「坎培拉對中國在整個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感到震驚。」

但澳政府這種做法能有多大效果還不好說。一個名為「亞太地區澳大利亞廣播支持者」組織的聯合召集人傑米瑪·加勒特說,政府對媒體的重新思考是值得歡迎的,但她質疑將商業節目投放到太平洋島國能夠產生很大影響。

相關焦點

  • 因為中國,澳大利亞急了,決定向7個太平洋島國免費送「援助」
    據環球時報5月25日報導,因為近些年來中國和太平洋一些島國的國際合作來往越來越密切,與此同時,中國在該地區的國際影響力也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而這對於一直將太平洋島國視作是自家「後院」的澳大利亞來說,似乎有些耿耿於懷了,甚至已經有些急了,所以,近段時間澳大利亞方面為了對抗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
  • 澳大利亞:中國在太平洋影響力驚人,澳洲將對周邊7國發放福利
    澳大利亞作為「獨立於世」的太平洋大國,一直以來太平洋都被其視為自家的後花園,但實際上澳大利亞在自家的後花園影響力有限,反倒是中國近幾年來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日益密切,看在眼裡的澳大利亞顯然很不舒服,消除中國在世界影響,澳大利亞向周邊國家宣布,電視信號免費用。
  • 澳大利亞向南太7國送電視節目,非要扯上「制衡我國」
    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最近提出了一項為期3年、耗資1710萬澳元(約合7979萬人民幣)的電視外輸計劃,準備每年將向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吉里巴斯、吐瓦魯和諾魯7個太平洋國家免費提供1000小時的播放內容。據稱,輸出節目包括《60分鐘》、《邊境安全》、《樂高大師》、《鄰居》等該國著名欄目。
  • 美媒:中國為何在小島國復設使館
    吉里巴斯是太平洋中部一個由33個環礁和礁石島嶼組成的國家,除中國外只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古巴在此設有使館。但這裡是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之地。去年9月,吉里巴斯與臺北斷交,與北京復交。本周,該國親北京總統塔內希·馬茂贏得備受關注的選舉。他主張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吉里巴斯是北京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最新例證。
  • 在太平洋島國的「首個朋友」受災,中方緊急援助|北京觀察
    「斐濟紅會的工作人員紛紛向我們表示感謝,並表示將通過該組織內部渠道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正式表達謝意。」斐濟紅十字會秘書長羅科圖尼達烏在向使館一行介紹受災情況和災後救助工作時坦言,資金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這筆援助款非常及時,正是斐濟在目前困難時期所需要的援助,對災後救助工作很有幫助。」羅科圖尼達烏隨後表示,將確保有關資金儘快投放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
  • 日報評述:美澳阻撓中企進軍太平洋島國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12月30日刊發題為《太平洋島國成美中爭霸最前線》的報導,作者系記者松本史,文章指出,南太島國對於美國及其同盟國澳大利亞來說在地緣政治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他們都在阻撓中企的業務進入該地區。
  •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將退出巴新和太平洋島國市場
    綜合巴新主流媒體12月上旬報導,巴新基納銀行(Kina Bank)與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達成協議,將收購後者89.91%的巴新業務和100%的斐濟業務。基納銀行於巴新註冊成立,在巴新證券交易所上市。該行去年收購澳新銀行在巴新零售業務,目前擁有16.5萬客戶,是巴新第二大零售銀行。收購完成後巴新客戶數量將超過50萬。
  • 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受挫,為何不願向中國「服軟」?
    但如今澳對華鐵礦石出口可謂「江河日下」,今年7月份大跌約12%。而且由於我國提高進口產品的檢疫標準,11月前三周澳洲煤炭對華出口已經暴跌了96%,目前滯留我國近海的澳洲運煤船已升至82艘,這些貨物運載著880萬噸煤炭。分析指出,2019/2020財年澳大利亞資源出口總值將損失340億澳元。
  • 南太平洋上,臺灣又在搞什麼小動作
    目前,在全部14個南太島國中,8個已與中國建交。2018年11月出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第26次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就提出與太平洋島國在相互尊重、深化合作和民心相通的「三個堅持」基礎上,繼續提升戰略互信,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幫助島國加強與中國和世界的經貿聯繫、互聯互通,更好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 同為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和萬那杜的差距為什麼愈來愈大?
    在資源耗竭之前,諾魯人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最中心的位置買了一塊地,修建了一座高達52層的「諾魯大廈」。一旦小島被淹,諾魯就將舉國搬遷到大廈裡面。 1989年,諾魯出現財政赤字,1995年諾魯銀行崩潰。自1999年到2003年,這4年的時間裡,諾魯財政赤字累計達5849萬澳元。為了償還澳大利亞的債款,諾魯人迫不得已連「諾魯大廈」也一併賣出。
  • 太平洋島國酋長制的演化及其走向簡論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不僅要將「太平洋模式」與中國模式相結合,還要加強與太平洋島國政治領導人的聯繫,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同太平洋島國互利合作項目的順利開展。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在諾魯進行委任統治,為獲取當地磷酸鹽的開採權,澳大利亞先將諾魯島12個酋長邀請到澳大利亞進行商談,而後成立由酋長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緩和了殖民者與土著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 推動太平洋島國研究持續深入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賽)12月19日,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山東省首批重點新型智庫建設單位、山東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和《劍橋太平洋島民史
  • 習近平向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開幕式致賀詞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4月1日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開幕式致賀詞。習近平指出,中國人民和太平洋島國人民友好交往源遠流長,是真誠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好夥伴,相知相親、互學互鑑的好兄弟,是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典範。2018年11月,我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集體會晤,一致同意將雙方關係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了中國同島國關係新篇章。
  • 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可以優勢互補、開放合作、共享發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12月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報告認為,南太平洋地區在國際政治、外交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美國、日本等域外大國紛紛謀求與太平洋島國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未來,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持續變化、海洋問題日益嚴峻,南太平洋地區國家的外交等活動將繼續保持積極態勢。
  • 中國駐所羅門大使:「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這個人口只有60萬的島國與中國有怎樣的淵源?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索羅門群島將如何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後疫情時代,中所關係又將如何發展?近日,《環球時報》專訪了中國駐索羅門群島大使李明。「一帶一路」倡議將為所國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機遇。中國駐所使館願同所方一道,通過「一帶一路」合作來帶動索羅門群島發展,為中所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關於當前雙方合作亮點,我想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援所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體育場館項目。
  • 《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和《劍橋太平洋島民史》新書發布會...
    前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會特使、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杜起文,聊城大學校長、中國太平洋學會太平洋島國研究分會會長王昭風,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副社長梁豔玲,以及來自國家部委、新聞出版、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外事部門的領導和專家40餘人出席了新書發布會。
  • 紐西蘭給中國定「新罪」:沒有不折不扣接受國際秩序傳統領導者的...
    紐西蘭國防部長羅恩·馬克在6日發布的一份戰略性國防政策聲明中,罕見地點名批評中國的南海政策,對「越來越自信的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表示擔憂。這與紐西蘭政府一直避免批評中國的姿態大相逕庭。同一天,澳媒還報導稱,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將同太平洋島國籤署新協議,加強區域安全,以對抗中國介入。
  • 南太平洋屬於澳大利亞?澳媒質疑中企投資項目:侵佔了我們的領土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控制好疫情的國家,給世界各國開了一個好頭,復工復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各項經濟指標正常,大大超過國際經濟增長率, 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超級引擎。今年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儘管中國發展得比較好,但是我們也不能沾沾自喜,繼續埋頭苦幹,而且還要繼續對外開放,深化改革「走出去」戰略」依舊要大闊步前進!南太平洋屬於澳大利亞?澳媒質疑中企投資項目:侵佔了我們的領土。
  • 亞太觀察丨從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發出的數位電視信號
    在中國援外工作者的幫助下,這個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首次發出了數位電視信號。啟動儀式上,東帝汶總理魯瓦克衷心感謝中國政府提供的援助,感謝中方技術人員辛勤工作。這是中國東帝汶兩國日益緊密合作關係的一個縮影。
  • 周邊島國政變 澳大利亞左右為難
    新華網消息 前兩天,大洋洲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一批軍人再次發動政變,國防部長在另一批軍人的護送下逃離會場。  此前的3月14日,至少有100名巴布亞紐幾內亞國防軍軍人突然闖進巴新國防部的軍火庫,搶到32件高性能武器並在莫裡營房外設置路障。這起動亂原本是因政府要裁減軍隊近50%的改革政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