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掌握這一點,拒絕別人不尷尬

2020-12-16 雨露成長

前幾年,地產大亨王石的夫人田樸珺在社交網絡上曬出與褚橙大王褚時健的合照,頓時引來一片譁然,雖然照片中田樸珺只是站在褚時健身後並將手搭在他的肩上,但仍有很多人表示吃驚,褚先生怎麼會和影視界的人合影。

事後褚時健先生也進行了澄清,說合照並非他所願,因為好友王石在,必須給面子。

其實我們都身處在一個講人情的社會中,想要堅定地維護自己的立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上面的例子中,褚時健先生也會因為要給好友面子而做自己並不願做的事。

那麼如果面臨自己想要說「不」的事情,或者自己想提出要求時,我們該如何說話才能避免尷尬呢?

01 如何不尷尬地拒絕別人

假設你報了個健身課程,上了幾堂課之後,感覺教練不是很專業想換個教練試試,但想到以後經常在健身房遇見,又不太好意思開口,你應該怎樣說才能不尷尬呢?

如果直接提出要換教練的要求,或者擔心尷尬而放棄換教練的要求都是很不明智的,因為這個時候,你是在獨自承擔全部的壓力,而正確的做法是把自己面臨的壓力釋放出來,讓對方一起承擔。

你可以委婉地問教練:「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如果我想試著換別的教練指導的話,你會不會介意呀?」

用反問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兩個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結果。事實上,你把話說開了,自然就覺得沒什麼好尷尬的,總不能花了錢,礙於面子忍受一個不專業的教練吧。

而他作為健身房的教練,一定會按照顧客的要求為你介紹其他的教練。

所以,不尷尬拒絕別人的原則的核心就是,把自己獨自承擔的壓力,巧妙地說出來讓對方一起承擔,這樣才能避免尷尬。

既然我們有拒絕別人的時候,那反過來,我們也會有向別人提要求的時候,一般如果向同事朋友提要求,我們都能掌握好分寸,然而向親密的人提要求時我們卻以為關係親密反而給對方造成壓力。

02 這樣向親密的人提要求

處在親密關係中的人,常常以為很多事情對方「應該做到」,比如節日和紀念日時互相送禮物,而現在居然讓其中一方主動提出,自然會引發不滿和抱怨。

「今天七夕節,我的A同事收到了鮮花,B同事收到了包包,我居然什麼都沒收到,你心裡還有我嗎?」

其實用這種充滿負面的或否定性的語言來提要求,會讓對方很不舒服,覺得你是在發號施令,也會覺得節日給自己造成了負擔。

但同樣提要求,如果用正面的情緒表達出來效果完全就不一樣了:「我的同事們收到了鮮花和包包,如果我也能收到你送的禮物一定也會非常開心。」

這樣用正面的情緒去表達,他自然不會覺得是被要求的,以後給你送禮物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執行任務「避免你生氣」。讓他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而不是「被要求」。

因為無論如何,對方都是希望你開心的,所以只要你能表達出會因為什麼而開心,就能引導他的行為和做法向你希望的方向走。

那麼收到別人送的禮物之後,應該怎樣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呢?

03 你的開心和滿足,是最好的感謝

有人送禮物,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鄭重地表達感謝:「謝謝你,真是不好意思讓你破費了」。

然而這樣的說法雖然會讓對方感覺你很有禮貌,但同時也會給對方造成緊張感,對方也要「謙虛」地回覆你,「哪裡哪裡,一點小小的心意而已......」

其實真正的感謝,是寫在眼裡的,而不是放在嘴上的。與其說感謝,不如直接把開心掛在眉梢和眼角,讓對方感受到,因為有時用情緒來表達感謝,往往比語言更能打動人。

漫漫人生中,我們總能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雖然堅守自己的立場和底線非常重要,但說話和做事的方法同樣重要。

所以說,會說話的人不僅能讓自己化解尷尬,還能幫別人化解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他們也比別人更能順利地得到發展。

當然,會說話不是天生的,也是靠著學習和實踐應用逐漸習得的,《好好說話》這本書非常全面地涵蓋了人生中與人打交道的各種場景,如果你也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會說話受歡迎的人,這本書就是你最好的「軍師」。

相關焦點

  • 高情商,從好好說話開始
    自己平日裡只顧滔滔不絕,從沒用心聽過別人講話,所以導致別人也懶得聽自己說。莎士比亞曾在《愛的徒勞》中說:「你的舌頭就像一匹快馬,它奔得太快,會把力氣都奔完了。」不妨停下來歇一歇,學會傾聽,才能學會好好說話。
  • 李健高情商拒絕別人,拒絕理由還相當有水平
    李健高情商拒絕別人,拒絕理由還相當有水平一說起李健,大家想到的就是他的才華。作為一名知名院校畢業的高材生,他在音樂領域的造詣可不是一般音樂人能夠企及的。他的音樂風格就像詩一般,婉轉動聽,富有旋律,非常的有深意,他還被譽為「行走的音樂詩人」。
  • 這幾招,教你如何拒絕別人的請求!
    收到一位讀者朋友的來信說:「平常就怕拒絕別人的請求,怕把別人給得罪了。但是呢,在答應別人之後,又會滿腹牢騷。」問我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在拒絕別人的同時,又可以不會把別人給得罪了。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所苦惱的一件事。所以今天為大家提供一些意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認識的幾個讀者偶爾會說,家裡的氛圍太差了,爸爸媽媽指責孩子,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大家一說話就吵架,互相挑刺,相互找茬兒。這樣的家人不一定是感情聯結有問題,很有可能就是:不會對家人好好說話。反問,詰問,冷嘲熱諷,打壓……當父母用強權的方式要求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用任性的方式來反抗,本來不是什麼大事兒,最後激化成了對立關係,惡化了親子關係。歸根結底,就是不好好說話,看似不是大事兒,實則影響巨大。有時候可能不是內心的情緒問題,其他因素的影響。
  • 別人總是說我帥,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反而很排斥,怎麼辦?
    通過這兩段教科書級別的「凡爾賽文學」,你一定已經了解了這種表述,其實就是拐彎抹角地在炫耀。有個用戶問:「別人總是說我帥,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反而很排斥,怎麼辦?」這麼一聽,我想大多數人的反應和我一樣,這有凡爾賽的味道啊。要不咱倆換換,讓我也感受一下這種甜蜜的負擔?
  • 入行11年,鄭爽還是學不會好好說話
    還有一回鄭爽和魏大勳以及馬天宇一起參加節目,本來她和馬天宇是拍戲認識的朋友,錄節目的過程中她想開玩笑把氣氛搞得好一些,結果說話不中聽,讓魏大勳一度尷尬得笑不出來。
  •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終於到家了,嫂子一進門就大喊大叫的說:「 本來還給您帶了酒,結果他忘了拿,還要半路再回去拿,您看都幾點了,還拿什麼,下次再喝吧。」爸爸原本高高興興盼他們回來的喜悅完全沒有了,無奈的坐在沙發上一聲不吭。哥哥覺得很沒面子,便開始和嫂子爭吵:「本來高興的給爸爸過生日,你置於嗎?我已經忍你很久了,一點小事也要這麼驚天動地嗎?這日子能過就過,不能過你走!」
  • 不會拒絕,別人一請求就答應:簡單教你4招,委婉拒絕別人
    不同的說話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拒絕他人同樣是,有的人拒絕別人會讓氣氛緊張,有的人的決絕方式不僅讓人知難而退同時還讓人心情順暢。邱吉爾的回答非常委婉,但他拒絕的意思卻表達得很清楚。那麼如何委婉地拒絕他人呢?一、先認同對方看法當我們聽到別人的請求時,我們可以先認同對方的看法,消除拒絕帶來的尷尬情況。
  • 情商高的人,往往掌握七大「滴水不漏」的說話技巧,避免禍從口出
    情商高的人,往往掌握了以下七大「滴水不漏」的說話技巧,避免禍從口出;現實生活中,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牢記這七大天規,說話滴水不漏,避免禍從口出。一、三思而後說,說話要過腦子古人說三思而後行,說話前也應該做到三思而後說,要讓你想說的話過一遍腦子:想清楚這話該不該說,說出來會有什麼效果,是會讓人生氣,還是讓人開心,是會得罪別人,給別人帶來不快和傷害,還是會溫暖人心……所有這些都必須前思後想,斟酌好了,如此,才能把話說得滴水不漏,也才算是一個高情商的成熟之人
  • 《好好說話》:不是所有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要有界線感
    簡而言之,有些話是能說的,有些話是堅決不能說的,準確掌握好好說話的技能,就有了界線感。如果只是讓自己表達酸爽了,而不顧對方的感受與接受程度,這就是沒有界線感的表現,同時也是低情商表現,更是我們常說的「不靠譜」。一旦不靠譜的印象定格後,便很難改觀。與其只圖一次說話說得痛快,倒不如保持緘默,給別人空間,給自己留退路,這就是有界線感的表現。
  • 讓孩子「好好說話」,比成績更重要!
    事實上,孩子說話沒分寸並沒有那麼簡單。輕則讓現場氣氛陷入尷尬,重則誤傷他人。甚至有些有些場合,還會波及到外人,引起別人的不滿、甚至給別人帶來傷害。那麼,孩子會好好說話,全家都快樂~良言一句三冬暖,說話禮貌、談吐得體的孩子,一定有人疼愛~所以,孩子說錯了話,或者把話說得難聽了。父母不要拿「他只是是個孩子」、「童言無忌」做解釋。
  • 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
    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心路獨舞這兩天,參議院正在對川普總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
  • 學會勇敢地拒絕別人,當遇到自己不情願的事情
    多少人性格脾氣好、好說話,不會拒絕別人,怕別人不高興不願意,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等到自己受到傷害或造成什麼損失才追悔莫及,後悔自己當初不會拒絕別人。這個時候去責怪埋怨別人可能已經晚了,當時自己的不拒絕,給別人一種錯覺是你自己情願的,事過後悔只能怪自己心太軟、太沒有自己的立場了。
  • 你知道好好說話嗎?
    回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困難?醉心於生活藝術林語堂所有「怯」!他坦率地說「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是「no好好說話」到「窒息」,句子扎心的真實記錄。誰沒有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習慣性反問句:「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都說童言無忌,可是語言對人的傷害與難堪,並不會因為說話人的年齡小而減少。  不會好好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輸了。  別人甚至不用細聽他們的內容,只要通過他們的語氣和姿態,就知道他們難以掩飾的惡意。  好好說話,待人以禮,體現了一個孩子的情商,也彰顯著他的修養。
  • 「嘴笨的人,註定失敗」:這3種說話方式,一定要學會
    上級對這個年輕人十分滿意,同時為了激勵他,就對他說:「年輕人,你非常優秀,好好跟著我幹,我不會虧待你的!」在職場上,絕大多數人都聽過類似的話。這句話可能代表升職加薪,也可能是空畫大餅。一般人聽到這句話之後,都會說:「好的,X總,我一定會努力的!」
  • 《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最近,在辦公室聽了很多」糾紛「,與其說糾紛,但不如說人們不會好好說話,做不到溝通。比如:前兩天有個老人來找領導問他的補助金怎麼沒有到帳,兩個人只要平心靜氣地就能解決問題。經過一番理論,最後領導為老人提供了一個當時為他打款的帳號,讓他去銀行或者回家找自己的卡對應,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其實只要大家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大家寧願選擇相互抱怨和傷害,也不願坐下來談談。我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
  • 高情商打招呼開頭語,讓你的搭訕之路不再尷尬
    現在很多社交網站的使用,很多人都願意在網絡上跟對方去溝通,難免會有一點社交恐懼。所以有時候真正面對對方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跟對方去搭訕。不尷尬情商高的開場白怎麼說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高情商打招呼開頭語。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都說童言無忌,可是語言對人的傷害與難堪,並不會因為說話人的年齡小而減少。 不會好好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輸了。 別人甚至不用細聽他們的內容,只要通過他們的語氣和姿態,就知道他們難以掩飾的惡意。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植根於骨子裡的修養,會說話,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有多高,反之,則是沒修養的體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的人,絕不會將惡語說出口,來傷害別人。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要交往很多人,自己的朋友,同事,親戚,鄰居,還有最親近的家人。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