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

2021-03-02 心路獨舞

好好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修養

心路獨舞

這兩天,參議院正在對川普總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舉行聽證,每天開車奔波在兩個城市之間的我,最好消磨時間的方式就是在NPR(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裡收聽這個聽證會的實況。很多中文媒體已經極盡所能地渲染了這個任命的重要性,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單說在目前非常兩黨極端對立的背景下,在有很多如天主教信仰、墮胎、法官這些難以共存的犀利問題的聽證會中,不論是反對在11月3日大選之前確認這項任命的民主黨人,還是和總統一起的極力促成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懸殊比例的共和黨人,尤其是每天十幾個小時不厭其煩回答議員問題、很多還是刁鑽尖刻問題的巴雷特法官,儘管可能是針鋒相對,但大家都在平平和和好好說話,沒人聲嘶力竭,沒人惡語相向,議員們盡守職責,巴雷特始終保持平靜,每個回答甚至可以用惜字如金、用詞精確來形容,而且始終堅持根據法律的文本來解釋法律這個獨立的法官立場,非常有職業精神。

巴雷特來自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大家庭,有眾多兄弟姐妹,自己也是7個孩子的母親,其中兩個孩子是收養的海地孤兒,她自己最小兒子的患有唐氏症。撇開政治觀點,僅僅從一個女人的角度看,不僅自己能夠事業有成,而且還養育多個孩子,收養了需要家庭的地震孤兒,其中還有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應該忙得雞飛狗跳才是,但這場聽證讓我看到的卻是一個智慧、沉穩、氣質出眾的女人,雖然我不是她的粉絲,但決不妨礙我佩服她的沉穩和修養。

能好好說話,即使不同意對方觀點,也不意氣用事,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穩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想起了我前天碎碎念的提到的民調,當時忘了貼上截圖,這裡補上。

 

就是這個民調,本來也沒什麼傾向,就是一個統計數據而已,不知道為什麼嗆了有些的肺管子,上來就是一副吵架、謾罵的口氣,我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真是很尷尬的感覺,不是為我自己尷尬,而是為留言的成年人,你和民調置什麼氣?民調和你的預期不一樣,你一笑置之好了,況且這些惡語相向的人當中還有不少不是美國人,美國人選總統你血壓升高什麼,罵街說狠話只能顯得自己成長的環境不太好,做人做事還是要把握好距離才是根本,記得良言一句暖三冬,沒良言的時候閉嘴也不會死人,人活著少說惡話,誰都會有百年之後,到時塵歸塵土歸土,不留一點惡名於世的機會才好。

前幾天網絡上有一篇熱文,題目是《中國人的家庭矛盾,多數都源自於不會好好說話》,文中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

還在實習的表妹為了給舅母一個驚喜,雖然工資不多,但還是用省下來的錢買了一大束花送給舅母。大家都誇表妹孝順,不料舅母卻劈頭指責:「你倒是掙了多少錢啊?還買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本事沒學到,花樣倒學了不少。就不能省著點,讓我和你爸少為你操點心嗎?」而我卻看到舅母正喜滋滋地捧著那束花,小心翼翼地插進家裡漂亮的花瓶裡,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舅母不是不喜歡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兒的心意,不過是用錯了表達方式,本能地訴諸於諷刺和打擊。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尤其是親人之間。我有個朋友懷孕的時候吐了九個月,吐到天翻地覆甚至不得不到醫院補液體,給她媽媽打電話,原以為媽媽能體會她的難受,至少能得到些安慰的話語吧,誰知道她媽媽幽幽地來了一句:「是個女人都懷孕啊,你看看你怎麼搞的這麼麻煩……」朋友氣得好久不聯絡她媽媽。想起前兩天丫丫打球杵了大拇指,立刻腫了起來,我忙裡忙外找冰袋,給她冰敷,並再三和她確認是否需要拍片看看有沒有損傷,她說沒什麼就是疼的厲害,打過球的人都知道杵了拇指的疼痛程度,也知道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我說要麼媽媽抱抱你吧,於是一手端著筆記本,一手摟著女兒,找出我倆喜歡的劇,很快丫丫就不再抱怨手指了。

如果再回到本文開始我感慨的大法官聽證會,有些人或許會說這是玩政治的虛偽,但我更願看成這是做人的基本修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說話,別總是懟來懟去的,少去說直話、胡話和怨話,避免說狂話、閒話和惡話,情緒化的時候儘量不說話,這樣的話,我們的世界會少了很多麻煩的。

最後再貼一個Group訓練的視頻,這也是和前天同一個機構訓練項目只不過是幾個人一起的,30美元一小時,因為有對抗訓練,一周也安排兩三次的樣子。

隨意就好、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好好說話」,比成績更重要!
    事實上,孩子說話沒分寸並沒有那麼簡單。那麼,孩子會好好說話,全家都快樂~良言一句三冬暖,說話禮貌、談吐得體的孩子,一定有人疼愛~所以,孩子說錯了話,或者把話說得難聽了。父母不要拿「他只是是個孩子」、「童言無忌」做解釋。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植根於骨子裡的修養,會說話,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有多高,反之,則是沒修養的體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的人,絕不會將惡語說出口,來傷害別人。父母會不會好好說話,怎麼說話,完全可以影響到子女有沒有教養。這對夫妻有一個女兒,看著挺面善的,但是也和這位妻子一樣,是個小母老虎。結婚後經常和老公吵架,一吵架就連帶著罵對方的父母,老公忍無可忍,前不久提出了離婚。一個人願意好好說話,其實,多半源於內心的愛與善良,更重要的,也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很大的關係。
  • 你知道好好說話嗎?
    回答: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有多困難?醉心於生活藝術林語堂所有「怯」!他坦率地說「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是「no好好說話」到「窒息」,句子扎心的真實記錄。誰沒有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習慣性反問句:「你沒長手嗎?」「你心裡沒點數嗎?」
  • 康輝憑藉綜藝再次爆紅:管住嘴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說話是本能,只要稍微練習就可以學會,但閉嘴卻是修養,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領會。 情景喜劇《宋飛正傳》裡,有個叫喬治的人,特別愛刨根問底。 有一次,喬治參加了一個社區養老院的志願者活動。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不是好好說話,也不是沉默,而是………
    一個好修養的人明白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做人總是保持著謙卑,習慣去傾聽世界,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也正如此,他們可以保持行進步伐,走得更遠。春秋戰國,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對自己最小的兒子偏愛程度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在莊公沒有登上王位之前,武姜將想盡辦法勸說鄭武公廢掉現在的太子,改立自己小兒子共叔段。鄭武公知道此事不能隨便,就沒有答應姜武。再後來鄭莊公登上王位,姜武就利用各種機會給共叔段撈好處、佔便宜。
  • 好好說話是母親的畢生修行
    甜甜始終都沒有辦法讓她改媽媽變說話的方式,這是她最困惑的問題。甜甜試過溫柔以待,試過討好,試過撒嬌,試過兇狠,試過買東西給她媽媽。但是要母親做到對她好好說話,貌似只有母親想要這麼做的時候才行。說話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好好說話,考驗著作為母親的智慧和格局。聰明的媽媽,在生活中,從不口無遮攔讓人難堪,而是親切待人,如沐春風。一個會說話的好女人,是男人的貴人,是孩子的領路人,是一個家的靈魂。
  • 成年人的必修課:好好說話,別傷人,比什麼都重要
    殊不知,越是親近,越要好好說話。02楊絳曾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夠苦。然而一切都晚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們一定會讓自己好好說話,不再抱怨吧。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不辛苦,都在為了生計奔波,難道這名男子不想多賺一些錢嗎?可在經過努力卻還是不能做到的時候,他需要的更多的是安慰,是溫暖,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抱怨。
  • 高情商,從好好說話開始
    其中有個回答獲得高贊:好好說話。確實如此。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高情商,從好好說話開始。01 好好說話的前提,是認真傾聽英國作家莫裡斯說過: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傾聽,是好好說話的開始。
  • 好好說話,學會說話
    善意的事,真誠地說,體現誠摯的關懷;傷人的事,請勿言說,懂得表達的分寸…好好說話,不是只說好話。學會用溝通解決生活的煩惱,與他人相處融洽。呼籲人們學會好好說話並給予了9個建議。做人要真誠,所以給予建議要誠懇,要委婉;著急的時候情緒激動更應該慢下來,有條理的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世上也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所以難過的事情別反覆說;有很多人滿嘴跑火車,本來信任就是個很奢侈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說,說了的就要做到;能讓你很憤怒的事情一般都是你在乎的人做得,有些傷人的話能不出口就不要說,口舌如箭,跟你在乎的人好好說話;還點我想補充,對於你在乎的人,能用讚美的話就別用批評的
  • 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跟他聊,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要好好說話。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儘量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無論是需要幫助和支持,還是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東西,好好說,才有可能有好結果。有段時間,我發現他時常會通過「我就知道你不會同意」的方式來提要求。
  • 明星們還能不能好好說話?
    再說,就算你對大眾批評這部電視劇不滿,完全可以好好說話,問一問哪裡做得不好,集思廣益,爭取下部劇有進步就好了,為何非得冷嘲熱諷的說話呢? 如果雷佳音一開始就能好好說話,能好好和大眾溝通,早就打好了正面形象的牌,也不至於讓張萌插一刀。
  • 《共情溝通》:比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共情力」的真誠和善意
    ,這句話是《禮記·表記》中對君子為人處世的要求,其中的「不失口於人」指的是說話要謹慎,要顧及對方的感受,也要避免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從古自今,有修養的人對自己的談吐要求都非常高。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夏衍在臨終前,依然十分重視自己說出來的每一句話。當秘書對他說:「我去叫大夫。」時,他雖然已經非常痛苦了,但還是堅持對秘書說:「不是叫,是請。」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都說童言無忌,可是語言對人的傷害與難堪,並不會因為說話人的年齡小而減少。  不會好好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輸了。  別人甚至不用細聽他們的內容,只要通過他們的語氣和姿態,就知道他們難以掩飾的惡意。  好好說話,待人以禮,體現了一個孩子的情商,也彰顯著他的修養。
  • 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深度)
    家庭並不是無堅不摧的,幸福的家庭需要經營,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01夫妻間相處:尊重比責怪重要。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強。婚姻中的兩個人相伴多年以後,總會認為無需顧忌與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原本的關心,到了嘴邊就變成了埋怨與指責。
  • 大S話語「嗆人」惹眾怒 最高級的修養是說話讓人舒服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S話語嗆人惹眾怒 級的修養是說話讓人舒服 最近大S欺負阿雅又上熱搜。 這一次,大S幾乎是陷入了全網批判的局面裡。 四個人一起唱歌,她卻奚落阿雅沒有唱功,還直接把阿雅的麥關掉。
  • 語言暴力是摧殘兒童的主要原因,許多父母在好好說話中迷失了
    事實上我們很多成年人,學習最差的課程是「好好說話」,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感情經歷作為最好的考慮,不管丈夫、妻子、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感受如何,都會儘快表達自己的委屈和煩惱。許多家庭衝突也是由不能「好好說話」引起的,因此如果一個家庭不溫暖,可以從他們父母的語氣中看出。
  •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層次
    眾所周知,很多公共場合,都會看見有個告示牌,請保持安靜,著名作家梁實秋曾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說話的音量是可以控制的,在大聲說話如有打擾到他人,我們應該察覺到,並減低音量。那些成功有修養的人,有社會地位的人,通常是敏銳之人,他們說話講重點,不會過多寒暄,更不用大聲交流,比音量,他們無需用音量鎮場,有實力的人,格局大的人,坐在那震懾力都很強。
  • 「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這個世界上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就連最簡單的說話,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每個人都長了一張嘴,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學會說話。但是真正的學會說話其實很難。一個人可以說話,但不代表他可以說得很好。一個人不會說話,但他有的時候就是因為沉默,所以才會讓別人感到他有修養,有時候學會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好好說話,待人以禮,體現了一個孩子的情商,也彰顯著他的修養。 01 好好說話,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變形記》中也有過一個「嘴欠」的男孩,他就是杜華的兒子趙楚萇。
  •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後來,小梁和妻子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兩個人有什麼事情都一起商量,一起解決。而哥哥受不了嫂子總是這樣咄咄逼人,離婚了。家庭成員中,不管是誰,只要有人不好好說話,這個家庭就離破碎不遠了。夫妻之間原本就存在著生活方式、為人處世的不同,有矛盾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