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血君
1943年8月23日,蘇聯軍隊收復哈爾科夫,德國軍隊敗退至第聶伯河防線,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為奪回戰場主動權發動的戰役,是蘇德戰爭軍事上的根本轉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二戰最大規模坦克會戰。
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8055輛裝甲車。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1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100架,庫爾斯克戰役失敗後,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分水嶺。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東部戰線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關鍵轉折點。蘇聯參戰1910361人 ,德國參戰912460人,蘇軍損失80萬人、坦克6000輛、火炮3000門、戰機1600架,德軍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火炮5200門、戰機1000架 。主要指揮官朱可夫、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等。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二戰德國三大名將。1943年2月,曼施坦因被任命為德國南方集團軍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後,1944年被解職,1945年被英軍俘獲。1949年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
德軍參戰坦克為虎式、豹式、斐迪南等,蘇軍參戰坦克 T-34系列、KV-1系列等。德軍失敗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後備力量,無法長期作戰。
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止,一直活躍於一線。在戰爭中摧毀大量敵軍坦克,盟軍坦克都以擊敗它為榮,它無愧二戰王者。自身重量56噸,發動機功率700馬力,越野性能較差,過大的重量使虎式的故障率高,維護複雜困難。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師米哈伊爾·伊裡奇·科什金領導設計。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T-34中型坦克被公認為二戰最好的坦克。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