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危急的時刻!
1941年9月21日午餐時分,德國臘斯登堡。
希特勒在自己的「狼穴」———德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裡,將自己的部屬召集起來,準備宣布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基輔已經被攻陷!
盛滿冰塊的銀質小桶裡放滿了一瓶瓶法國香檳酒,侍者們把夾有魚子醬、火腿和鮮魚的麵包分放到盤中……酒杯裡斟滿烈性酒、白蘭地、羅姆酒、威士忌、杜松子酒和甜酒,混酒器裡是光彩奪目、五顏六色的雞尾酒。德國由於對歐洲的劫掠,正處於飲甘餐肥的時代……
希特勒滿面紅光,說話的聲音似乎也比平時溫柔了許多。在餐桌旁發表了他著名的「室內演說」。
希特勒的聲音在室內迴旋:「6月22日早晨,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戰役開始了。一切都按計劃發展,我們在北翼圍困了列寧格勒,在南翼佔領了基輔,在中央攻佔了斯摩稜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已經被我們打開了。敵人已被打倒,再也爬不起來了!」 「萬歲!萬歲!」席間突然爆發出一陣瘋狂的歡呼聲。
接著,希特勒又向眾人列舉了一連串數字:俘獲蘇軍250萬,擊毀或繳獲大炮2.2萬門,坦克1.8萬輛,消滅蘇機1.45萬架。
「將軍先生們!生活,就是鬥爭。戰爭,就是進行一場自然淘汰,在地球上消滅所有發育不全的劣等民族!只有我們德國人,才有權利獲得生存空間。我們最終將享受到世界宴席上的一切美妙食品!」 突然,希特勒用手猛一拍桌子,「砰」的一聲,力量之大使桌上的酒杯顫動起來。
「已經決定,我們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莫斯科!莫斯科將在冬季到來之前被毀滅,完全從地球上抹掉!」 說完,希特勒的手在空中用力地一揮。
在座的帝國軍官們不失時機地全體起立,端起酒杯。頓時,室內響起一片杯盞的碰撞聲、笑聲……
從北、中、南三路進攻,拿下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是希特勒發動侵蘇戰爭時既定的戰略目標。在北路重兵集團對列寧格勒久攻不下的情況下,他決定實施「中間突破」,把所能抽調出的部隊全部用於莫斯科方向,以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及圍殲其附近的蘇軍。希特勒狂妄叫囂:「我們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莫斯科!莫斯科將在冬季到來之前被毀滅,完全從地球上抹掉!」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越來越逼近莫斯科。維亞濟馬告急,莫斯科地區形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9月30日,希特勒親手籤訂了進攻莫斯科的軍事行動計劃,代號為「颱風」。
按照一般辭典的解釋,「颱風」一詞係指:在東南亞和太平洋西部一種具有很大破壞力的颶風。颱風激起的可怕的惡風巨浪,一旦到達海岸後,有時會毀壞整座城市,奪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顯而易見,「颱風」計劃的炮製者們正是把1941年最後一個戰役想像成這樣的能夠消滅蘇聯武裝部隊任何抵抗的颶風。
然而,希特勒在給這一戰役起了個如此具有傾向性的代號時,當然沒有想到去查閱一下百科全書,殊不知那後面還有一句話:「颱風登陸後,會很快停息下來。」
早在德軍向莫斯科發起「颱風」戰役之前,莫斯科的一切活動就與戰爭緊緊地維繫在一起。在蘇共中央各部的辦公室裡,在莫斯科市委和州委的辦公室裡,到處都瀰漫著前所未有的緊張氣氛。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也是蘇聯最大的城市和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通中心。莫斯科的戰略意義,對於蘇軍統帥部的人來說,自然再清楚不過了。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的中部,莫斯科河兩岸,同伏爾加河有運河連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公元1147年,莫斯科首次見於史冊。它最初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莊。1156年修築城堡。1237~1238年遭到蒙古人破壞。1480年,莫斯科人擺脫了蒙古人的枷鎖。自13世紀下半葉,它成為獨立的莫斯科公國的中心。約在14世紀中葉,莫斯科公國又擴大為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取得了沙皇的稱號,從這時起,一直到1711年,莫斯科成為不斷向外擴張的沙俄首都。1711年,彼得一世將首都遷往聖彼得堡(今列寧格勒),此後的莫斯科依然是重要的城市,沙皇每年總有一部分時間在莫斯科度過。1812年,拿破崙佔領莫斯科並縱火焚燒。名將庫圖佐夫率領的俄國軍隊和人民一起打敗了拿破崙侵略軍,迫使它倉皇撤退。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於1918年3月l0日將首都遷入莫斯科。
十月革命後,莫斯科的建設有了巨大的發展。它不僅是全蘇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的中心,而且在水路運輸上也佔有重要地位,自伏爾加河——頓河列寧運河建成後,莫斯科成為五海(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和裏海)通航的港口。在經濟方面,莫斯科成為蘇聯最大的工業城市,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5%。它的工業發展比較全面,幾乎每種製造業都有,而尤其以生產複雜和精密的機器製造業著稱。
現在,法西斯暴徒逼向莫斯科,莫斯科將接受嚴峻的考驗。
發起戰爭
根據「颱風」計劃,德軍第2裝甲集群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裝甲集群1在維亞濟馬方向,相繼開始了進攻。儘管蘇聯紅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仍然突破了防禦。德軍第2集團軍突破了蘇聯紅軍第50集團軍的防線,於1941年9月下旬奪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奧廖爾 陷落。德軍沿著奧廖爾-圖拉 的公路推進。莫斯科以西的維亞濟馬方向,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進行了艱苦的防禦戰鬥。德軍10月7日則進抵維亞濟馬地域,兩方面軍大部分軍隊在此陷入合圍,一直頑強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蘇聯紅軍維亞濟馬集團大部被殲,被圍軍隊一部後來突出重圍,有的留在敵後開展遊擊鬥爭。布良斯克方面軍陷於戰役合圍的困境後也向後退卻,23日,蘇聯紅軍布良斯克集團大部被殲。德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中、俘虜蘇聯紅軍58萬人。而這58萬人中只有85000人突出德軍防線。
但實際上,由於希特勒堅持中央集團軍在佔領斯摩稜斯克 後向北圍攻列寧格勒,向南進攻烏克蘭,導致了德軍在1941年9月30日才放下手來將目標瞄準莫斯科,這實際上為蘇聯鞏固莫斯科附近的防線贏得了時間。
在十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結束了對維亞濟馬一線的蘇聯紅軍的圍殲,此時朱可夫又抽調了一批新部隊,前往莫斯科。這時,秋雨季節開始了;泥濘的道路給兩軍都帶了不便,它在阻礙德軍進攻的同時也妨礙了蘇聯紅軍的防守,雙方的許多作戰車輛都陷入泥濘中了,還有部分車輛需要坦克拉出。
頑強抵抗
莫扎伊斯克防禦線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區,蘇聯最高統帥部採取了各種緊急措施來保衛首都。10月9日,莫扎伊斯克防線指揮部獲得了新組建的5個機槍營、10個反坦克炮兵團和5個坦克旅,這些部隊被重新編成了第5集團軍,由列柳申科將軍指揮。
為了改進軍隊指揮,10月17日,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合編為新的西方面軍,朱可夫大將任司令員。同日,根據朱可夫的建議,在西北方向上掩護莫斯科的西方面軍右翼部隊第22,29,30,31集團軍組建為加裡寧方面軍,由科涅夫上將出任司令員,方面軍的指揮機關則在原第10集團軍司令部的基礎上改建而成。
朱可夫受命之後,著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一線建立新的防線,並組建第二梯隊和方面軍預備隊。並想方設法抽調了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和40多個炮兵團,迅速重建了第5、16、43、49四個集團軍,但總兵力依然只有9萬餘人。他還特別注意將富有作戰經驗的將領派到莫斯科的各主要方向上去。其中,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團軍開往沃洛科拉姆斯克,列柳申科的第5集團軍在莫扎伊斯克,葉菲列莫夫的第33集團軍在納羅福明斯克方向,43集團軍在小雅羅斯拉韋茨,49集團軍在卡盧加等地展開防禦。
莫斯科市民也被動員起來。在3天之內,組織了25個工人營,12萬人的民兵師,169個巷戰小組,發動60萬人圍繞莫斯科城修築起三道防禦工事,其中婦女的數量佔了四分之三。 到10月末,僅婦女兒童就構築了700公裡反坦克塹壕,挖掘了300多萬立方米的泥土,修築了3800餘個臨時和固定火力點。處於防禦狀態的莫斯科城,被街壘、路壘、工事嚴密地封鎖起來,食品因此嚴重短缺。
10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禦地區展開的多次激烈戰鬥中,蘇聯紅軍對德軍優勢兵力進行了頑強抵抗,將其阻止於拉馬河、魯扎河、納拉河等地區。莫斯科疏散許多政府機關和最重要的企業;1941年10月20日,國防委員會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實行戒嚴。當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築起防禦工事,連克裡姆林宮 附近都不例外,組建新的民兵師,使全城做好巷戰準備。
10月23日,葉廖緬科上將指揮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剩餘部隊突出重圍,但古德裡安的坦克集團依然緊追不捨,並於29日逼近莫斯科左翼重要軍工城市——圖拉。由於第50集團軍的紅軍戰士和圖拉民兵的堅守,德軍始終無法突破圖拉防線,這使得德軍的右翼大大延長,導致其在戰線中部無法以足夠的戰術密度作戰。
11月初,莫斯科蘇聯紅軍又得到了10萬人,300輛坦克,2000門火炮的補充。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當時納粹德國軍隊已經到達,為了提升國民及軍隊的士氣,史達林在命令在1941年11月7日在紅場 舉行閱兵典禮並發表著名演說,他說道:「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到入侵,全體蘇維埃公民和軍隊都要不息用盡每一滴鮮血來保衛蘇維埃土地和村莊」。當天蘇聯所有廣播站都播放了這次演講。而原本是在11月7日10點準時閱兵,但在後來提前至1941年11月7日的8點10分。這一次閱兵是有巨大意義的,蘇聯向全世界表明了戰鬥到底的決心。蘇軍隊伍在克裡姆林宮 前檢閱,然後直接開赴前線。蘇聯紅軍以預備隊和補充兵員加強了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撤銷。各方面軍受領命令扼守所佔領的地區,阻止德軍從西北和西南迂迴莫斯科。
混亂的莫斯科
讓人感到不安的是,當一些蘇聯部隊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與德軍浴血奮戰時,成千上萬名士兵卻向德軍投降。許多市民開始不安和恐慌起來,莫斯科出現了搶掠和其他一些令史達林始料不及的非法事件。
當時在莫斯科郊區一家火炮製造廠工作的德米特裡·薩福諾夫回憶說,整個莫斯科似乎都搬空了,停放在路上的汽車和卡車上裝滿了個人用品,火車站上堆滿手提箱、背包、衣服、燈甚至還有鋼琴,所有這些都是被那些試圖將所有東西都搬走的人們遺留下來的。站臺上擠滿了人,整個城市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趁亂搶掠者洗劫食品店,工人罷工,憤怒的人群堵住那些試圖坐著小汽車逃走的人們,把他們從汽車中拖出來毆打並劫走財物。還有一些居民撕碎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頭像,連同其他一些共產黨員的宣傳畫扔進了垃圾堆。這種行徑在此之前屬於可怕的犯罪行為,但此時已無人去理會那些陳規了。位於盧比揚卡廣場的內務人民委員會總部升起了一股股濃煙,秘密警察們正在匆忙銷毀文件。大部分的蘇聯政府部門,以及外交人員和記者都經由鐵路轉移到了古比雪夫市。而史達林也將在一兩天後來到這裡。此時,一輛專列早已靜候在車站,史達林的DC—3私人飛機及其他3架飛機也已做好緊急起飛的準備。
再次進攻
十一月後,莫斯科地面的積雪近1米厚,為了不被德國空軍發現,部隊延最短的路徑開路,而開路工具也是最簡單的,是馬拉壓路機,並設置了分流點,道路兩旁豎起了2-3米高的雪堆,還將汽車漆成白色,這樣便很難讓高空偵察機發現。
11月13日,德陸軍總參謀長哈德爾在中央集團軍群總部召開了各軍團參謀長會議,下達了「1941年秋季攻勢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為此共集中了51個師。擔任正面攻擊任務的是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其左面是霍特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霍普納的第4裝甲集團軍,其任務是分別從北方和西方包圍莫斯科;於是德軍第三,第四裝甲集群重新部署在靠近加裡寧和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北線;他們的部隊繞開伊斯特拉水庫,佔領了克林和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右面的古德裡安的第2裝甲軍團則從南方向莫斯科包圍,他們突破了圖拉防線,但被一支蘇聯紅軍中隊拖了幾個小時。
11月16日,在莫斯科西北郊的激烈戰鬥中,來自第316步兵師第1075步兵團的28名指戰員面對優勢敵人的進攻,堅守陣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均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由於第316師後來以其師長潘菲洛夫將軍的名字命名,這一英雄群體被稱為「潘菲洛夫28勇士」。
蘇聯紅軍經過11月底-12月初的頑強防禦和多次反突擊,德軍突向莫斯科的最後企圖破產了。蘇聯紅軍雖然經常處在危急狀態,但終于堅持下來並消耗了德軍。僅1941年11月16日到12月5日這段時間內,德軍在莫斯科附近就死傷15.5萬餘人,損失坦克約800輛、火炮300門、飛機近1500架。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國人的標準來看都異常地嚴寒。德軍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戰役中消耗過大,既沒有設防禦陣地和戰役預備隊,又無在冬季條件下作戰的準備。11月上旬入冬,雖然道路能夠使用,但德軍的冬季裝備不足,由於認為在入冬前就能結束戰事。保暖衣服和白色偽裝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車輛都因為低溫而不能動彈。而蘇聯紅軍則士氣高漲。
對莫斯科的蘇聯紅軍而言,情形則恰好相反。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聯紅軍早已習慣了寒帶生活,有著足夠的冬季作戰裝備,他們的槍炮套上了保暖套,塗上了防凍潤滑油;有足夠的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用來防寒。
到了1941年11月29日,德軍已成強弩之末,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已被遏制。此時朱可夫要求史達林將預備隊第10集團軍,第20集團軍和第1突擊集團軍轉隸給西方面軍。此時,蘇軍的實力是,總兵力110萬人,7652門火炮,774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德軍共有170萬人,13500門火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雖然德軍兵力要多於蘇軍,但由於其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戰線並不穩固。
蘇聯紅軍轉入反攻並粉碎莫斯科城下德軍的條件已經具備。史達林任命華西列夫斯基 中將擔任代理總參謀長,並命令他立即擬定反攻作戰計劃。蘇聯紅軍反攻的指導思想是,同時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分別從北面和南面威脅莫斯科的最危險的突擊集團。反攻的基本任務賦予了西方面軍。加裡寧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分別在其北面和南面實施突擊。
蘇聯紅軍反擊
1941年11月29日,朱可夫 致電史達林下達反擊命令,當晚,史達林下達反突擊的命令。
但這沒有引起德國的注意。1941年12月4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根據所獲情報得出結論:蘇聯沒有能力發起一場大規模的反擊行動。
到了1941年12月5日,加裡寧方面軍 的第30集團軍首先轉入反攻,此時德軍進攻能力顯然已經衰竭。德軍裝甲集群側翼遭到強烈打擊,進攻的蘇聯紅軍迫使他們向克林方向撤退。
12月6日,西方面軍在南北兩個方向上對德軍發動反擊,德軍部隊在氣候和蘇軍的雙重夾擊下,被從莫斯科附近擊退。
1941年12月6日晚上,在圖拉 的古德裡安部決定退回原來的防線。
希特勒籤署了在蘇德戰場全線包括莫斯科方向轉入防禦的訓令。
12月9日,蘇聯紅軍解放了羅加切沃,11日解放了伊斯特拉 ,12日解放了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 ,15日解放了克林 ,16日解放了加裡寧 ,20日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 。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 的職務,自己親自兼任陸軍總司令。他發布命令說:「每一個人應站在其現在位置上打回去。當後方沒有既設陣地時,絕對不許後退」。雖然德軍將領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裡安和赫普納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職,可是希特勒卻認為萬萬不可以退卻,否則就會重蹈拿破崙的覆轍。雖然是由於他的固執,才會使這個戰役走到了慘敗的邊緣,可是也因為他的固執,才使他不曾跳入這個深淵。毫無疑問的,因為他不肯撤出蘇聯或是斯摩稜斯克以東的地區,才使他的大軍避免了一個比1812年還更可怕的浩劫。希特勒的計劃與拿破崙不同,不是全線撤退而是向後方運動,將原前進的補給線都變成了抵抗據點,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蘇聯紅軍收復了卡盧加。在西北方向,加裡寧也被蘇聯紅軍收復。東南方向,蘇聯紅軍解除了德軍對圖拉的包圍。莫斯科會戰結束,蘇聯紅軍取得了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德軍損失人員50餘萬,坦克1300餘輛,火炮2500門。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1942年1月7日蘇聯紅軍重奪了莫斯科以北的加裡寧 。1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軍已經撤退到100至250公裡外。德軍38個師,內15個坦克師和摩託化師遭重創。進攻莫斯科的突擊集團被擊潰,使德軍驚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個居民地,一步也不後退,直到最後一兵一卒。
由於缺乏實施大規模進攻行動的經驗以及缺少快速兵團,蘇聯紅軍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賦予的圍殲「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的任務,2月初,來自西歐的德軍增援部隊(12個師又2個旅)和中央集團軍群北翼部隊,分別實施反突擊,蘇聯紅軍的態勢惡化。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西方向部隊轉入防禦、撤回外線作戰部隊,會戰至此結束。
1942年4月,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傷亡人數達50萬人,被蘇聯紅軍趕到了距離莫斯科100乃至350公裡以外的地帶。而蘇聯付出了傷亡和被俘70多萬人的慘重代價,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在反擊戰中,由於莫斯科的一些大型工廠的撤離,使得蘇聯紅軍在反擊中出現了彈藥不足的情況,使得蘇聯紅軍的反擊被迫中止,不然也許會殲滅更多德軍。
來之不易的勝利
史達林當時的政策和對形勢錯誤的估計,是導致蘇聯瀕臨潰敗邊緣的被忽視的原因之一。他於1937至1938年在蘇聯紅軍內部發起的大清洗運動,使紅軍痛失許多有經驗的軍官。蘇聯紅軍總參謀長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就在第一批被處決人員中。這位紅軍將領曾預言,德國有可能會毫無徵兆地向蘇聯發起進攻,並引發一場長期、代價慘重的戰爭。史達林聞訊後質問他:「你想幹什麼,恐嚇蘇維埃政權?」隨後便派人對其加以拷問,最後以密謀發動政變、暗中協助德國納粹罪名將其處決。數千名紅軍將領都遭到了同樣的下場。
然而,希特勒更為嚴重的失誤最終拯救了史達林。這位德國獨裁者由於過分相信自己會在天氣變冷前迅速結束戰鬥,在沒有冬季禦寒服裝配備的情況下,便將他的部隊在1941年6月底派往蘇聯作戰。由於天寒地凍,凍僵的德軍士兵屍體無法掩埋,只能像壘柴垛一樣堆在一起。
蘇聯人的抵抗異常頑強,希特勒堅決主張對剛佔領的蘇聯領土立即實行恐怖統治,殘酷對待蘇聯戰俘,大部分戰俘被折磨致死,而此舉後來被證實有力地協助了史達林重振士氣的努力。
史達林發誓要與莫斯科共存亡,再次迅速掌握了政權,他於10月19日頒布戒嚴令,內務人民委員會奉命槍殺任何可疑的趁火打劫分子。倖存的巡邏部隊成員葉夫根尼·阿努夫裡鬱夫在多年後談及他們當時所執行的任務時,仍用較為謹慎的言辭說,他們當時收到了一項令人詫異的任務,即當場槍殺間諜和逃亡人員。但是,他們完全不知如何辨別間諜。就這樣,許多莫斯科人成了無辜的受害者,但搶掠和混亂局面卻因此停止了。
時至今日,當時莫斯科法律和秩序的混亂以及瀕臨淪陷的種種議論仍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莫斯科保衛戰有力地阻止了希特勒西線前進的鐵蹄,如果莫斯科失守,那麼二次大戰的進程也將重新改寫。
被刻意隱瞞的戰爭
曾參與策反希特勒政權的德國軍官施拉布倫多夫回憶說,根據官方數據,莫斯科保衛戰從1941年9月30日持續到1942年4月20日,兩軍參戰人數在某些階段達到700萬,是隨後爆發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人數的2倍,大部分人誤以為後者是二戰中最為血腥的城市保衛戰。其實不然,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兩軍陣亡和損失人數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2倍,喪生、失蹤、被俘或嚴重受傷人數達250萬,其中蘇聯方面為190萬。可以說,莫斯科保衛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龐大、鬥爭最血腥的一次城市保衛戰。而遺憾的是,時至今日,莫斯科之戰已被大部分俄羅斯人所遺忘。
這顯然不是一次意外。因為任何有關此次戰鬥的詳實統計都被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了。莫斯科軍事歷史研究所的一名資深研究員在回憶這場戰爭時說:在戰爭結束後,富有傳奇色彩的蘇聯紅軍領導人朱可夫元帥曾命令其副官粗略統計一下部隊在莫斯科一帶戰鬥中的損失人數,當副官將數據呈報他時,朱可夫立刻高聲命令道:隱瞞起來,不準給任何人看。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文中所提到的《潘菲洛夫28勇士》,讓我們通過一場局部的慘烈戰爭來一探莫斯科保衛戰的慘烈與悲壯。
點擊下方圖片,觀看完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