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和知覺是我們感知外部世界的開始。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在吃東西時嘴巴能夠感知到食物的冷熱,而嘴巴就是我們的感覺器官,冷熱就是食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則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也就是說,知覺能夠在感覺的基礎上加工出事物的整體。在幼兒2歲前都是依靠感知覺來探索世界的。因此感知覺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重大意義的,當然在語言訓練中,感知覺也發揮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視覺,聽覺和觸覺。
傳統的構音和語言訓練方案都是圍繞視覺與聽覺。視覺是教會兒童運用口部動作發出正確音節。聽覺就是兒童能夠用耳朵來識別單音節在發音時的不同和各種聲調。有很多兒童僅通過這兩方面就能夠學會正確發音,但是還有很多兒童並不能僅僅通過視覺與聽覺學會,這時我們就要運用言語治療中的觸覺刺激來讓兒童增加對口部的感知覺,從而達到發音目的。
正常兒童在發育過程中會用口部觸覺去探索世界,比如小嬰兒會喜歡把各種玩具放在嘴巴裡,這樣的動作會幫助兒童發展口部觸覺能力,豐富口部觸覺的學習經驗,如果口部能力發育完全,孩子就能夠正常的學習構音。但是也有的兒童在口部觸覺方面存在問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口部觸覺超敏和口部觸覺弱敏。
口部觸覺超敏是指兒童會對口部刺激過分敏感。一旦有人接觸此類兒童的口內,口外或者口周時就會有躲避,乾嘔,扭頭抗拒等動作拒絕別人碰觸口部。口部刺激敏感還會對兒童的生活產生影響,因為口部敏感會讓兒童無法刷牙,不能接受吸管,嚴重的甚至不能用勺子和筷子進食。對於此類兒童,如果不及時進行口部的系統脫敏,那麼就會耽誤兒童言語的發展。
口部觸覺弱敏與口部觸覺敏感相反。弱敏是指碰觸兒童口周或口內,兒童對刺激不敏感甚至並無反應。此類兒童會很喜歡將物品放進嘴中尋求刺激,因此會養成吸吮,磨牙等習慣。口部觸覺弱敏的兒童以粗大運動為主,精細運動較少,還會伴有口部肌張力低下,舌位低下,雙唇分開,下頜低垂等症狀。
還有一種叫做混合型口部觸覺敏感,就是將口部觸覺超敏與口部觸覺弱敏混合,有些部位超敏而有些部位弱敏。例如:有的兒童舌前部超敏,不能夠接受任何刺激,而口周部弱敏,喜歡刺激摩擦口周。面對有此類問題的兒童,我們的目標就是促進口部觸覺感受的正常化,讓兒童對口部觸覺刺激的反映正常化。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還有疑惑的家長可以給我留言,想學習更多知識內容,別忘了點讚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