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集|06 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兒童知覺的發展特點;對應推論說;DSM...

2020-12-11 詠卿先生

遊戲分類

皮亞傑從兒童認知發展角度將兒童遊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練習性遊戲階段(0~2歲)、象徵性遊戲階段(2~7歲)和有規則遊戲階段(7~11、12歲)。

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

兒童的同伴關係是兒童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兒童之間特別是同齡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它對兒童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

(1)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兒童在同伴集體中被同伴接納並建立友誼,受到讚許和尊重而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有利於兒童的發展。

(2)同伴交往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他人反應的機會。同伴榜樣在改變兒童行為和態度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兒童常模仿同伴的行為並將其同化到自己的行為結構中去。

(3)同伴還是兒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參照框架。兒童常從同伴那裡獲得不能從成人那獲得的知識和信息,並在將自己與同伴比較的過程中形成對自我的評價。

(4)同伴還是兒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個來源。當兒童面臨陌生或恐怖情境時,好友在場可起到與父母同樣的作用來消除緊張和壓抑。

兒童的自我中心

皮亞傑的心理發展階段說把兒童心理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前運算階段的具體表現為:泛靈論,自我中心,思維的不可逆性和未掌握守恆。自我中心是指認為所有的人與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小學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趨勢

小學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趨勢為:小一到小三處於上升時期;小三到小五處於平穩階段;小五到小六處於第二個上升階段。

兒童知覺的發展特點

兒童知覺發展主要表現在空間知覺和物體知覺的發生和發展方面。空間知覺包括方位知覺,距離知覺,物體知覺包括大小知覺,形狀知覺。

(1)嬰幼兒時期知覺發展的特點

嬰兒對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覺是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定位的,新生兒已能對逼近物體有某種初步反應,並具備原始的深度知覺。嬰兒在3個月時具有了分辨簡單形狀的能力,在8、9個月以前就獲得了形狀恆常性。4個月以前的嬰兒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覺的恆常性,6個月以前的嬰兒已能辨別大小。到幼兒時期逐漸開始發展和完善。

(2)小學兒童知覺的發展特點

在大小知覺方面,小學兒童不僅能熟練地用目測和比測進行直覺判斷,而且還逐漸能用推理進行判斷。在形狀知覺方面,在小學教育的影響下,兒童形狀知覺水平逐年提高,他們不僅能正確辨認幾何圖形,而且能正確繪製各種圖形,最後還能用語言正確說明圖形的特徵,但對事物的本質特徵還缺乏把握。在方位知覺方面,在小學教學的影響下,兒童在方位知覺上有了較大的發展。7~9歲兒童已能初步,具體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對性,9~11歲兒童已能比較概括,靈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詹姆斯的經典公式

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自尊的經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負,意思就是說,自尊取決於成功,還取決於獲得的成功對個體的意義。(也就是根據這個公式,增大成功和減小抱負都可以獲得高的自尊。)

自我意識內容的分類

實用自我、原則自我是由施奈德與坎貝爾提出的;公我意識、私我意識原則是由Fenigstein,Scheier與Buss提出的;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是由詹姆斯(W.James)提出的。

對應推論說

(1)「對應推論」是人們對行為進行歸因的一種方式。當人們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與其特有的內在屬性(動機、品質、態度、能力等)相一致時,就是在進行對應推論。推論恰當與否決定於事實上行為者的內在屬性與其行為相互一致的程度。

(2)瓊斯和戴維斯揭示了對應推論的程序,即先判定行為者的動機,然後由此推定行為者的品性。他們認為,當他人有某種行為時,行為的觀察者就要判定這種行為是不是他人有意做出來的,以及這種行為所產生的效果中哪些是行為者所需求的。如果某種行為後果只是行為者無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據它來判斷行為者的品性。

(3)瓊斯和戴維斯還提出幾種可能影響對應推論的因素。第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社會讚許性;第二個因素是行為的選擇自由性;第三個因素是行為結果的嚴重性;最後一個因素是非共同效應。

內隱社會認知的研究方法

內隱社會認知的活動脫離了意識的監控,直接測量法已無法證明內隱認知過程的存在,因此內隱社會認知研究所採用的是間接測量的技術和方法,包括投射測驗法、補筆法、閾下條件法、反應時法和內隱聯想測試。人種志是指通過在自然情境中以局外人的立場去觀察、描述、判斷和解釋,而獲得對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中個體和群體的心理現象、心理過程、行為及其意義的整體理解,不是研究內隱社會認知的方法。

態度轉模型

霍夫蘭德等人提出態度轉模型,認為態度轉變包括四個因素:傳遞者、溝通者、接受者以及情境。

DSM-IV對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DSM-IV對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

(1)明顯偏離了患者所在文化所應有的持久的內心體驗和行為類型,表現為下列2項以上:

①認知(即對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釋方式);

②情感(即情緒反應的範圍、強度、脆弱性和適應性);

③人際關係;

④衝動控制。

(2)這種持久的行為類型是不可變的,並且涉及個人和社交場合的很多方面。

(3)這種持久的行為類型導致臨床上明顯的痛苦煩惱,或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損。

(4)這種行為類型在長時間內是相當穩定不變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時。

(5)這種行為類型不可能歸於其他精神障礙的表現或後果。

(6)這種行為類型並非由於某種物質(例如某種濫用藥物,治療藥品),或一般軀體情況(例如腦外傷)所致的直接生理性效應。

衝動型人格障礙

衝動型人格障礙又稱攻擊性人格障礙,以情感爆發和伴明顯行為衝動為特徵,男性明顯多於女性。癔症型(表演型)人格障礙以過分的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為特點。

分裂型人格障礙

社會隔絕、行為古怪、猜疑或偏執觀念,這屬於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性表現。

酒精依賴的特點

酒精依賴的特點有:

(1)精神依賴性。精神依賴性是酒精依賴的基礎。

(2)耐受性。耐受性的形成有快有慢,影響因素主要有個體素質、飲酒方式。

(3)對飲酒行為失去控制。

(4)身體依賴性。身體依賴性是指當停滯飲酒或驟減酒量時,機體出現一系列特徵性的戒斷症狀。

(5)出現各種併發症。當酒精依賴進展到一定階段,全身所有器官系統都會受到損害。

說明:診斷標準和特點稍有不同,特點將診斷標準進行了概括。

精神活性物質

物質依賴中的物質指的是會導致個體產生精神及身體依賴的精神活性物質,包括酒精、尼古丁、安非他明(又名苯丙胺)、阿片以及大麻等。美沙酮與海洛因、阿片同屬於嗎啡類。

相關焦點

  • 兒童口部感知覺能力科普
    感覺和知覺是我們感知外部世界的開始。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在吃東西時嘴巴能夠感知到食物的冷熱,而嘴巴就是我們的感覺器官,冷熱就是食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則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
  • 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世界「幼教之父」福祿貝爾就把寶寶的玩具意為「恩物」,並專門針對寶寶發展需要設計了一系列的玩具。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本質即是工作(活動),工作即遊戲,玩具就是兒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兒童工作的興趣,也才會專心地去操作學習,也才能幫助其自我建構與神經發展。玩具的提供與應用,直接關係著兒童學習的效果。」
  • 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這些實驗,記住就有分
    學前兒童在各年齡階段特徵是我們在了解、理解孩子的基礎,也是考試中學前心理學的重要考點,在這3年裡,幼兒心理發展有明顯的變化,每年有新的特點。下面一起來看一下,關於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那些實驗。教育萬能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 – 醫生、律師、藝術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否認遺傳的作用,他認為教育和環境是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
  • 粗大運動訓練對自閉症兒童作用(1)
    強調孩子的運動能力已發展的比較好,訓練內容都會了,或是說都已經訓練過了,再訓練就應加強語言、認知方面的內容。是的,孩子的運動能力是有了一些發展,或是說基本動作比較協調,但這只能說其具備發展的功能和潛力,決不能代替應有的發展水平。當我們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孤獨症兒童的運動發展能力時,便不難發現在運動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致有下面幾種表現: (一)運動量不足。
  • 權威乾貨|2-6歲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特點
    感覺統合,是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6歲前是孩子感統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把握每個年齡段的感統發展規律,及時給予孩子關注和刺激,幫助孩子打好成長根基。
  • 關於兒童發展的幾種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認為兒童行為系統建立的順序與成熟機制關係極大,環境與教育只是為發展提供適當時機。著名實驗有雙生子爬樓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遺傳決定論的學者認為兒童發展主要是內部素質或本能的實現,並沒有否定教育和環境作用,而且他們所說的遺傳決定論是說的兒童內在的成熟機制並不是單指某種基因的遺傳。
  • 筆記|《發心》C7 小學兒童的心理發展(6、7歲~12、13歲)
    C7 小學兒童的心理發展(6、 7歲~12、13歲)一、 學習活動對心理發展的意義和作用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有目的、有系統地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範,是一種社會義務。兒童在這種特殊的學習過程中,產生責任感和義務感,意志力也得到了培養和鍛鍊,對個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題集|07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
    情緒與腦組織關係海馬在情緒行為的背景調節中起關鍵作用(如海馬損壞,會在該高興的時候哭。)杏仁核對知覺和產生消極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厭惡學習中也很重要。扣帶回前下部與情緒加工有關,扣帶回後上部與認知功能有關。網狀結構對維持大腦皮層興奮水平、保證機體處於清醒狀態有重要作用。
  • 最基礎的自閉症兒童各方面能力訓練手冊
    兒童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環境的,感知覺對小肌肉及綜合感知肌動很重要。透過知覺去分辨事物對智能發展,計劃及組織環境等尤其重要。 自閉兒得差異:感覺異常,對分辨和處理外界資料有困難,通過學習能有助於掌握外界事物的意義,減低他們異常的感知反應。 感知覺種類:觸、視、聽、嗅、味、本體感覺。
  • 兒童節談兒童照料:隔代撫養的全球趨勢及中國特點
    當人口可持續發展、性別平等、兒童教育及發展日益成為新世紀全球關心的議題時,許多學者對中國兒童照顧展開研究。學者們的基本共識是,家庭成員,尤其是母親作為兒童照料的主要承擔者,承受巨大的照顧壓力。這種困境與我國缺乏對普通家庭兒童照顧的家庭政策及支持性服務有關;同時,轉型期家庭規模小型化、關係多樣化,人口流動增加,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兒童照顧精細化也加劇了照顧資源的緊張。大量研究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祖輩發展出代際合作育兒(下稱隔代撫養)方式。
  • 題集|17 快速眼動睡眠;俄狄普斯情結;幼兒期的心理特點;短時記憶和...
    快速眼動睡眠快速眼動睡眠的特點包括:腦的生理電活動迅速改變,δ波消失,高頻率、低波幅的腦電波出現,與個體在清醒狀態時的腦電活動很相似。失眠者的眼球開始做左右上下運動,而且通常伴隨栩栩如生的夢境。睡眠者在這個時候醒來通常報告說他正在做夢。另外,心率和血壓變得不規則,呼吸變得急促,如同清醒狀態或恐懼時的反應,而肌肉則依然鬆軟。
  • 什麼是兒童體適能?
    其主要的核心內容是通過體育活動,改善幼兒的有氧適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軟性、身體成分作用的知識和方法, 以及營養與體育活動的健康知識。促進骨骼及肌肉發展2. 提升心肺耐力3. 提昇平衡性及動作的協調和控制4. 增強體內器官自我調節5. 促進感知覺的發展6. 促進正常的生長發育7. 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8. 發展基本的活動能力,提高社會適應性9. 發展身體素質10.
  • 題集|19 注意的概念與生理機制;時間知覺與運動知覺;不同實驗設計...
    注意的概念與生理機制一、注意的含義注意是一種心理伴隨狀態,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點。注意的外部表現可以作為注意研究的客觀指標,但作為內部心理狀態的注意與外顯行為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時間知覺與運動知覺一、時間知覺1.概念:時間知覺是對客觀現象運動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等時間特性的知覺。
  • 感覺統合訓練|視知覺訓練的注意事項和常見訓練活動
    視知覺發展的一般規律與關鍵期  在心理學中,對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進行解釋,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即為視知覺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 小央美兒童美術:父母課堂,建立兒童與自然的「親屬關係」
    建立兒童與自然的 「親屬關係」 當今世界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就是引導人們正確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確看待世界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
  • 促進兒童與自然建立「親屬關係」
    ■可持續發展在幼教當今世界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就是引導人們正確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確看待世界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在幼兒園層面,環境的改進和課程的變革是影響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色彩對兒童成長的重要作用
    色彩對孩童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人類從環境中獲得的約80%信息通過視覺傳遞給大腦,其中,色彩感知在視覺活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色彩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變得感情豐富,視野美好,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色彩的感知,對於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德國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提出:和諧、漂亮的色彩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混沌紛亂、無秩序的雜亂色彩常造成人的視覺疲勞,破壞人的情緒。如果兒童長期生活在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的環境中,身心健康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 鄭州市一院兒童保健康復中心,打開「特殊」兒童的康復導航
    小編帶您一起看看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康復與保健中心為您解決難題:1.小小少年要健康成長——兒童體檢保健的重要性何謂"兒童保健"呢?在研究兒童各年齡期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有利條件,防止不利因素,促進和保證兒童健康成長。
  • 百色市積極發揮兒童服務站作用 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6個兒童服務站自啟動以來,累計服務時長約3000小時,總計服務兒童17000人次,總入戶走訪300餘次,資源連結20餘次。服務涉及項目點周邊多個社區、鄉鎮,有效緩解留守兒童面臨的各類問題,助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規範管理,夯實工作基礎。兒童服務站是基層開展兒童關愛服務的重要陣地。百色市民政局高度重視,認真謀劃,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