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之茶盅(勻杯)

2021-02-08 歡喜茶修

茶盅在茶席上的出現,歷史並不長。

八十年代臺灣茶人把玻璃奶盅運用在茶席上用以分茶,該行茶方式即迅速蔓延開來。稱呼上,陸羽茶藝中心稱為茶盅,紫藤廬稱為勻杯,傳到大陸稱為公道杯。


但之後多年,其器型大略不脫帶圈把的玻璃奶盅形式。臺灣以烏龍茶為核心,茶席大多使用壺泡法,這種圈把奶盅的形式與紫砂壺明顯在席上造成了重複呆板的印象。即使後來茶人覺察了玻璃器皿的現代感在茶席上凸顯的不和諧,找蔡曉芳燒制仿汝茶盅,也仍舊是帶了圈把的英式下午茶奶盅。

清香齋主人解致璋的美學嗅覺明顯高人一籌,沒有合適的茶盅一直是她面臨的難題。直到2003年,經過反復思索,特別是手握茶盅的方式,有了她自己的見解。但是她沒有直接對蔡曉芳提出要求,而是舉行了一個「請茶盅」茶會,希望蔡曉芳能夠通過親身體驗,理解茶席上對於茶盅的形式和藝術需求。茶會上有各種蔡曉芳自己燒制的茶器,但是用以搭配的茶盅卻少得可憐,只有讓蔡曉芳感覺到不夠用,「請茶盅」才顯得順理成章。


茶盅的使用為茶席的茶道美學設計和藝術空間的創造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是因為古來無之,無跡可尋,只能依靠茶人自己的美學修養和審美水準來設計創造。蔡曉芳沒有讓解致璋失望,無把的仿汝茶盅在茶席上氣場內斂,形式上又與壺和品杯高低錯落有致,整體效果上也顯得靈動不呆板。


前幾年人澹如菊茶書院的李曙韻發現日本人倒清酒的片口很適合作為分茶的勻杯,於是引入自己的茶席,並在她的著作《茶味的麁相》中反復提到陶藝家安藤雅信的片口,導致現在大量安藤雅信片口仿製品的出現。清酒片口材料多為陶製,相對於臺灣的仿汝瓷更加古拙質樸。陶製茶盅經過一些陶藝家的設計製作,出現在茶人的茶席上,進一步延展了品茗活動的多樣面貌及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好玩又好用,茶器品鑑之聞香杯
    茶器是茶友的手中寶,其品類不勝枚舉。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茶器中的稀罕物件,聞香杯。作者在朋友茶桌上初見此物時,感覺很奇怪,圓柱形細桶狀,這要怎麼聞香怎麼品茗?第一步,把聞香杯口朝上放置桌上,倒入熱茶湯。茶不能溢出,也不要倒滿,適當留一點點空隙。第二步,把品茗杯翻轉倒扣再聞香杯上,要對正,不偏不倚。此時看,就像一朵小蘑菇,有趣。
  •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東漢末至三國 青瓷印紋四系茶字罍高 34.2釐米 口徑14.3釐米現藏於湖州市博物館漢代的茶器形式多樣,其器形多為碗、杯、壺、盞等。不過在漢代,食具與茶器之間並沒有形成具體的隔閡。既然是日常用品,自然也就沒有光鮮亮麗的瓷釉,但大有返璞歸真之感。直到後來,湖州出土了一件東漢晚期的青瓷罍,其外表簡單,但內層上釉,被作為中國古代的第一件茶具。
  • 茶器(二十四器)
    ○鹺簋、揭: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前者貯鹽花,後者杓鹽花。 ○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育華」。 ○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州瓷、嶽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用以貯碗。
  • 由技入藝,由藝載道 | 讀《茶器與匠心之美》
    書中採訪的10位茶器創作者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一樣的文化背景和生命際遇。他們有的來自茶人世家,祖祖輩輩種茶喝茶,所做的茶器根基於生活與喝茶本身,更多地關注茶器之功能。他們有的是生命中與茶和器偶然相遇,仿佛冥冥中已有說不盡道不明的默契,最後決定與器相守。
  • 唐朝茶器,古代手工匠人們的出圈之作!
    唐朝茶器,古代手工匠人們的出圈之作! 千年前,在一個唐代墓葬的壁畫中,有這麼一幅《對弈圖》——一位美麗的侍女亭亭站立,手捧茶託端著茶。這一簡單刻畫的茶具卻有著複雜的身世,在唐人的歷史中頻頻現身,述說著那時飲茶風氣的盛行。
  • 茶器賞析之品茗杯鑑賞,你最喜歡哪一款?
    直筒杯 ,杯,為品茗中不可缺少一物,中國人愛喝茶,亦愛鑽研茶器,伴隨著幾千年茶文化的發展,品茗杯亦越來越豐富多姿。杯雖小,卻內有大乾坤。從杯口到杯身,各種形狀 ,亦增添了品茗之樂趣!六方杯,又名六稜杯,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杯型耐看,用起來更加圓潤,流行於清代。蓮瓣杯,杯形好似一株盛開的蓮花。許是那蓮和茶,都為君子所愛。宋時起,蓮瓣杯就是愛茶人熱求杯形,常常燒制。花神杯,杯子秀氣而精巧,杯口稍稍外撇,通常用花朵的圖案裝飾。
  • 春風祥玉漲價40%,說說窯口的茶器定價機制
    ,最新市場消息就在,敢說真話的九叔茶器圈茶器縱論-No.7《春風祥玉漲價,以及給大家說說,窯口的茶器定價,是怎麼定的!春風祥玉,目前是茶器圈的NO.1,這是很難去質疑的。九叔覺得,主要春風做到了三點。溢價高,就是價高,春風的一個青花壓手杯,就是能賣8000,就是能賣10000。
  • 茶具茶器商標是哪一類的?
    如果涉及智慧財產權中的商標這一塊,請查閱有關於「茶具茶器商標是哪一類的」,裡面有對茶具商標的一個具體分析。茶具商標是屬於尼斯分類中的21大類中的第5小類,具體涉及到的產品有茶杯、茶具(餐具)210209、茶壺210222、茶葉浸泡器210248、濾茶器210288、濾茶球210248、碳酸鹽水虹吸管210118等有關於泡製茶的器具。三、茶器類商標屬於哪一類?
  • 茶書網:《臺灣人文茶器》
    9789570850215定價:480.00出版日期:201710內容簡介茶葉達人阿亮繼《中國中國臺灣茶器》後又一力作涵蓋中國中國臺灣老、中、青三代茶器藝術家從陶、瓷、炻器到金、銀、銅、漆等茶器熔傳統與創新於一爐,集藝術與實用之大成呈現中國中國臺灣茶器豐富多樣的人文風貌!
  •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套完整的茶具,你都備齊了嗎?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杯好茶的誕生,離不開水與器的「相愛」。不同品質的水,遇上不同材質的器,碰撞出浪漫的火花,造就了每一杯茶的獨特、成全了每一口滋味的精妙。下面整理的一份茶具指南送給大家。【3】茶道六君子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 這個周末,在魔都,相約一場茶器美學盛宴
    11月29日-12月2日2019上海國際茶產業博覽會上海世博展覽館薈萃萬千茗茶雅器共襄年度茶業盛宴浮雲堂倡導的茶生活,是以人文精神,以茶為媒的生活意向,借事茶、造器、修衣,入物入境,通過一杯茶,在浮華的當下,沉靜下來,讓這杯茶感知生活本源;通過習茶,修得人淡如菊的意境情懷。
  • 杯杯盞盞碗碗.
    一隻平凡的茶碗盛放的是順從自然的無心之美杯杯盞盞碗碗在樸素的日常裡經由它們我們尋回了對生活的熱忱之心攝影 | @思茶飯香人們對杯盞的珍視,是從喝茶開始的。中國人愛茶,也愛捯飭茶器。尤其剛開始習茶,收集器物,應該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階段。起初,光從煮水器就能玩上一圈兒。
  • 康保兩兄弟用金工茶器展現張家口「元素」
    因創作城市雕塑數量受限,支財茂轉向我國傳統金工技法, 多年來,他對金工、 布目鑲嵌、大漆、陶瓷、雕刻等工藝十分獨到,並將不同工藝柔和地體現到產品的具體設計製作中,匠心打造獨具傳統特色的手工產品,尤其是手工茶器。 支財茂在北京有工作室,手工茶器的客戶都是特定人群,他們喜歡茶文化、古文化,且有一定購買力,消費者以南方人居多。
  • 2019景德鎮茶器展開展(圖)-景德鎮頻道-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邵文豔報導:5月1日上午,萬眾期待的中國(景德鎮)國際茶·器產業博覽會暨茶器包裝設計展(以下簡稱景德鎮茶器展)在景德鎮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展。 嘉賓推桿開啟捲軸正式開展(邵文豔 攝)  本屆景德鎮茶器展以「茶說千年,瓷語世界」為主題,匯集全球六大茶類、各式茶器、茶包裝及茶產業上下遊產品,邀請茶具城、茶館、禮品行業、食品行業等採購商,共同搭建茶、瓷產業交易全平臺
  • 解讀日本煎茶道之茶道具
    ▼ 爐屏:裝飾在涼爐前的屏風,或與此類似之物。由細竹搭建或組合而成、或為書寫文字、繪畫的小板等等,形狀也有兩枚折疊或組裝而成的,但高度不高。▼ 仙媒(茶合、茶則、茶量):稱量茶葉、入壺之茶器,大小或材質多種多樣,長多為12-15cm,也有偏大或偏小的,偏大的容易和腕枕混淆。
  • 歐亞達徐東古玩城宋代茶器品鑑會盛大啟幕
    飲茶之風盛行,茶具必不可少,宋人品茶,講究環境,吉州窯陶瓷作為在中國宋元時期重要的商品之一,曾遠銷到日本等許多國家,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品。在當前的收藏市場上,作為宋代民窯名瓷的吉州窯瓷器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 萊卡即熱一體式直飲煮茶器點評
    比如這款萊卡一體式即熱直飲煮茶器?如果說你跟我一樣是品茶相關的門外漢,那麼可以去茶葉城隨便找一家店鋪就坐,免費喝上一壺茶,仔細觀看店家的煮茶過程,聽聽他對品茶的相關介紹,能夠增長一些見識。「飲酒成仙、品茶得道」是一些人的觀點,沒有對與錯之分,更多的是自我的感受與認知。
  • 【無題視角】中國商戶所售「富岡鐵齋款」茶器,都非鐵齋本人作品
    富岡鐵齋的畫作風格優雅,長期以來,被運用在多種茶道具上,包括鐵壺和各種茶器,在日本市場上長期流通。具體闡述如下:1、 在茶器(鐵壺、盤皿、急須、茶杯等)的器身上,作者通過「繪畫、刀刻」等形式,原貌摹仿「富岡鐵齋」的畫作或詩歌。器身款都署「富岡鐵齋」款,都與「鐵齋本人真款」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惟妙惟肖。這是日本手工藝界長期的傳統。