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這「半部青春文學史」有你的故事嗎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那些年,很多文學青年的理想就是去上海,去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距離90後的昆藍(化名)參加那場比賽,已過去10多年。他得了一等獎,甚至代表獲獎者發言,「至今為止,那幾分鐘,依舊是我此生經歷過鎂光燈照射強度最強的一段時間。」

1956年在上海創刊的《萌芽》是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刊物。1998年《萌芽》雜誌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一起舉辦了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堪稱當時文壇的大事件。

韓寒參加首屆大賽決賽,以一篇《杯中窺人》,「一賽封神」。幾年後,高二學生昆藍剪下《萌芽》雜誌上的參賽報名表,以性格有趣的同學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寄出去,初賽成功突出重圍。他在父親的陪同下坐硬座火車去上海參加決賽。一下火車,發現被偷了2000元人民幣——數額足夠令這個普通工薪家庭震撼許久。

「圓夢感」緩解了一絲少年丟錢的心痛感,昆藍第一次打量上海的洋房和梧桐,覺得那簡直是全世界「文學的中心」。

「當我坐在上海第三女子中學的考場時,面對的其實是多達7萬的同齡競爭者,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鎩羽而歸,剩下的一兩百人角逐一、二等獎。大家都很清楚,誰都不太可能成為韓寒再版,不過這並不阻止我們平視韓寒:你能拿到的獎,我也能夠拿到。」

20年間,不管是讀過,還是寫過,如今活躍在各個場合的文學青年,仿佛總能找出一條屬於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成長刻度線。

張悅然

最近,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的《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新書發布會上,作家張悅然、郝景芳亮相的身份,分別是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

相較於張悅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的「新概念刻度線」似乎更低調、隱秘。翻開精選集裡她彼時參賽作品《迷路》,公眾看見的未必是今天熟悉的郝景芳,但分明是熟悉如昨日的青春碎片。

郝景芳形容,她在「新概念」出身的作家中算是「異類」「邊緣人物」。「我挺不好意思的,中間挺長一段時間沒有寫,也沒有和這些作家有特別深的接觸,其實我特別喜歡看這些作家的小說」。

郝景芳說,從她整體的人生軌跡上來講,小學走的是「奧數」之路,中學走的是理科競賽之路,「到了高二之後理科競賽沒拿什麼成績,高三時參加一個作文比賽,算是自娛自樂」。

中學時代看前三屆「新概念」獲獎作文選,是郝景芳頗感美妙的經歷。「可能到現在為止,一個同齡人寫得非常美好的作品,依然是給中學的孩子打開一個世界的過程」。

「自娛自樂」參賽,拿下一等獎,但是郝景芳沒有改變原本想走的路。「我挺想學理科,學科學的,所以當時高考考物理系是第一志願,按照自己的第一志願一直讀到研究生,讀天體物理。後來我寫小說也是從科幻小說開始寫,仍然和科學有關係。我確實比較迷戀科學中的理論、對於宇宙的描繪,等等,這些是我很大的人生興趣之所在」。

如今,郝景芳對於寫作如何定義呢?她覺得寫作就像吃飯、喝水、呼吸,是日常不可離的習慣,現在每天還堅持寫點東西,寫公眾號文章,寫課程,以及繼續創作小說。「寫作是非常舒服的,是我非常喜歡的人生狀態,我不是特別喜歡社交的人,有時候社交多了,我必須寫作才能恢復元氣——因為社交非常累,也很煩,但是坐那兒寫東西能讓我整個人都好起來」。

郝景芳

當初在「新概念」的路口,郝景芳沒有直接走上作家的路。但過了17年,她相信寫作是這一輩子不太會放棄的一件事,「只不過我不太拿自己當一個純作家來看」。

「我們知道傳統出版業在今天所面臨的挑戰,但是《萌芽》雜誌非常幸運,很大一部分和新概念大賽有關係。」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社社長孫甘露說,「新概念」舉辦20年,有一些數字看來很有意思。「第一屆創辦的時候就4000多份來稿,到了去年達到歷史最高,有9萬多篇稿子來參與競賽,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以新概念開始,這樣一批80後的作家呈集團式登上文學的舞臺。」文學評論家、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潘凱雄表示,一方面青春文學是自然的代際劃分,另一方面,在文學創作上,這一批年輕人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了「清新、新鮮的」獨特貢獻。

或許在有些人身上,「新概念」的印記沒那麼容易褪去,比如昔年的獲獎者張悅然,今朝是這項文學賽事的評委。

「我是裡面最慈悲的評委,因為我當過選手,怎麼寬鬆怎麼來,怎麼能給大家多留一些機會怎麼來。我覺得很多老的評委(對待選手)的想法是『狡猾的學生』,我的想法是『可憐的學生』,所以我永遠是站在學生一邊的。」

在張悅然看來,形容新概念作文大賽是「半部青春文學史」一點不為過,但同時也要看到,其意義遠不止於此。「像景芳這樣的人,她因為熱愛文學所以留在文學裡面,但實際上還有很多獲獎者都非常出色,他們可能進入不同領域。但不管怎麼樣,我都覺得這段和文學相聚的過往歷史是非常美好的」。

時常有人會對張悅然說,有一些寫作者如韓寒、郭敬明等,在獲得名聲後離開了寫作,「有一種背叛文學的感覺」。

但張悅然不認同這個觀點,她相信「所有離開的人都會得到文學的祝福」。「這才是『新概念』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一段歷史無論是對留在文學裡的人,還是我們今天找不到的、不在文學中的人,都產生了很重要的意義」。

昆藍讀大學後就甚少和人提起那段獲獎經歷,偶爾會在「人人網」上收到一條陌生人加好友申請,通過後對方發私信,說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作品選集裡看到過他的名字,小說寫得真有靈氣。

「版稅制逐漸替代稿費製成為一線作家的主要收入方式,一批草根網絡寫手也能順利地出版書籍,『80後』成為一個時髦的名詞。」

即使成不了韓寒、郭敬明等「符號人物」,其他尚未分配到「傳奇劇本」的獲獎者,一直摸索書寫自己的人生價值。昆藍碩士畢業後成了銀行職員,每年雷打不動訂閱兩本文學刊物。與他同年獲獎的年輕人,有的筆沒停,從紙面寫到網絡,勉強躋身青年作家行列,也有人一度衝上過輿論焦點,即使事件與文學毫無瓜葛。

相關焦點

  • 21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裡,有半部中國青春文學史
    圖說:新書發布現場 主辦方供圖今天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沒有澆滅上海書展讀者的熱情,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的新書發布會上圍滿了青少年讀者。
  • 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揭曉 一二等獎得主逐年增加
    走過20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的作品能令人眼前一亮嗎?昨天揭曉的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產生了一等獎68人、二等獎153人。這些年輕的面龐從超九萬份來稿中脫穎而出,齊聚滬上,有望為文學圈注入新鮮養分。作家馬原、金宇澄在閱稿時有種感受:「有的作者題材更多圍著自己的生活小圈子打轉,仿佛有模式一樣,談家鄉、談生活、談個人,同質化依然存在。青少年如果要學會寫作,首先要打開自己,寫自己想寫的,有辨識度的文章。」由《萌芽》雜誌攜手全國十幾所知名高校主辦的新概念,提倡走一條從「作文」到「創作」的魅力之路,但這條路顯然並不好走。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網絡時代的年輕人寫啥
    不知不覺中,新概念作文大賽已經舉辦到了第20屆,這個「全國30歲以下年輕人文學夢實現的聚集地」,在20歲的門檻上,會有些什麼變化嗎?昨天(2月10日),在上海青松城揭曉了「新閱會」杯第20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名單,共有一等獎68人、二等獎153人,本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收到來稿超過9萬份,創下了歷年最高數字。在網絡時代,青年人對於寫作的熱度,仍然那麼高昂,文字流淌出來的意味因為載體的改變而更加「潑辣」、大膽。
  • 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揭曉,複賽考了虛構與真實的關係,也提問了...
    2月10日下午,青松城酒店4樓,「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頒獎大會」的背景板後,是大門緊閉的頒獎儀式現場。在「憑複賽通知書進入」的告示下,有人透過門縫張望著場內的情況。前一天下午剛剛結束3個小時複賽寫作的選手們正在等待名次的揭曉,而在外頭等待的有他們的父母親,甚至可能是全家人。
  • 新概念作文大賽二十載 專家鼓勵剔除功利性的創作
    去年第十九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強勢反彈,吸引83202人參與,為歷年來新高。 站在20歲的青春門檻上,新概念作文大賽是否還能繼續出新? 回首20年 培養了一大批青年作家 1999年,由《萌芽》雜誌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一起舉辦的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堪稱近代國內文壇的大事件。
  • 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揭曉 面對飛上火星的考題怎麼寫
    今天下午兩點不到,上海青松城大酒店四樓走廊就聚集了一大批家長,其中不少父母從外地趕來,他們席地而坐,等待著第20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獲獎結果。 「A139、A142……」隨著A、B、C三個組別結果的揭曉,走過20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最新一屆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共有一等獎68人、二等獎153人,相較往年有所提升。
  • 通大才子獲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日,《萌芽》雜誌社公布了「ONE·一個」杯第十九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名單。
  • 28中學生獲第20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冠軍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2月10日下午,第二十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在滬揭曉,28中學生湯天然獲得了第20屆全國新概念作文現場決賽B組(高一以及初中學生)一等獎!28中學生湯天然獲得第20屆全國新概念作文現場決賽B組(高一以及初中學生)一等獎 學校供圖新概念作文大賽是頗具全國影響力的作文大賽。
  • 泰安一中迮曉涵作品獲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 " 中版國教 " 杯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上,泰安一中學生迮曉涵喜獲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這是 B 組(高一組)賽別中山東省獲得的唯一一個一等獎。在全國自主招生考試中,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在高考時可獲得加分或同等分數優先錄取 ( 各高校分別擬定相應條件 ) 等政策,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愛好文學的學生積極參賽。        2018 年 5 月 1 日," 中版國教 " 杯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於啟動以來,再次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 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5月啟動
    人民網上海4月26日電 (記者 曹玲娟)青年文學雜誌《萌芽》與中國出版傳媒「中版國教」25日在滬共同宣布「中版國教」杯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啟動。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被取消成績
    本報訊(記者 匡小穎)11月1日傍晚,有網友在微博發文稱《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並曬出多張截圖。網友稱《古董》一文大段複製粘貼原文,設定雷同,只改了人物姓氏或名字。11月1日晚,《萌芽》雜誌社回應稱已展開調查。
  • 新概念作文大賽入圍獎各地排名,江浙兩省中學生作文水平突出
    新概念作文大賽估計大多數朋友都聽說過,最初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獲獎者有可能獲得國內名校的免試錄取資格,被譽為中國「語文奧林匹克」。此後逐漸演變成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破格錄取等方式,新概念作文大賽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人才,比如熟知的韓寒、郭敬明。
  • 第二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在代際變化和大師離去中深入寫作
    第二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結果出爐,近7萬參賽者經過初、複賽的篩選,最終68人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153人獲得二等獎。頒獎大會現場宣布了本屆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獲獎名單,嘉賓和評委現場為獲獎者頒發獎盃、獎狀,合影留念。頒獎現場此次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的題目依然是二選一,第一個題目是一張圖表,簡單地數字標明了80後、90後、00後的人數,參賽者可以自行依據圖示整體信息展開聯想;第二個題目為:大師離去。
  • 陷入抄襲風波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與自主招生掛鈎,被質疑審核不嚴
    針對「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涉嫌抄襲」一事,11月6日,《萌芽》雜誌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查,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參賽者許如珵的初賽參賽作品構成抄襲,取消其二等獎的成績,收回獲獎證書。新概念作文大賽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文大賽,1998年起開始舉辦。「抄襲」風波後,有網友指出大賽對作品的原創審核面困難,且不夠嚴格。
  • 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得主陳佳勇:文學是片自由思維、自由表達的淨土
    趙晨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宛霏提起新概念作文大賽,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韓寒、郭敬明的名字,但若時間撥回到2001年,陳佳勇才是當年媒體競相報導的寵兒: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得主,「一篇作文進北大」的神話,讓這個青年人的名字走進了文壇。
  • 「新閱會」杯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正式啟動
    鼓勵年輕創作者「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    上海熱線訊 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年輕創作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已悄然來到第二十個年頭。4月12日,主辦方宣布「新閱會」杯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正式啟動,新閱會將和《萌芽》雜誌一起攜手讓更多熱愛創作的年輕人實現自己的寫作夢想。
  • 第十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作品|換季
    編者按:2月11日,「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現場複賽在上海進行,200多名參賽者入圍了本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參賽題目為「換季」和「總還有另一種說法」,選手必須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
  • 「中版國教」杯第二十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圓滿落幕
    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和《萌芽》雜誌社聯合主辦的「中版國教」杯第二十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 何其莘教授為你揭秘《新概念英語》
    新版《新概念英語》的教學理念記得有一年在新版《新概念英語》教師訓練班開班儀式上,我用一句話總結了《新概念英語》的教學理念:"The bo... 新版《新概念英語》的教學理念記得有一年在新版《新概念英語》教師訓練班開班儀式上,我用一句話總結了《新概念英語》的教學理念:"The book is in natural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 圖說英語:堅持大聲朗讀、背熟《新概念英語》考試過關拿高分
    背誦讓你真正地、永遠地記住鮮活的單詞2. 背誦使你無形中就能深刻地自通語法3. 背誦大大增強你的無敵英語聽力能力4. 背誦使你的作文處處都有閃光點5. 背誦讓你的口語一鳴驚人,告別結巴英語6.背誦讓你充滿了成就感網上廣泛流傳的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的故事北京新東方學校曾經有一個參加培訓的學員,他也和許多英語學習者一樣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他從高一開始背《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背到高三就背完了。他高考考進了北京大學。進入北大後,他本來不想再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